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造詞
「鍋」字的造詞
- 鍋底飯
鍋巴。
- 鍋房
方言。廚房。 〈方〉∶廚房。也叫「鍋屋」
- 鍋貼兒
在鐺(chēng)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煎熟的餃子。 在鐺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餃子
- 鍋鏟
炒菜用的鏟子。
- 鍋巴
①燜飯時緊貼著鍋的焦了的一層飯。②米粟加佐料等烘制成的一種食品:三鮮鍋巴。
- 鍋灰
鍋底的煙灰。
- 鍋簾
方言。用高粱秸等編扎成的鍋蓋。
- 鍋灶
即灶。生火做飯的設備。 鍋和灶
- 鍋餅
一種烙餅,較硬較大較厚。 一種烙餅,較硬較大較厚
- 鍋魁
鍋盔。
- 鍋腔子
土灶。比大灶小﹐無煙囪﹐多用土或陶制。
- 鍋屋
廚房。
- 鍋門
灶門。火灶進燃料及出灰的洞口。
- 鍋焦
∶鍋巴。 〈方〉∶鍋巴
- 鍋底
鍋的底部與煙火直接接觸的一面。顏色漆黑。
- 鍋塊
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大餅﹐大而且厚。
- 鍋底錢
方言。按戶出的錢。
- 鍋臺
灶上面放東西的平面部分。 灶上面放東西的平面部分圍著鍋臺轉
- 鍋頭
1.工頭的一種。 2.鍋灶。
- 鍋煙子
鍋底上的煙子,可做黑色顏料。
- 鍋子
①〈方〉鍋。②某些器物上像鍋的部分:煙袋鍋子。③火鍋:涮鍋子。 〈方〉∶鍋
- 鍋爐
產生水蒸氣的裝置,由盛水的鋼制容器和燒火的裝置構成。產生的水蒸氣用來取暖或發動蒸汽機、汽輪機。有的鍋爐也用來燒熱水。
- 鍋煙
鍋底上的煙灰。
- 鍋貼
1.在鐺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餃子。 2.喻耳光。
- 鍋伙
(鍋伙兒)舊時單身工人、小販等臨時組成的集體食宿處,設備簡陋。
- 鍋盔
較小的鍋餅。
- 鍋底皂
油脂易於皂化而預制的鍋底皂。
- 鍋盔山
該詞條是一個多義項詞條。
- 鍋夥
指舊時 天津 同居共食的無賴游民。清 張燾《津門雜記·混星子》:「天津 土棍之多,甲於各省。有等市井無賴游民,同居伙食,稱為鍋伙,自謂混混兒,又名混星子,皆愍不畏死之徒。」
- 鍋竈
即灶。生火做飯的設備。郭沫若《行路難》下篇四:「這兩對夫婦是不同鍋灶的,小的一對夫婦就像用人一樣。」柳青《銅墻鐵壁》第四章:「因為暖季嫌窯里熱,莊戶人多半在院里筑起鍋灶,上面用席片搭著頂棚做飯。」茹志鵑《關大媽》五:「鍋灶還砌在原來的地方。」
- 鍋鍋
湖北、湖南、四川、阜寧一帶方言,哥哥的意思。
- 鍋蠟相
肥皂相行為名稱之一。
- 掌鍋
掌勺兒,專司烹制菜肴。如:掌鍋的今天要露一手兒。
- 炸鍋
比喻情緒激動或大發脾氣。 鍋里的食物向鍋外四散迸濺。比喻人群中發生吵鬧動亂聽見球賽失利的消息,一些人就炸了鍋了
- 砸鍋
1.方言。比喻做事失敗。 2.方言。發怒。 〈方〉∶比喻做事失敗
- 蒸鍋
用於蒸制食品的鍋。 用於蒸制食品的鍋
- 浴鍋
洗澡用的大鐵鍋。
- 油鍋
1.盛有沸油的鍋。常比喻險境。 2.迷信所傳的陰間烹人刑具。
- 腰鍋
云南景頗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使用的一種鍋。用生鐵鑄成﹐形如葫蘆。
- 煙袋鍋
裝在旱煙袋一頭的金屬的碗狀物。 裝在旱煙袋一端的碗狀的東西,由金屬制成。有時也借指旱煙袋。又稱「煙袋鍋子」
- 煙鍋
即煙袋鍋。 煙袋鍋
- 旋鍋
溫酒器。
- 銷金鍋
1.喻大量花費金錢的處所。南宋諺語用以指稱杭州西湖。 2.指吸鴉片的煙具。
- 壓力鍋
在密閉狀態下加熱,增加鍋內壓力,提高鍋內所煮食物沸點的炊具。設有控制壓力的重錘閥和防止爆破的安全塞等。能減少烹調時間、節約燃料。 借助於加壓過熱蒸汽來快速烹調或保藏食物的一種氣密器具
- 燒鍋
1.指在灶下燒火。泛指燒菜做飯。 2.指釀酒的作坊。 3.燒煮食物的炊具。 制做白酒的作坊
