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造詞
“訂”字的造詞
- 訂報
預訂報紙。 預訂報紙
- 訂戶
由於預先約定而得到定期供應的個人或單位,如報刊的訂閱者,牛奶的用戶等。也作定戶。
- 訂稽
稽考訂定。
- 訂訛
訂正文字謬誤。
- 訂貨
預訂的產品或貨物:訂貨已如期發運。也作定貨。
- 訂議
1.謂商定議事文稿。 2.定議﹔商議決定。
- 訂庚
即訂婚。舊時用交換男女年庚帖子表示訂婚﹐故稱。
- 訂考
考核﹑訂正。
- 訂定
1.修訂﹔校定。 2.訂立定當。 3.約定。
- 訂購
約定購買(貨物等):訂購機票。也作定購。
- 訂交
彼此結為朋友。 結為朋友
- 訂辨
1.亦作“訂辯”。 2.訂正辨明。
- 訂金
定錢。也作定金。
- 訂期
約定日期。
- 訂單
訂購貨物的合同、單據。也作定單。 企業采購部門向原材料、燃料、零部件、辦公用品等的供應者發出的定貨單
- 訂闕
訂補缺失。
- 訂實
1.核定事實。 2.猶落實。
- 訂疑考誤
訂正﹑考據疑誤的文字。
- 訂閱
預先付款訂購(報紙、期刊)。也作定閱。 訂購
- 訂盟
結盟﹔締盟。
- 訂述
謂訂正舊聞﹐編寫成書。
- 訂立
雙方或幾方把商定的事項用書面形式(如條約、合同等)肯定下來:訂立衛生公約ㄧ兩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訂立了貿易協定。
- 訂終身
謂男女盟誓結為夫婦﹐永不負心。
- 訂頑
訂正愚頑。宋張載嘗題字於學堂雙牖﹐左書“砭愚”﹐右書“訂頑”。
- 訂親
訂婚。
- 訂禮
1.評論禮制。 2.訂親的禮物。
- 訂證
訂正﹑考證。
- 訂諾
言定允諾。
- 訂賣
訂約出賣。
- 訂制
1.定制。指某一產品經雙方協商同意﹑簽訂合同﹐甲方預付部分貨款﹑乙方負責制造。 2.制訂。
- 訂正
改正(文字中的錯誤)。 校正錯誤文字訂正版
- 訂閲
指報紙、期刊預先付款,定時送閱。冰心《我的童年》:“而且學校圖書室訂閱的,都是《民呼報》之類。”《解放日報》1983.10.2:“仍訂閱各種報紙,關心時局動向。”
- 纂訂
編修制訂。
- 重訂
1.謂重新訂立條約﹑規章制度等。 2.謂重新修正著作。
- 征訂
出版﹑發行機構向單位或個人征求訂購或訂閱出版物。
- 正訂
訂正;改正著作中的謬誤。
- 增訂
增補和修訂。多用於書籍﹑著作。 增補并修訂增訂本
- 預訂
1.預先訂租。 2.預先訂閱﹑訂購。 事先訂約購買東西
- 修訂
修改訂正。 編者對文章(如古代作家的著作)的修改訂正
- 校訂
對照可靠的材料改正書籍、文件中的錯誤。 對照正確的資料修改另一份資料中的錯誤
- 辨訂
辨訛訂訛。
- 編訂
編纂校訂:編訂《唐宋傳奇集》。
- 辯訂
辨訛訂訛。辯﹐通“辨”。
- 參訂
1.參酌評定。 2.參校訂正。
- 補訂
補充訂正。
- 改訂
修訂(書籍文字、規章制度等):改訂計劃。
- 函訂
用書信約定。
- 交訂
猶講定。
- 較訂
校核考訂。
- 考訂
考據訂正。
- 課訂
征收賦稅。訂﹐賦稅。
- 科訂
向百姓征收賦稅。
- 厘訂
1.整理訂正。 2.制訂。
- 擬訂
草擬。 初步制訂;起草擬訂方案
- 簽訂
雙方訂立條約或契約并簽字。 簽署簽訂買賣合同
- 敲訂
1.推敲制訂。 2.謂把事情交代清楚。
- 詮訂
評斷考訂。詮﹐通“銓”。
- 謹訂
一種正式的禮儀用語,“謹訂”就是預訂或預定的意思。
- 暗訂
私下里約定。
- 合訂本
把分卷分冊的書籍或報刊雜志等裝訂成冊的,稱合訂本。
- 裝訂機
通過機械的方式(手動或自動、全自動)將紙張、塑料、皮革等用裝訂釘或熱熔膠,尼龍管等材料固定的裝訂設備。
- 補漏訂訛
補:補充,填滿;訛:錯誤。補充缺漏,訂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