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造詞
“蕩”字的造詞
- 蕩地
積水長草的洼地。又稱蕩田。
- 蕩蠲
消除。
- 蕩掉
擺動。
- 蕩覆
動搖顛覆。
- 蕩瀁
1.亦作“蕩漾”。 2.波動貌。
- 蕩寇志
一名《結水滸傳》。長篇小說。清代俞萬春作。七十回,附結子一回。繼《水滸傳》之后,敘述陳希真、陳麗卿等及官軍蕩平梁山,并將梁山泊好漢一一誅滅的故事。表現了作者極端仇視梁山義軍的思想傾向。
- 蕩失
蕩然無存。
- 蕩風
1.抵御行路風寒。亦用為比喻義。 2.頂風。
- 蕩思
1.滌除愁思。 2.邪念。
- 蕩兀
顛簸,震蕩。
- 蕩舟
1.以手推舟,行於陸地。《論語.憲問》:“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奡多力,能陸地行舟。”邢昺疏:“蕩,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一說,以舟船沖鋒陷陣。見清顧炎武《日知錄.奡蕩舟》。 2.劃船。
- 蕩佚
放縱;不受約束。
- 蕩產
破產,耗盡產業。
- 蕩攘
清除。
- 蕩宥
寬恕。
- 蕩薄
1.激蕩。 2.澆薄;不莊重。
- 蕩戶
恃湖塘水產為生的人家。
- 蕩夷
掃蕩平定。
- 蕩檢
謂行為放蕩,不守禮法。
- 蕩定
猶蕩平。
- 蕩志
1.謂滌凈憂慮,恣逞情懷。 2.放縱之情。 3.動搖﹑渙散意志。
- 蕩揚
飄揚;飄蕩。
- 蕩寒
猶擋寒。抵御寒氣。
- 蕩激
激蕩。翻騰沖擊。
- 蕩突
沖撞。
- 蕩主
別帥,副將。
- 蕩然
1.放縱;無拘束。 2.毀壞;消失。 3.坦蕩;寬大。 4.空寂貌。
- 蕩惑
迷惑。
- 蕩蕩
①寬廣無邊的樣子:大海蕩蕩。②(胸襟)寬闊的樣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③形容平坦:路蕩蕩。
- 蕩陳
沖擊敵方軍陣。陳,同“陣”。
- 蕩滌
沖洗;清除:蕩滌邪辟。
- 蕩析
1.動蕩離散。 2.引申為消滅;毀滅。
- 蕩逸
1.同“蕩佚”。 2.毀壞散失。
- 蕩漭
廣闊無邊貌。
- 蕩漾
①起伏搖動:水波蕩漾。②形容起伏動蕩:歌聲蕩漾|友情在心中蕩漾|晴風蕩漾落花飛。
- 蕩酒
燙酒,溫酒。
- 蕩秋千
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在地上樹一高門架,架頂懸兩根繩索,繩端用木板相連接,即成秋千。活動時,人站板上,兩手握繩,兩腳用力蹬板,使之擺動,越擺越高。或坐板上,由人推之。有單人蕩、雙人蕩。秋千比賽,大多賽擺蕩的高度,高者為勝。
- 蕩汩
迅疾流動。
- 蕩口
徒勞口舌。意謂空言。
- 蕩婦
1.古指蕩子之婦。 2.古指倡婦。 3.指淫蕩的婦女。 娼婦。古多指以歌舞為業的女藝人;行為放蕩淫亂的婦人
- 蕩折
折損。
- 蕩磨
見“蕩摩”。
- 蕩目
猶眩目。眼花繚亂。
- 蕩墜
毀滅;傾覆。
- 蕩産傾家
謂喪失全部家產。劉師培《論新政為病民之根》:“凡獄訟征科諸巨事……其有悉索賄賂致小民蕩產傾家。”
- 蕩飏
飄揚;飄蕩。
- 蕩張
在蕩一張可以胡牌的牌。
- 蕩悠
輕緩地來回搖動;擺動:小船兒在湖面上~。
- 蕩兵
- 蕩胸
1.心胸搖蕩;
- 蕩悠悠
搖晃的樣子。
- 蕩滌心靈
一種洗盡鉛華的感覺,心靈收到了啟發和洗滌,讓人有煥然一新的,重新領悟生活的感覺。
- 縱蕩
恣縱放蕩。
- 恣蕩
放蕩;淫蕩。
- 誅蕩
殺戮清除。
- 震蕩
1.動搖﹐搖蕩。 2.流離遷徙。 3.動蕩不安。
- 振蕩
電路中電壓或電流能維持周期性重復變化的過程。產生振蕩的電路稱為“振蕩電路”,由lc回路和電子器件組成,并需具有維持振蕩的能量和頻率相位的保證。也可利用增益和正反饋深度以及相位平衡條件來獲得振蕩,如阻容振蕩器。
