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詞
開頭
結尾
中間
成語
造句
辭典
同義詞
反義詞
造詞
鎮的造詞
鎮造詞
「鎮」字的造詞
鎮字在開頭的詞語
↑
鎮捍
見「鎮捍」。
鎮夜
整夜﹐通宵。
鎮寶
猶重器。指帝位。
鎮紙
壓住書紙使不飛動的文具,多以金屬、石頭等制成:大理石鎮紙|放下稿子,用鎮紙壓住。
鎮心
定心﹐靜心。
鎮安
安定。
鎮市
集鎮﹔市鎮。
鎮畿
周代九畿之一。以王畿為中心﹐自內而外﹐每五百里為一畿。鎮畿為第八畿。
鎮宅
舊時的一種迷信行為。謂用法術或符箓﹑器物驅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鎮捍
1.亦作「鎮捍」。 2.鎮守捍衛。
鎮定
穩定;不慌亂:臨事鎮定|鎮定自若。
鎮反
鎮壓反革命運動的簡稱。 鎮壓、管制反革命分子
鎮軍
1.古代將軍名號。三國魏以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見《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歷代均有鎮軍將軍﹐宋以后無。 2.清代總兵的俗稱。
鎮輯
鎮守安撫。
鎮子
方言。集鎮。〈方〉∶集鎮
鎮店
方言。集鎮。
鎮神頭
下圍棋的一種戰術。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時﹐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故名。為唐大中年間顧師言勝日本國王子神頭王的著法。
鎮重
1.猶莊重。 2.猶威重。亦指具有權威的人物。
鎮江市
在江蘇省西南部、長江南岸、京滬鐵路線上,京杭運河經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名「京口」,民國時曾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設市。人口52.5萬(1995年)。特產香醋、肴肉、醬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名勝古跡。
鎮綏
1.鎮壓平定。 2.謂安撫。
鎮物
1.謂使眾人鎮定。 2.舊時巫術用以禁制邪惡的東西。
鎮統
1.鎮守統轄。 2.清代軍隊編制中「鎮」的長官。也稱統制。
鎮臺
清 代稱總兵。
鎮止
抑止。
鎮長
經常﹔常。
鎮撫
1.安撫。 2.偏指安撫。 3.南宋初在金﹑偽齊接壤的淮南﹑京東西﹑湖南北諸路分置的特別行政區。其長官為鎮撫使﹐其官署稱鎮撫使司。 4.元萬戶府及都威衛使司所屬掌理軍匠的鎮撫司(所)之長官。
鎮圭
1.古代舉行朝儀時天子所執的玉制禮器。長一尺有二。以四鎮之山為雕飾﹐取覆定四方之義﹐故稱。 2.比喻行為的規范。
鎮山
一地區內的主山。古稱揚州的會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醫無閭山﹑冀州的霍山為四鎮﹐故稱這些山為「鎮山」。又因《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與五岳并舉﹐故亦稱五岳為鎮山。有祭祀四鎮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鎮俗
謂抑制庸俗的世風。
鎮鎖
鎮壓禁閉。
鎮家
使家宅安定。。
鎮痙
醫學上指用藥物解除痙攣﹑震顫﹑角弓反張等癥狀。藥劑中有鎮痙劑﹐如阿托品。
鎮唬
威嚇。∶鎮嚇蒙唬他那兩下子也想鎮唬我們,差點兒
鎮民
出生、居住或有公民權的城鎮的人。 出生、居住或有公民權的城鎮的人
鎮守
1.指軍隊駐扎在重要的地方防守。 2.看護﹔守護。 駐軍防守鎮守邊關
鎮思
一直思念。
鎮流器
