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造詞


「采」字的造詞


  • 采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采綴
      見「采掇」。
  2. 采茶戲
      戲曲劇種的一類。由民間歌舞采茶燈發展而來的戲曲的統稱。采茶燈於「燈節」或收茶季節演唱以采茶為內容的節目,后發展為對子戲或三小戲,有些已發展為能演大型劇目的劇種。現流行各地的有江西采茶戲、黃梅采茶戲、粵北采茶戲等。
  3. 采工
      礦工。
  4. 采拮
      摘取。
  5. 采菱曲
      見「采菱」。
  6. 采旒
      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飾。語本《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孔穎達疏:「藻謂雜采之絲繩,以貫於玉,以玉飾藻,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7. 采畿
      1.亦作「采圻」。 2.古代「九畿」之一。
  8. 采醴
      指樹木泌出的汁液。
  9. 采定
      采納鑒定。
  10. 采蓮子
      唐教坊曲名,為七言四句帶有和聲的聲詩。后用為詞牌。唐皇甫松有《采蓮子》詞:「菡萏香連頃陂(舉棹),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晩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其中一﹑三兩句句尾「舉棹」﹐二﹑四兩句句尾「年少」﹐均為和聲。
  11. 采緝
      采集。
  12. 采種
      采集種子。 采集種子
  13. 采組
      彩色絲帶。
  14. 采訪使
      官名。唐開元二十一年分全國為十五道,每道置采訪處置使,簡稱采訪使,掌管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天寶后改為但考課官吏,不得幹預他政。幹元以后,各地兵起,廢采訪使而置防御使。
  15. 采幣
      幣帛,彩色絲織品。古代常用作饋贈的禮物或聘禮。
  16. 采槨
      櫟木做的套棺。
  17. 采覽
      采擇觀覽。
  18. 采蝀
      彩虹。
  19. 采畫
      1.用彩色作畫。 2.彩色圖案。
  20. 采繢
      指彩色的修飾。
  21. 采獲
      收集。
  22. 采掘
      開采發掘;挖掘。 開采和掘進采掘礦物
  23. 采粲
      茂盛鮮潔貌。
  24. 采茨
      1.古代樂章名。 2.采集茅草﹑蘆葦。
  25. 采掇
      1.亦作「采綴」。搜集。 2.拾取;摘取。 3.采納;選取。 采摘;采集采掇者易辨識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26. 采旄
      指用旄牛尾裝飾的彩旗。
  27. 采補
      謂汲取他人元氣﹑精血以補益己身。
  28. 采茶歌
      流行於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安徽等地的民間曲調,后發展成「采茶戲」。
  29. 采察
      采納察知;查訪。
  30. 采采
      猶言采了又采。
  31. 采輯
      搜集輯錄。
  32. 采艾
      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脯條懸戶避邪。
  33. 采葑
      語出《詩.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葑即蔓菁,葉和根﹑莖都可食,但根﹑莖味苦。詩意謂采者不可因此連它的葉子都不要。后因以「采葑」為被人賞識器重的謙詞。
  34. 采蘭
      1.喻選拔俊逸。 2.《詩.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養也……有其義而亡其辭。」晉束晳《補亡詩》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采蘭」喻盡孝養親。
  35. 采蓮曲
      詩歌。朱湘作。1927年發表。描繪江南村姑采蓮情景,嬌嬈的人與嬌嬈的荷花交相輝映,槳聲與歌聲互相應答,花芳與衣香在風中交融。描寫細膩,節奏諧美,章節與章節之間的對稱形式產生獨特的美感。
  36. 采侯
      1.指彩繪的箭靶。 2.宋宋祁的別稱。
  37. 采伐
      砍伐。 砍伐采集樹木的一項業務,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轉運到鋸木廠或銷售的地方
  38. 采蘩
      1.《詩.召南》篇名。《詩.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后因以「采蘩」指女子恪守婦道,克盡婦職。 2.《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毛傳:「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時出,同時歸也。」謂豳公子有與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