- 游蕩
1.閑游放蕩。 2.猶游逛。 3.浮蕩,動蕩。
- 盈蕩
《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伐隨,將齊,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蕩王心焉。’”杜預注:“武王始起其眾,僭號稱王,陳兵授師,志意盈滿,臨齊而散。”后以“盈蕩”指自滿。
- 英蕩
1.亦作“英簜”。 2.古代竹制的符節,持之以作憑證,猶漢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員的印信和證件。
- 軼蕩
無拘束。
- 夷蕩
平定。
- 怡蕩
怡悅放蕩。
- 悠蕩
懸空擺動。 在空中有規律的來回擺動,或不停地旋轉鐘擺在悠蕩
- 搖蕩
1.搖擺晃蕩。 2.動蕩。 3.撼動,搖動。 4.鼓動,鼓舞。 搖晃擺動
- 冶蕩
行為放蕩。
- 遙蕩
任心放縱。
- 銷蕩
消除幹凈。
- 心蕩
心跳不安。《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 荊尸,授師孑焉以伐 隨。將齊,入告夫人 鄧曼 曰:‘余心蕩。’”北齊 劉晝《新論·清神》:“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 淆蕩
動亂。
- 消蕩
消滅;清除。
- 囂蕩
喧擾動蕩。
- 閑蕩
閑逛。 游蕩;閑逛在大樓外發現閑蕩的游民
- 洗蕩
1.滌除;去除。 2.掃蕩;搶光殺盡。 清洗;滌蕩
- 相蕩
亦作“相盪”。1.相推移;來回運動。2.相推算。
- 葦蕩
密布蘆葦的淺水湖。 密布蘆葦的淺水湖
- 戲蕩
游蕩。
- 推蕩
亦作“推盪”。1.推移。2.推動搖蕩;振蕩。
- 淘蕩
猶沖激。
- 恬蕩
淡泊坦蕩。
- 踢蕩蕩
猶言坦蕩蕩。平坦寬廣貌。
- 騰蕩
奔騰沖殺。
- 滔蕩
1.廣大貌。 2.激蕩;波動。
- 袒蕩
坦率,不做作。
- 湯湯蕩蕩
水流廣闊浩大貌。
- 銅蕩
唐代一種劣質錢幣。
- 突蕩
劇烈動蕩。
- 儻蕩
放縱:儻蕩不羈。
- 田蕩
農具名。用以勻平秧田泥土。
- 跳蕩
亦作“跳盪”。1.跳躍;跳動,躍動。2.沖鋒陷陣,打亂敵方陣腳。3.指銳卒。4.猶言放縱不羈。5.謂心情激動。
- 駘蕩
1.亦作“駘宕”。2.放蕩:駘蕩不羈。3.使人舒暢:東風駘蕩。 4.無所局限﹑拘束;放縱。 5.舒緩起伏;蕩漾。 6.怡悅。 7.漢宮名。
- 討蕩
征討掃蕩。
- 疏蕩
見“疏宕”。
- 沈蕩
放蕩。沈,通“淫”。放縱,恣肆。
- 閃蕩
光彩閃現晃動。
- 掃蕩
掃除滌蕩;蕩平。 掃除滌蕩;泛指徹底清除掃蕩叛匪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筆,掃蕩了文壇上一切野草,那自然是快意的。——魯迅《“說不出”》
- 扇蕩
扇搖,煽動。
- 溶溶蕩蕩
水波浮動貌。
- 埽蕩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肅清敵人。 2.泛指徹底清除。
- 陂蕩
即陂塘。
- 擺蕩
搖擺晃蕩。 搖擺晃蕩;搖晃身體隨著秋千起伏擺蕩鐘擺有節奏地擺蕩
- 板蕩
〈書〉《詩經.大雅》有《板》、《蕩》兩篇,都是寫當時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來用‘板蕩’指政局混亂,社會動蕩不安。
- 冰蕩
結冰的水坑。
- 崩蕩
崩潰動蕩。
- 逋蕩
1.離職游蕩;散漫游蕩。 2.流散。
- 奔蕩
奔騰激蕩。
- 博蕩
放蕩。
- 波蕩
