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造詞


「九」字的造詞

  • 九字在開頭的詞語
  1. 九歸
      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個「個位數」為除數的除法。 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個「個位數」為除數的除法,如「逢六進一」,就是六除六商一;「六三添作五」,就是六除三十商五
  2. 九扈
      1.相傳為 少皞 時主管農事的官名。《左傳·昭公十七年》:「九扈為九農正。」杜預 注:「扈有九種也……以九扈為九農之號,各隨其宜以教民事。」按,《爾雅·釋鳥》扈作「鳸」,《說文》引作「九雇」,本是農桑候鳥,借以作農事官名。《文選·張衡<東京賦>》:「嘉田畯之匪懈,勤致賚於九扈。」薛綜 注:「九扈,農正,知田事;扈,正也。」清 錢維城《定遠山行即事抒懷》詩:「安得九扈官農師,赤墳白壤澤畢陂。」
  3. 九股索
      一種粗大結實的繩索,古代用作套敵人的武器。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三折:「九股索,紅棉套,漫頭便起。」
  4. 九雇
      即九扈。詳「九扈」。
  5. 九官
      1.古傳舜設置的九個大臣。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員。
  6. 九功舞
      唐代舞蹈名。
  7. 九歌
      1.古代樂曲。 相傳為 禹 時樂歌。《左傳·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謂之《九歌》。」《楚辭·離騷》:「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王逸 注:「《九歌》,九德之歌,禹 樂也。」一說天帝樂名。《山海經·大荒西經》:「開(即 啟)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郭璞 注:「皆天帝樂名也,開 登天而竊以下用也。」
  8. 九纮
      廣闊的空間。
  9. 九谷
      指苑囿中的大小池沼。谷,流水會聚的地方。
  10. 九貢
      周 代征收貢物的九種類別。亦泛指進貢。
  11. 九戶
      1.九門。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寢皆有九室,室有一門,共九門。 2.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12. 九過
      九種過失。
  13. 九姑課
      古時吳楚民間以草莖占卜吉兇的一種方法。
  14. 九皐
      1.亦作「九皋」。亦作「九皋」。 2.曲折深遠的沼澤。《詩.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皐,聲聞於野。」毛傳:「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鄭玄箋:「皐,澤中水溢出所為坎,自外數至九,喻深遠也。鶴在中鳴焉,而野聞其鳴聲……喻賢者雖隱居,人咸知之。」陸德明釋文:「《韓詩》云:九皐,九折之澤。」漢桓寬《鹽鐵論.西域》:「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晉書.文苑傳.趙至》:「徘徊九皋之內,慷慨九阜之顛,進無所由,退無所據。」《鏡花緣》第四十回:「九皋有路招云鶴,三匝無枝泣夜烏。」后亦用為稱美隱士或賢人的典實。 3.
  15. 九和
      1.指秋天。 2.香名。
  16. 九閎
      天庭的大門。
  17. 九關
      1.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 2.指宮闕,朝廷。 3.九成的餉銀。舊軍隊給官兵發工資稱關餉。
  18. 九河
      1.禹時黃河的九條支流。近人多認為是古代黃河下游許多支流的總稱。
  19. 九宮格兒
      練習漢字書法用的方格紙,每個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線分成九個小格。
  20. 九軌
      1.可容九輛車并列行駛的路面寬度。
  21. 九光履
      神話中仙人穿的發光的鞋子。
  22. 九光
      1.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絢爛。 2.四射的光芒;絢爛的光芒。
  23. 九侯
      1.商紂時的諸侯之一。 2.九服的諸侯。
  24. 九酘
      見「九投」。
  25. 九畡
      見「九垓」。
  26. 九饤盤
      古食器名。飣,亦作「釘」。
  27. 九符
      指符箓。
  28. 九垓
      1.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極之地。 2.亦作「九閡」﹑「九陔」。九層。指天。
  29. 九皋處士
      鶴的美稱。
  30. 九風
      指有關國運的九種社會動向。
  31. 九冬
      指冬季。冬季共九十日,故名。
  32. 九皋
      見「九皐」。
  33. 九復
      多次反復。
  34. 九拂
      是謂曲折隱蔽之處。
  35. 九飛
      謂高飛九天。 北周 庾信 《謹贈司寇淮南公》詩:「絆驥還千里,垂鵬更九飛。」 唐 盧照鄰 《同崔錄事哭鄭員外》詩:「如何萬化盡,空嘆九飛魂。」
  36. 九灋
      見「九法」。
  37. 九夫
      古指九夫所耕的九百畝田。
  38. 九腹
      猶大腹。
  39. 九皋禽
      指鶴。
  40. 九綱
      指九州。
  41. 九幹
      九天。高遠的天空。
  42. 九鼎魚
      傳說中的仙藥名。
  43. 九飯
      1.謂「尸」受飯九次。 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
  44. 九沸
      多次煮沸。
  45. 九二
      《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二,第二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二位。《易.幹》:「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孔穎達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龍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后因以「九二」喻君德廣被。
  46. 九霄
      天空的最高處,比喻極高或極遠的地方:豪情沖~。
  47. 九賦
      周代的九類賦稅。《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余之賦。」鄭玄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國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縣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關市﹑山澤謂占會百物,幣余謂占賣國中之斥幣,皆未作當增賦者。」按,前六種賦稅皆以地區遠近為區別,征土地產物;關市之賦征商旅稅;山澤之稅征礦﹑漁﹑林業稅;幣馀之賦指不屬以上各類的其他賦稅。后以「九賦」泛指各類賦稅。
  48. 九形
      1.形容形態之多。 2.金燈草的別名。又名無義草。
  49. 九堰
      泛指溪渠。
  50. 九相
      唐時回紇婚禮中的九姓儐相。
  51. 九序
      同「九敘」。
  52. 九龍殿
      宮殿名。后指皇宮。
  53. 九城
      指京都。舊時京都多設城門九座,故稱。
  54. 九頭獅子
      1.古代舞蹈名。 2.神話中的異獸。
  55. 九品蓮池
      佛教語。西方極樂世界九品蓮臺的所在地。指化生境界。
  56. 九言
      1.九句格言。指春秋時鄭國子大叔告誡趙簡子的九句話。 2.用以敬稱別人的教誨。 3.指一句九字的詩體。
  57. 九代
      1.九個朝代。 2.九世。 3.馬名。
  58. 九玄
      1.九天。指天空最高處。
  59. 九牛毛
      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別極大。
  60. 九旗
      1.以不同徽號表示不同等級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種旗幟。
  61. 九世仇
      春秋時,齊哀公遭紀侯誣害,為周天子所烹,至襄公歷九世始復遠祖之仇,滅紀國。見《公羊傳.莊公四年》。《漢書.匈奴傳上》:「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后因以「九世仇」喻君國累世深仇。
  62. 九霞丹
      仙丹名。
  63. 九筵
      《周禮·考工記·匠人》:「周 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 」筵,竹席,長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
  64. 九文
      古代天子禮服上的九種圖案。
  65. 九尾狐貍
      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詐的人。
  66. 九夷
      1.古代稱東方的九種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馬融曰:「東方之夷有九種。」《后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明袁袞《遠游賦》:「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說指玄菟﹑樂浪﹑高驪﹑滿飾﹑鳧更﹑索家﹑東屠﹑倭人﹑天鄙。見《爾雅.釋地》「九夷」疏。 2.泛稱少數民族。
  67. 九般
      極言其彎曲。般,通「盤」。
  68. 九遷
      1.多次升遷。 2.多次遷徙。形容驚擾不安。
  69. 九頭鳥
      1.傳說中的不祥怪鳥。《太平御覽》卷九二七引晉魚豢《三國典略》:「齊后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常用以比喻奸猾的人。 2.鬼車鳥的別名。
  70. 九牢
      古時,牛﹑羊﹑豕三牲為一牢;九牢,牛﹑羊﹑豕各九,為大禮所用。
  71. 九刑
      1.周代刑書名。 2.古代的九種刑罰。
  72. 九大經
      即九經。
  73. 九闕
      1.指天宮。
  74. 九寰
      猶言九州大地。
  75. 九陌錢
      指以九十充當一百使用的錢。《梁書·武帝紀下》:「頃聞外間多用九陌錢。陌減則物貴,陌足則物賤;非物有貴賤,是心有顛倒……徒亂王制,無益民財。自今可通用足陌錢。」宋 王應麟《小學紺珠·制度·九陌錢》:「梁武帝 大同 元年詔:外間多用九陌錢,可通用足陌。大同 后,八十為百,名東錢;七十為百,名西錢;京師九十為百,名長錢。」
  76. 九降
      臺灣海峽 的九月風信。
  77. 九尾禽
      即九尾狐。
  78. 九節貍
      貍的一種。
  79. 九重
      1.九層;九道。
  80. 九衢塵
      大道上的塵土。借指煩擾的塵世。
  81. 九野
      1.猶九天。
  82. 九逸
      指漢文帝的九匹良馬。
  83. 九幽
      1.極深暗的地方,指地下。 2.引申為陰間。
  84. 九列
      1.九卿的職位。 2.九星。
  85. 九華英
      唐時茶名。
  86. 九華玉
      絢麗多采的玉石。
  87. 九區
      1.九州。 2.湖澤名。
  88. 九會
      1.多次會盟。 2.指釋迦牟尼宣講教義的九次法會。參閱八十卷本《華嚴經》。 3.九次交遇。
  89. 九女
      1.九妃。古代諸侯所娶的九個嬪妃。 2.道家指九個侍從仙女。
  90. 九帶
      佛教禪宗匯編的九種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帶﹑佛法藏帶﹑理貫帶﹑事貫帶﹑理事縱橫帶﹑屈曲垂帶﹑妙葉兼帶﹑金針雙銷帶和平懷常實帶。見《浮山遠錄》。