- 上鍋
謂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鍋內燒熟。
- 熬鍋
指做菜。
- 不粘鍋
烹調時遇黏稠物質不易粘底的炊具。鍋內涂覆一層耐炊事溫度不軟化而臨界表面張力摩擦系數小的材料,如氟塑料。但氟塑料的硬度較金屬低,如接觸金屬較易劃損,一般以硬度較低的木制鏟烹調。
- 炒鍋
烹飪用凹形薄冠鍋。 烹飪用凹形薄冠鍋
- 鼎鍋
有足的煮器。
- 電飯鍋
帶有電熱裝置的飯鍋。其特點是能準確控制煮飯溫度﹐飯煮熟后能自動切斷電源及自動保溫。 一種家用電器炊具。可以自動煮飯、蒸菜,并能自動保溫,亦稱「電飯煲」
- 燉鍋
1.一種深的烹調器具,有兩個位置相對的手柄,用於燉或煮。2.帶長柄的深烹調器皿,用於燉。3.有長柄的沙司平底鍋,用於燉食物。
- 電熱鍋
一種底部有電熱裝置﹐通電后可燒煮食物的鍋子。
- 飯鍋
1.煮飯的鍋。 2.比喻職業或生計。
- 分鍋
分立鍋灶,即分家。
- 高壓鍋
鍋蓋裝有膠圈的密封鍋,多用鋁合金制成。加熱時鍋內氣壓升高,食物熟得快。也加壓力鍋。
- 坩鍋
見「坩堝」。
- 甘鍋
坩堝。
- 旱煙鍋
旱煙袋。
- 黑鍋
見〖背黑鍋〗。
- 火鍋
(~兒)金屬或陶瓷制成的用具,鍋中央有爐膛,置炭火,使菜保持相當熱度,或使鍋中的湯經常沸騰,把肉片或蔬菜等放在湯里,隨煮隨吃。也有用酒精、石油液化氣等做燃料的。用電加熱的叫電火鍋。
- 回鍋
重新加熱(已熟的食品):把這碗菜回回鍋再吃。
- 鑼鍋
1.亦作「?鍋」。 2.軍中用具。鍋﹑鑼兩用﹕白天燒飯﹐晩間報更。
- 羅鍋
1.駝背。 2.指拱形。 3.彎(腰)。
- 下鍋
做飯時把米或菜等放到鍋里。 做飯時把米或菜等放到鍋里菜已下鍋
- 疊鍋
表示事情成功,順利的完成。
- 煖鍋
燒煮菜肴并使其保持相當熱度的用具。清 錢泳《履園叢話·鬼神·祭品用熱》:「考古之鼎彝,皆有蓋,俱祭器也。其法,先將犧牲粢盛貯其中,而以蓋覆之,取火熬熱,上祭時始揭蓋,若今之煖鍋然……余家凡冬日祭祀,必用煖鍋,即古鼎彝之意。」
- 大鍋
粵語,糟糕的意思。
- 滿鍋
俗語,地方方言。滿,全部充實,沒有余地;鍋,烹煮食物或燒水的器具。滿鍋,把鍋填滿。
- 罐鍋
用沙土造形燒制而成的罐鍋。
- 潽鍋
液面溢出鍋外。
- 直羅鍋
當面揭穿。
- 玉龍鍋
其封印於北京皇宮,一共有兩只。
- 血鍋巴
方言。指凝固的片狀的血。
- 旋鍋兒
燒水的鍋。
- 燒鍋子
方言。嘰哩呱啦的斥罵聲。亦指愛嘰哩呱啦地斥責別人的人。
- 涮鍋子
詳「涮羊肉」。
- 氣鍋雞
云南佳肴。用氣鍋蒸熟的雞,蒸時配以蟲草、三七、黨參、茯苓等中草藥,汁醇味鮮。 云南佳肴。用氣鍋蒸熟的雞,蒸時配以蟲草、三七、黨參、茯苓等中草藥,汁醇味鮮
- 錢鍋子
植立於地面的鐵條﹐供作套銅錢之戲。
- 熱鍋氣
茶葉焦釜之病。
- 鏇鍋兒
燒水的鍋。
- 二鍋子
濟寧地區方言,形容一個人比較傻或二,多用於評價調侃。
- 一鍋出
「一鍋出」,很奇怪的名字,原來就是「主菜和主食放在一起上桌」的意思。
- 火鍋臺
huo guo tai,指吃火鍋時使用的桌子稱為火鍋臺火鍋臺的形狀與普通桌子相似,桌面中間或局部另需帶加熱功能,通常桌面會開孔,以便安裝加熱組件。
- 一鍋煮
比喻不分彼此,一樣看待或處理。 比喻不分彼此,一樣看待或處理
- 一鍋端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沒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滅。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沒有剩余;也比喻一下子全部消滅
- 一鍋粥
形容一團糟。〈方〉∶形容一團糟
- 背黑鍋
比喻代人受過,泛指受冤枉或落下壞名聲。 比喻代人受過,泛指受冤屈
- 連鍋端
喻指完全除滅或盡數挪走。 喻指完全除滅或盡數挪走他們家讓小偷連鍋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