1.水波搖蕩;蕩漾。 2.動蕩,不安定。 3.鼓動;影響。亦指受鼓動;受影響。 4.奔競,追逐名利。 5.流離遷徙。 水波搖蕩。比喻動蕩、不穩定
- 播蕩
流離動蕩。
- 渤蕩
漲潮。《文選.木華》:“枝岐潭瀹﹐渤蕩成汜。”一本作“渤涌”。李周翰注:“渤涌﹐鼓潮也。”一說﹐為水沖激聲。
- 倡蕩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后因以“倡蕩”借稱從良的妓女。
- 簸蕩
飄蕩。 像搖籃一樣劇烈搖動和波動船簸蕩得很厲害
- 闖蕩
指離家在外謀生或經受鍛煉:~江湖(闖江湖)。
- 潮蕩
潮水般的起伏。
- 吹蕩
吹拂。如:微風吹蕩著楊柳。 吹拂微風吹蕩著楊柳
- 馳蕩
驅馳游蕩。
- 沖蕩
亦作“沖盪”。1.沖撞激蕩;沖洗。2.沖殺。 沖擊蕩滌洪水沖蕩了整個村莊
- 除蕩
清除。
- 詄蕩
1.見“詄蕩蕩”。 2.橫逸豪放。
- 跌蕩
同‘跌宕’。 放縱不拘又與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后漢書.孔融傳》
- 滌蕩
1.蕩洗;清除。 2.猶搖動。 3.急促不順貌。
- 掉蕩
搖蕩。
- 電磁振蕩
電路中的電流和電荷及與它們相聯系的磁場和電場作周期性變化的現象。在電磁振蕩過程中所產生的大小和方向有周期性變化的電流,稱為“振蕩電流”。電磁振蕩中若無能量損失,則振蕩電流的振幅保持不變,這種振蕩稱為“無阻尼振蕩”或“等幅振蕩”。事實上,由於任何電路都存在電阻以及部分能量要輻射到周圍空間中去,所以振蕩電流的振幅將逐漸減小直到停止,這種振蕩稱為“阻尼振蕩”或“減幅振蕩”。
- 洞蕩
猶滌蕩。
- 飛蕩
飄飄蕩蕩。
- 奮蕩
謂極力掙扎。
- 焚蕩
焚毀;燒光。
- 浮蕩
①飄蕩:歌聲在空中浮蕩ㄧ小船在湖中浮蕩。②輕浮放蕩。
- 杠蕩
1.不斷地搖晃,晃動(剛栽的小樹可經不起你這樣杠蕩)。2.猶豫,使處於不定狀態(孩子的婚事不能杠蕩了)。
- 感蕩
感動;激蕩。
- 灌蕩
沖蕩。
- 酣蕩
猶酣放。
- 鼓蕩
鼓動激蕩。
- 耗蕩
1.揮霍。 2.損耗。
- 光光蕩蕩
空蕩無余貌。
- 黃天蕩
1.長江下游的一段,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東北。古時江面遼闊,為南北險渡。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敗金兀朮於此。 2.古名朝天湖,又名皇天蕩。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葑門東1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唐末藩鎮混戰,楊行密救董昌,敗錢镠於此。
- 豪蕩
1.亦作“豪宕”。 2.謂意氣洋溢,器量闊大。 3.指文藝書畫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4.強橫放蕩。 5.豪華闊綽。
- 浩蕩
①水勢大:江水浩蕩丨煙波浩蕩。②形容廣闊或壯大:軍威浩蕩丨春風浩蕩丨游行隊伍浩浩蕩蕩地通過天安門。
- 湖蕩
淺水湖。一般長有蘆葦水草,多港汊。 岸邊或水中長草的淺水湖泊拘刷本處船只,就石碣村湖蕩調撥。——《水滸傳》湖蕩密布湖蕩泛舟
- 荷蕩
生長荷花的湖。
- 洄蕩
1.轉動。 2.回旋飄蕩。
- 剪蕩
猶掃蕩。
- 滉蕩
1.高遠貌。 2.搖晃,波動貌。亦指波動之水。
- 回蕩
(聲音等)來回飄蕩:歌聲在大廳里回蕩。
- 恍蕩
搖動不定。
- 豁蕩
猶豁達。 曠達不受拘束逖性豁蕩,不修儀檢。——《晉書.祖逖傳》
- 濟濟蕩蕩
盛大貌。
- 激蕩
