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造詞
「雁」字的造詞
- 雁塔
1.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咸相謂曰﹕‘如來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稱大雁塔。系唐高宗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唐代新進士常題名於此。明朱國禎《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陽慈恩寺西浮圖院也。沙門玄奘
- 雁娘
膏神名。
- 雁山
1.亦作「鴈山」。 2.即雁門山。 3.即雁蕩山。
- 雁實
雞頭的別名。
- 雁宕
1.亦作「鴈宕」。 2.即雁蕩山。
- 雁家
指北方雁棲止的地方。
- 雁落沙灘
嗩吶曲。起源於陜西民間。以雙嗩吶模擬群雁飛鳴而下的情景﹐曲調悲壯。
- 雁門關
在山西省代縣北部。長城重要關口之一。唐於雁門山頂置關﹐明初移筑今址。向為山西南北交通要沖。 中國萬里長城的重要關口。在山西北部, 古為晉北交通及軍事要地
- 雁使
送信的使者。
- 雁民
流浪無定居的民戶。
- 雁蕩山
在浙江省東南部。有南、北二山,南雁蕩山在平陽縣西,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北雁蕩山在樂清市東北,為通常所指的雁蕩山,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主峰雁湖崗,海拔1057米。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巖、四十六洞、十八瀑。有靈峰、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圣門等景區,有「天下奇秀」之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 雁列
像雁行一樣地排列。形容排列齊整。
- 雁奴
1.亦作「鴈奴」。 2.雁群夜宿沙渚時﹐在周圍專司警戒﹐遇敵即鳴的雁。 3.泛指雁。
- 雁翰
指雁的翅膀。
- 雁帖
1.亦作「鴈帖」。 2.指書信。
- 雁城
1.亦作「鴈城」。 2.指雁門郡。
- 雁賓
謂雁來客居。古時常指九月。語出《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孫希旦集解﹕「是月鴻雁來賓﹐始至中國也。曰‘來賓’者﹐雁以北為鄉﹐其在中國也﹐若來為賓客然。」
- 雁鵝
1.江南方言。褐色鵝。 2.四川方言。稱雁。
- 雁錦
書信。
- 雁幣
雁與幣帛。古時用為聘問或婚嫁時之聘儀。古婚禮分納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等六禮。納征用幣﹐其余用雁。
- 雁釵
首飾名。形如飛雁的發釵。
- 雁奠
指聘儀。古代定婚﹑親迎時﹐男子須向女家獻雁為禮。其所以用雁者﹐漢班固《白虎通.嫁娶》謂﹕「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 雁峯
即雁回峰。在湖南省衡陽市南﹐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 雁天
指秋天。
- 雁邊
泛指我國北方邊境。
- 雁池
1.亦作「鴈池」。 2.漢梁孝王劉武所筑兔園中的池沼名。 3.借指帝王所居園林中的池沼。
- 雁臣
1.亦作「鴈臣」。 2.指古代逢秋到京師朝覲﹐至春始還部落的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 雁宕山
即雁蕩山。
- 雁關
見「雁門關」。
- 雁門僧
指東晉高僧慧遠。慧遠﹐雁門郡樓煩人﹐曾主持廬山東林寺﹐善詩文﹐與劉遺民﹑宗炳﹑慧永等結白蓮社。見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二.釋慧遠》。
- 雁翎刀
1.亦作「鴈翎刀」。 2.短刀名。
- 雁海
指塞北遠方。
- 雁序
①作隊有序飛行的雁群:九秋驚雁序。②形容先后有序,不相紊亂:雁序而進。③比喻兄弟:雁序雕零|雁序之情。
- 雁門偈
指高僧所寫之詩。
- 雁北
謳紙西省貢部雁門關以北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 雁翎隊
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河北省缸洋淀地區的一支著名的水上游擊隊。
- 雁程
雁飛的行程。
- 雁塞
1.亦作「鴈塞」。亦作「鴈塞」。 2.山名。
- 雁足燈
漢代宮燈。燈座刻有雁足形狀。
- 雁器
1.亦作「鴈器」。 2.贗品。雁﹐同「贗」。
- 雁喙
1.亦作「鴈喙」。 2.芡實的別名。
- 雁足
《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后因以「雁足」指書信或傳遞書信的人: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
- 雁來
即雁來紅。
- 雁齒
1.比喻排列整齊之物。 2.常比喻橋的臺階。 3.草名。
- 雁燈
即雁足燈。
- 雁兵
雁的飛行行列。因其有序如兵陣﹐故稱。
- 雁封