  39. 采棺
      用柞﹑櫟之木做的棺材。柞﹑櫟雜木,不耐腐,貧民用以為棺,意謂簡陋。
  40. 采菱
      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采菱曲》。
  41. 采割
      見「采生折割」。
  42. 采菱歌
      見「采菱」。
  43. 采筆
      彩筆;文采絢麗之筆。
  44. 采煤
      把有價值的煤從地殼中挖掘出來。 把有價值的煤從地殼中挖掘出來
  45. 采搏
      猶剽竊。
  46. 采風
      古代稱民歌為風,因以稱搜集民間歌詩:鄉間采風。
  47. 采礦
      從地表或地殼內把有用礦物開采出來的過程。可以為其他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一般可分為地下開采和露天開采兩類。研究如何合理、經濟、高效、低損失地采出礦物的技術科學,稱為采礦學。
  48. 采蓮隊
      宋宮廷女子舞隊名。
  49. 采服
      1.古代按等級區分的有彩色紋飾的衣服。 2.泛謳肢彩華美的衣服。
  50. 采顧
      眷顧。
  51. 采蓮
      即《采蓮曲》。
  52. 采捃
      1.收集。 2.拾取。亦指拾取之物。
  53. 采蘭子
      指孝子。
  54. 采獵
      1.選取。 2.狩獵。
  55. 采掠
      抄掠搶劫。
  56. 采暖
      通過對建筑物及防寒取暖裝置的設計,使建筑物內獲得適當的溫度。如:蒸氣采暖。
  57. 采香路
      采香徑。
  58. 采庸
      笙的別稱。
  59. 采山
      1.開采礦產。 2.上山打柴。
  60. 采收
      采摘收集,采集。如:還加強栽培技術措施,使茄、瓜、豆類等蔬菜排開播種,分期采收…。
  61. 采旃
      彩色毛織物。
  62. 采席
      飾有文彩的墊席。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鋪席。
  63. 采氣
      將地下含氣層中的天然氣采集到地面的工藝方法。須根據氣藏情況布置鉆孔,讓氣流順利地從氣井流到地面,并經處理后進入集氣管網。
  64. 采薇
      ①《史記.伯夷列傳》載: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伐殷,武王滅殷后,他倆遁入首陽山,發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終於餓死。后因以喻隱居不仕。②《詩.小雅》篇名。寫抵御玁狁(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西周士兵在征戍期間的勞苦和思鄉情緒,以及戰后歸來的感傷。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句被后人認為是《詩經》中最出色的句子。
  65. 采香徑
      古跡名。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南靈巖山前。
  66. 采挹
      選擇汲取。
  67. 采摘
      1.亦作「采擿」。 2.摘取;選錄。 采收摘撿采摘草莓
  68. 采真
      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托宿於義,以游逍遙之虛,食於茍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茍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游。」郭象注:「游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則色不偽矣。」成玄英疏:「謂是神采真實而無假偽,逍遙任適而隨化遨游也。」后多指求仙修道。
  69. 采制
      采摘并加工。 采摘并加工
  70. 采齊
      見「采薺」。
  71. 采擷
      ①摘取: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②選錄:劉義慶氏采擷漢晉以來理言遺事,論次為書。
  72. 采繡
      指彩色繡品。喻華美。
  73. 采召
      選收。
  74. 采芹人
      科舉時代稱縣學生員為「采芹人」。即秀才。語本《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75. 采石
      1.有彩色花紋的石頭;寶石。 2.指采石磯。 從石場開采石料頭、大理石或石板等的事務、職業或行動
  76. 采生
      捕殺生人以祭神。舊時某些地區的一種兇殘的迷信惡習。
  77. 采石場
      開采石料的場地。 開采石料的場地
  78. 采頭
      1.指好運氣。亦指意外得到的財物。 2.猶兆頭。
  79. 采信
      相信(某種事實)并用來作為處置的依據:被告的陳述證據不足。法庭不 采信。
