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造詞
「鋒」字的造詞
- 鋒煙
謂兵亂﹑戰火。
- 鋒旗
1.亦作「鏠旗」。 2.靈旗上有太一﹑招搖﹑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進軍討伐取勝。《漢書.郊祀志上》:「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太一三星,為泰一鏠旗。」宋岳珂《桯史.開禧北伐》:「時鏠旗深入,未有所底。」明劉基《處州石末公德政碑頌》:「鏠旗所指,百怪走藏。」章炳麟《春秋左傳讀.哀公篇.獲其蠭旗》:「哀二年:‘獲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蠭。’(《天官書》作鋒,鋒本字,蠭借字。)‘矛﹑盾動搖,角大,兵起。’《上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注:‘畫招搖
- 鋒快
猶鋒利。
- 鋒協
猶鋒俠。
- 鋒利
①(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鋒利的匕首。②(言論、文筆等)尖銳:談吐鋒利ㄧ鋒利的目光。
- 鋒面
大氣中冷、暖氣團之間的交界面。
- 鋒鏃
猶鋒鏑。借指兵器或戰爭。
- 鋒焰
亦作「鋒燄」。鋒穎光焰;鋒芒氣焰。
- 鋒穎
1.亦作「?穎」。 2.尖細。 3.鋒快﹐尖利。 4.指筆鋒﹐筆勢。 5.比喻立論。 6.比喻犀利的才辯。 7.比喻卓越的才幹﹐凌厲的氣勢。
- 鋒燹
兵亂﹑戰火。
- 鋒矢
1.刀和箭。 2.鋒利的箭。
- 鋒頭
1.指筆尖。引申為文詞。 2.犀利的筆觸。 3.比喻形勢發展的方向或緊張的情勢。 4.風頭﹐引人注目的表現。
- 鋒線
氣象名詞。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叫做「鋒線」。有時亦簡稱鋒。
- 鋒銳
1.指兵刃尖銳快利。如:鋒銳的匕首。2.尖銳;敏銳。如:鋒銳的目光。3.指勇往直前的氣勢。如:挫敗敵人的鋒銳。
- 鋒棱
1.指物體的鋒芒﹑棱角。 2.凌厲的氣勢。 3.指剛直方正﹐氣勢凌厲。 4.氣勢(直逼)。
- 鋒鑠
尖銳而閃光。
- 鋒鎩
指筆鋒﹐筆勢。
- 鋒栝
刀與箭。引申為戰爭。
- 鋒铦
1.犁鋤之類農具。 2.猶鋒利。 3.猶鋒芒。
- 鋒殺
豐殺。指肥瘦。
- 鋒俠
謂仗勢凌人。
- 鋒铓
同‘鋒芒’。
- 鋒刃
1.亦作「?刃」。 2.刀劍等的尖端和刃口。借指兵器。 3.比喻物體的邊角銳利部分。 4.喻目光兇狠。
- 鋒手
猶好手。
- 鋒猬
刺猬。喻全副武裝的士卒。
- 鋒出
1.亦作「鏠出」。 2.紛紛出現。鋒﹐通「蜂」。 3.猶鋒發。
- 鋒骨
突出的骨頭。
- 鋒劍
謂以劍刺殺。
- 鋒鋋
1.鋒芒銳利。 2.泛指武器。
- 鋒戈
鋒利的戈。泛指兵器。
- 鋒鍉
猶鋒鏑。借指兵器。
- 鋒捍
兇強勇猛。亦指兇強勇猛之人。捍﹐通「悍」。
- 鋒發
鋒芒外露﹐才華橫溢。
- 鋒角
猶鋒芒。
- 鋒犯
指近體詩中有些警句難作對仗。
- 鋒端
兵器或毛筆等的尖端。
- 鋒距
猶鋒芒。距﹐雞爪后突出如趾的尖骨﹐相斗時以刺對方。
- 鋒鏑
〈書〉刀刃和箭頭,泛指兵器,也比喻戰爭:鋒鏑余生。 鋒,刀口;鏑,箭頭。泛指兵器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漢. 賈誼《過秦論》
- 鋒苗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 鋒鉅
鋒鍔。 借指刀劍等武器。
- 中鋒
1.寫毛筆字﹑畫國畫,行筆不偏不側,將筆的主鋒保持在點﹑畫之中,謂之「中鋒」。 2.籃球﹑足球等運動的前鋒之一,位於全隊或鋒線中央。
- 爭鋒
1.爭勝;交兵作戰。 2.猶言爭風吃醋。 爭勝,爭強詭窒懼無與楚爭鋒。——《漢書.張良傳》不可與爭鋒。——《三國志.諸葛亮傳》
- 正鋒
中鋒。指用毛筆寫字﹑作畫時,將筆的主鋒保持在筆畫正中,與「偏鋒」相對。
- 賊鋒
1.指賊軍的攻勢。 2.賊兵的鋒刃。
- 攖鋒
觸碰鋒鏑。
- 迎鋒
猶迎戰。
- 兇鋒
猶兇焰。指兇猛的銳氣。
- 陷鋒
沖鋒。
- 先鋒
①行軍或作戰時的先遣將領或先頭部隊:遂令甘寧為先鋒|先鋒隊。②比喻在事業中起先頭引導作用的人或集體:我們是開路的先鋒。
- 铦鋒
剛銳的鋒芒。
- 文鋒
1.文章的鋒芒。謂文章犀利﹐如有鋒芒﹐故云。 2.指劍。謂其鋒芒內耀華彩﹐故云。
- 銜鋒
謂心藏殺機。
- 天鋒
1.星名。 2.喻兵戎。
- 談鋒
1.言談的鋒芒。 2.談話的鋒芒所向。 3.談話的勁頭。 言談的勁頭賓主談鋒敵兩都。——蘇軾《刁景純席上和謝生》