猶雁書。
- 雁柱
1.亦作「鴈柱」。 2.樂器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 3.橋柱。
- 雁磧
指北方邊塞地區。
- 雁比
謂排列有序。
- 雁夜
指秋夜。
- 雁鶩
鵝和鴨。
- 雁婦
雌雁。
- 雁音
猶音訊。
- 雁空
秋天的天空。
- 雁風
指秋風。
- 雁戶
1.亦作「鴈戶」。 2.指流動無定的民戶。 3.獵鳧雁之戶。
- 雁頭青
晩粟的別名。
- 雁稅
雞鵝鴨稅。泛指雜稅。
- 雁湫
指浙江樂清雁蕩山的龍湫。龍湫有二。一在山之馬鞍嶺西﹐長六十余丈。一在山之卷圖峰下﹐長三十余丈。前者稱「大龍湫」﹐后者稱「小龍湫」。
- 雁頭箋
唐代文人所喜用的一種優質紙張。因有雁頭狀暗紋﹐故名。
- 雁頭
芡的別名。
- 雁信
指傳遞書信者。
- 雁子
1.亦作「鴈子」。 2.雛雁。
- 雁王
1.亦作「鴈王」。 2.佛教語。領頭的大雁。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 雁字
1.亦作「鴈字」。 2.成列而飛的雁群。群雁飛行時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稱。語出唐白居易《江樓晩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詩﹕「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 3.像飛雁整齊而有秩序的行列。 4.猶雁序。比喻兄弟。
- 雁渚
指雁常棲息的水中小塊陸地。
- 雁子堂
《善見律》卷十﹕「高閣講堂者﹐於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 雁翼營
橫形展開的營帳。
- 雁引
1.亦作「鴈引」。 2.雁的鳴聲。引﹐曲。
- 雁魚
見「雁素魚箋」。
- 雁足書
系於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唐權德輿《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唯望衡陽雁足書。」相傳元郝經亦有雁足傳書事。中統年間﹐郝經以宣慰副使使宋﹐被扣於真州﹐十六年不還。經畜一雁﹐甚馴。一日經書詩於尺帛曰﹕「露冷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
- 雁翎體
漢儀雁翎體簡是一款充滿藝術韻味的字體,通常用於設計行業。
- 雁行理論
指某一產業,在不同國家伴隨著產業轉移先后興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國中不同產業先后興盛衰退的過程。
- 雁過留痕
說,雁子飛過去,會留下痕跡,但是大雁飛向哪里了卻不可知。比喻人活在世上,生活的痕跡都是一些偶然事件的集合而已。
- 雁峰寺
該寺開山祖師為宏宣法師,著名方丈有紹康和尚。
- 雁渡寒潭
大雁飛過冰冷寒潭時的景象。
- 雁脖蘆
山參根莖的形狀。
- 雁過無痕
天上的大雁飛過去,而天空中不留有絲毫痕跡。
- 雁孃
膏神名。
- 征雁
1.亦作「征鴈」。 2.遷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飛的雁。
- 軋雁
謂撥弄雁柱。指彈箏。
- 箏雁
箏柱。因箏柱斜列如雁行﹐故稱。
- 玉雁
1.玉雕的雁形飾物。 2.鳳釵一類的玉雕首飾。
- 魚雁
比喻書信(古時有借魚腹和雁足傳信的說法):頻通~。 ~往還。
- 游雁
飛雁。
- 云雁
1.高空的飛雁。 2.古代婦女的一種發飾。
- 斜雁
1.斜飛的雁群。 2.緊貼鬢邊﹑額上的一種首飾。一說為靨花。
- 送書雁
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扣,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昭帝時漢使求釋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蘇武因此獲釋歸漢.事見《漢書.蘇武傳》。后因以稱雁為「送書雁」。
- 隨陽雁
1.指大雁。因其為最有代表性的候鳥﹐隨著太陽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故稱。 2.比喻趨炎附勢者。
- 朔雁
指北地南飛之雁。
- 霜雁
秋雁。
- 舒雁
見「舒鴈」。
- 沈魚落雁
1.亦作「沉魚落雁」。 2.《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本謂人之所美而魚鳥避之。后世用「沈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 鮑孤雁
宋代詩人鮑當的別號。
- 北雁
候鳥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飛,故稱。
- 賓雁
鴻雁。語本《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 殘雁
失群之雁。
- 赤雁
見「赤鴈」。
- 稻雁
稻和雁。雁﹐知時之鳥﹐古代與稻作為祭薦之物。
- 地雁
流星的一種。
- 大雁