又稱「限流器」。為氣體放電燈提供起動電壓和限制電流的一種裝置。由鐵芯和繞組等組成。與燈管串聯,利用線圈的自感現象產生瞬時高壓和起限流作用。電子鎮流器通過電子元器件將交流電整流、變頻、逆變,以點燃并穩定氣體放電燈的工作狀態。
鎮肉
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鎮肉﹐視之﹐若有鐫刻﹐試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銘﹐謝朓撰并書﹐其字如鐘繇﹐極可愛。」后以「鎮肉」借指未被人鑒識的珍寶奇物。
鎮集
集鎮。
鎮攝
1.猶統攝。 2.亦作「鎮懾」。以威力使畏服。 3.鎮定﹐集中使不分散。
鎮衛
鎮守捍衛。
鎮控
鎮守控制。
鎮帷犀
1.亦作「鎮幃犀」。 2.掛在帷帳四角防止牽動的犀角。語出唐杜牧《杜秋娘》詩﹕「虎睛珠絡褓﹐金盤犀鎮帷」。
鎮靜
平穩,冷靜:保持鎮靜|鎮靜果敢。
鎮臣
鎮守地方的官員。
鎮壓
①壓制;壓服:今諸軍已至,足以鎮壓外內,愿無以為慮|鎮壓暴亂|進行鎮壓。②處決罪大惡極的罪犯。
鎮臨
猶鎮守。
鎮妥
同「鎮綏」。
鎮石
1.壓物的石塊。 2.猶鎮山。
鎮笮
壓住。
鎮寧
安定。
鎮日
整天,從早到晚:鎮日亂紛紛|幽窗鎮日聞鶯啼。
鎮駐
猶長存。
鎮迮
壓榨。
鎮尺
用金屬或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以壓書或紙。 用銅、鐵、玉石等做成的條尺樣壓紙文具
鎮厭
見「鎮壓」。
鎮痛劑
鎮樓
在帖子里不被別人比下去。
鎮肝飲
名稱:鎮肝飲 別名:鎮肝飲 組成:菊花1錢,旋覆花1錢,石決明1錢,茺蔚子1錢,車前子1錢6分,蔓荊子1錢6分,枸杞子1錢6分。
鎮靜藥
對大腦皮質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溴化鉀、苯巴比妥等。
鎮海灣
鎮海灣原名北海灣。
鎮字在結尾的詞語
↑
安鎮
1.鎮靜;安定。 2.安撫鎮守。
自鎮
1.自行抑制。 2.猶自重。
作鎮
鎮守一方。
坐鎮
①謂安坐而以德威服人:坐鎮雅俗,弘益已多。②指官長親自在某地鎮守、駐守:他親自帶領調查組,坐鎮廠里抓試點。
州鎮
一方之重鎮。
重鎮
1.軍事上占重要地位的城鎮。 2.指國家倚重的大臣。 軍事上占重要戰略位置的城鎮,也泛指在其他某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鎮工業重鎮為國重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紙鎮
即鎮紙。壓紙的文具。
朱仙鎮
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西南。為水陸交通要地。宋岳飛大破金兵,進軍至此。清時與景德﹑佛山﹑漢口合稱四大鎮。
征鎮
1.魏晉以來,將軍﹑大將軍的稱號,有征東﹑鎮東﹑征西﹑鎮西之類,監臨軍事,守衛地方,總稱征鎮。 2.指征鎮統轄的地區或人民。
岳鎮
1.指封疆大吏。 2.指四岳等名山。
隅鎮
邊隅要鎮。亦指戍守邊鎮的武官。
移鎮
猶移藩。
魘鎮
1.猶魘勝。 2.猶魘昧。 3.猶言為害。謂在別人祈福時做不吉利的事。
雄鎮
1.猶重鎮。 2.強有力地鎮守。
小鎮
1.小城。駐兵鎮守的州郡中之較小者。 2.小方鎮。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藩鎮中之較小者。 3.小市鎮。縣以下人口較集中而有商業活動的居民點。 居民不多的集中地廣告把我們演出所在的一小鎮周圍五十里范圍的鄉下佬都引來了
鄉鎮
鄉和鎮。泛指較小的市鎮。
仙鎮
猶言名山。鎮,一方的主山。
五鎮
1.即五岳。 2.指五岳以外的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揚州會稽山,北鎮幽州醫巫閭山。
下鎮
1.下沉;下降。 2.唐代戍邊之兵分為軍﹑守捉﹑城﹑鎮,鎮又分為上中下三等。