  91. 九溪
      傳說為 范蠡 的養魚池,中有九渚,故稱。
  92. 九儐
      同「九賓」。
  93. 九成臺
      臺名。在今廣東省曲江縣北城上。原名聞韶臺,相傳舜南巡奏樂於此。宋蘇軾有《九成臺銘》。
  94. 九拒
      見「九距」。
  95. 九寶
      1.指禹鑄的九鼎。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三國魏曹丕《鑄五熟釜成與鐘繇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2.指曹丕的九把刀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魏文九寶﹐器利辭鈍。」范文瀾注:「魏曹丕《典論劍銘》:‘余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 3.指九方御璽。宋周輝《清波別志》卷中:「古唯六璽﹐至唐始名曰寶﹐增數至八﹐國朝所
  96. 九升
      多次飛揚。
  97. 九枝燈
      古燈名。
  98. 九華殿
      漢掖庭中的殿名。
  99. 九韶
      亦作「九招」。 舜 時樂曲名。
  100. 九肋
      1.指甲紋呈多根肋條分布狀。 2.指此種形狀的烏龜。
  101. 九兩
      指《周禮》中諸侯聯綴萬民,不使其離散的九項政治措施。
  102. 九涂
      猶九逵,京城中的大路。
  103. 九鼎
      1.古代傳說夏禹鑄了九個鼎,象征九州,成為夏、商、周三代傳國的寶物。
  104. 九息
      1.謂呼吸頻繁而急促。 2.呼吸九次。一呼一吸謂之一息。
  105. 九九圖
      見「九九消寒圖」。
  106. 九縣
      九州。
  107. 九曲
      1.迂回曲折。
  108. 九儒十匄
      見「九儒十丐」。
  109. 九轉
      1.九次提煉。道教謂丹的煉制有一至九轉之別,而以九轉為貴。 2.指九轉丹或其煉制秘訣。 3.指官秩相當於從三品。 4.九次遷官。 5.反復誦讀。 6.反復翻轉。
  110. 九龍池
      1.唐 代 長安 池名。 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元 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趕 九龍池 賞 楊 家一捻紅。」元 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若耶溪 西施 戲瓢,九龍池 玉環 鬭草。」明 蔣一葵《長安客話·九龍池》:「九龍池 接近 昭陵,其北有 粹澤亭 為累朝駐蹕之地。」
  111. 九市
      1.古時買賣貨物的場所。 2.泛指熱鬧的街市。
  112. 九駟
      三十六匹馬。駟,四匹馬。
  113. 九弦琴
      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將琴七弦增之為九,名曰:君﹑臣﹑文﹑武﹑禮﹑樂﹑正﹑民﹑心。見《宋史.樂志一》。
  114. 九三學社
      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前身為由1944年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形成的民主科學社,1945年定名九三學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識分子組成。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參政黨之一。
  115. 九賢
      1.九個賢人。指堯舜時九官: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 2.九個賢人。指堯﹑舜﹑禹﹑文王﹑皋陶﹑啟﹑契﹑史皇﹑羿等九人。見《淮南子.修務訓》。
  116. 九星
      1.指四方及五星。 2.指星﹑辰﹑日﹑月﹑四時﹑歲。 3.指天蓬天內等九星。 4.冠名。
  117. 九考
      謂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績,九考則為二十七年。《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挺身取命,幹茲奧秘。躊躇紫闥,喉舌是執。九考不移,有入無出。」裴松之 注:「《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九考則二十七年。」
  118. 九山
      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歧山﹑太行﹑羊腸﹑孟門。」金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施國祈箋注:「九山,案轘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
  119. 九曜
      1.指北斗七星及輔佐二星。《文子·九守》:「天有四時、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唐 韓偓《夢中作》詩:「九曜再新環北極,萬方依舊祝南山。」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折:「望 黃河 一股兒渾流派,高沖九曜,遠映三臺。」
  120. 九街
      猶九逵,都城的大道。
  121. 九節笻
      竹杖名。
  122. 九慝
      九種惡事。
  123. 九限
      多重關隘。
  124. 九陽巾
      道士的冠名。
  125. 九人
      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
  126. 九冥
      1.猶九天,高空。 2.猶九泉,地下。 3.謳諸淵。
  127. 九卿
      中央行政官員的合稱。各代所指不同。秦漢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為九卿。魏晉以后,設尚書分主各部,九卿職權較輕。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
  128. 九子鈴
      古代宮殿﹑寺觀風檐前或帷帳上掛的裝飾鈴,用金玉等材料制成。
  129. 九死
      萬死。
  130. 九丑
      1.九種視為丑惡的行為。 2.指禁忌之兇日。 3.指兇神惡煞。
  131. 九九
      ①節令名稱。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個時段,每個時段為九天,即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為頭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間,是中國最冷時期,而最末一個九天即九九期間已是3月「驚蟄」時節,氣候轉暖,是「九九艷陽天」了。②乘法口訣。以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時由「九九八十一」開始,共三十六句,故稱「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齊桓公時,已有明確記載。
  132. 九臼
      藥草鬼臼的別名。 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鬼臼》。
  133. 九命
      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
  134. 九品蓮臺
      佛教凈土宗認為:修行完滿者死后可往西方極樂世界,身坐蓮花臺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淺不同,而所坐蓮臺有九等之別,九品蓮臺是最高一等。
  135. 九影
      道教謂九種影神。
  136. 九仙
      1.九類仙人。 2.泛指眾仙。
  137. 九秋
      1.指秋天。晉 張協《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南朝 宋 謝靈運《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唐 杜甫《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華羅庚《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138. 九鎖
      謂道路曲折險阻。
  139. 九天材料
      果品蜜餞的美稱。
  140. 九枝花
      頭飾。
  141. 九廟
      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王莽 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后歷朝皆沿此制。《漢書·王莽傳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廟。」晉 潘岳《西征賦》:「由偽 新 之九廟,夸宗 虞 而祖 黃。」清 顧炎武《井中心歌》:「有 宋 遺臣 鄭思肖,痛哭 元 人移九廟。」清 戴名世《徐節婦傳》:「數百年故國,威靈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廟隳,子孫夷,彼公侯將相,未聞有一如節婦者。」
  142. 九濱
      彎曲的涯岸。
  143. 九蟲
      道教語。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種種尸蟲。九,九臟。
  144. 九花
      菊花的別名。 因在農歷九月開花,故名。
  145. 九連環
      1.玩具名。環用金屬絲制成,共九個,套在條形橫板或各式框架上,貫以劍形框柄,可合可分。 2.曲調名。
  146. 九芒珠
      光芒四射的明珠。
  147. 九錫文
      古代帝王賜九錫予權臣時的詔書。內容皆諛頌權臣功德之詞。
  148. 九師
      1.《漢書·藝文志》:「《淮南道訓》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説。」因稱《易經》學者為「九師」。隋 王通《中說·天地》:「蓋九師興而《易》道微,三傳作而《春秋》散。」《梁書·陸倕傳》:「任昉 報 倕 書:‘採三詩於 河間,訪九師於 淮曲。’」唐 王勃《益州夫子廟碑》:「九師爭大《易》之門。」
  149. 九子山
      即九華山。
  150. 九距
      1.亦作「九拒」。 2.多次抵抗。
  151. 九裔
      指四方邊遠地區。
  152. 九老
      指 唐 白居易、胡杲 等九人。 宋 范仲淹《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臥龍 鄉曲多賢達,愿預逍遙九老中。」宋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之二:「頽然如九老,白髮連蒼髯。」明 方孝孺《萬壽堂記》:「昔之以年稱者如 商山 之四皓,洛 之九老。」詳「九老圖」。
  153. 九節鞭
      武器名。因以九節鐵條聯綴而成,故名。
  154. 九坎
      1.星名。 2.九道橫層。
  155. 九芒
      光芒四射。亦指四射的光芒。
  156. 九丘
      1.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名。 2.指九州。
  157. 九云鑼
      見「九音鑼」。
  158. 九陰
      1.幽渺之地。
  159. 九流
      1.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 2.泛指各學術流派。 3.九品人物。 4.猶言各類,各種。 5.指各種才藝。 6.江河的許多支流。
  160. 九點煙
      1.謂自高處俯視九州,如煙九點。 2.借指中國。
  161. 九坑
      即 九岡,山名。
  162. 九音鑼
      云鑼。
  163. 九旋
      極深貌。
  164. 九終
      九成。
  165. 九川