又稱「鴻雁」。鳥綱,鴨科。大型游禽。通常外形、大小似家鵝。羽毛大多灰褐色,有暗色橫紋。生活在河川、沼澤地帶,吃植物的嫩葉、細根、種子。秋季常集群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南飛。肉可供食用。 一種冬侯鳥,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腿短,吃植物種子及魚蟲。群居於水邊。飛行時常排成行列。又叫鴻雁
- 代雁
隋唐均曾置代州,又改為雁門郡,因以「代雁」泛指北方邊地。
- 斷雁
失群的雁;孤雁。
- 獨雁
孤雁。
- 奠雁
見「奠鴈」。
- 鵝雁
1.指鵝。 2.形容呼喊之聲紛亂嘈雜。 3.天鵝。
- 鳧雁
1.野鴨與大雁。有時單指大雁或野鴨。 2.鴨與鵝。
- 羔雁
1.亦作「羔鴈」。小羊和雁。古代用為卿、大夫的贄禮。
- 鶻打雁
比喻擊無不中。
- 候雁
見「候鴈」。
- 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寒鴈」。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
- 鴻雁
①鳥,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吃植物的種子,也吃魚和蟲。群居在水邊,飛時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種冬候鳥。也叫大雁。②〈書〉比喻書信。 一種鳥(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吃植物的種子,也吃魚和蟲。群居在水邊,飛時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種冬候鳥。也叫「大雁」
- 家雁
鵝的別名。
- 驚雁
猶言驚弓之鳥。
- 客雁
隨季節變化而南北遷徙的雁。
- 梁雁
1.指梁州雁塞山池中之雁。 2.泛指鴻雁。
- 連雁
雁飛行時相連成行,故稱。
- 嶺雁
嶺南來的雁。借喻書信。
- 旅雁
指南飛或北歸的雁群。
- 落雁
同「落雁沉魚」。
- 鳴雁
1.《詩.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毛傳:「雍雍,雁聲和也。納采用雁,旭日始出,謂大昕之時。」鄭玄箋:「雁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故昏禮用焉。」后用「鳴雁」指嫁娶之事。 2.鳴啼的大雁。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杞縣北。
- 木雁
《莊子.山木》載: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樹因不材而免於被人砍伐;后又見主人選殺不會鳴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問於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這是古代道家全身遠禍的處世態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與無才。
- 平沙落雁
1.古琴曲名。 是我國流傳很廣的古典標題樂曲。最早見於《古琴正宗》(公元1634年)。內容描寫沙灘上群雁起落飛鳴、回翔呼應的情景。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樂曲,以不同曲調表現相似的內容和意境。
- 塞雁
1.亦作「塞鴈」。 2.塞鴻。
- 領頭雁
大雁在飛行時,前面總會有一個領袖,這個領導者被稱為領頭雁。 比喻在眾人眼里有一定的號召力和領導能力,具有榜樣力量的人。
- 古漁雁
一種打魚人群體,其沿襲的是一種不定居的原始漁獵生計。
- 小雁塔
在陜西省西安市南薦福寺內。因比大雁塔小,故名。建於公元707年。原塔高十五層,明代為地震破壞,現存十三層。高43.3米。為正方形磚塔,玲瓏秀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雁塔
在陜西省西安市南和平門外慈恩寺內。公元652年,玄奘為貯藏印度取回的經像而建。原塔高五層,武則天時增為十層,后遭兵火,只存七層,高64米。為正方形樓閣式磚塔,氣勢雄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鳳絲雁柱
指琴箏等樂器上的弦和柱。借代琴箏等樂器。
- 回雁峰
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勢如雁回轉;又相傳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
- 回雁峯
又名雁回峰。在湖南衡陽市南,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傳雁至衡陽而止,遇春而回,或說其峰勢如雁回轉,故稱。
- 兩雁隨車
《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晉虞預《會稽典錄》:「虞國少有孝行。為日南太守,常有雙雁宿止廳上。每出行縣,輒飛逐車。既卒於官,雁逐喪還。至余姚,住墓前,歷三年乃去。」后因以「兩雁隨車」指州郡長官亡故。
- 魚牋雁書
泛指書信。
- 北雁南飛
- 鴻雁傳書
通信。
- 大雁爸爸
