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造詞


「壩」字的造詞


  • 壩字在開頭的詞語
  1. 壩基
      堤壩的根基。 堤壩的根基
  2. 壩埽
      束水工程建筑的一種。因與河堤成丁字形,今名丁壩。它可以固定河道,保護堤岸免受水流的沖刷;在較寬的河道里,則可使河床束窄,河槽刷深,以利通航;於河道的彎曲的凹岸一側,則起轉變流向,保護凹岸的作用。 以前在黃河上用埽構筑的擋水護堤屏障
  3. 壩田
      堤岸旁邊的田地。
  4. 壩趾
      大壩下游面和壩基間的接觸線。 大壩下游面和壩基間的接觸線
  5. 壩子
      中國云貴地區對山間盆地的稱呼。如云南省的滇池壩子等。
  6. 壩塘
      塘壩。
  7. 壩臺兒
      層層的梯田。
  • 壩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筑壩
      建筑攔水壩攔阻或約束水流。 建筑攔水壩攔阻或約束水流
  2. 院壩
      方言。房屋前后的平地。
  3. 一犁兩壩
      指各種農具。引申有務農之意。
  4. 鄉壩
      方言。鄉村。
  5. 挑水壩
      河防工程中用以分水勢的堤壩。
  6. 水壩
      土石或混凝土筑成的攔水建筑物。 攔蓄或容納堰壩上游的水體的(例如河流或水庫的)壩;橫貫水道建造以限制或阻止水流的障礙物
  7. 暗壩
      不露出水面的壩。
  8. 奔牛壩
      古地名。
  9. 柴壩
      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筑成的臨時性攔水建筑物。
  10. 大壩
      水庫、江河等的攔水大堤。 水庫、江河等的攔水大堤
  11. 堤壩
      堤和壩的總稱,亦泛指防水﹑攔水的建筑物。 堤和壩,泛指防水、擋水的建筑物
  12. 丁壩
      端與堤岸相接呈「T」字形的保護堤岸水土的建筑物。 端與堤岸相接呈「T」字形的保護堤岸水土的建筑物
  13. 拱壩
      水平斷面呈拱形的攔河壩。 一種建筑在峽谷中的攔水壩,做成水平拱形,凸邊面向上游,兩端緊貼著峽谷壁
  14. 攔洪壩
      攔截洪水的建筑物。
  15. 攔水壩
      攔截水流的堤壩。
  16. 攔河壩
      攔截河水的建筑物,多筑在河身狹窄、地基堅實的地方。 攔斷河道、阻擋河水的建筑物
  17. 連拱壩
      由許多拱形壩面和壩垛構成的壩,用鋼筋混凝土筑成。拱形壩面迎著水,把水的壓力傳到壩垛上。
  18. 盤壩
      運輸;搬運。
  19. 坪壩
      方言。平坦的場地。 〈方〉∶山間平整的場地在坪壩上競賽的場面最壯闊。——吳伯簫《記一輛紡車》
  20. 土壩
      由土、砂或石塊構成主體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構成壩心的壩。 由土、砂或石塊構成主體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構成壩心的壩
  21. 一犂兩壩
      指各種農具。引申有務農之意。
  22. 減水壩
      河道一側建造的溢流設施。
  23. 露天壩
      露天壩指的是戶外空曠的,沒有建筑物的地方,不一定很平;從外文的意思來看就是戶外、野外的意思。
  24. 拋石壩
      重型整治建筑物。
  25. 水下沙壩
      未出露海面的與海岸略成平行的狹長堆積地貌。
  26. 河口沙壩
      在河口區由於河流入海后水流擴散、坡度減小,又受海水作用的影響,使所攜泥沙在主泓線兩側和前端形成弧形的堆積體,稱「河口沙壩」。
  27. 柴土壩
      河工名。
  28. 斜墻土壩
      防滲體位於壩體上游側的土壩。
  • 壩字在中間的詞語
  1. 馬壩人
      我國古人化石。1958年在廣東韶關馬壩鄉獅子山洞穴中發現。所發現的化石為不完整的頭骨一具。地質年代屬中更新世末或晩更新世初。
  2. 東壩紅魚
      橋子東壩泉眼星羅棋布,漫溢成河,前人攔水筑壩澆田,此地如塞上江南。
  3. 元壩區
      昭化區位於四川省貢部廣元市中南部,北緯31°54′-32°23′,東徑105°32′-106°05′。
  4. 過壩設施
      在水利樞紐中,為船只、木材、魚類過壩而建的設施的總稱。按過壩的目的分為三類:即過船設施、過木設施和過魚設施。實用中有兩種設施合一的。
  5. 大壩合龍
      修筑堤壩或圍堰時,人們把留在最后的缺口叫「龍口」,因此把大壩封口截流叫「合龍」。
  6. 沙壩村
      有6個沙壩村,云南有3個,四川、安徽、貴州各有1個。
  • 包含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