      九州的大河。《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孔傳:「決九州名川,通之四海。」《國語.周語下》:「決汨九川,陂障九澤。」一說指九條河川。
  166. 九華
      1.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舊稱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蓮花,故改為今名。 2.宮殿名。后趙石虎建。
  167. 九回曲
      逶迤曲折貌。
  168. 九農
      泛指各種農事活動。
  169. 九春
      1.指春天。 2.指三年。
  170. 九蓮燈
      1.道教所稱的神燈。俗以蓮花燈九盞相連成串,謂之「九蓮燈」。
  171. 九行
      1.古謂九種德行。說法不一。
  172. 九通衢
      四通八達的大路。
  173. 九門
      1.禁城中的九種門。古宮室制度,天子設九門。
  174. 九疑
      1.亦作「九嶷」。山名。在湖南寧遠縣南。
  175. 九還丹
      即九轉丹。
  176. 九京
      1.即九原。春秋時晉大夫的墓地。 2.泛指墓地。 3.猶九泉。指地下。
  177. 九荒
      九州極遠之處。
  178. 九皇
      傳說中上古的九個帝王。
  179. 九頭紀
      傳說遠古人皇氏兄弟九人共政,稱為九頭紀。為「十紀」之一。
  180. 九閶
      1.九天之門。指天。
  181. 九華山
      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舊稱九子山,有九十九峰,以九峰最著,形似蓮花,故名。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王(金喬覺)的道場。原有佛寺三百余座,現存七十六座,有肉身寶殿、化城寺、祗園寺、甘露寺、地藏禪林等,珍藏大量佛教文物。還有天臺、天柱、十王、蓮花等名勝。夏季氣候涼爽,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中國著名佛教勝地。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九座山峰形似蓮花,故名。有東巖、天臺正頂、肉身寶殿、祗園寺、回香閣等名勝。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182. 九錫花
      受九種優遇的花。 因亦泛指名貴的花。
  183. 九井
      1.九口井。 2.山名。在安徽省當涂縣南。
  184. 九部樂
      隋及唐初宮廷的九部宴會樂曲。《隋書.音樂志下》:「隋開皇初,定置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七部樂。及大業中煬帝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樂。」唐武德初﹐去天竺﹑文康(即禮畢)﹐增燕樂和扶南﹐仍為九部。
  185. 九數
      古算法名。后之《九章算術》本此。
  186. 九錫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 《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漢 何休 注:「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宮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漢書·武帝紀》:「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宋 林逋《深居雜興詩》之四:「三千功行無圭角,可望虛皇九錫表。」明 楊珽《龍膏記·寵賜》:「羣僚皆拱向,九錫足恩光。」
  187. 九界
      1.佛教語。謂「十法界」中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九界相對佛界而言,均為迷界。 2.康有為所謂產生世間諸苦的九種界別。即國界﹑級界﹑種界﹑形界﹑家界﹑業界﹑亂界﹑類界和苦界。見《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188. 九陌
      1.漢 長安城 中的九條大道。《三輔黃圖·長安八街九陌》:「《三輔舊事》云:長安城 中八街,九陌。」
  189. 九轉金丹
      即九轉丹。
  190. 九陲
      九邊。指極邊遠之地。
  191. 九傷
      無限地哀傷。
  192. 九屬
      九代直系親屬。
  193. 九達
      謂四通八達。
  194. 九經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 3.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漢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小學。陸德明《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與《經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谷梁》,無《春秋》﹑《孝經》﹑《論語》。
  195. 九洛
      1.亦作「九雒」。即《九疇洛書》。
  196. 九集
      糾集。
  197. 九原
      1.九州大地。 2.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3.泛指墓地。 4.九泉,黃泉。 本為山名,在今山西新絳縣北。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稱墓地為九原。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198. 九重霄
      古代神話中傳說天有九重,九重霄指天空的極高處。重(chóng):層。霄:天空。
  199. 九烏
      九個太陽。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以烏指代太陽。
  200. 九苞禽
      鳳的別名。
  201. 九運
      九轉。
  202. 九斑虬
      傳說中彩色斑斕的龍。
  203. 九原丈人
      海神。
  204. 九奧
      同「九隩」。
  205. 九五
      1.《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幹》:「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2.指帝王。
  206. 九草
      指鹿吃的九種可解毒的草。
  207. 九摧
      猶九傷,言哀傷之極。
  208. 九劫
      1.謂成佛所經歷的漫長劫難。 2.指釋迦成佛的現在世。相傳釋迦於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現在世)成佛。
  209. 九譯
      1.輾轉翻譯。《史記·大宛列傳》:「重九譯,致殊俗。」張守節 正義:「言重重九遍譯語而致。」《文選·張衡<東京賦>》:「重舌之人九譯,僉稽首而來王。」薛綜 注:「重舌謂曉夷狄語者。九譯,九度譯言始至中國者也。」《晉書·文帝紀》:「雖西旅遠貢,越裳 九譯,義無以踰。」唐 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東蠻》:「睢盱萬伏乖,咿嗢九譯重。」
  210. 九戒
      1.指九種危害國家而必須防止的現象。 2.指九條應遵守的教戒。
  211. 九階
      古代天子明堂有九個臺階。見《周禮·考工記·匠人》。后以指朝廷。
  212. 九莖
      《史記·孝武本紀》:「甘泉 防生芝九莖。」《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 函德殿 銅池中。」后因以「九莖」指芝草。
  213. 九絲
      1.九弦。 2.山名。在今四川省興文縣。
  214. 九楹
      言柱之多。形容建筑宏偉。
  215. 九慮
      反復、周詳地考慮。
  216. 九日
      1.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堯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三國 魏 曹植《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晉 傅玄《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清 顧炎武《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
  217. 九色
      1.九種顏色。 2.泛指多種色彩。
  218. 九簭
      古代卜祝的九項大事。
  219. 九維
      猶九州。
  220. 九拜
      1.古代祭祀時的九種禮拜形式。
  221. 九馗
      大路。馗,同「逵」。
  222. 九清
      1.道教語。猶九天。 2.指天庭。 3.指帝王居處。
  223. 九姓
      1.指 唐 時 回紇 所分的九個部落:藥羅葛 胡咄葛 咄羅勿 貊歌息訖 阿勿嘀 葛薩 斛嗢素 藥勿葛 奚耶勿。《舊唐書·回紇傳》:「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陸莫達幹 等入朝奉表起居。」《剪燈馀話·江廟泥神記》:「九姓羌夷來部落,諸蕃巢穴入提封。」
  224. 九班
      晉代考核官吏的一種制度。
  225. 九觔黃
      良種雞名。多為棕黃色,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今通作"九斤黃"。
  226. 九重墻
      喻重迭的高墻。
  227. 九投
      亦作「九酘」。謂多次釀造。
  228. 九瀛
      1.指九州與環其外的瀛海。
  229. 九郡
      猶言五湖四海。
  230. 九子母
      女神名。傳說能佑人生子。
  231. 九鑰
      見「九籥」。
  232. 九征
      1.九種徵驗。 古代考察「賢」與「不肖」的九種辦法。
  233. 九旒
      1.亦作「九斿」。亦作「九游」。 2.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 3.古時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4.星名。
  234. 九通
      《通典》等九部政書的總稱。
  235. 九藏
      1.人體中的九種內臟。 2.泛指內臟。 3.形臟和神臟的合稱。
  236. 九精
      1.精神,元氣。
  237. 九壁
      猶九壘。
  238. 九寨溝
      在四川省南坪、松潘、平武三縣交界處。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得名。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有五花海、五彩池、樹正瀑布、諾日朗瀑布,風景絕佳,五彩繽紛,有「童話世界」之譽。并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貴動物。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39. 九等
      1.九個等級。
  240. 九成宮碑
      見「九成宮醴泉銘」。
  241. 九九歌
      見〖小九九 〗。
  242. 九族
      1.指自己前輩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自己下輩的子、孫、曾孫、玄孫。
  243. 九霞觴
      1.亦稱「九霞巵」。酒杯名。常借指美酒。
  244. 九敘
      謂九功各順其理,皆有次序。泛指德政。
  245. 九背向
      蜿蜒曲折貌。
  246. 九鑰丹
      猶九轉丹。
  247. 九埏
      九州的邊際。亦指九州。
  248. 九筮
      見「九簭」。
  249. 九嬰