①因受沖擊而動蕩:海水激蕩ㄧ感情激蕩。②沖擊使動蕩:激蕩人心。
- 殲蕩
消滅掃平。
- 剿蕩
討伐蕩平。
- 浸蕩
浸蝕沖蕩。
- 凈蕩蕩
寧靜而空曠的樣子。
- 鐫蕩
指責﹐毀謗。
- 空蕩蕩
(空蕩蕩的)空落落:同學們都回家了,教室里空蕩蕩的。
- 潏蕩
水蕩涌貌。
- 克蕩
蕩平,消滅。
- 曠蕩
①空闊;寬廣:曠蕩的草原。②(思想、心胸)開朗:心懷曠蕩。
- 狂蕩
1.放蕩不羈。《列子·天瑞》:“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游於四方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蕩之人矣!”《舊唐書·嚴武傳》:“性本狂蕩,視事多率胸臆,雖慈母言不之顧。”《大馬扁》第一回:“那 康有為 是個狂蕩之人。”
- 離蕩
分崩動蕩。
- 浪蕩
①到處游逛,不務正業;游蕩:終日浪蕩。②行為不檢點;放蕩:浪蕩公子。
- 莽蕩
1.遼闊無際。 2.迂闊;迂遠不切實際。 3.激蕩;震撼。
- 莽蕩蕩
遼闊曠遠貌。
- 莽莽蕩蕩
廣遠貌。
- 淪蕩
猶喪亡。
- 流蕩
①流動;飄蕩:天空中流蕩著朵朵白云。②流浪;瓢泊:在外流蕩。
- 蘆蕩
蘆葦叢生的水沼地。 生長著蘆葦的蕩田
- 馬浪蕩
1.亦作“馬郎黨”。 2.方言。游手好閑。亦指游手好閑的人。
- 明蕩蕩
形容寬闊而平坦。
- 漫蕩蕩
遍布貌。
- 摩蕩
亦作“摩盪”。1.謂相切摩而變化。語本《易.系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孔穎達 疏:“陽剛而陰柔,故剛柔共相切摩更遞變化也。”2.指摩擦振蕩。
- 泯蕩
消失幹凈。
- 劘蕩
磨擦沖蕩。
- 撓蕩
謂攪擾激蕩﹐使不沉積。
- 腦震蕩
指頭部遭受外傷后引起的短暫腦功能障礙。病人常有頭痛、惡心、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神經系統檢查均正常。受傷后一至二日內應密切觀察,注意病情變化。一般經對癥治療后,三至五天可逐漸好轉。
- 排蕩
亦作“排盪”。1.激蕩;沖激。2.謂豪放。3.猶排除。
- 撲蕩
猶掃蕩。
- 披蕩
猶披靡。
- 漂蕩
①隨波浮動:漂蕩釣魚船|化作浮萍,漂蕩隨流水。②漂泊: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③飄揚:清明雨漂蕩。
- 飄蕩
①隨風飛動;隨波漂浮:稻香飄蕩|江面上飄蕩著小船|歌聲飄蕩在耳邊。②漂泊:自小飄蕩在外,他養成了將就適應的習慣。
- 平蕩
掃蕩平定。
- 趫蕩
指矯健善沖殺的士卒。
- 輕蕩
1.輕浮淫蕩。 2.輕飄晃蕩。
- 清蕩
1.平靜;安定。 2.滌除,平定。
- 袪蕩
清除。袪,通“祛”。
- 融和駘蕩
和煦蕩漾。
- 闝蕩
嫖妓放蕩。
- 胸懷坦蕩
胸懷是“心中所懷”,就是人對事物的寬容和承受力。
- 澹蕩
1.猶駘蕩。謂使人和暢。多形容春天的景物。
- 政蕩
政治動蕩。
- 騫蕩
猶飄蕩。騫,通“鶱”。
- 沃蕩
1.流動貌。
- 批蕩
即“抹灰”,指用石灰砂漿、混合砂漿、水泥砂漿、聚合物水泥砂漿等在建筑物的面層抹上20mm厚左右的一層物質,保護墻體或柱以及防水隔熱。
- 坦蕩蕩
指心胸寬廣、開闊、容忍能力強。
- 浄蕩蕩
寧靜而空曠的樣子。
- 春風駘蕩
春風使人舒暢。
- 天恩浩蕩
天恩浩蕩,泛謳窒天的恩情不斷,古人多指蒙受皇家的恩慧潤澤不斷。
- 心旌搖蕩
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面對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東西,心馳神往,不能自制.
