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造詞


「薇」字的造詞


  • 薇字在開頭的詞語
  1. 薇蕨
      薇和蕨。嫩葉皆可作蔬,為貧苦者所常食。
  2. 薇省
      紫薇省的簡稱。借指中樞機要官署。
  3. 薇藿
      薇和藿。貧苦人用以充饑。
  4. 薇歌
      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餓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見《史記.伯夷列傳》。
  5. 薇垣
      1.唐開元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元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時常以薇垣稱相當於中書省的中樞機構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稱。
  6. 薇客
      薇客網的簡稱,也是薇客網用戶的統一昵稱。
  7. 薇籽
      直立灌木,高1~2米;以薇籽的根、皮或葉入藥。在《*辭典》主治:解毒驅蟲,接骨,散瘀消腫。治跌打損傷,骨折,蛔蟲癥,黃疸型肝炎。
  • 薇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野薔薇
      落葉灌木,莖細長,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狀復葉,小葉倒卵形或長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果小,球形,可以入藥,有利尿作用。 泛指野生的薔薇
  2. 采薇
      ①《史記.伯夷列傳》載: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伐殷,武王滅殷后,他倆遁入首陽山,發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終於餓死。后因以喻隱居不仕。②《詩.小雅》篇名。寫抵御玁狁(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西周士兵在征戍期間的勞苦和思鄉情緒,以及戰后歸來的感傷。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句被后人認為是《詩經》中最出色的句子。
  3. 餐薇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餐薇」謂寧死不屈節。
  4. 餓薇
      謂伯夷恥食周粟,采薇於首陽山,終至餓死。事見《史記.伯夷列傳》。
  5. 菲薇
      草木茂密貌。
  6. 黃薔薇
      即黃刺玫。
  7. 密薔薇
      清代廣東順德縣的婚嫁習俗之一。
  8. 薔薇
      雙子葉植物,薔薇科。落葉或常綠灌木。莖直立、攀援或蔓延,枝上常有刺。花有白、黃、粉紅等色,有芳香。果為薔薇果。除供觀賞外,可提取芳香油和供藥用。
  9. 茹薇
      采食野菜。《史記.伯夷列傳》:「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因用「茹薇」為隱居不仕之典。
  10. 虎嗅薔薇
      表述愛之細膩。
  • 薇字在中間的詞語
  1. 紫薇省
      見「紫微省」。
  2. 薔薇劍
      武功高強的劍客燕南飛枉持一柄薔薇劍,卻甘心情愿作武林惡魔公子羽替身,因此,他雖能誅殺公孫屠等丑類,但是,在大俠傅紅雪的快刀之下卻難逃公道。
  3. 紫薇罵郎
      形容居於弱勢的個人公然挑戰居於強勢的群體,結果遭到后者的無情打擊。含有憐憫的意思。
  4. 紫薇舍人
      紫薇舍人即中書舍人。
  5. 采薇集
      一個純天然綠色護膚品牌。
  6. 白薇圓
      一種藥名,主治補調沖任,溫暖子宮。
  • 包含薇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