  80. 采生折割
      舊時一種捕殺生人,折割其肢體,取五官臟腑等用以合藥斂財的罪惡行為。
  81. 采致
      謂玉石的文理致密。
  82. 采問
      搜集訪問。
  83. 采運
      采收與運送。如:采運生豬。
  84. 采戰
      猶采補。
  85. 采認
      承認:采認學歷。
  86. 采榮
      取得榮名。
  87. 采石磯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跡,為游覽勝地。
  88. 采聽
      1.探聽。 2.猶采納。
  89. 采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於《陌上桑》,南朝宋鮑照﹑梁簡文帝﹑陳后主等均有此曲,名《采桑》。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采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采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
  90. 采桑度
      樂府清商曲名。參見「采桑」。
  91. 采善
      1.采錄善行。 2.求取善名。
  92. 采衛
      采服和衛服。即《周禮》的采畿和衛畿。
  93. 采物
      指有彩色紋飾的旌旗﹑衣物等物。古代以之區別等級。
  94. 采纈
      有褶的彩色絲織品;彩結。
  95. 采薪
      砍柴。
  96. 采選
      古代的一種游戲。類似后來的選官圖﹑升官圖。
  97. 采衣
      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
  98. 采芝
      秦末有四皓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見秦政苛虐,乃隱於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晉皇甫謐《高士傳.四皓》。后因以「采芝」指遁隱。名其歌為《采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采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采芝操>序》引《琴集》及南朝陳智匠《古今樂錄》。
  99. 采清
      墳墓與廁所。
  100. 采食
      謂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為生。
  101. 采納
      接納;接受。 采取接納采納群眾建議他很固執,是不會輕易采納別人意見的
  102. 采女
      1.原為漢代六宮的一種稱號,因其選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宮女的通稱。 2.古時宮廷中的一種女官。 3.仙女名。
  103. 采寫
      采訪寫作。如:新華社記者采寫時,他仔細研究過這篇報道,可此刻,他還是一字不漏地聽完這篇廣播。
  104. 采繒
      指彩色絲織品。
  105. 采區
      開挖礦石的地方。 開挖礦石的地方
  106. 采薺
      1.亦作「采齊」。 2.古樂曲名。一說,逸詩名。
  107. 采折
      采摘。
  108. 采沐
      摘葉剪枝,整枝。
  109. 采圻
      見「采畿」。
  110. 采榷
      指采礦和征稅。明萬歷中設礦監﹑稅監,多任宦官,所至肆虐,吸髓飲血,民不聊生。為明代后期弊政之一。
  111. 采菽
      1.謂采摘豆葉。 2.喻奪取政權。語本《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鄭玄箋:「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無常家也,勤於德者則得之。」
  112. 采求
      搜求;搜集。
  113. 采任
      古代九服中的「采服」和「男服」。《漢書.王莽傳中》:「邦畿連體,各有采任。」顏師古注:「采,采服也;任,男服也。」一說「男食邑於畿內曰采,女食邑於畿內曰任。」見《資治通鑒.漢王莽始建國四年》元胡三省注。
  114. 采色
      1.指絢麗的顏色。 2.神色,容態。 3.文辭的色采。 4.指某種思想傾向或事物的某種情調風味。
  115. 采文
      猶文飾。
  116. 采香涇
      見「采香徑」。
  117. 采光
      建筑物內部光亮的程度。 建筑物內部光亮的程度屋檐高,采光好
  118. 采茶
      采摘茶葉。 采摘茶葉
  119. 采掘業
      采掘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目前我國93%的能源、80%的工業原料、70%的農業生產資料來自於采掘業產品。采掘業的發展為各個部門提供了豐富的礦物原料,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
  120. 采冰人
      以采集冰塊為工作的人員。
  121. 采芹於泮
