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造詞


「齊」字的造詞


  • 齊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齊整
      1.整齊;井井有條。 2.齊全;完備。 3.端正;漂亮。 4.整頓;整治。
  2. 齊偕
      猶駢偶。即四六文。
  3. 齊諧
      人名。一說古書名。
  4. 齊優
      1.齊國的女樂。 2.借指取悅於人的優伶。
  5. 齊行
      1.同樣行動。 2.并行;一齊走。
  6. 齊云樓
      古樓名。齊云,言其高與云齊。較為著名者有二:
  7. 齊玄
      齋戒時所穿的黑色衣冠。
  8. 齊譽
      同樣高的聲譽;齊名。
  9. 齊賬
      結賬。 〈方〉∶結賬;攏賬
  10. 齊虛
      見「齊暾」。
  11. 齊正
      整治。
  12. 齊民要術
      書名。北魏賈思勰著。約成書於公元533-544年間。全書九十二篇,分十卷。系統總結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谷物、蔬菜、果樹、林木的栽培方法,家禽、家畜和魚類的飼養方法,以及農產品的加工方法。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六世紀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作者賈思勰,山東益都人。全書分10卷、92篇,正文7萬多字。注釋4萬多字。書中首先強調農業的重要性,全面地總結了北方勞
  13. 齊圣
      聰明睿智;聰明圣哲。齊,通「齌」。
  14. 齊栗
      猶齋栗。
  15. 齊嚴
      莊重嚴肅。
  16. 齊備
      齊全:貨色齊備|一應齊備。
  17. 齊步走
      軍事口令。號令隊伍保持整齊的行列,并以整齊的步伐前進。
  18. 齊民
      1.猶平民。 2.謂治理人民。
  19. 齊一
      整齊一致。
  20. 齊編
      謂戶籍編在一起。謳豬份相同。
  21. 齊信
      中正誠信。
  22. 齊疏
      舊時喪服名。
  23. 齊勇
      齊心奮勇。
  24. 齊智
      智慧相等。
  25. 齊刀
      刀幣的一種。戰國時齊國的錢幣,狀如刀形。按幣面文字的數目可分為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等,其中第一字均為「齊」字,指齊城,即齊首都臨淄,故名。
  26. 齊騖
      猶齊驅。
  27. 齊鉞
      猶齊斧。利斧。齊,通「資」。
  28. 齊襠
      襪肚。即兜肚。
  29. 齊色
      莊重恭敬的神色。
  30. 齊打忽
      方言。一齊;一塊兒。
  31. 齊截
      1.謂齊心一致。 2.整齊。 3.齊全;齊備。
  32. 齊云船
      古戰艦名。五代周世宗所造。
  33. 齊女門
      1.亦作「齊門」。 2.城門名。古稱望齊門,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東北。
  34. 齊云社
      宋﹑元﹑明民間踢球的社團。也稱圓社。
  35. 齊攢
      攪擾。
  36. 齊斷
      猶果斷。
  37. 齊如
      莊重恭敬貌。
  38. 齊全
      應有盡有,一點都不缺:設備齊全|準備齊全。
  39. 齊暾
      1.亦稱「齊虛」。 2.木名。油橄欖。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國。拂林名齊虛。樹長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極芳香,子似楊桃,五月熟。西域人壓為油,以煮餅果。
  40. 齊軌
      1.并行;并駕齊驅。 2.循著前人的軌跡。比喻向人效法,看齊。 3.所有的車輛輪距相同。謂制度統一。
  41. 齊難
      莊敬。
  42. 齊犧
      古代諸侯締結盟約時用作祭品的純色牲畜。
  43. 齊格楞崢
      方言。直挺挺。
  44. 齊大乎
      方言。一齊;一塊兒。
  45. 齊墩果
      1.亦作「齊暾果」。 2.齊暾樹的果實。
  46. 齊酎
      猶齋酎。
  47. 齊司封
      剪刀的戲稱。齊,通「剪」。宋洪林在《文房圖贊》中把文房的用具畫為十八人﹐各封以官﹐并為文贊之。封剪刀為「齊司封」。
  48. 齊物
      1.春秋﹑戰國時老莊學派的一種哲學思想。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如生死壽夭,是非得失,物我有無,都應當同等看待。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莊子的《齊物論》中。 2.使萬物生長齊整。
  49. 齊物論
      酒名。
  50. 齊武
      猶齊步。彼此不相上下。
  51. 齊同
      一致;共同:若備(劉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
  52. 齊兒
      漢朱博對齊郡右曹掾史的蔑稱。
  53. 齊女
      蟬的異名。
  54. 齊簫
      急促疾速。齊,通「齌」。
  55. 齊發
