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造詞
「荷」字的造詞
- 荷笠
荷葉制成的斗笠。
- 荷筒
1.亦作「荷筩」。 2.即荷葉杯。
- 荷鐙
荷花形的燈。舊俗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日)將此燈浮於水上以祀鬼。
- 荷恩
蒙受恩惠。
- 荷擾
紛擾;侵擾。
- 荷蓋
1.傳說中用荷葉做的房頂。 2.傳說中用荷葉做的車蓋。 3.荷葉。
- 荷佩
1.承受。 2.亦作「荷佩」。感荷;感激。
- 荷盤
指荷葉。荷葉形圓,似盤,故名。
- 荷睠
見「荷眷」。
- 荷筩
見「荷筒」。
- 荷校
以肩荷枷。即頸上帶枷。校,枷。
- 荷懼
感荷惶恐。
- 荷得
承蒙;虧得。
- 荷潤
承受恩澤。
- 荷戴
荷恩戴德。
- 荷包蛋
去殼后在滾油里煎熟的整個兒的雞蛋。 去殼后在滾油里煎熟的整個兒的雞蛋
- 荷累
負累;牽累。
- 荷絲
即藕絲。
- 荷屋
傳說中用荷葉做屋頂的房子。亦指隱者之屋。
- 荷爾蒙
激素的舊稱。 激素的舊稱。為英文音譯
- 荷衣
1.傳說中用荷葉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隱士之服。 2.指舊時中進士后所穿的綠袍。
- 荷蕢
語本《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朱熹集注:「此荷蕢者亦隱士也。」后用為隱士之典。
- 荷裳
1.用荷葉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潔。語本《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雧芙蓉以為裳。」 2.指隱逸者之服。 3.借指高人隱士。
- 荷糧
舊時苛捐雜稅的一種。
- 荷花
①蓮的花。②蓮。
- 荷禮
苛細的禮節。
- 荷扇
荷葉。荷葉形似扇,故稱。
- 荷蕩
生長荷花的湖。
- 荷蒙
猶承蒙;承受。
- 荷鼻
荷葉的蒂。
- 荷珠
荷葉上的水珠﹑露珠。
- 荷感
感謝;感激。
- 紫荷
古時尚書令、仆射、尚書等高官朝服外負於左肩上的紫色囊。
- 稚荷
新長出的荷花;幼蓮。
- 芋荷
即芋艿。因其葉似荷,故名。今閩西﹑粵東客家話尚有此稱。
- 珍荷
謂承蒙厚愛。
- 玉荷
喻燈檠。
- 銀荷
指銀質荷形的燈盞或燭臺。
- 戰荷
惶恐感激。
- 膺荷
猶承受。有感恩之意。
- 依荷
依靠。
- 楊荷
古代楚地流行的歌曲名。
- 揚荷
同「揚阿」。
- 銅荷
1.銅制的呈荷葉狀的燭臺。 2.古代銅制的計時儀器上的荷葉狀容器。
- 賒荷
賒欠和負債。
- 勃荷
即薄荷。
- 碧荷
碧蓮;綠荷。
- 播荷
源於印地語bh?r(梵語bh?ra)﹐原意為重量﹐負荷。亦用作重量單位﹐舊時通行於印度﹑中國沿海和南洋一帶。
- 慚荷
羞慚感荷。向對方表示感謝之詞。
- 承荷
猶秉承。
- 出荷
指出荷糧。
- 蕃荷
薄荷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薄荷》。
- 風荷
風中的蓮花或蓮葉。
- 寒荷
傳說中一種耐寒的荷花。
- 髻荷
指荷花形的發髻。
- 伎荷
出水面的荷花。伎,通「企」。
- 肩荷
1.肩挑或肩扛。 2.擔負。
- 金荷
1.見「金荷葉」。 2.燭臺上承燭淚的器皿。形如蓮葉﹐用金﹑銀或銅制成﹐亦借指燭。
- 扛荷
肩抬。
- 枯荷
指枯萎的荷葉。
- 愧荷
猶感荷。謂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
- 藕荷
見「藕合」。
- 蒲荷
香蒲與荷的合稱。
- 輕荷
輕倩艷麗的荷花。
- 青荷
綠色的荷葉。
- 榮荷
謂受恩承惠。
- 蘘荷
一名蘘草。亦名覆葅﹑葍蒩。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冬枯。夏秋開花,花白色或淡黃。根似姜,可入藥。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mioga ),原產中國,高二三尺,開白色或淡黃色大花,結蒴果,莖與葉可制纖維,根入藥
- 紅荷
紅荷是牡丹品種。 中花;中度喜光稍耐半陰;喜溫和;具有一定耐寒性;忌酷熱;適宜高燥;懼濕澇。荷花型;花紅色;花瓣大;邊緣色淺;瓣硬;雄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