小孩去國外上學,老婆陪讀,丈夫留在國內掙錢,這個詞語頗有種「做男人不容易」的意味1。
- 孤雁哀鳴
離群孤單的大雁悲痛哀傷的鳴叫。
- 魚水雁信
泛指書信。
- 指雁為羹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 魚書雁信
泛指書信。
-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 魚沉雁渺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 魚沉雁落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鷹拿雁捉
比喻緝捕時的快速兇猛。
- 鷹心雁爪
比喻心靈手快。
- 燕雁代飛
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 雁素魚箋
指書信。
- 雁過拔毛
大雁飛過時也能拔下毛來。原形容武藝高超。后比喻人愛占便宜,見有好處就要乘機撈一把。 大雁飛過都要伸手拔幾根毛,比喻凡是過手的事都要得些好處,絕不輕易放過
- 雁塔新題
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同「雁塔題名」。
- 雁南燕北
比喻兩地分離。
- 雁默先烹
比喻無才者先被淘汰。
-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 雁塔題名
饜塔:西安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在大雁塔內題名。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
- 雁過留聲
比喻留名聲於身后。
- 雁影分飛
比喻兩相分離。
- 雁杳魚沉
比喻音信斷絕。
- 雁泊人戶
猶雁戶。
- 雙鳧一雁
漢蘇武出使匈奴被羈,歸國時留別李陵的詩中有「雙鳧俱北飛,一雁獨南翔」之句。后以「雙鳧一雁」為感傷離別之詞。
- 沉魚落雁
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魚見之羞而沉入水底,雁見之羞而高飛入云。用以形容女子姿容艷美無比 毛嬙、 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齊物論》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西游記》
- 斷雁孤鴻
鴻:鴻雁。離了群的孤獨大雁。比喻孤身獨處,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雕心雁爪
比喻心狠手辣。
- 飛雁展頭
比喻不了解情況,憑主觀想象做事著。
- 鳧居雁聚
指群聚一處。
- 鴻雁哀鳴
哀:悲哀。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生活凄慘。
-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后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 衡陽雁斷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傳雁來去以此為界。比喻音信不通。
- 寄雁傳書
指傳遞書信。
- 箭穿雁嘴
比喻不開口說話。
- 鳴雁直木
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比喻良才。
- 木雁之間
木雁:比喻有才與無才。指有才與無才之間。比喻才能或學問處於中間水平,能保全自己,遠避禍害。
- 雁足傳書
雁:大雁;書:書信。大雁能傳遞書信。
- 雁行魚貫
雁行:像雁飛時排成有序的行列;魚貫:像游魚一個挨著一個地連著。形容許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進或做某種動作。
- 雁行有序
雁行: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指兄長弟幼,年齡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 雁序之情
雁序: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 雁塔高標
雁塔:西安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唐代進士多題姓名於塔下。在大雁塔內標名。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
- 雁塔名標
雁塔:西安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唐代進士多題姓名於塔下。在大雁塔內標名。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
- 魚書雁足
魚書、雁足:古代傳說指書信的傳遞者。后多用以指書信。
- 魚信雁書
魚信、雁書:古代指書信。后多用以指書信。
- 箭穿雁口
箭:弓箭;穿:通過,穿通。比喻閉嘴不出聲。
- 魚雁沉杳
杳:遠得不見蹤影。比喻書信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