      箭或其他投射物的排射。如:疾箭齊發。
  56. 齊疾
      迅捷。齊,通「齌」。
  57. 齊敬
      莊嚴恭敬。
  58. 齊嶄嶄
      1.亦作「齊嶄嶄」。 2.整齊貌。
  59. 齊門
      見「齊女門」。
  60. 齊首
      1.頭相齊平。 2.指一齊仰頭。
  61. 齊牢
      舊時婚禮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儀式。牢,肉類制成的肴食。
  62. 齊勻
      勻稱;均勻。
  63. 齊限
      1.終極;極限。 2.限制。
  64. 齊徒
      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構的人物烏有先生。烏有先生為齊人,故稱。
  65. 齊宮
      齋宮。
  66. 齊等
      平等;同等。
  67. 齊蹤
      亦作「齊蹤」。謂繼踵前賢,與之并列。
  68. 齊跡
      謂德行﹑業績相同。
  69. 齊吹
      猶齊竽。
  70. 齊梁體
      南朝齊與梁的詩體。南朝齊梁時代作詩多講求音律對偶,詞藻浮艷,而內容空泛。
  71. 齊割
      平均分割。
  72. 齊禽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於髠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后因以「齊禽」比喻胸有抱負而暫時未能施展的人。
  73. 齊奮
      共同奮起。
  74. 齊光
      謂一樣光明。
  75. 齊規
      謂相同的規格﹑情景。
  76. 齊落
      古舞曲名。
  77. 齊截截
      整齊貌。
  78. 齊氣
      指文章風格舒緩。
  79. 齊山
      山名。唐時屬池州(在今安徽貴池南)。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后人詩文中言及「齊山」﹐多用此典。
  80. 齊鼓
      鼓名。齊,通「臍」。
  81. 齊舍
      齋戒時靜居之所。
  82. 齊集
      1.集合;集中在一起。 2.見「齊截」。 全部聚集
  83. 齊體人
      指妻子。
  84. 齊給
      整飭完備。
  85. 齊奴
      晉石崇的小名。
  86. 齊虜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載漢高祖劉邦發兵擊匈奴,齊人劉敬以為不可。高祖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后人詩文中因以「齊虜」指劉敬。
  87. 齊容
      容飾齊一。
  88. 齊頭
      1.表示不多不少剛滿整數。 2.從頭。 一齊;平列各路大軍浩浩蕩蕩,齊頭并進
  89. 齊頭鐥
      即齊天鐥。
  90. 齊頭子
      劈頭蓋臉。
  91. 齊山客
      指登高能賦之人。
  92. 齊駕
      猶并駕。
  93. 齊巧
      方言。恰巧。 〈方〉∶恰巧;正巧齊巧他來了,就不用去找了
  94. 齊終
      猶正終。謂壽終正寢。
  95. 齊娥
      齊地所出的美女。古代齊人善歌,故詩文中多以借指歌女。
  96. 齊口
      1.謂言論相同。 2.稱牲畜長牙滿口。
  97. 齊家
      治家。語出《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98. 齊眉
      1.猶言舉案齊眉。謂夫妻相敬如賓。 2.夫妻白首偕老。 3.與眉毛相平。 達到人眉毛的高度。來自「舉案齊眉」的略語。比喻夫婦相敬如賓與同渾家王氏,年少齊眉。——《錯斬崔寧》
  99. 齊割扎
      齊齊的。
  100. 齊肩
      1.與肩相平。 2.兩者高度相等。
  101. 齊刷刷
      1.亦作「齊唰唰」。 2.形容動作一致,非常整齊。
  102. 齊赫特
      見「齊希特」。
  103. 齊尚
      尚同。謂務求同一。
  104. 齊楚
      1.整齊美觀。 2.齊備;齊全。 整齊的。多指服裝
  105. 齊三士
      指春秋齊景公時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
  106. 齊世
      與世俗相同。
  107. 齊味
      猶齊和。
  108. 齊頭數
      整數。
  109. 齊烹
      漢初,酈食其為漢王游說齊王,齊王田廣懷疑酈食其出賣自己,便把他烹死。事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后詩文中遂用為典實。
  110. 齊后破環
      指戰國末年齊君王后椎破玉連環,智屈秦使的故事。
  111. 齊后瘧
      齊景公曾長期患瘧疾,后因以「齊后瘧」借指瘧疾。
  112. 齊茬茬
      完整貌。
  113. 齊俗
      使風俗相一致。《淮南子》有《齊俗訓》﹐高誘題注:「齊﹐一也。四宇之風﹐世之眾理﹐皆混其俗﹐令為一道也﹐故曰齊俗。」
  114. 齊贅
      戰國時齊之贅婿淳於髠,以詼諧著稱。后以借謳制於諧謔的人。
  115. 齊年生
      舊指科舉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116. 齊人
      1.平民。 2.齊國的人。