      指入學,或指考中秀才成了縣學生員。 毛詩序:「〈泮水〉,頌僖公能脩泮宮也。
  122. 采陰補陽
      一種道教修煉方法,采補之術在武俠小說中也多有提及,一般被認為是提高武功的手段,但是它的實際效果卻無法得到科學證實。
  123. 采購人
      依法進行政府采購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
  124. 采伊靈
      精油芳療品牌,其原料大部分來自浪漫之都法國,純粹的原材料,一流的品質、優良的服務,形象完美結合,價格優惠,帶給中國消費者頂級的,全新的享受。「采伊靈」,顧名思義,就是讓女性光彩照人的意思。
  125. 采詩說
      收集民歌。
  126. 采蓮船
      見〖跑旱船〗。
  127. 采香逕
      見「采香徑」。
  128. 采花大盜
      在最開始的時候采花大盜并不是對女性實施強制性性行為的意思,最開始只是純粹的偷盜花草之類的盜賊。古代稱未出嫁的女子為黃花閨女,而一些變態又喜歡染指這類女子,所以慢慢的采花大盜就引申到現在強奸犯。
  129. 采拔
      1.選拔,拔擢任用。宋 司馬光《龍圖閣學士李公墓志銘》:「時 杜祁公 為宰相,多採拔英儁,寘之臺省。」宋 李綱《辭免兵部侍郎奏狀》:「如臣孱庸,何足採拔!」
  130. 采旎
      采集柔美的東西。
  131. 采樣泵
      采樣泵主要用於氣體或液體的抽樣收集,由此可按工作介質分為氣體采樣泵和液體采樣泵。
  132. 采樣頻率
      采樣頻率,也稱為采樣速度或者采樣率,定義了每秒從連續信號中提取并組成離散信號的采樣個數,它用赫茲來表示。 采樣頻率的倒數是采樣周期或者叫作采樣時間,它是采樣之間的時間間隔。通俗的講采樣頻率是指計算機每秒鐘采集多少個信號樣本。
  133. 采景
      為攝影或寫生尋找、選擇景物。
  134. 采暖期
      每年冬季來臨前開始供暖的日期。
  135. 采血
      為檢驗等目的,從人和動物的血管采取血液。
  136. 采蜜集
      讓我們像小蜜蜂一樣辛勤采蜜。
  137. 采薇集
      一個純天然綠色護膚品牌。
  • 采字在結尾的詞語
  1. 壯采
      壯美的文采。
  2. 綜采
      多方摘取。
  3. 擲采
      1.亦作「擲彩」。 2.博戲的一種。
  4. 甄采
      鑒別采用,選擇采用。
  5. 章采
      花紋和色采。
  6. 贊采
      謂古代祭祀時,臣子幫助君主拿著幣帛等祭物。
  7. 雜采
      1.指各色絲織品。 2.廣泛采集。
  8. 云采
      見「云彩」。
  9. 漁采
      捕撈采集。
  10. 余采
      1.殘存色彩。 2.傳留下來的文采。
  11. 異采
      1.亦作「異彩」。亦作「異彩」。 2.不同的色彩。 3.指不同色彩的織物。 4.不尋常的文采。 5.異常鮮艷的色彩。 6.比喻突出的成就。
  12. 奕奕神采
      精神飽滿的面部光彩。 精神飽滿的面部光彩
  13. 有采
      有運道﹐幸運。
  14. 野采
      謂采集野生可食植物。
  15. 耀采
      光彩照耀。
  16. 淹采
      指沉抑於下的有才華之士。
  17. 詢采
      亦作「詢採」。1.訪求;采訪。2.猶詢納。
  18. 夭采
      指桃花。
  19. 薪采
      1.打柴。 2.指打柴的人。
  20. 物采
      1.色采。 2.景物的光彩。
  21. 五采
      1.亦作「五彩」。亦作「五彩」。 2.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 3.泛指多種顏色。 即「五色」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史記.項羽本紀》須臾成五采。——清. 姚鼐《登泰山記》
  22. 渥采
      1.亦作「渥彩」。 2.濃艷的光澤。
  23. 霞采
      1.亦作「霞彩」。 2.彩霞。 3.喻彩旗。
  24. 髹采
      赤多黑少的彩色。
  25. 完采
      猶兼采。謂有多種色彩。
  26. 聽采
      聽而采納之。
  27. 韜采
      隱藏美麗的光澤。比喻埋沒才華。
  28. 探采
      探求采集。
  29. 搜采
      搜求采集。
  30. 釋采
      見「釋菜」。
  31. 省采
      察納。
  32. 聲采
      1.指文章的風采。 2.猶聲譽。
  33. 神采
      人的精神面貌、氣色光彩:神采飛揚|聰慧有神采。
  34. 少采
      黼衣。
  35. 刪采
      猶刪取。
  36. 舍采
      即釋菜。亦作「舍菜」。古代學子入學以蘋蘩之屬祭祀先圣先師叫舍采。舍﹐通「釋」。
  37. 色采
      見「色彩」。
  38. 收采
      1.亦作「收采」。收割采摘。《后漢書·淳於恭傳》:「﹝ 恭 ﹞家有山田果樹,人或侵盜,輒助為收採。」
  39. 八采
      1.亦作「八彩」。亦作「八彩」。 2.八種彩色。 3.《孔叢子.居衛》:「昔堯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指堯眉或形容帝王容顏。 4.謂隋盧思道作北齊文宣帝挽歌十首﹐被采用八首。
