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造詞
「逸」字的造詞
- 逸出
超出;超越。
- 逸易
超逸,飄逸。
- 逸禽
1.指鴻雁﹑野鴨等。 2.指逃逸之鳥。
- 逸祿
優厚的俸祿。
- 逸璞
不為人知的美玉。
- 逸照
燦爛的光輝。
- 逸失
散失;失落。
- 逸曲
超逸的歌曲。
- 逸毫
猶逸筆。
- 逸遨
放縱遨游。
- 逸思
超逸的思想。
- 逸文
謳癥失的文章或文字。
- 逸僧
游方僧。云游四方之僧。
- 逸民
避世隱居之人:尋山求逸民|舉逸民。
- 逸名
1.猶美名。 2.謂失傳的姓名。
- 逸道
使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法令等。
- 逸踴
猶奔跑。
- 逸群
見「逸羣」。 超越常人,出眾超群
- 逸收
漏收(債款)。
- 逸御
猶逸馭。
- 逸詩
1.指《詩經》未收的古代詩歌。見於先秦經傳諸子中的約有數十處,多為零篇殘句。 2.謂詩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經收入專集中,由后人發現而輯出者。
- 逸韻
1.高逸的風韻。 2.美妙動聽的樂聲﹑歌聲。 3.高超的詩歌。
- 逸域
安樂閑適的境域。
- 逸黨
指荒淫放蕩的一伙人。
- 逸姿
美好的姿態。
- 逸氣
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
- 逸荒
逸豫荒怠。
- 逸騎
奔跑的馬。
- 逸舟
疾駛的船。
- 逸采
靈異的花草。
- 逸如
安然。
- 逸量
超群脫俗的氣量。
- 逸兕
奔跑的犀牛。
- 逸政
使人民安居樂業的政治。
- 逸速
猶迅疾。
- 逸唱
超群出眾的吟唱。
- 逸史
謳癥失﹑隱沒的史籍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正史以外的歷史記載;散失的史事
- 逸光
指清朗的月光。
- 逸馳
猶奔馳。
- 逸品
1.謂技藝或藝術品達到超眾脫俗的品第。 2.謳癥失的物品。
- 逸録
失傳的記載。
- 逸勞
安逸與勞苦。
- 逸峯
猶高峰。
- 逸興
超逸豪放的意興。
- 逸賢
隱遁不仕的賢人。
- 逸馭
超群出眾的馭手。
- 逸麗
猶美麗。
- 逸散
1.猶散失。 2.釋放,散發。 因未封閉或封閉不嚴而散失防止粉塵逸散
- 逸豫
1.猶安樂。 2.舒緩貌。 閑適安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 逸本
謳癥佚失傳的本子。
- 逸士
節行高逸之士,隱逸者。
- 逸才
1.指出眾的人才。 2.指出眾的才能。
- 逸龍
隱藏的龍。
- 逸少鵝
見「逸少白鵝」。
- 逸客
超逸高雅的客人。
- 逸影
指疾逝的光影。
- 逸篇
散逸的篇章。
- 逸議
避世隱居者的議論。
- 逸遁
1.猶隱遁。 2.猶逃跑。
- 逸女
猶美女。
- 逸俊
英俊灑脫,超群拔俗。
- 逸休
休息。
- 逸驂
指同駕一輛車飛奔前進的三匹馬。
- 逸老
1.指遁世隱居的老人。 2.猶養老。使老年人安樂。
- 逸樂
閑適安樂。 安逸享樂
- 逸倫
超過同輩。
- 逸兔
奔走之兔。
- 逸寵
過分的寵幸。
- 逸話
謂世人不甚知悉的傳聞。多指不見於正式記載的。
- 逸襟
高雅飄逸的襟懷。
- 逸肥
謂軍務安閑而供給富饒。
- 逸病
猶懶病。癥狀為沒精打采,懶洋洋的樣子。
- 逸舉
超脫;脫俗。
- 逸踰
猶超越。
- 逸陌
幽靜安閑的道路。
- 逸藝
高超的技藝。
- 逸勁
剩馀的勁力,馀力。
- 逸德
1.猶失德。 2.謂馬具有善於奔跑的品質。
- 逸彩
猶神彩。
- 逸身
使身體安閑舒適。猶養身。
- 逸雅
1.《釋名》的別稱。 2.超逸高雅。
- 逸翩
猶高飛。
- 逸駕
1.奔馳的車駕。 2.高超地駕御事物。比喻才能出眾。
- 逸禮