  117. 齊名
      同等的名望。 指名望相等李白與杜甫齊名
  118. 齊車
      齋戒時所用之車。
  119. 齊州
      猶中州。古時指中國。
  120. 齊聲
      1.猶齊譽。 2.異口同聲。
  121. 齊雞開府
      《北齊書.幼主紀》:「犬於馬上設褥以抱之,斗雞亦號開府,犬馬雞鷹多食縣幹。」后因以「齊雞開府」比喻濫給官爵。
  122. 齊酒
      祭祀時供神的酒。
  123. 齊眉席
      即齊眉案。
  124. 齊步
      1.一種行軍速率,每分鐘行進120步,每步76厘米。 2.整齊的步伐。
  125. 齊人之福
      人們把一妻一妾的美滿組合叫作齊人之福;現指一夫一妻多妾的富貴生活。
  126. 齊楚閣兒
      樓上整齊華美的小房間。
  127. 齊眉穗兒
      婦女或兒童垂在前額與眉相齊的短發。
  128. 齊人驕妻
      從前,齊國有一個人和一妻一妾生活在一起。
  129. 齊人偷金
      一般指齊人攫金,形容因貪利而失去了理智,利欲熏心,不顧一切。
  130. 齊女墓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之女少姜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常熟市境內的虞山附近,確切位置尚有待考證,史學界多認為在辛峰亭下。
  131. 齊師敗績
      指軍隊潰敗或事業失利。
  132. 齊慄
      猶齋慄。唐 元稹《崔蔇檢校都官員外郎兼侍御史制》:「先帝賚於以保衡者,惟司空 度。度 亦齊慄祇畏,不自滿大。」
  133. 齊桓紫衣
      齊桓紫衣齊桓公歷來喜歡穿紫色衣服,他當上國君之后,紫色就成了齊國的流行色,全國的紫色綢緞都貴了起來,連紫布都脫銷了。
  134. 齊月
      嬰兒自出生起滿一個月了,多指女嬰。
  135. 齊魯
      今山東。
  136. 齊聚
      大家都聚集在一起。
  137. 齊嶃嶃
      見「齊嶄嶄」。
  • 齊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總齊
      猶統一。
  2. 致齊
      古代在舉行祭祀前清心潔身的禮式。齊﹐同「齋」。
  3. 正齊
      謂使衣冠保持整齊。
  4. 止齊
      整頓隊伍,使行列整齊。
  5. 整齊
      ①有秩序,有條理,不凌亂:隊伍很整齊|整齊劃一|邁著整齊的步伐。②整治,使有秩序、有條理:整齊步調。③端正;漂亮:石秀看那和尚時,端的整齊。④大小、長短、好壞等相差不多:出苗整齊|我們單位的人員業務水平比較整齊。
  6. 云齊
      1.指水天相連處。 2.謂云布滿天空。
  7. 郁齊
      即郁鬯。
  8. 找齊
      1.使之整齊。 2.補足。
  9. 遮齊
      遮,古代覆在箭垛正面的布帛制品,上畫五個由小到大的同心圓圈。齊,中心。遮齊,謂箭靶之中心。
  10. 壹齊
      齊一,劃一。
  11. 葉齊
      協力一致。
  12. 一齊
      1.相等;均衡。 2.統一;使一律。 3.副詞。同時。表示不同主體同時做一件事。 4.副詞。表示同一主體對若幹事物采取同一處置方式。 同時
  13. 燕齊
      指 戰國 時 燕國 和 齊國。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 河北、山東 一帶。
  14. 一斬齊
      平齊;整齊。
  15. 訓齊
      1.教化﹑齊一。 2.訓練整治。
  16. 徇齊
      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侚」。
  17. 修齊
      謂修身齊家。
  18. 蕭齊
      即南朝齊。因齊朝皇室姓蕭,故稱蕭齊。
  19. 限齊
      檢束。
  20. 下齊
      下衣的底邊。
  21. 王伯齊
      漢第五倫。《后漢書.第五倫傳》:「倫后為鄉嗇夫,平傜賦,理怨結,得人歡心。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名姓,自稱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親友故人莫知其處。」后以為隱者的典實。
  22. 同齊
      方言。猶一齊,同時。
  23. 銅齊
      指銅在合金中的劑量﹑比例。齊﹐后通作「劑」。
  24. 天齊
      1.謂天使整齊。 2.泉水名。 3.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后稱東岳為天齊。
  25. 肅齊
      1.安靖整飭。 2.謂整齊完備。
  26. 思齊
      《詩.大雅.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毛傳:「齊,莊也。」鄭玄箋:「常思莊敬者,大任也,乃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齊」贊美母教及內助之詞。
  27. 醍齊
      紅酒。
  28. 涚齊
      濁酒過濾成的清酒。齊,濁酒。
  29. 說不齊
      說不定。
  30. 噬齊
      見「噬臍」。
  31. 舒齊
      1.方言。齊備。 2.方言。猶舒服。
  32. 沈齊
      五齊之一。指糟滓下沉的清酒。
  33. 三齊