  40. 豹采
      指豹文。
  41. 朝采
      見「朝彩」。
  42. 鼌采
      美玉名。
  43. 本采
      本來的顏色。
  44. 筆采
      見「筆彩」。
  45. 標采
      顯示光彩。
  46. 賓采
      客舍。借指幕僚。
  47. 簸采
      淘沙采選。
  48. 財采
      1.錢財。 2.指財運。
  49. 儲采
      太子屬官。
  50. 硩采
      開采;采掘。
  51. 瞅采
      見「瞅睬」。
  52. 翠采
      見「翠彩」。
  53. 詞采
      見「詞彩」。
  54. 辭采
      1.亦作「辭彩」。 2.猶文采。指詩文的藻飾。 3.指言辭華美。
  55. 得采
      1.亦作「得彩」。 2.發利市;幸而得成。 3.謂賭博得利;中彩。 賭博得利;生意中獲得好利潤
  56. 錯采
      見「錯彩」。
  57. 大采
      1.古代天子祭日所穿的禮服。 2.猶言運道好。
  58. 電采
      電光。
  59. 雕采
      見「雕彩」。
  60. 訪采
      尋訪搜集。
  61. 掇采
      選取,搜集。
  62. 風采
      〈書〉①人的儀表舉止(指美好的);神采 :風采動人。也作豐采。②文采。
  63. 豐采
      同‘風采’。
  64. 諷采
      諷誦領會。
  65. 服采
      1.朝祭的近臣。一說指作事之臣。 2.服飾。
  66. 浮采
      見「浮彩」。
  67. 鳳采
      1.亦作「鳳彩」。亦作「鳳彩」。 2.指鳳凰形的文采。 3.比喻文辭美妙,如鳳凰之彩羽。 4.比喻才華和風采。
  68. 骨采
      指文章的骨力和辭采。
  69. 果采
      見「果菜」。
  70. 虹采
      指彩旗。
  71. 好采
      見「好彩」。
  72. 喝倒采
      見「喝倒彩」。
  73. 鴻采
      指作品的豐富的文采。
  74. 回采
      修建巷道后進行采掘、裝運等,叫做回采。
  75. 火采
      紅光。
  76. 鑒采
      審察并采用。
  77. 絳采
      紅色文采。
  78. 兼采
      謂同時向多方面采取。
  79. 嘉采
      風采,風華。
  80. 金采
      指美好的儀態風采。
  81. 精采
      也作「精彩」。①形容事物佳妙出色:精采表演|內容十分精采。②神采;精神: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
  82. 鳩采
      搜輯。
  83. 口采
      1.亦作「口彩」。 2.吉利的話。
  84. 捃采
      采集。
  85. 開采
      挖掘(礦物):~石油ㄧ~地下資源。
  86. 列采
      古代士大夫皆服彩色朝服,故稱朝服為「列采」。采,同「彩」。
  87. 撈采
      向水中采物。
  88. 麗采
      絢麗的色彩。
  89. 六采
      謂天地四方之色﹐即青﹑白﹑赤﹑黑﹑玄﹑黃六色。
  90. 鐮采
      1.亦作「鐮采」。 2.用鐮刀采集。
  91. 亮采
      輔佐政事。
  92. 流采
      三國魏文帝的劍名。
  93. 露天開采
      開采近地面礦物采用的一種方法。先把礦體上的覆蓋層剝離掉,暴露礦層,然后在露天下用電鏟等機械采掘,不需要鑿井。 開采近地面礦物采用的一種方法。先把礦體上的覆蓋層剝離掉,暴露礦層,然后在露天下用電鏟等機械采掘,不需要鑿井
  94. 釀采
      富於文采。
  95. 披采
      廣為采集。
  96. 頗采
      稍微采用。
  97. 青采
      青色彩衣。
  98. 瑞采
      同「瑞彩」。
  99. 樵采
      1.打柴。 2.打柴的人。
  100. 銓采
      選拔搜尋。
  101. 清采
      清峻而有風采。
  102. 染采
      指將織物染成彩色。
  103. 三采
      三種顏色。特指朱﹑白﹑蒼三色。
  104. 喝采
      舊指賭博時的呼喝叫采。
  105. 地下開采
      地下開采為從地下礦床的礦塊里采出礦石的過程,通過礦床開拓、礦塊的采準、切割和回采4個步驟實現。
  106. 芻蕘可采
      芻蕘可采比喻愚者的意見也有可以采取的。
  107. 衣無二采
      猶言衣不重采。形容衣著樸素。
  108. 奪人風采
      非常的引人注目。
  109. 旁稽博采
      表示廣泛地查考引用材料,進行論證。
  110. 一睹風采
      來看一看他人優雅的神采。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111. 顔采
      1.容貌。宋 梅堯臣《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以送之》:「是時予愛之,顏采莫得望。」
  • 采字在中間的詞語
  1. 於闐采花
      古西域樂曲名。唐李白樂府有《於闐采花》,蕭士赟題解引《樂錄》:「《於闐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2. 討采頭