1.指《儀禮》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禮經》。相傳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經學家認為漢武帝時與古文《尚書》同發現於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經學家則否認《逸禮》的發現。 2.失傳的禮儀。
- 逸跡
1.猶遁跡。指隱居。 2.指駿馬的快步。 3.高超的書藝作品。 4.遺蹤;逸事。
- 逸想
超塵出世的思想。
- 逸許
指遁世隱居的許由。
- 逸罰
謂罰而失當。
- 逸聞
世人不太知曉的傳說:這是一則關於祖父的逸聞|多習鄙事,不棄長老,時獲逸聞。
- 逸境
安樂閑適的境地。
- 逸情
1.超脫世俗的感情。 2.猶閑情。
- 逸邁
超逸豪放。
- 逸怠
謂貪圖安樂而不勤於修身治國。
- 逸記
散失的記載。
- 逸爵
華美的酒器。
- 逸致
1.超脫世俗的意態。 2.閑適安逸的情致。 超逸的興致閑情逸致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逸致。幽逸的樂。)——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 逸麟
1.亦作「逸驎」。 2.指自由奔跑的麋鹿。
- 逸侶
1.方外之友,超俗的朋友。 2.失散的同伴。
- 逸目
謂眼中所見景色令人愉悅。
- 逸字
1.指草書字。 2.謂散逸的詩文。 3.指脫字。
- 逸夫
指無業游民。
- 逸王
指驕奢淫逸的王公。
- 逸水
猶洪水。
- 逸條
指靈異的草木枝條。
- 逸欲
謂貪圖安逸,嗜欲無節。
- 逸彥
遁世隱居的才德之士。
- 逸契
超逸不俗的交情。
- 逸勤
猶逸勞。
- 逸志
1.超逸脫俗之志。 2.縱欲放蕩之志。
- 逸囿
謂禽獸奔跑於苑囿。
- 逸峭
超逸峻峭。
- 逸象
1.奔走的象。 2.指《周易》未收錄的象辭。
- 逸驎
見「逸麟」。
- 逸少白鵝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性愛鵝……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以「逸少白鵝」﹑「逸少鵝」為羲之愛鵝的典實。
- 逸勒
超群出眾的馭手。
- 逸簡
散失的簡冊。
- 逸秀
超逸俊秀。
- 逸言
1.逸豫之言。一說,過言,失言。 2.散失之言。
- 逸類
超出同輩。
- 逸札
散失的信函。
- 逸叟
遁世隱居的老人。
- 逸驃
古代駿馬名。
- 逸稿
散失的文稿。
- 逸艷
猶美麗。
- 逸味
猶美味。
- 逸友
方外之友,志趣高雅的友人。
- 逸經
謳癥逸的儒家經書。
- 逸材
1.謂獸畜健壯有力。 2.指出眾的人才。
- 逸將
猶宿將。
- 逸步
猶快步。
- 逸刼
潛逃的強盜。
- 逸響
1.奔放的樂音。 2.指雄渾奔放的詩文。
- 逸筆
放縱自如的筆致。
- 逸異
超群特異。
- 逸虬
奔逸的虬龍。
- 逸俗
超脫世俗。
- 逸容
1.猶美貌。 2.安逸的儀容。
- 逸當
方言。安穩,穩當。
- 逸幹
1.指華美的箭桿。 2.指旁出的枝幹。
- 逸翮
1.指強健善飛的鳥的翅膀。 2.指疾飛的鳥。
- 逸事
史書未載、世人不太知曉的事:掇其逸事,貽我青年|《左忠毅公逸事》。
- 逸奏
猶高唱。
- 逸足
1.猶疾足。 2.指駿馬。 3.比喻出眾的才能或人才。
- 逸蕩
1.淫逸放蕩。 2.猶飄蕩。 3.超脫曠達。 放浪不羈逸蕩而歌
- 逸蹤
追隨并超越。
- 逸口
過分失實之言。
- 逸少
美少年。
- 逸者行之
氣血逆亂調理氣血,使之恢復正常。
- 逸逾
超越。
- 逸霛
猶言神靈秀麗。
- 逸少鵞
見「逸少白鵝」。
- 逸志不群
超逸的志向不與別人雷同。
- 安逸
安閑舒適:貪圖安逸。 安閑舒服退休了而且過著安逸的生活貪圖安逸
- 走逸
逃亡;逃走。
- 縱逸
1.亦作「縱佚」。恣縱放蕩。 2.豪邁奔放。
- 墜逸
失落;散失。
- 恣逸
放縱。
- 瞻逸
豐贍俊逸。瞻,通「贍」。
- 優逸
安閑。
- 游逸
猶游樂。
- 永逸
長久安逸。
- 愉逸
見「愉佚」。
