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造詞


「謠」字的造詞


  • 謠字在開頭的詞語
  1. 謠言
      1.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2.沒有公認的傳說。3.民間流傳的評議時政的歌謠,諺語。如:兄等曾聞得近日小兒謠言否?——《於謙全傳》。
  2. 謠俗
      指風俗習慣。如:謠俗被服。——《史記.貨殖列傳》。
  3. 謠諺
      歌謠和諺語的合稱。兩者都是口頭創作。謠多有韻,可歌唱;諺也有不少用韻語。短小精練,便於流傳。很多作品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
  4. 謠風
      造謠、傳播謠言的風氣。 造謠、傳播謠言的風氣
  5. 謠傳
      1.廣為流傳而無明確基礎或來源的信息。如:純屬謠傳。2.謠言傳播。如:據謠傳。
  6. 謠諑
      造謠誹謗。 造謠誹謗謠諑謂余以善淫。——《離騷》
  7. 謠語
      是諺語。
  8. 謠諑不斷
      造謠毀謗。
  9. 謠諜
      制造流言飛語和派人刺探情況。
  10. 謠喙
      猶謠言。
  11. 謠詠
      1、歌頌,詠唱。2、歌謠。
  • 謠字在結尾的詞語
  1. 辟謠
      說明事實真相,駁斥謠言。 說明事實真相,駁斥謠言
  2. 傳謠
      傳布謠言。 傳布謠言
  3. 歌謠
      指隨口唱出,沒有音樂伴奏的韻語,如民歌、民謠、兒歌等。 隨口唱出的沒有音樂伴奏的韻語,如民歌、民謠、兒歌、童謠等
  4. 民謠
      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集民謠三百余篇成卷。
  5. 造謠
      為迷惑他人而捏造消息。 為迷惑他人而捏造消息造謠中傷
  6. 三謠
      指 唐 白居易 所作的《朱藤謠》、《蟠木謠》、《素屏謠》。
  7. 白云謠
      古神話中 西王母 為 周穆王 所作之歌。
  8. 復陂謠
      漢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謠。 事見《漢書·翟方進傳》:「王莽 時,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進,童謡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云者?兩黃鵠。’」宋 范成大《圍田嘆》詩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條,膏潤千年廢一朝。安得能言兩黃鵠,為君重唱《復陂謡》。」清 查慎行《新河》詩:「故道視同甌脫地,小兒爭唱《復陂謡》。」
  9. 僮謠
      即童謠。
  10. 謳謠
      歌唱;歌詠。
  11. 詩謠
      歌謠。
  12. 諑謠
      毀謗。
  13. 長謠
      放聲高歌;長篇樂曲或詩歌。
  14. 輿謠
      民謠。
  15. 里謠
      指民間謠諺。
  16. 音謠
      猶謠言。
  17. 行謠
      猶行歌。
  18. 謌謠
      歌謠、歌頌、歌唱。
  19. 楚謠
      1.楚 地歌謠。 南朝 梁 江淹《<雜體詩>序》:「夫 楚 謡 漢 風,既非一骨;魏 製 晉 造,固亦二體。」唐 張祜《送周尚書赴滑臺》詩:「楚 謡《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宋 王安石《籌思亭》詩:「坐聽 楚 謡知歲美,想銜杯酒問花朝。」
  20. 詠謠
      歌唱吟詠。
  21. 踏謠
      1.猶踏歌。
  22. 甿謠
      民間歌謠。
  23. 迭謠
      輪流歌唱。
  24. 新謠
      新歌。
  25. 衢謠
      街頭巷尾的歌謠。 指民謠。
  26. 鬼謠
      鬼傳唱的歌謠。
  27. 阜財謠
      指《南風歌》。因其歌辭中有「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之語,故云。亦泛指稱頌天下太平富足之歌謠。
  28. 康衢謠
      《列子·仲尼》:「堯 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億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非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堯 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問大夫,大夫曰:‘古詩也。’」后因稱歌頌盛世之歌為「康衢謡」。王闿運《丁文誠誄》:「始為藏垢之藪,令有康衢之謡。」
  29. 五袴謠
      稱頌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謠。
  30. 公安童謠
      白鼉鳴,龜背平。
  • 謠字在中間的詞語
  1. 造謠學校
      劇咕。英國謝立丹作於1777年。施尼威爾夫人等一群貴族男女以造謠生事為樂,專門破壞別人的名譽和家庭幸福。施尼威爾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謠學校」。 
  2. 舉謠言
      朝臣為了解民風民意而搜集民間謠諺等返奏朝廷。
  3. 踏謠娘
      南北朝 及 唐 代散樂。
  4. 雜歌謠辭
      郭茂倩,字德粲,鄆州須城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
  • 包含謠字的成語
  1. 造謠生事
      制造謠言,挑起事端。
  2. 造謠中傷
      中傷:攻擊和陷害別人。制造謠言,陷害別人。
  3. 造謠惑眾
      制造謠言,迷惑群眾。
  4. 詬誶謠諑
      詬:辱罵;誶:斥責;謠諑:造謠污蔑。辱罵斥責,造謠誹謗。形容相互勾心斗角,弄得烏煙瘴氣。
  5. 康衢之謠
      康衢:暢通無阻的大道;謠:歌謠。在寬闊暢通的大道上唱著歌謠。多用來比喻太平盛世。
  6. 謠諑誣謗
      憑空捏造事實,對人加以誣陷和毀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