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造詞
「菩」字的造詞
- 菩薩蠻
①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均押兩仄聲韻轉押兩平聲韻。②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用在套曲中。
- 菩提樹
常綠喬木。葉卵圓形,花隱藏在球形花托內,果實扁圓形,樹幹內所含乳狀汁液可制硬樹膠。 印度的一種著名的榕屬植物,因植株高大,壽命長和在經濟用途上為蟲膠的來源而著稱,它與孟加拉榕的區別在於無支根
- 菩薩面
形容慈祥的面容。
- 菩薩魚
魚名。即鯼魚。
- 菩薩
①梵文音譯全稱為「菩提薩埵」,意為「覺有情」,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人。佛教指達到自覺(自身得到解脫)、覺他(使眾生達到解脫)兩項修行果位者。原為釋迦牟尼尚未成佛時的稱號。后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在民間,有時也稱佛教神像為菩薩。②比喻心地慈善的人。
- 菩薩十施
華嚴經卷二十一‘十無盡藏品’舉出,菩薩以慈悲心而行十施,即:分減施,謂菩薩仁慈好行惠施,以美食先分與眾生,其后乃食,復詭豬中之八萬戶蟲,亦普得滿足。 竭盡施,謂菩薩以美食、華衣等資生之具,隨其所有而一切盡施,乃至於身命,亦無所吝惜。
- 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發菩提心,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 菩提道
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
- 菩提圣果
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 王菩
即王瓜。
- 涅菩
英語nebula的音譯。星云。
- 須菩提
1.梵語subhūti的音譯。或譯為「須浮帝」﹑「須扶提」﹑「蘇部底」等。意譯為「善現」﹑「善見」﹑「善吉」﹑「空生」等。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長者鳩留之子,出家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稱。 2.對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稱。
- 無上菩提
佛教語。謂最高之覺悟境界。
- 土地菩薩
土地神。
- 天菩薩
也稱「英雄結」。彝族男子頭飾。主要流行於四川大小涼山地區。男子額前留一小撮2天菩薩3寸長方形頭發,編成一至二條小辮,裹以數丈長的青、藍布帕包頭,在右前方扎成細長錐形,指向天空,以示英武,故稱。源於原始的對天崇拜。
- 生菩薩
活菩薩。喻容貌端麗。
- 三菩提
見「三藐三菩堤」。
- 邊菩薩
五代邊鎬的諢名。參見「邊和尚」。
- 地藏菩薩
菩薩名。佛經說他受釋迦佛囑托,在彌勒出生前,自誓渡盡六道眾生,始愿成佛。常現身於地獄之中以救苦難。
- 活菩薩
比喻心腸慈善、救苦救難的人。
- 黃毛菩薩
牛的別稱。
- 路頭菩薩
吳 地所祀的五祀中之行神。亦為財神。
- 馬明菩薩
即馬頭娘。
- 肉身菩薩
佛教語。謂即生修成的菩薩。亦為大善知識的尊稱。
- 不退菩薩
佛教術語,阿鞞跋致譯為不退,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
- 北辰菩薩
北辰,指北極星。
- 一分菩薩
受一分戒之菩薩也。
- 日光菩薩
中國大乘佛教尊上大菩薩圣名尊稱,是東方東方凈琉璃國土無量無數菩薩眾的上首大菩薩摩訶薩。
- 太陽菩提
為熱帶的一種紅褐色堅硬果實,每粒上都有一小缸點,看起來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紅褐色如同太陽之火,故名為太陽菩提。
- 十地菩薩
十地菩薩就是法云地菩薩,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云,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 十善菩薩
圓教十信位菩薩。
- 登地菩薩
地能載物,使物體安立在地上,水和氣都不行。菩薩是一種境界。登地菩薩就是形容境界能安立在某種境界中,能保持住不變不迷不倒。
- 四攝菩薩
藏傳佛教用語。指攝引眾生的四種菩薩。
- 上行菩薩
受佛付囑流布《法華經》的四菩薩之一。
- 喜見菩薩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之略。
- 大菩提
偉大的正覺。菩提即正覺的意思。
- 雨落菩提
是一個組合形容詞,取義為雨落和菩提的組合意境,即為雨滴落於菩提樹上的那一剎那的明悟。形容對人生意義的一種定位,一種領悟。
- 七菩提分
又稱七覺支、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略稱七覺。
- 心若菩提
心如止水乃是定。真定則靜(凈)。真靜(凈)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則菩提自現。
- 菩薩低眉
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菩薩心腸
比喻仁慈之心。 比喻心地仁慈吾弟以恩報仇,實是菩薩心腸。——《西湖佳話.放生善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