- 幽逸
猶隱逸。
- 悠逸
飄逸。
- 遺逸
1.亦作「遺佚」。亦作「遺軼」。 2.遺漏;遺棄而不用。 3.遺失;散失。 4.謳癥失之物。多指遺文散籍;遺事逸聞。 5.猶隱居。 6.隱士;遺才。 7.指前一朝代留下來的人。
- 引逸
謂制止淫逸。
- 野逸
1.純樸閑適。 2.指放縱不羈。 3.指隱逸的人或隱居生活。
- 冶逸
謂容貌艷麗,神采飛揚。
- 艷逸
1.亦作「豓逸」。 2.艷美飄逸。
- 衍逸
逸樂。
- 宴逸
逸樂。
- 揚逸
逃逝。
- 燕逸
1.謂似燕飛之迅捷。 2.逸樂。
- 雅逸
風雅飄逸。
- 迅逸
迅疾飄逸。
- 馨逸
1.香氣噴溢。 2.形容書畫等美妙飄逸。
- 休逸
安閑超逸。
- 雄逸
雄健飄逸。
- 翔逸
猶飛翔。
- 賢逸
德行高尚的隱士。
- 閑逸
逸:安樂。清閑舒適:不求榮利而慕閑逸。
- 暇逸
1.亦作「暇佚」。 2.閑散安逸。語本《書.酒誥》:「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孔傳:「不敢自寬暇自逸豫。」 悠閑逸樂臣以菲才適逢圣代,致位通顯,未得報稱,敢圖暇逸?——《醒世恒言》
- 亡逸
1.逃亡。 2.指逃亡的人。 3.散失。 4.謳癥失的文字﹑書籍。
- 脫逸
脫韁而奔。
- 天逸
1.天性放逸。 2.天然超絕。
- 挺逸
1.脫逃。 2.俊逸。
- 恬逸
安逸。
- 逃逸
1.亦作「逃佚」。 2.逃跑。 逃跑
- 思逸
神思縱逸。
- 爽逸
1.爽朗瀟灑。 2.豪放超逸。
- 適逸
猶言節制逸樂。
- 疏逸
1.亦作「疎逸」。 2.淡泊超逸。 3.散失。
- 奢逸
奢侈逸樂。
- 散逸
1.流散。 2.散失。 向四處散開
- 般逸
逸樂。
- 奔逸
1.亦作「奔軼」。 2.快跑﹐迅速前進。 3.謂奔向﹐直向。 4.奔放﹐縱逸。 奔逃
- 犇逸
1.亦作「犇佚」。 2.疾馳。
- 迸逸
1.猶逃竄。 2.指逃跑者。 3.噴射。
- 昌逸
昌盛逸樂。
- 超逸
不同凡俗;高超:神態超逸|超逸的風格。
- 騁逸
駕御駿馬。
- 沖逸
淡泊超俗。
- 處逸
1.隱居;隱逸。 2.生活於安逸之中。
- 從逸
放縱;放任。
- 竄逸
1.亦作「竄軼」。 2.逃奔;逃散。
- 宕逸
1.亦作「宕軼」。 2.奔放灑脫。常用以形容人的才情與藝術作品的風格。
- 誕逸
散誕放逸。
- 顛逸
顛狂放逸。
- 遁逸
1.亦作「遯逸」。 2.避世隱居。 3.退走;逃走。 4.散失;遺漏。 5.放縱;不可約束。
- 遏逸
掩蓋和丟棄。
- 奮逸
騰起﹐奔放。
- 放逸
1.放縱逸樂。 2.豪放不羈。 3.離散;失散。 4.佛教謂不守佛門規矩。
- 肥逸
體肥性野。
- 浮逸
輕浮放蕩。
- 焚逸
1.亦作「焚軼」。 2.燒毀﹑散失。
- 風逸
1.因發情而走失。 2.謂灑脫奔放。
- 富逸
1.富裕安逸。 2.謂文詞豐贍超邁。
- 詭逸
猶奇異。
- 古逸
指未加纂輯的古詩文等。
- 孤逸
孤高灑脫。
- 逛逸
猶逛蕩。
- 橫逸
1.縱橫奔放,不受拘束。 2.謂層出不窮。 3.猶旁出,旁行。
- 鴻逸
謂遠避俗世。
- 宏逸
謂高妙超逸。多以形容詩文繪畫的風格。
- 閎逸
宏大放逸。
- 昏逸
昏亂逸樂。
- 簡逸
簡約而超逸。
- 僭逸
1.亦作「僭軼」。 2.僭越放縱。
- 靜逸
寧靜安閑。
- 儁逸
1.卓異,不同凡俗。 2.高邁超逸。 3.指才智出眾而隱居不仕的人。
- 九逸
指漢文帝的九匹良馬。
- 酒逸
指飲酒時安閑自在的情態。
- 舉逸
推舉隱逸之士。
- 雋逸
1.俊秀飄逸﹔超群拔俗。 2.才智俊秀不凡之士。
- 駿逸
①飛速奔馳。也指飛速奔馳的良馬:呵喝馳驟,競逞駿逸。②指瀟灑不凡的氣度:意氣駿逸。
- 樂逸
1.亦作「樂軼」。 2.悠閑安樂。
- 潰逸
逃散。
- 狂逸
1.亂奔。 2.狂放不羈。 3.指書法奔放飄逸。
- 勞逸
勞苦與安逸。 勞苦與安逸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 麗逸
華麗而清逸。
- 良逸
指賢才。
- 淪逸
失落。
- 六逸
指竹溪六逸。
