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造詞
「齧」字的造詞
- 齧折
咬斷。
- 齧血沁骨
形容極端誠信。清 顧嗣立《元詩選·丁孝子鶴年》:「先是生母 馮 阻絶東村,病死……嚙血沁骨,棺斂以葬。」參見「嚙臂」。
- 齧壞
侵蝕破壞。 宋 蘇軾《試館職策問·冗官之弊水旱之災河決之患》:「河 自近歲屢決而西……塞而歸之故道歟?則水未必聽,或至於嚙壞都邑。」
- 齧殺
咬死。 《漢書·江都易王劉非傳》:「宮人姬八子有過者,輒令臝立擊鼓,或置樹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縱狼令嚙殺之,建 觀而大笑。」
- 齧棃
咬梨子。古代勸諭部屬同心同德的一種方式。表示內部離異,則國力如梨之脆弱,易為敵人所乘。《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二年》:「冬,十月,柳 據 蒲阪,雙 據 上邽,廋 據 陜城,武 據 安定,皆舉兵反。堅(苻堅)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思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罷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嚙棃以為信。皆不從。」胡三省 注:「棃肉脆而嚙之易入,以喻親戚離叛,則國力脆弱,將為敵人所乘,故嚙棃付使者,賜 柳 等以為信也。」
- 齧臂盟
咬臂出血為誓,表示誠信。《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鄉黨笑之,吳起 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 衞 郭門。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 不為卿相,不復入 衞。’」亦省作「嚙臂」。《北史·儒林傳下·王孝籍》:「嚙臂為期,前途逾邈,倚閭之望,朝夕傾對。」唐 杜甫《三絕句》之二:「自説二女嚙臂時,迴頭卻向 秦 云哭。」仇兆鰲 注:「《世説》:趙飛燕 妹弟少貧微,及 飛燕 見召,與女弟嚙臂而別。」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其姑賣諸販鬻婦女者。與其夫相抱泣徹夜,嚙臂為誌而別。夫念之不置。」
- 齧鏃
古代武術名。咬住對方射來的箭鏃。語本《酉陽雜俎續集·貶誤》引 唐 張鷟《朝野僉載》:「隋 末有 昝君謨 善射……有 王靈智 學射於 謨,以為曲盡其妙,欲射殺 謨,獨擅其美。謨 執一短刀,箭來輒截之。唯有一矢,謨 張口承之,遂囓其鏑。笑曰:‘學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前蜀 貫休《了仙謠》:「亦留仙訣在人間,嚙鏃終言藥非道。」
- 齧蝕
侵蝕,虧缺。清 唐孫華《石鼓歌》:「蘚斑嚙蝕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 齧缺
缺口,鋒刃破缺。也指傳說中的上古賢人。借指隱士。
- 齧龁
咬。 清 陳夢雷《抒哀賦》:「挈蚘首以嚙齕兮,何將伯之卻顧。」
- 齧食
侵蝕。 宋 蘇洵《木假山記》:「而其激射嚙食之餘,或髣髴於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
- 齧齧
1.咬嚼。
- 齧指
1.咬破指頭。表示決心,發誓。《史記·田叔列傳》:「趙王 嚙指出血,曰:‘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公等奈何言若是!’」宋 孫光憲《浣溪沙》詞:「嚙指暗思花下約,憑闌羞睹淚痕衣。」明 李東陽《讀唐詩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棄其流涕嚙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禍。」
- 齧噬
咬食。 漢 王充《論衡·商蟲》:「彊大食細弱,知慧反頓愚。他物小大,連相嚙噬。」
- 齧肥
吃肥美的肉。 唐 劉禹錫《因論·嘆牛》:「我之沽是,屈指計其直可以持醪而嚙肥,飴子而衣妻。」
- 齧岸
謂水流侵蝕河岸。《金史·河渠志》:「及渠成,以地勢高峻,水性渾濁。峻則奔流漩洄,嚙岸善崩,濁則泥淖淤塞,積滓成淺,不能勝舟。」
- 兔齧
兔子咬過的草。
- 侵齧
逐漸損害。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濟水》:「往大河衝塞,侵嚙金堤,以竹籠石、葺土而為堨,壞隤無已,功消億萬。」
- 吞齧
1.吞食。清 袁枚《新齊諧·禹王廟吞蛇》:「至樹下,見有人,忽躍起三四丈,似欲吞嚙者。」
- 咀齧
咬嚼。 南朝 陳 徐陵《梁禪陳璽書》:「電目雷聲之禽,鉤爪鋸牙之獸,咀嚙含生,不知紀極。」
- 啖齧
啃食。 宋 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撲緣鬉尾困牛馬,啖嚙衣服穿房戶。」宋 蘇軾《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三 彭 恣啖嚙,二豎肯逋播。」
- 蟲鐫鼠齧
猶言蟲齕鼠傷。宋 李昭玘《記殘經》:「其餘中斷橫裂,蟲鐫鼠嚙,雨敗塵腐,無復完綴。」
- 缺齧
破損。南朝 梁 江淹《到功曹參軍箋詣驃騎竟陵王》:「漏越之琴,竊 莊文 之價,缺嚙之劍,盜 頃襄 之名。」南唐 陳陶《宿島徑夷山舍》詩:「缺嚙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 銜齧
猶啃咬。
- 蹄齧
1.馬用蹄踢和用嘴咬。《周禮·夏官·庾人》「攻駒」漢 鄭玄 注:「攻駒,制其蹄嚙者。」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記事一》:「有惡馬,不可馭,蹄囓傷人多矣。」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六·定數》:「二馬蹄嚙,遂曳像於地,腹中珍貨悉露。」
- 食齧
咬食,咬嚙。《釋名·釋天》:「霓,嚙也。其體斷絶,見於非時。此災氣也,傷害於物,如有所食嚙也。」唐 柳宗元《天說》:「蟲之生而物益壞,食嚙之,攻穴之。」
- 水齧
水侵蝕。
- 噬齧
咬。
- 齩齧
咬啃。宋 蘇軾《孫莘老寄墨》詩之三:「我貧如飢鼠,長夜空齩嚙。」
- 漂齧
沖刷浸蝕。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三:「自 唐 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嚙,震風凌雨之所滌蕩,不知其幾,而墨色爛然如新。」
- 窮鼠齧貍
猶言困獸猶斗。逼得走投無路的老鼠也會咬貓。喻人被迫過甚,雖力不敵,亦必反抗。漢 桓寬《鹽鐵論·詔圣》:「死不再生,窮鼠嚙貍。」
- 踶齧馬
一種烈性馬。常蹄踢嘴咬。《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元年》:「威 等使人先驅踶嚙馬十餘入府,自帥其徒執斧斤、白梃,聲言縶馬,奄至座上,縱橫擊人,顛踣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