文鎮
文具之一。以金屬或玉﹑石制成﹐壓在文書紙張之上以防散亂。又名書鎮﹑鎮紙﹑鎮尺。
望鎮
猶重鎮。多為歷史﹑經濟或地理上的要地。
圩鎮
集鎮。
提鎮
清代提督與總兵的合稱。提,指提督;鎮,總兵的別稱。
書鎮
壓書﹑紙的文具。
崧鎮
嵩山的別稱。一方主山曰鎮,故稱。
市鎮
較大的集鎮。 較大的集鎮仙臺是一個市鎮,并不大。——《藤野先生》
四鎮
1.四座大山。鎮,一方的主要山岳。 2.鎮守四方的四將軍。漢晉之世,有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各一人,稱為四鎮。見《文獻通考.職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臺﹑洛陽﹑虎牢為河南四鎮。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地理.河南四鎮》。 4.唐代稱朔方﹑涇原﹑隴右﹑河東四節度為四鎮。見《新唐書.陸贄傳》。又以龜茲﹑於闐﹑疏勒﹑碎葉為西境四鎮。見《新唐書.王孝杰傳》。
山鎮
某一地區最有名的山。
八鎮
四方及四隅。
寶鎮
玉圭之類的珍貴玉器。
兵鎮
統轄一方的軍府。
北鎮
北方的主山。指醫巫閭山。
邊鎮
1.邊境地區的要塞重鎮。 2.指鎮守邊地的軍事長官。
冰鎮
把食物﹑飲料等與冰塊放在一起或放入冰箱使涼。 把食物、飲料等和冰放在一起使涼冰鎮啤酒
村鎮
鄉村集鎮。 鄉村和小市鎮
大鎮
1.重鎮;大藩鎮。 2.大集鎮。
藩鎮
唐代中期在邊境和重要地區設節度使,掌管當地的軍政,后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形成軍人割據,常與朝廷對抗,歷史上叫做藩鎮。
封鎮
粘貼符箓鎮魔驅邪。
撫鎮
安撫鎮守。
還鎮
1.返回方鎮。 2.返回并鎮守。
環鎮
周圍的大山。鎮,一方的主山。指東﹑西﹑南﹑北四岳。
集鎮
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區。 比縣城小的居民區,通常以非農業人口為主
京鎮
即京口。
靜鎮
1.靜止。 2.猶鎮靜。安靜鎮定。
軍鎮
指鎮守邊地的駐軍。
開鎮
唐 代指任節度使,鎮守一方。
廉鎮
觀察使的別稱。廉,通「覝」。
叛鎮
背叛朝廷的藩鎮。
內鎮
1.古代王后所持象征權位的瑞玉。 2.境內腹地重鎮。
下司鎮
下司鎮人民群眾勤勞、善良、淳樸,以布依族、苗族、侗族為主,具有較強商品意識。
桐廬鎮
與印渚、方埠等已經撤銷的鎮,現為桐君街道和城南街道。
巽寮鎮
巽寮鎮位於惠東縣稔平半島西南角,大亞灣東部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海相望,交通十分便利。
灶浦鎮
灶浦鎮由汕頭市潮陽區管轄。
龍街鎮
云南省玉溪市的龍街鎮位於澄江壩子西部、縣城西南,東與右所鎮、鳳麓鎮相連,西與呈貢縣、晉寧縣接壤,南接江川縣江城鎮,北與陽宗鎮相鄰。
者海鎮
者海鎮位於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城東南40km,是會澤縣以冶金、建材等產業為主的特色工業城鎮,是曲靖市工業發展的七個基地之一。
鹽山鎮
縣政府駐地。
龔路鎮
位於浦東新區東部。
鎮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鎮字的成語
↑
線上組詞造詞搜尋
姤
姥
姧
姨
姫
姬
姮
姱
姷
姹
姺
姻
姽
姿
娀
威
娃
婁
婭
嬈
嬌
孌
娉
娌
娑
娒
娓
娖
娗
娘
娙
娜
娞
娟
娠
娢
娣
娥
娩
娭
娛
媧
嫻
娵
娶
娸
娼
娽
婀
婆
婇
婉
婊
婍
婐
婑
婓
婔
婕
婗
婘
婚
婞
婟
婠
婢
婣
婥
婦
婧
婩
婪
婬
婳
嬰
嬋
嬸
婷
婹
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