- 流逸
1.流散。 2.隱逸,隱居。 3.超脫飄逸。
- 龍逸
謂賢人隱逸。
- 媚逸
秀美脫俗。
- 秘逸
指不傳於世之隱義。秘,隱晦;逸,散亡。
- 飄逸
神態出眾,舉止瀟灑:飄逸脫俗|塑像情致飄逸,神態如生。
- 棲逸
隱居賦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棲逸》篇。
- 奇逸
謂奇特超俗。
- 潛逸
1.隱逸。 2.秘密逃跑。 3.謂偷襲。
- 輕逸
灑脫放逸。
- 清逸
1.清新俊逸。 2.清閑安逸。 3.清亮超逸。 4.謂飄逸。 清新脫俗筆鋒清逸
- 遒逸
剛勁飄逸:筆力遒逸|詞藻遒逸。
- 闕逸
1.亦作「闕佚」。亦作「闕軼」。 2.殘缺散失。
- 缺逸
見「缺軼」。
- 鋭逸
謂顯露﹐不含蓄。
- 豐神俊逸
指容貌英俊,風度翩翩,才華出眾。
- 風逸
1.因發情而走失。《左傳·僖公四年》「風馬牛不相及也」晉 杜預 注:「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孔穎達 疏:「服虔 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
- 銳逸
謂顯露,不含蓄。明 徐禎卿《談藝錄》:「氣本尚壯,亦忌鋭逸。魏祖 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猶曖曖也。思王《野田黃雀行》,譬如錐出囊中,大索露矣。」
- 肇事逃逸
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 思維奔逸
主觀體驗為思維迫促的一種思維形式障礙,通常伴發於躁狂或輕躁狂。
- 風姿飄逸
形容人的風采、姿態非常飄然、豐逸的意思。
- 東州逸黨
宋時人對范諷及其追隨者的稱呼。
- 絶倫逸群
1.出眾超群。
- 端午逸事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 縱逸不禁
逸:散失。放縱錯誤,不加以制止。形容放蕩不羈。
- 橫斜逸出
(樹枝)從樹幹的旁邊斜伸出來。
- 絶倫逸羣
出眾超群。《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孟起 兼資文武……當與 益德 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絶倫逸羣也。」
- 夢逸流蘇
逸,逃跑,散失的意思,流蘇是一種用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子。 裝飾在女子頭上叫「步搖」裝在皇帝頭上叫「冕毓」。夢逸流蘇,意思是夢在流蘇上跑掉了。
- 安逸猿
安逸生活的猿人。
- 外逸層
大氣圈中的一層,位於熱層以外。層內空氣十分稀埂,有些速度較大的中性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進入星際空間。也叫外層。
- 思逸神超
山楹而思逸,懷水鏡而神虛,超越出一般的境界。
- 飄逸春秋
瀟灑的度過這一輩子。
- 清逸翛然
形容清新脫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 孔子逸馬
它的意思是孔子走在路上休息,馬逃脫了束縛,吃了別人的莊稼,農民把馬牽去了。
- 安安逸逸
安閑舒適,自由自在。
- 有勞有逸
工作與休息安排得合適恰當,勞逸均勻。
- 遺風逸塵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教和超逸的事跡。
- 遺文逸句
謳癥佚的文章和句子。
- 逸興遄飛
指超逸豪放的意興勃發飛揚。
- 逸韻高致
高逸的風度韻致。
- 一勞永逸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辛苦一次,以后就可以永久安逸
- 逸塵斷鞅
指馬奔跑時揚起塵土,掙斷馬鞅。形容馬跑得很快。
- 逸趣橫生