      謂求得好預兆。
  3. 地下采礦
      也稱「地下開采」。通過挖掘出的井筒和巷道到達地下的礦體,并將礦塊切割、破碎和運出的采礦工作。通常還包括礦井內的通風、排水、防止井內事故等工作。適合於礦體埋藏較深的條件。
  4. 九天采訪
      「九天采訪使者」的略稱。
  5. 康采恩
      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形式之一。它由不同經濟部門的許多企業,包括工業企業、貿易公司、銀行、運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聯合組成。目的在於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以攫取高額利潤。它操縱經濟命脈,控制國家機器,決定國家的對內對外政策。[德Konzern]
  6. 藍采和
      傳說中八仙之一。相傳他身穿破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露。手持大拍板,在鬧市行乞,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醉飲於濠梁酒樓,聞云中笙簫聲,忽飄然升空而去。
  7. 露天采礦
      也稱「露天開采」。通過剝離礦體上覆巖土,然后在露天狀態下自上而下開采礦石的工作。有作業安全、可采用大型采礦機械、生產能力大、礦石損失少等優點。但僅適合於礦體埋藏淺、賦存條件簡單、儲量大的礦床。
  8. 風采動人
      風度神采、才華打動人心,令人神往。
  9. 廣采眾長
      廣:廣泛;采:長:長處,優勢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10. 任君采擷
      采擷,采摘,摘取,選錄,采集。任君采擷就是任你采集、采摘的意思。
  11. 停采期
      Pluck stopping date,亦稱「封園期」。
  12. 越女采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越女天下白,鏡湖五月涼」。
  13. 文采奕奕
      文章出眾,無人可比。
  14. 文采飛揚
      形容一個人文采很好,寫文章生動。
  15. 政府采購
      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依法在規定范圍內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以公開招標為主要采購方式。
  16. 文采藻飾
      修飾文章,使之富有文采。
  17. 物資采購
      物資采購核算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購成本。
  18. 文采斐然
      指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典雅艷麗和令人賞心悅目的色彩和風格,說一個人文采好。
  19. 增采樣
      通過對原連續時間信號的過采樣,可以得到一組采樣值x,從而我們從該組采樣值再進行適當的采樣也不會引起混疊失真,而這里的第二次采樣得到新的一組采樣值 xx 的過程就叫做減采樣。
  20. 分域采樣
      根據采樣目的和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劃分出采樣單元,按單元分別進行的系統采樣。
  21. 神采秀澈
      指人風神俊朗。
  • 包含采字的成語
  1. 左右采獲
      左手右手都有收獲。比喻研究學問,多采材料。
  2. 張燈結采
      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同「張燈結彩」。
  3. 遺風余采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度文采。
  4. 衣不重采
      重:重疊;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鮮艷的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5. 興高采烈
      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謳竹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6. 無精打采
      采:興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形容不高興 、不振作、沒有神采
  7. 文采風流
      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風度。亦指才華橫溢與風度瀟灑的人物。
  8. 搜巖采幹
      比喻想方設法羅致閑散的人才。
  9. 升山采珠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不到目的。
  10. 神采飛揚
      形容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