      傳說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惡兇殘的人。《淮南子·本經訓》:「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為民害。」高誘 注:「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魏 溫子昇《寒陵山詩碑》:「祿去王室,政出和門,銅馬競馳,金馬亂噬。九嬰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唐 駱賓王《又破賊設蒙儉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兇水無九嬰之沴;瑤階舞戚,洞庭 有 三苗 之墟。」明 楊慎《藥市賦》:「永遁兮二豎,載殲兮九嬰。」
  250. 九宇
      1.猶言九州。 2.指高空。
  251. 九佐
      指堯之九官。
  252. 九畿
      相傳古時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內,自內而外,每五百里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等九畿,為各級諸侯之領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253. 九六
      1.《易.幹》「初九」唐孔穎達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因以「九六」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 2.借指盛衰。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難或厄運。
  254. 九英
      1.指九星。即北斗七星和輔佐二星。 2.蠟梅的一種。詳「九英梅」。
  255. 九畹花
      指蘭花。
  256. 九葉
      九代。
  257. 九緣
      佛教法相宗的九種因緣。
  258. 九介
      古代朝會大典客方所設的九個禮儀人員。古代主方的禮儀人員稱「賓」,客方的禮儀人員稱「介」。
  259. 九梁
      朝冠上裝飾的九條橫脊。梁,指朝冠上的橫脊。梁數多少,因官品之高下而定。
  260. 九泉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陰間:九泉之下ㄧ含笑九泉。 比喻地下最深處;黃泉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阮瑀《七哀》居九泉之下。——清. 林覺民《與妻書》
  261. 九僧
      1.指宋初惠崇等九個和尚。他們以詩聞名於世,時號「九僧」。有合集《九僧詩》。 2.佛教舉行大法會時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導師﹑咒愿師﹑唄師﹑散花師﹑梵音師﹑錫杖師﹑引頭﹑堂達和衲眾。
  262. 九緎
      即九罭。
  263. 九云誥
      道教語。天帝詔諭。
  264. 九花樹
      樹木名。
  265. 九因
      古指危及王朝統治的九種因素。
  266. 九龍壁
      1.在 北京。 一在故宮內廷東六宮內,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龍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磚影壁。建於 清 乾隆 年間。底座為青白玉石臺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條形態各異、奔騰在云濤中的蛟龍浮雕,體態嬌健、生動,為 清 代琉璃結構建筑中的杰作。
  267. 九卿相
      泛指朝廷大臣。
  268. 九里松
      地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時,於 行春橋 至 靈隱、三天竺 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蒼翠夾道,人稱 九里松。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宋 吳說 有「九里松」題匾。見 宋 周密《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明 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
  269. 九鬿
      北斗九星。
  270. 九苞奴
      錦雉的別名。
  271. 九部
      1.指各個區域。
  272. 九神
      古指九天的神明。
  273. 九參官
      唐時三品以上的武官,一月朝參九次,故稱。
  274. 九千歲
      1.舊稱皇帝為「萬歲」,「九千歲」則為阿諛權臣之詞,謂其僅次於天子。 2.太平天國爵位稱謂之一。
  275. 九死魂
      謂歷盡艱險者的精神狀態。
  276. 九層
      九重,九級。亦用以喻極高。
  277. 九花虬
      馬名。
  278. 九稅
      周 代對人民各種職業所課的賦稅。《周禮·秋官·掌交》:「掌邦國之通事,而結其交好,以諭九稅之利。」 鄭玄 注:「九稅,所稅民九職也。」 賈公彥 疏:「所稅民九職也者,《太宰》云:‘以九職任萬民,既任之使之營種,因即稅之。’三農生九穀,稅九穀;園圃毓草木,稅草木。九稅唯臣妾聚斂蔬材者無稅,故言九稅耳。」
  279. 九招
      見「九韶」。
  280. 九邊
      本謂明代設在北方的九個邊防重鎮,后為邊境的泛稱。
  281. 九經庫
      貯藏儒家經典的庫房。喻博學。
  282. 九霞裾
      見「九霞裙」。
  283. 九嶠
      形容層巒迭嶂。嶠,尖而高的山。
  284. 九輪
      謳窒古傳說中的九個太陽。
  285. 九天使者
      「九天采訪使者」的略稱。
  286. 九重宮
      皇宮。
  287. 九陽
      1.天地的邊沿。
  288. 九隕
      見「九殞」。
  289. 九重城
      宮禁。古制,天子之居有門九重,故稱。
  290. 九旒冕
      古代王公戴的一種禮帽。
  291. 九天采訪
      「九天采訪使者」的略稱。
  292. 九如
      1.《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爾或承。」本為祝頌人君之詞,因連用九個「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之語,后因以「九如」為祝壽之詞。 2.頻頻來臨。
  293. 九級浮圖
      九層佛塔。浮圖,也寫作「浮屠」。佛教以造九層佛塔為最大功德。
  294. 九馬
      漢文帝 有九匹良馬,后以九馬泛指御馬。
  295. 九派
      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因而用「九派」稱這一帶的長江:茫茫九派流中國。
  296. 九娘
      指燈蛾。
  297. 九州璜
      古代十二名琴之一。見宋蘇軾《十二琴銘》。
  298. 九阡
      泛指南北方向的道路。
  299. 九雉
      猶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長三丈為雉。
  300. 九辯
      《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宋玉作。有人認為是哀憫屈原之作,一般認為其主題在於表現封建社會下層士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感傷。作品善於借景抒情,其開頭一段以凄涼秋色的描繪表達愁苦之情,尤為出色,對后人的借景寄慨之作有很大影響。
  301. 九壤
      1.猶九州。 2.猶九泉。
  302. 九執
      見「九曜」。
  303. 九醞法
      指美酒的釀造法。
  304. 九藪
      指古代九大湖泊。
  305. 九家
      指戰國時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九個學派。
  306. 九孔螺
      即石決明。
  307. 九體
      1.謂祭牲分解的九個部分。 2.指人體的九個組成部分。
  308. 九漏
      1.佛家語。指由身﹑口﹑意所造惡業而產生的種種煩惱。九,九穴(眼﹑耳﹑鼻﹑口及兩便);漏,煩惱的異稱。 2.笛子的別名。
  309. 九重關
      帝王居處。指朝廷。
  310. 九隅
      1.謂九州。
  311. 九芝
      《漢書.武帝紀》:「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后泛指靈芝草。
  312. 九重泉
      1.猶黃泉。
  313. 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
  314. 九域
      九州。
  315. 九曲珠
      一種珠孔曲折難通的寶珠。宋 蘇軾《祥符寺九曲觀燈》詩「寶珠穿蟻鬧連朝」王十朋 集注引 宋 趙次公 曰:「小説載有以九曲寶珠欲穿而不得,問之 孔子。孔子 教以涂脂於線,使蟻通焉。」《老殘游記》二十回:「這山里的路,天生成九曲珠似的,一步一曲。」章炳麟《國故論衡·原學》:「貸金尊於市,不知己之有蒼璧、小璣,況自有九曲珠足以照夜。」
  316. 九澤
      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禮.夏官.職方氏》澤﹑藪并稱,其名稱及位置如下:揚州:具區;荊州:云夢;豫州:圃田;青州:望諸;袞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養;翼州:楊紆;并州:昭馀祁。 4.泛稱深淵湖泊。
  317. 九源
      指各種學術流派。
  318. 九曲腸
      喻無限的憂思。
  319. 九金
      指九鼎。相傳 禹 收九州之金鑄九鼎,后因以九金指九鼎。
  320. 九御
      1.即九嬪。 2.即女御。宮中女官,掌女工及侍御之事。共八十一人,分九組輪流侍御,故稱。
  321. 九天女
      即九天玄女。
  322. 九華門
      漢掖庭有九華殿,后因以九華門為宮門的通稱。
  323. 九成
      1.猶九闋。 樂曲終止叫成。
  324. 九靈
      1.猶九天。 2.指九天的仙靈。
  325. 九三鼎
      煉丹的鼎。
  326. 九室
      1.古時九嬪和九卿分別治事之所。 2.指古明堂的九間房屋。 3.即九廟。天子的祖廟。 4.道教謂人體中的「上宮」(腦)和「九竅」。
  327. 九枝
      1.謂一幹九枝的燭燈。亦泛指一幹多枝的燈。
  328. 九仞
      1.亦作「九軔」。 2.六十三尺。一說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極高或極深。
  329. 九乳
      指鐘上九點凸出如乳頭形狀的裝飾。后也指鐘。
  330. 九寺
      指九卿的官署。
  331. 九老會
      1.唐白居易退居洛陽時,有九老之會。 2.宋李昉罷相,居京師,思繼白居易九老之會,與宋琪﹑楊徽之﹑魏丕﹑李運﹑朱昂﹑武允成﹑張好問﹑釋贊寧等亦作九老會。見宋王禹偁《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
  332. 九叩禮
      連續三次一跪三叩首的禮節。清代最莊重的大禮,用於朝拜君王。
  333. 九重天
      中國傳統說天有九霄,「九重天」是數量詞,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 數字,所以有「極限」之意。
  334. 九轉丹
      道教謂經九次提煉、服之能成仙的丹藥。唐 呂溫《同恭夏日題導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詩:「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煉仙家九轉丹。」元 范康《竹葉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轉丹成千歲壽,俺不用一斤鉛結萬年珠。」《剪燈新話·水宮慶會錄》:「共飲 三危 露,同餐九轉丹。」參見「九轉」。
  335. 九鉆