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 逸聞趣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事。
- 逸群之才
擁有超過眾人的才能。
- 逸游自恣
安閑玩樂,隨心所欲。
- 逸輩殊倫
指超越同輩,無與比倫。
-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指采取守勢,養精蓄銳,等待來攻的敵人疲勞時再出擊
- 心逸日休
指不費心機,反而越來越好。
- 閑情逸致
逸:安閑;致:情趣。指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老爺這趟出來,更是閑情逸致,正要問問沿途的景物。——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
- 貪圖安逸
追求個人享受。 追求個人享受的 不顧來世好壞而貪圖安逸的、無宗教信仰的尋歡作樂的社會
- 山林隱逸
隱居山林的士人。即隱士。
- 奔逸絕塵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 超逸絕倫
超:超過;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
- 才藻艷逸
才藻:才情和文采,才華;艷:華美;逸;超逸。才華華美超逸。
- 沉雄古逸
沉雄:深沉雄健;逸:超邁。形容書畫風格沉毅雄健,古樸飄逸。
- 沉湎淫逸
沉湎:沉迷。沉溺於酒和安逸中間。形容對於美酒和女色過於放縱,縱欲放蕩。
- 反勞為逸
勞:疲勞;逸:安閑,休息。把疲勞轉化為安逸。
- 高情逸態
高情:高雅的情趣;逸態:安閑的神態。高雅的情致,安逸的儀態。
- 高人逸士
逸:隱逸。指人品清高脫俗,不貪慕虛名利祿的人。
- 好逸惡勞
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 豪奢放逸
奢:過分,過多;逸:安閑。氣魄特別豪放,不受任何拘束。
- 驕奢淫逸
逸:放蕩。原指驕橫、奢侈、荒淫、放蕩四種惡習。后形容生活放縱奢侈,荒淫無度。 荒淫無度,驕狂專橫對驕奢淫逸的生活的描述
- 畸流逸客
指高行脫俗的隱逸之士。
- 驚才風逸
指驚人的才華像風飄逸。
- 勞思逸淫
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 勞逸結合
逸:安樂、休息。工作與休息相結合。
- 勞逸不均
逸:安逸、安樂。有的人過於辛勞,有的人過於安樂。
- 龍蟠鳳逸
如龍盤曲,如鳳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如龍盤曲,不得舒展,如鳳閑逸,不見飛舞。比喻懷才不遇 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
- 旁逸橫出
猶言到處出沒。
- 旁逸斜出
逸:引申為超出。指樹枝從樹幹旁邊伸出。
- 品評卓逸
品:辨別;評:評議;卓:高明;逸:超出一般。
- 清麗俊逸
指詩文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 清新俊逸
指詩文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 讓逸競勞
指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 以逸制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 以勞擊逸
用疲勞的軍隊去進攻養精蓄銳的敵人。
- 幽情逸韻
深沉、超俗的情致和情調。
- 卓逸不群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
- 卓越俊逸
指才華風度超出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