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造詞
「蹦」字的造詞
- 蹦蹦調
見「蹦蹦戲」。
- 蹦蹦兒車
一種摩托三輪貨車,以行駛時發出嘣嘣的響聲而得名。 一種摩托三輪貨車,以行駛時發出嘣嘣的響聲而得名
- 蹦蹦兒戲
評劇的前身。參看〖評劇〗。
- 蹦蹦戲
1.亦稱「蹦蹦調」。 2.戲曲劇種名。評劇的一個支派,早期叫「北京蹦蹦」。現已與評劇合流。
- 蹦床
1、 一種體育器械,外形像床,有彈性。2、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在蹦床上完成跳躍、翻騰、旋轉等動作。
- 蹦達
見「蹦跶」。 奔跑跳動;活躍七老八十的人了,沒幾天蹦達了
- 蹦跶
蹦跳,現多比喻掙扎: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 蹦豆兒
〈方〉①鐵蠶豆。②小孩兒。
- 蹦高
(蹦高兒)跳躍:樂得直蹦高兒。
- 蹦極
一種體育運動,用一端固定的有彈性的繩索綁縛在踝部從高空跳下,身體在空中上下彈動。也說蹦極跳。
- 蹦套
謂事情不成功。
- 蹦跳
跳躍:他高興得蹦跳起來ㄧ孩子們從院子里蹦蹦跳跳地跑進來。
- 蹦子
1.方言。小形硬幣的俗稱。舊時銅元稱黃蹦子,鎳幣稱鋼蹦子。 2.謂用繩或帶纏繞綁扎成的有彈性的網狀物件。
- 蹦走
跳躍著走。
- 蹦迪
跳迪斯科舞。
- 蹦木根
崩沒根——指說不著邊兒的話,吹牛的意思。
- 蹦極跳
蹦極。
- 蹦躂
1.跳躍。梁斌《紅旗譜》十:「他看見一只鳥,兩只小爪一蹦躂一蹦躂的,順著棉壟往前跳躍。」權寬浮《牧場雪蓮花》:「她這時在地上蹦躂了幾下,把身子捶打了一陣。」康濯《春種秋收》:「‘對!我贊成你這話!’天成 說。真像一根筋那樣蹦搭了兩下,向他周圍的群眾嚷道:‘同志們!這事兒是風吹云散,往后誰也不許提啦!’」《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不到點兒你傻坐著,看凍壞了,還不出來蹦達蹦達!」
- 硬蹦蹦
堅硬。
- 躥蹦
蹦跳。如:成群的猴子滿山上躥蹦。
- 幹蹦蹦
幹硬貌。
- 活蹦蹦
活蹦亂跳。
- 扔蹦
見「扔崩」。
- 乾蹦蹦
幹硬貌。徐慎《四書記》:「社員們掏出自家準備好的、被熾熱的空氣烤得幹蹦蹦的幹饃,泡進開水里,香甜地吃起來。」
- 一蹦子
方言。猶一撒腿。
- 打蹦兒
方言。跳起來。〈方〉∶跳躍,向上蹦
- 亂蹦亂跳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潑、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蹦與跳同意,亂蹦亂跳就是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 著緊蹦子
偶爾地、突然地、沒有準備地。作副詞用。
- 鮮蹦活跳
指魚、禽等亂蹦亂跳而有生氣。
- 蹦蹦跳跳
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
- 活蹦亂跳
歡蹦亂跳,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歡蹦亂跳
- 連蹦帶跳
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