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造詞
「跛」字的造詞
- 跛牂
1.亦作「跛?」。 2.跛足的母羊。
- 跛擊
見「跛覡」。
- 跛足
1.瘸腿。 2.特指戰國趙平原君鄰家一跛人。其人蹣跚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見而笑之。跛者及平原君門客怒,平原君終斬美人以謝。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跛匡
殘廢的人。
- 跛足從事
鱉的別稱。
- 跛腳
1.瘸腿。亦指瘸腿的人。 2.蹩腳。比喻尷尬﹑差勁。
- 跛躃
見「跛躄」。
- 跛倚
1.站立歪斜不正,倚靠於物。指不端莊的樣子。 2.偏向於某一方。
- 跛踦
行步不穩貌。
- 跛眇
1.足跛與眼盲。 2.泛指有殘疾的。
- 跛覡
1.亦作「跛擊」。 2.指男巫。
- 跛奚
跛足奴。
- 跛蹇
1.瘸腿。 2.一瘸一拐地走。 3.指駑鈍之馬。
- 跛羅蓋
方言。膝蓋。
- 跛子
跛腳的人,瘸子。 跛行的人。亦稱「瘸子」
- 跛驢
瘸腿的驢子。常比喻平庸駑鈍的人。
- 跛鱉
1.瘸腿的鱉。亦泛指鱉。鱉行動遲緩,故稱。 2.比喻駑鈍;低劣。 3.比喻駑鈍低劣之人。
- 跛跨
跛腳,瘸腿。
- 跛蹩
1.跛行。 2.指駑馬。
- 跛夫
1.瘸腿的人。 2.指春秋時晉大夫郄克。克足跛,故稱。克出使之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克登階,婦人笑之。克后敗齊師於鞌。事見《左傳.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
- 跛曳
跛足曳行。
- 跛癱
腳偏廢不能行走。
- 顛跛
行走時腿腳不平穩。
- 蹇跛
跛足。
- 眇跛
盲人和跛子。
- 偏跛
腳有毛病,走起路來身體不平衡。
- 踦跛
兩足著地時重心偏於一邊。
- 跖跛
足部病變而致跛行。
- 傴巫跛擊
古代的巫師。
- 盲僮跛豎
瞎眼跛足的童仆。
- 跛鱉千里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跛腳的鱉雖然爬行不便,但仍可以行走千里。比喻資質駑鈍的人,只要努力不輟,也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