      九年鉆燧,喻艱辛的經歷。 唐 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九鉆 巴 噀火,三蟄 楚 祠雷。」仇兆鰲 注:「九鉆句即鉆燧改火意,兼用 欒巴 噀酒為雨滅火 成都 事。黃希 曰:‘公以 乾元 入 蜀,於 大歷 二年下峽,是九鉆火也。’」金 馮璧《東坡海南烹茶圖》詩:「地惡九鉆黎洞火,天游兩腋玉川風。」
  336. 九里香
      木犀的別稱。
  337. 九老圖
      唐白居易與胡杲﹑吉皎﹑劉真﹑鄭據﹑盧貞﹑張渾年老退居洛陽,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會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滿亦告老歸洛,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后傳世姓名不一。見唐白居易《九老圖詩序》﹑《唐詩紀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者聚會之典。
  338. 九奏樂
      由九支樂曲組成的宮廷宴會音樂。
  339. 九舉
      1.謂九次舉牲。周天子宴請上公之禮。 2.指齊桓公九合諸侯。 3.多次舉薦。
  340. 九宗
      同姓的九族。
  341. 九江市
    1. 九闉
        指九門。
    2. 九年面壁
        南朝 梁 普通 年間,天竺 僧 菩提達磨 泛海來 華,是為禪宗初祖。達磨 渡 江 后,止於 嵩山 少林寺,面壁坐禪,默然無語,凡九年。見 晉 法顯《神僧傳》。后以指一心參禪,或借指長期專注於某種學問或工作。
    3. 九思
        《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后泛指反復思考。
    4. 九垠
        1.猶九重。 2.猶九州。
    5. 九章衣
        指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等九種圖案,故名。《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四年》:「知祥 自作九旒冕,九章衣。」參見「九章」。
    6. 九逝
        幾度飛逝。謂因深思而心靈不安。
    7. 九重鎖
        形容幽深。
    8. 九子魔母
        即佛經中的鬼子母。傳說生有五百子,逐日吞食王舍城中的童子,后經獨覺佛點化,成為佑人生子的女神。
    9. 九域圖
        九州地圖。
    10. 九子蒲
        一種蒲草。古代婚禮納彩時用之,取「多子」之義。
    11. 九嶷
        見「九疑」。
    12. 九佑
        謂多加保佑。
    13. 九鐘
        傳說 豐山 有九口鐘,霜降而鳴。
    14. 九重閣
        猶言高閣。
    15. 九流中人
        形容人平時不務正業,游手好閑。
    16. 九乾
        九天。高遠的天空。
    17. 九識
        九識 識以了別為義。
    18. 九廻
        見「九回」。
    19. 九籥
        1.道家藏經卷的器具。南朝 宋 鮑照《代升天行》:「五圖發金記,九籥隱丹經。」錢振倫 注:「鄭玄《易緯》注曰:‘齊 魯 之間,名門戶及藏器之管曰籥,以藏經。’而丹有九轉,故曰九籥也。」《云笈七籤》卷七九:「黃帝 九籥玉匱內真玄文,此書是三天太上撰次所出,曾聞之於先達也。」宋 蘇軾《生日劉景文貺佳篇次韻為謝》:「微言在參同,妙契藏九籥。」
    20. 九氣
        1.古病名。指九種氣病。
    21. 九載
        九年。
    22. 九一
        指九月一日(9月1日)
    23. 九纛
        九纛兩字來自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徽旗「九斿白纛」,九斿白纛,也稱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稱「查幹蘇力德」,查幹又譯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蘇力德又譯蘇勒德,是大竿的意思。
    24. 九制
        九表示一個虛數,有多的意思,在這里并不表示真的有九道工序,只是形容工藝步驟繁雜。
    25. 九阿
        1.古地名。 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
    26. 九連
        指九連革命老區地處廣東省。
    27. 九水
        九水在嶗山白沙河上游。
    28. 九疊篆
        用於印章的一種篆字別體。 九迭篆非必九迭,有六迭、七迭、十迭不等。視印文筆畫繁簡而定。九迭,形容折迭之多。創自 宋 代。
    29. 九貴骨
        古稱:「頭無異骨,難成貴相」。而異骨,往往指的是九貴骨。
    30. 九籥丹
        猶九轉丹。 清 唐孫華《毘陵舟中聞同年吳西齋給諫訃》詩:「春風忽已敗叢蘭,回挽曾無九籥丹。」
    31. 九重門
        一道又一道門,形容戒備森嚴。
    32. 九無為
        九種無為之意。
    33. 九折坡
        漢時王陽為益州牧,至九折坡。
    34. 九江瓷
        江西景德鎮瓷器,該稱呼是因為景德鎮瓷器都經過九江向四方銷售而來。
    35. 九尾鮑
        幹石鱉,屬於海洋軟體動物,殼成船型,由重疊對稱的鱗片組成。
    36. 九星峰
        風水學術語。指九類不同形狀的龍脈結穴山峰。
    37. 九極拳
        拳法,是崔建群先生創編的武術套路。
    38. 九識義
        九識義乃將識分作九種之義。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再加末那識、阿梨耶識、阿摩羅識等,合為九識。
    39. 九州鼎
        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
    40. 九筋黃
        良種雞名。多為棕黃色,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今通作「九斤黃」。
    41. 九方臯
        見「九方皋」。
    42. 九方姓
        單一淵源:源於隗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九方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秦國有個名叫皋的人,以四處砍柴賣菜為生,人們都稱他為「九方皋」。
    43. 九齒耙
        擁有九個耙釘的耙,是一種傳統但現在并不常見的農業生產工具。
    44. 九絕獸
        傳說中的神禽。南朝 梁 陶弘景《真誥·握真輔》:「九絶獸,神禽也。罔起此在乎群麗,擥搰乎激奇之際,終年不足以極其變,萬殊不足以適其內,日月不足以曜其目,八澤不足以游其足,青云為卑,九垓為淺,八紘為小,四極為近,以此變動無常,恒入芥子之內,玉晨之玉寶,太微之威神矣。」
    45. 九角戲
        高甲戲。
    46. 九鳳院
        九鳳院蓮丈當家的大財團。
    47. 九方歅
        九方姓氏者,出自春秋時期秦國九方皋;其后裔子孫繼承先祖「九方」稱號為姓氏,是稱為九方氏。
    48. 九曲連環
        本意指黃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黃河有九個重大的彎)。
    49. 九品往生
        佛典用語:九品者,念佛人的智慧功德,有深淺的不同,可以分為上、中、下三輩。在三輩中,每一輩又可分為三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之便成九品,也就是九種的品類的意思。
    50. 九字方針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51. 九鼎八簋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
    52. 九牛二虎
        比喻很大的力氣。
    53. 九順一逆
        常用於描述工作或生活中做事情的態度。
    54. 九種橫死
        九種橫死 謂人生於世間。
    55. 九宮八風
        基礎理論名詞。
    56. 九種不還
        佛學術語,指九種由欲界往色界而般涅槃之不還果圣者。 即於中般、生般、上流般等三種般各分三種,而成九種不還。
    57. 九羊啟泰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以九只羊為主圖。
    58. 九條美海
        九條美海(CV:平野綾),《武裝機甲》人物之一。JUDA集團特務室所屬。
    59. 九曜星官
        天道運行,有七政之星輝映於天,天道循環,星辰輪轉。
    60. 九島光宣
      1. 九五至尊
          「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至尊」
      2. 九天貢膠
          「九天貢膠」又名「九朝貢膠」。「人中有龍鳳,膠中有極品」!涪膠中的極品就是「九天貢膠」!九天貢膠」,顧名思義「九天」就是這種阿膠的煉制工藝或某項煉制工藝需要九天九夜方能煉就(正常阿膠的需要3天3夜的煉制,49天的晾曬),「貢膠」說的無外乎是這種膠是專門用來進貢朝廷的。「九天貢膠」為什么又叫「九朝貢膠」呢?很多人都以為「九朝貢膠」這個「九朝」和「九朝古都」的概念一樣,是九個朝代都進過「貢」的「貢膠」,說明這個「貢膠」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其實不然,此處的「朝」乃「天」、「日」的意思。
      3. 九吾搭八
          前言不搭后語。
      4. 九山八海
          古印度之世界觀所示山、海之總數。
      5. 九如畫廊
          在國家大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時代號召下成立的,畫廊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古運河畔,與太白樓遙相輝晨曲,面積400平方米,展示空間設計格調高雅,經營范圍包括:四大國石、名人字畫、學術活動、收藏策劃等。
      6. 九色神鹿
          尋仙世界里的第一個世界BOSS。
      7. 九針之宜
          針灸學名詞。指九針的運用,根據其形狀特點各有其適應的范圍。
      8. 九龍九星
          以龍的姿勢比喻山川形勢。
      9. 九壟地鎮
          九壟地鎮位於營口。
      10. 九宮模型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科學藝術研究中心張之益研究員,依托自身在文化科技研發、文化藝術生產、新興業態培育等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多年的實踐探索,在對當代文化產業發展本質、發展趨勢與時代發展特點進行全盤梳理的基礎上,以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中具有全局意向的數字「9」為邏輯關聯,創造性地提出了面向當代文化產業的九宮模型分析框架。
      11. 九州大地
          大禹為了便於治水而把中國分成的九個區域。
      • 九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重九
          指農歷九月初九日。即重陽節:寒菊舒重九|重九登高的時候。
      2. 中九
          指農歷每月初九日。
      3. 正五九
          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說本於佛教「三長齋月」之說。謂「正五九月,冥界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見宋元照《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嚴持齋戒,過午不食。民間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殺生之俗。至唐武德年間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殺。
