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造詞


“鸛”字的造詞

  • 鸛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鸛鵒
      即鴝鵒。
  2. 鸛鶴
      泛指鶴類。 鳥名。形似鶴,嘴長而直,頂不紅,常活動于水旁,夜宿高樹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宋. 蘇軾《石鐘山記》
  3. 鸛鵲
      即鸛雀。
  4. 鸛鵠
      鸛與鵠。其形瘦長,飛翔極高。
  5. 鸛陣
      軍陣名。
  6. 鸛井
      群鸛旋飛之形。
  7. 鸛雞
      即鹍雞。
  8. 鸛啄
      中國畫的畫松技法之一。
  9. 鸛骨腮
      顏面骨突出的腮幫子。
  10. 鸛子
      雛鸛。
  11. 鸛雀
      1.即鸛。水鳥名。 2.指鸛雀樓。
  12. 鸛崖
      山崖名。
  13. 鸛鷒
      傳說中的鳥名。
  14. 鸛鵝
      1.《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丙戌,與華氏戰于赭丘。鄭翩愿為鸛,其御愿為鵝。”杜預注:“鸛﹑鵝皆陳名。”楊伯峻注:“《埤雅.釋鳥》:鵝自然有行列。故《聘禮》曰‘出如舒鴈’(雁即鵝)。古者兵有鸛﹑鵝之陳也。舊說江淮謂群鸛旋飛為鸛井,則鸛善旋飛﹐盤薄霄漢﹐與鵝之成列正異﹐故古之陳法或愿為鸛也。”后遂以“鸛鵝”泛指軍陣。 2.鸛和鵝的飛翔。形容雪花紛飛的樣子。
  15. 鸛肝丹
      是一種藥名,主治翻胃膈食。
  16. 鸛鵝軍
      亦作“鸛鵞軍”。列陣的軍隊。
  17. 鸛骨
      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胳。
  18. 鸛鵞
      見“鸛鵝”。
  19. 鸛鵞軍
      見“鸛鵝軍”。
  • 鸛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白鸛
      鸛的一種,俗稱仙鶴、丹頂鶴。 鸛的一種,俗稱仙鶴、丹頂鶴
  2. 鵝鸛
      1.《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丙戌,與華氏戰于赭丘。鄭翩愿為鸛,其御愿為鵝。”杜預注:“鸛﹑鵝皆陳名。”后即以“鵝鸛”并舉指軍陣。 2.水鳥天鵝與鸛鳥。
  3. 黑鸛
      鸛的一種,身體比白鸛稍小,羽毛黑褐色,胸腹部白色,嘴和腿紅色,能長時間在高空飛翔,吃魚、蛙等。
  • 鸛字在中間的詞語
  1. 登鸛雀樓
      詩篇名。唐代王之渙作。鸛雀樓,在今山西永濟。全文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出登臨所見的壯闊景色,氣象雄渾;后兩句將詩篇導入新境界,富有哲理。是千古傳誦的名作。 
  • 包含鸛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