      1.三倍於齊國的勢力。 2.秦亡,項羽以齊國故地分立齊﹑膠東﹑濟北三國,皆在今山東東部,后泛稱「三齊」。
  34. 叔齊
      商孤竹君之子﹐名智(或作致)﹐字公達﹐齊為謚號。
  35. 三釀五齊
      泛指醇酒。
  36. 北齊
      北朝之一,公元550-577,高洋所建。參看〖南北朝〗。
  37. 變齊
      謂改變耕耘方法,使禾苗整齊。
  38. 參齊
      先后齊集。
  39. 徹齊
      撤去祭祀齋物。
  40. 陳大齊
      陳大齊(1886-1983)心理學家。曾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后任北京大學教授、代理校長,國民黨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1948年后任臺灣大學教授。1917年在北京大學創建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918年出版中國最早的心理學專著之一《心理學大綱》。是中國現代心理學先驅者。主要著作還有《現代心理學》、《迷信與心理》等。
  41. 大齊
      猶大同。謂使完全齊同。
  42. 東齊
      指周朝時齊國。因地處周之東,故稱。
  43. 等身齊
      與身高相等。
  44. 董齊
      1.謂征伐之使歸一統。 2.統率;領導。
  45. 等齊
      1.平等;齊等。 2.約齊﹐整齊。
  46. 調齊
      調劑﹔適當的調整。
  47. 分齊
      1.古時祭祀,將齋祭之物分獻於各祖宗,謂之分齋。 齊,「齋」的古字。
  48. 對齊
      1.使兩個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觸得整齊。
  49. 二齊
      指戰國時齊國所在地域。今山東省大部地區。
  50. 飯齊
      指飯和肉醬﹑腌菜之類。齊,通「齏」。
  51. 汞齊
      以汞為主要成分的合金。如汞與鈉組成的合金稱為「鈉汞齊」,汞和鋅組成的合金稱為「鋅汞齊」。廣泛用作催化劑、還原劑等。
  52. 歸齊
      〈方〉①到底;結果:說了歸齊,今天的事不能怨他丨他張羅了好幾天,歸齊還是沒去成。②攏共:連去帶回,歸齊不到一個星期。
  53. 和齊
      1.謂調配口味。齊,通「劑」,調味品。語本《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齊。」鄭玄注:「和,調也。」 2.謂調配劑量。
  54. 混齊
      混同;統一。
  55. 后齊
      即北齊。高洋代東魏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又稱后齊(公元550年-577年)。
  56. 醬齊
      指醬類食品和醬醋拌的小菜。齊,通「韲」。
  57. 姜齊
      對「田齊」而言,指周太公望呂尚所傳姜氏一姓的:齊國。太公佐武王滅商,封於齊,傳至康公,為田氏所代。
  58. 聚齊
      (在約定地點)集合:參觀的人八時在展覽館門口聚齊。
  59. 看齊
      ①整隊時,以指定人為標準排齊站在一條線上。②拿某人或某種人作為學習的榜樣:向先進工作者看齊。
  60. 浚齊
      敏慧。浚,通「徇」。
  61. 醴齊
      醴酒,甜酒。
  62. 明齊
      見「明粢」。
  63. 鬧了歸齊
      方言。原來,結果。
  64. 南齊
      南朝朝代名。公元479年蕭道成(南齊高帝)建,都建康(今南京),統治的地區西到現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漢水,史稱南齊。公元502年為南朝梁所滅。
  65. 期齊
      1.亦作「朞齊」。 2.齊衰一年的喪服。
  66. 品齊
      齊等;并排。
  67. 乞拉朋齊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區之一。印度東北部一村鎮。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長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強烈西南季風,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為11430毫米。絕對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68. 嗛齊
      猶美味。《晏子春秋.諫上五》:「公出舍,損肉撤酒,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齊,酒徒減賜。」吳則虞集釋引王念孫曰:「此所云‘嗛齊’者,謂齊和之嗛於口者也。」一說減省所給之祿養。吳則虞集釋引於省吾曰:「‘辟拂’猶言輔拂,劉師培謂‘齊’﹑‘資’古通,是也;‘辟拂嗛資’與‘酒徒減賜’對文,言輔拂損於資給,酒徒減於賞賜也。」
  69. 柔齊
      藥性平和的方劑。齊,「劑」的古字。
  70. 取齊
      1.聚齊;集合。 2.使數量﹑長度或高度相等。
  71. 不齊
      在質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變的,可變的,不規則的,不均勻的。 在質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變的,可變的,不規則的,不均勻的脈律不齊