      4. 用九
          《易》《幹》卦特有之爻題。謂六爻皆九。《易.幹》:「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穎達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則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幹》卦,六爻皆七,則以卦辭斷事,六爻皆九,則以用九爻辭斷事。」「用九猶通九,謂六爻皆九也。見亦讀為現。爻辭言:群龍出現於天空,其頭被云遮住。此比喻眾人俱得志而飛騰,自為吉。」因以「用九」指奮發有為。
      5. 一九
          1.謂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極則復於一,終而復始,故用以喻循環之理。 2.佛教語。指凈土宗九品往生的教義。 3.滿俗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從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為一九。亦指第一個九天。
      6. 燕九
          見「燕九節」。
      7. 陽九
          1.古代術數家的學說。其說有二:
      8. 淹九
          明朝風俗,京城正月舉行燈市,於十八日收燈。次日,男女傾城出西郊白云觀,嬉游宴飲,名曰耍「煙九」。或稱「淹九」。殆以燈事闌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義。參閱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畿輔.淹九》。
      9. 筵九
          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廠子﹐於小金殿舉行筵宴﹐稱為筵九。
      10. 閹九
          北京舊俗以正月十九日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節日。此日為丘之生日。又稱燕九節。
      11. 小九九
          1.算術乘法的口訣﹐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等。 2.比喻為自己的打算。猶言小算盤。亦用以泛喻謀算。
      12. 耍煙九
          見「耍燕九」。
      13. 雙九
          指舊俗結婚后第十八天﹐男家送女家禮物的日子。
      14. 十九
          十分之九。謂絕大多數。
      15. 十八九
          1.十分之八﹑九。表示大多數。 2.指十八九歲。
      16. 三九
          冬至后的第三個九天。約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間。此時冷空氣經常南下,中國的氣溫降至全年最低。
      17. 暗九
          俗謂歲數逢「九」的倍數為「暗九」(逢「九」為「明九」)。或以為「九」是難關,須祈福消災。
      18. 昌九
          指菖蒲。昌,通「菖」。
      19. 出九
          1.亦作「出玖」。 2.一種博戲。
      20. 赤九
          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21. 臭老九
          「文革」中對知識分子的蔑稱,因當時知識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后,故稱。 「文革」中對知識分子的蔑稱,因當時知識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后,故稱
      22. 凍九
          指數九日子。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23. 黃九
          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排行第九,因以稱之。
      24. 交九
          進入從冬至開始的‘九 ’。參看‘九 ’。 進入數九節令
      25. 牢九
          見「牢丸」。
      26. 廬九
          廬江﹑九江二郡的并稱。
      27. 夢九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汝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后因以「夢九」為祝人長壽之詞。
      28. 牌九
          骨牌。
      29. 羆九
          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30. 窮九
          古代某些地方習俗以陰歷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
      31. 乾九
          《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 本義:「言乾元用九,見與他卦不同。君道剛而能柔,天下無不治矣。」后以「乾九」稱帝德。
      32. 三泰九
          以f808為母本,y9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33. 二百九
          含義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破壞形象的人。
      34. 四一九
          四一九用的是419的英文諧音,4——four、1——one、9——nine。英文的翻譯中文是「一夜情」的意思。
      35. 寄元九
          這首詩寫於元和九年白居易為母親守喪居住渭村時期。
      • 九字在中間的詞語
      1. 重九譯
          語言經過輾轉翻譯才能聽懂。借指邊遠之地。
      2. 一莖九穗
          見「一莖六穗」。
      3. 燕九節
          舊俗以正月十九日為「燕九節」。
      4. 一月九遷
          見「一日九遷」。
      5. 下九流
          謂地位低微。 舊指從事各種社會地位低下職業的人,如戲子、腳夫、吹鼓手等
      6. 吞九鼎
          謂滅國。
      7. 天九牌
          賭博用具﹐即牌九牌﹐共三十六張﹐一般為四人共戲。
      8. 四耗九丑
          星命家認為有沖克禁忌的兇日。
      9. 十年九荒
          幾乎年年都鬧災荒。清 劉書年《劉貴陽說經殘稿》:「此等地全賴人力,與其十年九荒,草如擇最下之區,挑深為塘,以洩積水。」如:在舊社會,這是個十年九荒的重災區。
      10. 十九路軍
          國民黨軍隊。總指揮蔣光鼐,副總指揮兼軍長蔡延鍇。1930年冬和1931年在江西與中國工農紅軍作戰。1932年「一.二八事變」在上海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隨后,被調到福建進攻中國工農紅軍。其領導人鑒於民族危機嚴重,內戰沒有出路,於1933年11月聯合國民黨內李濟深等一部分勢力,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紅軍訂立抗日反蔣協定。不久,在蔣介石進攻下失敗。
      11. 十魔九難
          指不斷遭受的磨難。
      12. 十九路
          金沿襲宋制,分境內為若幹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東京﹑北京﹑臨潢﹑西京﹑南京﹑河北東﹑河北西﹑山東東﹑山東西﹑大名府﹑河東北﹑河東南﹑京兆府﹑鳳翔﹑鄜延﹑慶原﹑臨洮二十路。章宗時并臨潢路於北京路,是為十九路。參閱《金史.地理志上》。
      13. 三九天
          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至九九為止。冬至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14. 三千九萬
          極言高遠。喻飛黃騰達。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5. 百骸九竅
          指整個軀體和所有器官。
      16. 八病九痛
          謂體弱多病。
      17. 八九吞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言齊國疆域廣闊﹐楚非其匹。后以「八九吞」喻水勢的浩大。
      18. 大九州
          戰國齊人鄒衍主張的一種地理學說。指中國以外的大陸。
      19. 東土九祖
          佛教天臺宗在中國承傳的九位祖師。對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為: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參閱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一節。
      20. 東九省
          見「東三省」。
      21. 龍飛九五
          指即天子位。
      22. 鬧九垓
          猶言鬧聲震天。
      23. 七返九還
          謂以火煉金,使金返本還原,成為仙丹。道教以「七」代表火,以「九」代表金。
      24. 屏風九迭
          廬山嶺名。廬山五老峰的東北有九疊云屏,也叫屏風疊,下為九疊谷。
      25. 三拜九叩
          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
      26. 魄散九霄
        1. 杜九煙
            杜九煙為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於2007年8月17日推出的新年度劇集《霹靂開疆紀》中的人物,於第5集登場。
        2. 大九洲
            戰國時代齊人鄒衍主張的一種地理學說。
        3. 二九零
            就是形容一個人是二百五,三八,外加有點二的意思。這是中國社會特有的俚語。屬於比較含蓄的典型的中國罵人話。
        4. 陳九公
            峨眉山羅浮洞趙公明的弟子,與姚少司是同門師兄弟,是截教門人。
        5. 韶九巷
            能繼承光大堯之道。
        6. 從九品
            封建社會中,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品有正從之別。
        7. 閏九月
            指在某年中出現兩個九月的意思。
        8. 上九路
            上九路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是一條呈東西走向具有濃厚商業氣氛的道路。
        9. 八九分
            接近全部。
        10. 下九路
            下九路位於廣州市荔灣區。
        11. 數九寒冬
          1. 八九分人
              道德修養接近完美的人。 《里語征實·卷中下》:「八九分:邵康節見司馬溫公忠、厚、友、悌、恭、儉、正、直曰:‘若此人者腳踏實地八九分人也。’」
          2. 株連九族
              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員與其共同承擔刑事責任的刑罰制度,在古代稱為「族」,故「族」者,即意味著由一個人的死罪擴展為家族成員的共同死罪。
          3. 六九連珠
              表達吉祥的日子的一種意思。
          4. 三多九如
