釁造詞


「釁」字的造詞


  • 釁字在開頭的詞語
  1. 釁隙
      1.裂縫;可乘之隙。 2.仇怨;隔閡。 3.疏漏,缺失。 4.糾紛,爭執。 5.猶禍亂。 裂縫。引申為意見不合,感情有裂痕吳魏自來無仇,皆因 劉備之故,致生釁隙。——《三國演義》
  2. 釁兆
      猶征兆。事情發生之前的跡象。
  3. 釁鐘
      古代殺牲以血涂鐘行祭。
  4. 釁沐
      本謂用芳香的草涂身后沐浴以去除穢惡。引申指認真研究,取精用宏。
  5. 釁廄
      涂牲血於新修治的馬廄。
  6. 釁隟
      釁隙。
  7. 釁累
      謂禍患或事端的牽連。
  8. 釁鬯
      古代喪禮中涂尸的香酒。
  9. 釁端
      猶爭端;事端。 爭端;事端彼無間隙,而自啟釁端,就使克之,后患愈重。——《新編五代史平話》
  10. 釁情
      罪情,罪惡的用心。
  11. 釁潔
      古人為祓除穢惡,涂香於身而后入浴以示潔。
  12. 釁會
      有隙可乘的時機。
  13. 釁鼓
      古代戰爭時殺人或殺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
  14. 釁首
      禍亂之首。
  15. 釁浴
      用芳香的草藥涂身(或熏身)并以和湯沐浴潔身。
  16. 釁聞罕漫
      不明貌。
  17. 釁鬩
      發生在兄弟間的嫌隙與爭端。
  18. 釁難
      猶言仇隙。
  19. 釁逆
      叛亂。
  20. 釁龜
      古代的一種祭祀。 殺牲以血涂龜。
  • 釁字在結尾的詞語
  1. 戰釁
      引起戰爭的事端。
  2. 造釁
      制造事端。
  3. 災釁
      1.亦作「災舋」。 2.禍端。
  4. 有釁
      1.謂有可乘之機。 2.有缺失。 3.有嫌隙﹐有怨恨。
  5. 臧釁
      貪贓的嫌疑。
  6. 嬰釁
      獲罪。
  7. 疑釁
      因疑忌而致爭端。
  8. 尋釁
      釁:事端。故意找借口挑起事端:尋釁鬧事。 尋隙挑釁
  9. 銷釁
      消除爭端。
  10. 險釁
      1.亦作「險舋」。 2.艱難禍患。
  11. 瑕釁
      ①可乘之機;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釁以成事業|彼此未忘瑕釁。②過失:瑕釁屢彰,罪當萬死。
  12. 嫌釁
      1.亦作「嫌舋」。 2.猶嫌隙。
  13. 亡釁
      逃亡的征兆。
  14. 宿釁
      往昔的嫌隙。
  15. 挑釁
      尋釁生事,蓄意挑起爭端:制止戰爭挑釁。
  16. 伺釁
      1.亦作「伺舋」。 2.尋找可乘之機。
  17. 三釁
      謂三瑕隙。
  18. 抱釁
      1.亦作「抱舋」。 2.處於嫌疑危難之中;負罪。
  19. 邊釁
      邊境上的爭端。 邊界上的沖突制造邊釁
  20. 變釁
      發生變亂的事端或征兆。
  21. 猜釁
      因猜疑而生嫌隙。
  22. 讎釁
      怨仇﹐仇恨。
  23. 敵釁
      敵人的挑釁。
  24. 奮釁
      見「奮舋」。
  25. 負釁
      1.亦作「負舋」。 2.猶負罪;獲罪。
  26. 構釁
      構成釁隙;結怨。
  27. 觀釁
      窺伺敵人的間隙。
  28. 禍釁
      猶禍隙。
  29. 賈釁
      招致事端。
  30. 咎釁
      1.亦作「咎舋」。 2.罪過。
  31. 開釁
      引起爭端。后多指挑起戰爭。
  32. 狂釁
      大罪。
  33. 內釁
      內部的嫌隙﹑爭端。
  34. 起釁
      挑起事端;尋釁。
  35. 愆釁
      過錯。
  36. 讓釁
      向對方的挑釁作出讓步。
  37. 稔釁
      釀成爭端。
  38. 啓釁
      引發嫌隙;挑起爭端。明 張敬修 等《文忠公行實》:「太師復以書抵 王公 曰:今之議者,皆謂和戎示弱,開市啟釁,此殆不然。」《明史·梁震傳》:「震 曰:‘凡啟釁者,謂寇不擾邊,我橫挑邀功也。今數深入,乃不思一挫之耶?’」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一章第六節:「中國 在 滿清 政府統治下,即使不因鴉片啟釁,遲早也要被出賣,淪為半殖民地。」
  39. 冤釁
      仇隙。
  40. 復餗之釁
      復餗之釁出處是《晉書·蔡謨傳》,用法是作主語、賓語;用於比喻句。
  • 釁字在中間的詞語
  1. 瘡巨釁深
      猶創巨痛深。
  2. 尋釁滋事
      尋釁滋事是指行為人結伙斗毆的、追逐、攔截他人的、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其他尋釁滋事的行為。
  • 包含釁字的成語
  1. 釁稔惡盈
      猶言罪大惡極。罪惡大到了極點。
  2. 貪功起釁
      貪圖功績,有意挑起事端。
  3. 三釁三浴
      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4. 惡盈釁滿
      釁:罪過。形容罪惡累累。
  5. 觀釁而動
      釁:破綻、漏洞。探察對方的破綻、漏洞,乘機發動進攻。
  6. 觀釁伺隙
      釁、隙:破綻、漏洞。探察對方的破綻、漏洞,以待時機。
  7. 禍結釁深
      災禍接連不斷,矛盾巨大深重。
  8. 抉瑕摘釁
      指刻意挑剔缺點毛病。
  9. 三釁三沐
      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10. 蕭墻之釁
      因內部問題而引起的危機。
  11. 鬩墻之釁
      鬩墻:兄弟相爭於內;釁:縫隙,引申為爭端。原指兄弟互相爭吵。后比喻兄弟紛爭。
  12. 一簣之釁
      釁:事端,征兆。比喻極小的事端。
  13. 抉瑕擿釁
      抉:挑出;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毛病;擿:揭發;釁:嫌隙,破綻。形容尋求缺點和破綻,故意挑剔。
  14. 覆餗之釁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壞了,食物倒出。指因不勝其力而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