  11. 神采奕奕
      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精神飽滿的樣子;容光煥發的樣子
  12. 神采英拔
      指人的容貌、儀態英俊非凡。
  13. 褒采一介
      褒:褒獎;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細小的長處也可以褒獎、采用。
  14. 博采群議
      博:廣;議:建議。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
  15. 博采眾長
      博采:廣泛搜集采納。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16. 采擢薦進
      擢:選拔,提拔;薦:推薦。指對人才的選拔、舉薦和提升。
  17. 采葑采菲
      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葑即蔓青,葉和根、莖地可食,但根莖味苦。
  18. 采光剖璞
      采:采集;璞:含有美玉的石頭。采集金子,剖璞取玉。比喻在眾人之中選拔優秀人才。
  19. 采椽不斫
      采:柞木。比喻生活簡樸。
  20. 采及葑菲
      別人征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21. 采蘭贈芍
      蘭:蘭花,花味清香;芍:芍藥。比喻男女互贈禮物,表示相愛。
  22. 采善貶惡
      采:選擇;貶;貶斥。采取善良的行為,貶斥惡劣的行徑。
  23. 采薪之憂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謳豬患疾病,不能外出打柴。作為婉稱有病而無法親赴之辭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孟子》
  24. 雕文織采
      比喻詞藻華麗。
  25. 犢牧采薪
      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比喻老而無妻的人
  26. 葑菲之采
      不可因葑菲根莖味苦而連葉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處,應發德為重,不可因女子容顏衰退而遺棄。后常用作請人有所采取的謙詞。
  27. 幹名采譽
      幹:求;采:取。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名譽。
  28. 光采奪目
      形容鮮艷耀眼。同「光彩奪目」。
  29. 精采秀發
      精采:精神、神采;秀發:煥發。形容人的精神煥發。
  30. 驚采絕絕
      形容才華驚人,文辭瑰麗。
  31. 舉手可采
      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極容易取得。
  32. 龍潛鳳采
      比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現。
  33. 茅屋采椽
      指住宿簡陋。
  34. 謬采虛聲
      指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
  35. 鋪采摛文
      指鋪陳文采。
  36. 披榛采蘭
      披:拔開;榛:叢生的荊棘。撥開荊棘,采摘蘭草。比喻選拔人才。
  37. 罄山采木
      罄:完,盡。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比喻殘酷剝削。
  38. 雜采眾說
      雜:多種多樣地;采:采碑,采納。廣泛地采納眾家學說、說法。
  39. 文采緣飾
      文采:指文章精采;緣飾:指衣物鑲綴的花邊。指花邊文學,文筆精美。
  40. 文采炳煥
      本指豹身花紋,光彩四溢。后形容書法精技藝湛,光彩照人。
  41. 神采煥然
      神采:顯露在外的精神。臉上神態十分有光采。
  42. 衣不擇采
      衣服不選擇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采」字的造詞

  • 采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采邑
      又稱「采地」。封建社會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屬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農民。受到這種賞賜的人必須效忠君主,并承擔進貢和在戰時提供兵員的義務;對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轄權,并課征租稅。初為終身占有,后變為世襲。中國盛行於周朝,西歐於中世紀實行。
  • 采字在結尾的詞語
    • 采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采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