              漢族吉祥紋樣。 盛行於清代。以佛手諧音「福」,以桃寓意「壽」,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寓意。繪9支如意與佛手、桃子、石榴相配。9支如意諧意「九如」,即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壽,皆為祝頌之意,稱「三多九如」。
          5. 名貫九州
              九州,是中國古代的稱呼,現在就指代中國。貫:貫穿。名貫九州:名氣大得貫穿整個中國,形容很有名。
          6. 七星九曜
              用以相陽宅的游星名。
          7. 華夏九州
              九州,又名赤縣神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自戰國以來即成為古代中國地理范圍的代稱。 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貢》可能是戰國后期學者所作。而周代沒有徐州和梁州。其代指的地理范圍在漢代以后民國以前基本穩定,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個地理范圍約略相當於漢地。五岳五鎮四瀆都在九州這個地理范圍內,九州這個地理范圍是在漢代確立,其范圍一直穩定至1912年才發生變化。
          8. 公孫九娘
              於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
          9. 三尸九蟲
              "三尸九蟲"是道教對人體內部寄生蟲的稱謂。
          10. 十賭九輸
              賭徒輸錢后往往急於翻本,繼而越賭越少、越賭越窮。
          11. 貓說九道
              虛假前提下的自圓其說。
          12. 龍翔九天
              九天,指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 龍翔九天就是蛟龍在天的最高處飛翔。
          13. 五十九刺
              治療熱病的五十九穴。
          14. 周禮九拜
              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15. 朝九晚五
              也稱早九晚五。 指白領上班族,早上9點上班,晚上5點下班。也有是形容工作平淡無奇,日復一日的意思。
          16. 重排九宮
              重排九宮就是重新排列九宮圖的意思。
          17. 三九寒冬
              中國傳統農歷年中的某一時段,也稱「三九天」。
          18. 為山九仞
              與「功虧一簣」連用,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頂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會達到九仞,就會造山失敗。
          19. 天下九州
              「九州」是中國的別稱之一。
          20. 養音九臯
              比喻賢才隱居修德。 語出《詩·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南朝 宋 王韶之《贈潘綜吳逵舉孝廉》詩:「育翮幽林,養音九皋。」
          21. 七返九轉
              又稱七返九還,是中華道家修煉學的專有名詞,是用易數來比喻內修之道。
          22. 三災九難
              刀兵、瘟疫、饑饉。
          23. 想爾九戒
              即「老君想爾戒」,又稱「道德尊經想爾戒」。
          24. 第九感覺
              第九感是修行人所追求達到的最高境界,即人做到了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做到了源源不斷是謂生生不息。
          • 包含九字的成語
          1. 沅江九肋
              傳說中產於沅江流域的異龜。用以比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2. 羿射九日
              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
          3.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征九州。形容說的話分量大,起決定作用
          4. 一牛九鎖
              比喻無法解脫。
          5. 一龍九種
              比喻各人的品質、愛好都不相同。
          6. 養音九皋
              比喻賢才隱居修德。
          7. 陽九之阸
              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外有災歲九,稱為「陽九」。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8. 羊腸九曲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9. 言重九鼎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10. 言十妄九
              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11. 簫韶九成
              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12. 五侯九伯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九伯:九州之長。泛指天下諸侯。
          13. 無恨九泉
              九:虛數,指極深;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指死而無恨。
          14. 天保九如
              天保:《詩經.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15. 四姻九戚
              比喻親戚極多。
          16. 數九寒天
              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亦稱「數九天」。一年中最寒冷的那些日子(如在三九)
          17. 十拷九棒
              指嚴刑拷打。
          18. 十清九濁
              指混亂不堪。
          19. 十拿九穩
              比喻很有把握。
          20. 十有八九
              指絕大多數,大致不差,差不離。
          21. 十捉九著
              比喻很有把握。
          22. 十米九糠
              飯食中多糠。形容窮苦。
          23. 十轉九空
              十次去九次空著手回來。 形容賭博經常輸錢。
          24. 十人九慕
              慕:羨慕。十個人見了有九個人羨慕。形容才貌出眾,人人羨慕。
          25. 十不離九
              十成中已有了九成。比喻把握很大。
          26. 十拿九準
              比喻很有把握。
          27. 十磨九難
              指不斷遭受的磨難。
          28. 十法九例
              十種法律倒有九種是民間的成例。
          29. 十眠九坐
              時躺時坐。形容病體難支。
          30. 十親九眷
              指眾多親戚。
          31. 十羊九牧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32. 十病九痛
              形容身體衰弱,渾身病痛。
          33. 十死九生
              猶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險。
          34. 三六九等
              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35. 十室九空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無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涼景象。
          36. 三跪九叩
              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
          37. 三旬九食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38. 三回九轉
              ①形容曲折回蕩。②猶三番五次。指多次。
          39. 三公九卿
              三公:古時輔助國君的最高官員;九卿:古時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 
          40. 三蛇九鼠
              比喻為害莊稼的東西很多。
          41. 三教九流
              舊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謳晝會上各行各業的人。
          42. 三九之位
              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
          43. 三等九格
              猶三六九等。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44. 三槐九棘
              中國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45. 八索九丘
              古書名。
          46.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縱橫,市面繁華。
          47. 百六陽九
              泛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48. 二旬九食
              二十天中僅吃過九頓飯。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49. 風魔九伯
              風:通「瘋」;風魔:瘋癲。瘋狂癡癲。
          50. 鳳引九雛
              為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51.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52. 鶴鳴九皋
              九皋:深澤。鶴鳴於湖澤的深處,它的聲音很遠都能聽見。比喻賢士身隱名著。
          53. 虎豹九關
              九關:九重天門。到天庭去的九重門都有虎豹把守。比喻兇暴殘虐的弄權之臣。
          54. 九合一匡
              原指春秋時齊桓公多次會合諸侯,稱霸主,使混亂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的治國才能。
          55. 九攻九距
              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形容攻守征戰非常激烈。
          56. 九故十親
              泛指親戚朋友。
          57. 九關虎豹
              比喻兇殘的權臣。