- 霜鋒
1.白亮銳利的鋒刃。 2.借指明亮銳利的刀劍。
- 矢鋒
箭的尖端。
- 筆鋒
1.筆毫的尖端。
- 邊鋒
足球、冰球等球類比賽中擔任邊線進攻的隊員。
- 蠆鋒
蠆尾的毒刺。比喻兇惡的氣焰。
- 禪鋒
猶禪機。
- 藏鋒
1.書法用語。謂筆鋒隱而不露。 2.比喻才華不外露。
- 出鋒
1.指書法上使點畫鋒芒外露的一種用筆方法。 2.猶沖鋒。 3.見「出風」。
- 觸鋒
觸犯鋒刃。謂親臨戰斗。
- 辭鋒
1.謂文章﹑議論銳利如有鋒芒。 2.指話鋒﹐話頭。
- 挫鋒
1.鋒芒受挫。 2.回鋒。書法的一種筆法。
- 摧鋒
挫敗敵軍的銳氣。
- 磁鋒
瓷器碎片的尖端;瓷片。
- 打先鋒
比喻帶頭,沖在前面。 領頭做事
- 蹲鋒
毛筆書寫的一種筆勢。凡作趯筆時,用力一頓,隨將筆鋒上挑,稱為蹲鋒。
- 鏑鋒
箭頭的尖端。
- 飛鋒
指兵刃。
- 鋼鋒
指刀刃。
- 還鋒
猶還師。
- 極鋒
極地區的冷空氣與低緯暖空氣之間的邊界。 極地區的冷空氣與低緯暖空氣之間的邊界
- 機鋒
1.佛教禪宗用語。指問答迅捷銳利﹑不落跡象﹑含意深刻的語句。 2.泛指機警鋒利的語句。 3.指機敏的才思。 4.機牙和箭鋒。泛指兵器。 佛教禪宗名詞。指機警犀利的話語。也指話語里的鋒芒其間有先唱后提,抑揚教法,頓挫機鋒,祖令當施,生殺在手。——文益《宗門十規論》語多機鋒
- 交鋒
雙方作戰:敵人不敢和我們交鋒◇這兩支足球勁旅將在明日交鋒。
- 尖鋒
指毛筆字的起筆露鋒而呈棱角。
- 奸鋒
奸人的氣焰。
- 軍鋒
1.先鋒。居軍前沖鋒挫敵。 2.軍中威勢。
- 口鋒
指說話的氣勢。如:口鋒凌厲。
- 狂鋒
謂狂暴的氣焰。
- 利鋒
銳利的鋒刃。
- 雷鋒
雷鋒(1940-1962)湖南長沙簡家塘(今屬望城)人。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任沈陽軍區工程兵運輸連班長。刻苦學習毛澤東著作,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人民、為集體做了許多好事,先后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和模范共產黨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共青團中央追認他為全國優秀少年先鋒隊輔導員。1963年1月,生前所在班被國防部命名為「雷鋒班」。同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先后題詞,號召向他學習。
- 連鋒
1.謂軍隊聯合。 2.謂釣鉤相連。
- 論鋒
議論的鋒芒。
- 冒鋒
冒著鋒刃。形容不顧危險。
- 暖鋒
處於冷暖氣團之間,并向冷氣團區域移動的分界面。暖鋒移動時,暖空氣會沿著鋒面滑升於冷氣團上面,使水汽凝結成云雨。暖鋒臨近的地區依次出現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等云系,并有較大范圍的降雨或雪。
- 奇鋒
1.奇襲敵軍的先鋒部隊。 2.極其銳利的鋒刃。 3.猶奇筆。
- 前鋒
1.先鋒;先頭部隊。 2.今多比喻起先鋒作用的人或事。 3.籃球﹑足球等球類比賽中主要擔任進攻的隊員。 4.清代守衛皇城的滿蒙旗人﹐稱「前鋒」。見《清會典事例.侍衛處.儀制》。
- 潛鋒
收藏兵器。亦指隱蔽軍事實力。
- 劍鋒
劍的鋒利的刀刃。
- 開鋒
有開鋒的刀較為鋒利,沒有經過開鋒刀不夠鋒利。
- 紕鋒
工藝術語,又叫做「毛刺」,指的是成品或者半成品上面突出的不規則鋒利邊角料,多見於塑料、五金等使用模具并采用液態材料沖壓成形的產品的邊角位置(模具合縫的位置)。
- 銳鋒
1.利刃。
- 齶鋒
齒神名。厲荃《事物異名錄·神鬼·牙齒神》引《黃庭內經》:「牙神,皓華,字 虛成;齒神,齶鋒,字 羅幹。」
- 沖鋒舟
主要用於渡送步兵向敵岸沖擊的舟。也可用於水上偵察、巡邏、救生等。舟體材料多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俗稱「玻璃鋼」)、膠合板和橡膠布等。水上多用操舟機驅動,也可用槳操行。
- 沖鋒隊
德國納粹黨的武裝組織。1921年建立。希特勒上臺后,人數劇增。因其頭目羅姆與希特勒主張不一,1934年6月30日夜,被黨衛軍等清洗,后被黨衛軍取代。
- 沖鋒槍
通常指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自動槍械。短小輕便,槍托一般可伸縮或折疊。火力兇猛,戰斗射速為每分鐘100沖鋒槍120發。在200米內有良好的殺傷效力,適於在近戰和沖擊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