峭造詞
「峭」字的造詞
- 峭麗
遒勁秀麗;壯美。
- 峭裂
陡峭坼裂。
- 峭刻
①陡直:山巒峭刻。②形容文筆銳利:風格冷艷峭刻,如其為人。③嚴厲;刻薄:奉法端審,無隱忌峭刻之文。
- 峭厲
1.陡峻。 2.嚴刻;嚴肅。 3.形容文筆奇特鋒利。 4.料峭尖利。形容寒風或寒意。
- 峭潔
嚴峻高潔。
- 峭壑
陡而深的山谷。
- 峭絶
1.陡削聳立。 2.形容性格嚴正。
- 峭僻
猶俏皮,雅致。
- 峭快
俊俏輕快。
- 峭澀
嚴格不茍。
- 峭立
1.陡立,直立。 2.形容性格剛正。
- 峭峻
①山高而陡:兩岸之山峭峻。②嚴厲苛刻:刑罰峭峻。③人品剛直:風骨峭峻。
- 峭詆
惡言詆毀。
- 峭深
謂寒意已深。
- 峭急
嚴厲急躁。
- 峭拔
①高而陡:山勢峭拔險怪。②形容筆墨雄健:行筆勁峻,峭拔而秀,絢麗而雅。③形容人性情清高脫俗:孤情峭拔凌清秋。
- 峭崿
高峰,高崖。
- 峭措
俏醋。艷麗,美好。
- 峭法
嚴峻的法令。
- 峭壁
陡削的山崖。 陡峭的山崖
- 峭薄
刻薄。
- 峭帆
聳立的船帆。亦借指駕船。
- 峭逼
陡峭狹窄。
- 峭慘
嚴酷慘毒。
- 峭聳
高聳。
- 峭危
高聳陡峭。
- 峭行
剛正的品行。
- 峭崄
見「峭險」。
- 峭峙
聳立。
- 峭阤
高陡的崖坡。
- 峭狹
險峻窄狹。
- 峭刑
嚴刑。
- 峭特
峭拔獨特。
- 峭異
特出不凡。
- 峭巘
1.險峻的山峰。 2.嚴肅端正。
- 峭削
1.陡峭如削。 2.苛刻。 3.形容文筆奇險。
- 峭險
1.亦作「峭崄」。 2.高陡險峻。亦指陡峭險峻的山路。 3.嚴酷陰險。
- 峭壁千仞
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為它沒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沒有世俗的欲望,才能達到大義凜然(剛)的境界。
- 峭絕
1.陡削聳立。北魏 酈道元《水經註·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絶。」《新唐書·南蠻傳下·扶南》:「居山穴,四面峭絶,人莫得至。」清 劉大櫆《游黃山記》:「石洞方廣可三丈,左壁峭絶直出。」
- 峭楞
寂然無聲地直立著。
- 峭楞楞
寂然無聲地直立著。
- 峭壁林立
形容山勢險峻。 林立像樹林一樣矗立著峰巒像樹林一樣矗立著。
- 阻峭
1.謂憑借陡峭的高山。 2.指險峻的高山。
- 倬峭
風流標致。
- 正峭
公正嚴格。
- 幽峭
隱僻峻峭。
- 窈峭
1.高峻峭拔。 2.謂文筆遒勁。
- 逸峭
超逸峻峭。
- 小峭
蜂之別名。
- 險峭
1.險阻陡峭。 2.超然突立。 險惡峻峭險峭的山峰
- 危峭
高峻峭拔。
- 聳峭
高聳陡峭。
- 森峭
高聳峭拔。
- 拗峭
謂不同於常調而峭勁有力。
- 奧峭
謂文筆典雅峭拔。
- 碧峭
形容山峰蒼翠陡峻。
- 波峭
1.本謳紙巖﹑屋勢傾斜曲折貌。后借以形容人物俊俏有風致。 2.形容文筆或書法曲折迭宕,有韻致。
- 巉峭
險峻陡峭。
- 村峭
荒僻陡峭。
- 崇峭
高峻陡峭。
- 豐峭
豐滿而又峻峭。
- 古峭
1.古樸端肅。 2.古樸簡勁。
- 尖峭
1.尖而陡。 2.猶尖厲。
- 堅峭
猶嚴峻。
- 苛峭
1.亦作「苛削」。 2.謂刻薄嚴峻。
- 峻峭
形容山高而陡:山勢峻峭。
- 廉峭
清廉而嚴厲。
- 冷峭
①形容冷氣逼人:北風冷峭。②形容態度嚴峻,話語尖刻。
- 嶚峭
1.亦作「嶛峭」。 2.瘦削貌。 3.形容微寒。
- 撩峭
料峭。形容微寒。
- 清峭
1.清麗挺拔。 2.清越高昂。 3.清瘦俊逸。
- 骨氣勁峭
勁峭:在這里比喻文筆不凡、言詞脫俗的。形容字體或筆墨雄健挺秀。通常形容書法的雄健氣勢。
- 料料峭峭
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 骾峭
剛直嚴正。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賈 為人骾峭,不避權貴。」
- 嶛峭
峻峭,瘦削。
- 懸崖峭壁
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形容陡峭的山崖眾人打一看時,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水滸傳》
-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 豐墻峭阯
墻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 料峭春風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 峭論鯁議
指議論嚴正剛直。
- 峭壁懸崖
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 層崖峭壁
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