  72. 矻齊
      象聲詞。折斷的聲音。
  73. 烏魯木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位於準噶爾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積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萬。為西北地區綜合性工業城市,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位於準噶爾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積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萬。為西北地區綜合性工業城市,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74. 五門齊
      麻將術語。
  75. 人心齊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76. 右對齊
      意義是使文章右側文字具有整齊的邊緣。
  77. 帕帕拉齊
      「帕帕拉齊」是指那些專門追逐明星,拍攝名人私生活的記者。
  78. 衣冠整齊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齊漂亮。
  79. 泛齊
      亦作「泛齊」。 古代供祭祀用的五種酒之一。因酒色最濁,上面有浮沫,故名。
  80. 烏魯齊
      一種怪物。
  • 齊字在中間的詞語
  1. 下道齊桓
      近古述及齊桓公。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如: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爭。——《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近古述及齊桓公。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上稱帝嚳,下道 齊桓,中述 湯、 武,以刺世爭。——《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望齊門
      古門名。春秋吳王闔閭所建。
  3. 天齊王
      東岳泰山神的封號。
  4. 案齊眉
      猶言舉案齊眉。
  5. 迷齊眼
      方言。眼睛微合成縫的樣子。亦指近視眼。迷,用同「瞇」。
  6. 薩齊瑪
      糕點名。滿語。今寫作「薩其馬」。
  7. 三管齊下
      比喻做一件事從三個方面同時進行或三種方法同時使用。
  8. 多管齊下
      比喻做一件事從多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多種方法同時使用。
  9. 萬馬齊瘖
      見「萬馬齊喑」。
  10. 田齊世系
      戰國初期取代姜齊立國。
  11. 爭齊斗艷
      奇:奇異;艷:色彩鮮艷。形容百花競放,十分艷麗。
  12. 夷齊讓國
    1. 開合齊撮
        等韻學研究的對象,通常二名不分。
    2. 岱齊特姓
        姓氏之一。
    3. 維齊爾
        伊斯蘭國家歷史上對宮廷大臣或宰相的稱謂。
    4. 百福齊臻
        很多福氣同時來臨。
    5. 鐘鼓齊鳴
        同時敲鐘、打鼓,渲染一種熱鬧的氛圍。
    6. 鼓鈸齊鳴
        中國漢語里面的詞匯,鼓和鈸一起發出聲響,形容聲勢巨大。
    7. 百鳥齊鳴
        很多的鳥兒聚集鳴叫、歌唱,象征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8. 龜鶴齊齡
        「龜鶴齊齡」寓意高壽。
    • 包含齊字的成語
    1. 鄒纓齊紫
        鄒纓:春秋時鄒國國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帶;齊紫:春秋時齊國國君穿的紫色服裝。比喻上行下效。
    2. 整整齊齊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一個喜歡一切都整整齊齊的管家
    3. 整齊劃一
        有秩序,協調一致。
    4. 修齊治平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5. 修身齊家
        指修養自身,理好家政。
    6. 萬類不齊
        萬類:指一切東西。指世上一切事物并不整齊劃一而是各有各的特殊情況。
    7. 萬馬齊喑
        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所有的馬都不出聲音,比喻沉悶壓抑的政治局面
    8. 天年不齊
        指命運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運道不好。
    9. 事齊事楚
        事:侍奉;齊、楚:春秋時兩大強國。依附齊國呢?還是依附楚國?比喻處在兩強之間,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10. 雙管齊下