          58. 舉十知九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59. 九鼎一絲
              同千鈞一發,比喻非常危急。
          60. 九鼎大呂
              九鼎:古傳說,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大呂:周廟大鐘。比喻說得話力量大,分量重。
          61. 九垓八埏
              垓:通「陔」,重,層;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極高處;埏:邊際;八埏:指邊際遠之地。指天地的終極之處,即天涯海角。
          62. 九五之尊
              九五:指帝位。舊指帝王的尊位。
          63. 九棘三槐
              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級官職。
          64. 九儒十丐
              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列為九等,居於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65. 九錫寵臣
              九錫:古代帝王賜給重臣的車馬、虎賁等九種器物。形容位高權重,深受皇帝寵信的大臣。
          66. 九經三史
              泛指古代典籍。
          67. 九天仙女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絕色美女。
          68. 九十春光
              九十:指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69. 九行八業
              指各種行業。
          70. 九牛一毛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比喻在極大數量中的極小的量
          71. 九五之位
              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72. 九霄云外
              九霄:高空。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無限遠的地方或遠得無影無蹤。
          73. 九轉丹成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74. 九泉無恨
              九:虛數,指極深;九泉:也稱「黃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指死而無恨。
          75.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76. 九衢三市
              指繁華的街市。
          77. 九流賓客
              先秦到漢初有法、名、墨、儒、道、陰陽、縱橫、雜、農九種學術流派。謳窒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種人物。
          78. 九曲回腸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有很多曲折的腸子,多用來指郁結愁悶的心腸;也說「九回腸」
          79. 九世同居
              九世:九代。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
          80. 九轉功成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81. 九戰九勝
              形容每戰必勝。
          82. 九原之下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
          83. 九烈三貞
              貞:貞操;烈:節烈。 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84. 九仞一簣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略語。比喻功敗垂成。
          85. 九變十化
              指變化多端。
          86. 九九歸一
              歸根到底。 原為珠算用語,含義是:算來算去最后還是還了原。現在常用來表示歸根結底之意九九歸一,原因還是領導不力
          87. 九間朝殿
              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亦作「九間大殿」。
          88. 九原可作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稱墓地;作:起,興起。設想死者再生。
          89. 九十其儀
              九、十:虛數,形容多;儀:儀表。舊時指女子出嫁時,父母反復叮嚀要注意儀容舉止。指禮儀非常多。也指夸獎新婦的儀態很美。
          90. 九泉之下
              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陰間。
          91. 九年之儲
              九年的儲備。指國家平時有所積蓄,以備非常。
          92. 九流十家
              先秦到漢初各種學說派別的總稱。
          93. 九折臂
              九:泛指多次;折:斷。多次折斷胳膊,經過反復治療而熟知醫理。比喻閱歷多,經驗豐富。
          94. 九經百家
              泛指古代典籍和各種學術流派。
          95. 九蒸三熯
              熱氣上升為蒸,火幹為熯。比喻久經熬煉。
          96. 九年之蓄
              蓄:積聚,儲藏。九年的儲備。指國家平時有所積蓄,以備非常。
          97. 九天九地
              原指天上的最高層和地的最深處。后比喻兩者相差極遠。
          98. 九品中正
              指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維護世族特權的官吏選拔制度。代指等級制度。
          99. 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
          100. 九州八極
              九州:中國古代地域共劃分為九州;八極:九州之外最邊遠的地方。指天下所有遠近的地區。
          101. 九死不悔
              九:表示極多。 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102. 九回腸斷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同「九回腸」。
          103. 九轉丸成
              轉:循環變化;丸:指金丹。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104. 九如天寶
              九如: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天保:《詩經.小雅》中的篇名。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105. 九回腸
              形容回環往復的憂思。回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
          106. 九死一生
              九:表示極多。形容經歷很大危險而幸存。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107. 九天攬月
              攬:采摘。到天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108. 力濟九區
              濟:幫助;九區:指全國。憑自己的力量周濟全國民眾。
          109. 龍生九子
              古代傳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110. 面壁九年
              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原指中國佛教禪宗始祖達摩在少林寺面壁靜修了九年。后比喻在學習上下得功夫極深。
          111. 鵬摶九天
              摶:盤旋;九天:高空。比喻人奮發有為。
          112. 齊煙九點
              齊:齊州,指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113. 屏風九疊
              屏風:室內擋風器物,比喻山巒;疊:重疊。山巒重重疊疊。
          114. 齊州九點
              齊州:指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115. 輕重九府
              輕重:指錢幣。掌管財政的九個官署,即大府、王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 掌管財政的九個官署,即大府、王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輕重,指錢幣設輕重九府。——《史記.貨殖列傳》
          116. 含恨九泉
              指抱怨而死,在地下還帶著怨恨。
          117. 含笑九原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沒什么牽掛。
          118. 含笑九幽
              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沒什么牽掛。
          119. 寓言十九
              寓言:有所寄托的話;十九:十分之九,指絕大多數。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達,最容易使大多數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節多為虛構。
          120. 一語九鼎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21. 一日九回
              形容心里不安。
          122. 一夕九徙
              九:多次;徙:遷移。一夜之間遷移好幾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極不安全。
          123. 陽九之會
              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外有災歲九,稱為「陽九」。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124. 陽九之厄
              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外有災歲九,稱為「陽九」。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125. 片言九鼎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征九州。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說話十分守信。


          線上組詞造詞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