        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后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指同時并用兩管筆作畫,比喻兩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采用
    11. 并駕齊驅
        并駕:幾匹馬并排拉著一輛車;齊驅:一齊快跑。并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本指幾匹馬并排拉著車一齊奔跑,現喻齊頭并進,不分前后高低
    12.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用各種顏色的花一起盛開,形容春天萬紫千紅的繁榮景象。比喻藝術上不同的形式與風格的自由發展。有時也指不同的事物各有各的好處
    13. 白首齊眉
        猶白首相莊。指夫婦到老猶相敬愛。
    14. 比肩齊聲
        比喻地位、聲望相等或相近。
    15. 并轡齊驅
        轡:駕馭牲口的韁繩;齊驅:一齊快跑。幾匹馬并排拉著車一齊奔跑。比喻齊頭并進,不分前后高低。
    16. 參差不齊
        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17. 岑樓齊末
        只比較末端,方寸的木頭也可高過高樓。比喻不從本著手,則無法認清事實。
    18. 舛錯不齊
        參差錯雜。
    19. 導德齊禮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20. 錯落不齊
        形容極不整齊。
    21. 大時不齊
        大時:天時。指天時生殺萬物不在同一時令。
    22. 等量齊觀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標準來衡量,一樣對待他的出版或發議論的「動機」,誰也知道他「不純潔」,決不至於和大學教授的來等量齊觀的。——魯迅《并非閑話(三)》
    23. 地丑德齊
        丑:同類。 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24. 方駕齊驅
        方駕:并排駕馬車;齊驅:一齊快跑。并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25. 福壽齊天
        福壽與天一樣高。是祝頌之辭。 福壽比天高。祝福人多福多壽之意
    26. 福與天齊
        形容福氣極好。
    27. 福齊南山
        祝頌之辭。指福分如南山一樣高。
    28. 鼓角齊鳴
        鼓:戰鼓;角:古代軍隊中的樂器,即號角。戰鼓響,號角鳴。形容軍隊出擊時的雄壯陣勢。
    29. 鼓樂齊鳴
        擊鼓和奏樂聲一齊響。形容熱鬧景象。
    30. 洪福齊天
        洪:大。舊時頌揚人福氣極大。 稱頌福氣跟天一樣大
    31. 積甲山齊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
    32. 見賢思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33. 金鼓齊鳴
        金鼓:指金鉦和戰鼓。金鉦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34. 舉案齊眉
        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35. 蘭桂齊芳
        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達。
    36. 良莠不齊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比喻好人壞人混在一起 無如眾生愚賢不等,也就如五谷良莠不齊。——清. 文
    37. 魯縞齊紈
        古代齊國和魯國生產的白色細絹。后也泛指名貴的絲織品。
    38. 明齊日月
        光輝燦爛可以與日月相比擬。舊時多用於稱頌圣賢、帝王。
    39. 鵬鴳齊致
        鵬:鵬鳥;鴳:即鷃雀,小鳥,飛不到一尺高。指兩種不同的事物一并而來。
    40. 齊大非偶
        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41. 齊心戮力
        戮:合。指同心合力。
    42. 齊煙九點
        齊:齊州,指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43. 齊鑣并驅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齊驅并駕」。
    44. 齊頭并進
        多方面同時前進。多形容幾件事情或幾項工作同時進行。
    45. 齊紈魯縞
        古代齊國和魯國生產的白色細絹。后也泛指名貴的絲織品。
    46. 齊整如一
        整齊一律。
    47.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后用「齊東野語」比喻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的話但也許是齊東野語,我沒有考查過這事的真偽。—— 魯迅《兩地書》
    48. 齊王舍牛
        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49. 齊人攫金
        攫:奪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顧一切。
    50. 齊驅并驟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齊驅并駕」。
    51. 齊名并價
        有同等的名望和身價。
    52. 齊軌連轡
        猶言并駕齊驅。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53. 齊齊整整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54. 齊傅楚咻
        傅:輔助,教導;咻:吵鬧。齊人輔導,楚人幹擾。比喻勢孤力單,觀點或意見支持的人很少。
    55. 齊家治國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56. 齊州九點
        齊州:指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57. 齊足并馳
        齊足:前進的速度相同;并馳:共同快跑。比喻齊頭并進,不分前后。
    58. 齊梁世界
        齊、梁是六朝時的兩個王朝,因為政治腐敗,故統治時間短暫。比喻國家衰弱混亂。
    59. 權鈞力齊
        鈞:通「均」,平均,平等;力齊:協力。齊心協力用權,不專權。
    60. 治國齊家
        齊:整治。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61. 一齊二整
        形容穿戴整齊的樣子。
    62. 一齊眾咻
        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幹擾。比喻學習的環境不好,幹擾很大。
    63. 一齊天下
        齊:治理;天下:指全國。指統一全國。
    64. 萬花齊放
        萬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千百種花同時開放,爭奇斗艷。
    65. 越女齊姬
        相傳古代越國和齊國出美女,后泛指美女。
    66. 一化齊俗
        統一教化,整齊風俗。

    「齊」字的造詞

    • 齊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齊盛
        粢盛。放在祭器內供祭祀的谷物。齊﹐通「粢」。
    2. 齊衰
        喪服名。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緝邊縫齊,故稱「齊衰」。服期有三年的,為繼母﹑慈母;有一年的,為「齊衰期」,如孫為祖父母,夫為妻;有五月的﹐如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為高祖父母。
    3. 齊斧
        1.利斧。齊,通「資」。 2.借指象征帝王權力的黃鉞。
    • 齊字在結尾的詞語
    1. 攝齊
        1.亦作「攝{?}」。 2.提起衣擺。古時官員升堂時謹防踩著衣擺﹐跌倒失態。表示恭敬有禮。
    • 齊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齊字的成語

        「齊」字的造詞

        • 齊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齊世家
            是宋代詩人李覯所作詩詞之一。
        • 齊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火齊
            火齊湯,一種清火、治腸胃病的湯藥。 齊,同劑。
        2. 六齊
            我國古代創制的六種銅錫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 齊字在中間的詞語
        1. 火齊湯
            古代清火的湯藥名。
        2. 火齊珠
            1.寶珠的一種。 一說,似珠的石。
        3. 火齊鏡
            傳說中的一種寶鏡名。
        • 包含齊字的成語
        1. 火齊木難
            火齊:寶石名;木難:寶珠名。 比喻珍奇難得之物。多指詩文書畫等。

        「齊」字的造詞

        • 齊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齊戒
            1.修身自警。 2.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絕嗜欲,使身心潔凈,以示虔敬。
        • 齊字在結尾的詞語
          • 齊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齊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