- 飄飄蕩蕩
表示物體在某種條件下搖晃。
- 天風浩蕩
形容沒有定式的曠遠無邊的境界。
- 我心坦蕩
正大光明,不自私,沒有陰謀詭計,不怕責問的意思。
- 渺渺回蕩
形容因為距離遠所以事物模糊不清而聲音來回飄蕩,慢慢遠去。
- 坦坦蕩蕩
形容人的心地正直,心胸開闊。
- 星途坦蕩
星途:明星的前途(道路)。星途坦蕩:作為明星的道路平坦寬闊,沒有阻礙。
- 隨風飄蕩
指樹葉或花漂落下來后,風一吹四處飄零。后引早為人類生活不安定,四處流浪。
- 四處游蕩
是指一個人閑來無事到處亂串,或指內心孤寂漫無目的的漂流生活。
- 雁蕩山
在浙江省東南部。有南、北二山,南雁蕩山在平陽縣西,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北雁蕩山在樂清市東北,為通常所指的雁蕩山,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主峰雁湖崗,海拔1057米。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巖、四十六洞、十八瀑。有靈峰、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圣門等景區,有“天下奇秀”之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 錫蕩鑼
一種刑具。
- 翠蕩瑤翻
形容碧波翻出白浪。
- 浪蕩子
行為放蕩不檢的青年。 行為放蕩、不務正業的青年
- 浪蕩燈
懸空掛的燈。
- 流蕩子
流浪的人。
- 蘆蕩火種
滬劇劇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集體創作,文牧執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郭建光等十八個傷病員在陽澄湖畔養傷。以茶館店老板娘身份活動的地下聯絡員阿慶嫂,智斗勾結日本侵略軍的忠義救國軍頭目胡傳魁、刁德一,掩護傷員,并在傷員痊愈后,設計一舉殲滅敵人。京劇《沙家浜》據此改編。
- 墨蕩子
磨墨并用來盛放墨汁的盒子。
- 心中蕩漾
心中蕩漾就是心中起伏動蕩,形容感情充沛。
- 卵子蕩刀
貴州方言,形容極其危險。
- 制蕩板
制蕩板為液艙內為降低液體劇烈晃動而裝設的不伸到艙底的豎向平板。
- 傾家蕩産
亦作“傾家敗產”。謂喪失全部家產。明 姚士粦《見只編》卷上:“互市錢糧委官支使,已經開除明白,復行追賠,致令各官傾家蕩產。”清 昭槤《嘯亭雜錄·關稅》:“以正額虧缺為名,日加苛斂,以致商賈傾家蕩產,裹足不前。”《紅樓夢》第四八回:“為這點小事弄的人家傾家敗產,也不算什么能為!”老舍《神拳》第一幕:“官司不能打!輸贏全得傾家蕩產。”孫犁《白洋淀紀事·游擊生活一星期》:“你見到過因為遭橫禍而傾家敗產的人家么?”
- 黃蕩湖
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境內。
- 破家蕩産
耗盡家產。《朱子語類》卷一一一:“寬鄉富家多,狹鄉富家少。狹鄉富家,靳靳自足,一被應役,無不破家蕩產。”《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觸著他的,風波立至,必要弄得那人破家蕩產,方才罷手。”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醋瓶畫匣》:“樗蒱六博之好,倡樓妓館之游,往往破家蕩產。”亦作“破家蕩業”、“破產蕩業”。《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誘略》:“必須督責補買,及供給一切諸物。因而逼臨,破家蕩業,無可展免。”明 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下:“成化 間,吳中 大水,郡守 劉瑀 酷虐子民,督徵糧稅,鄉民苦楚,血肉狼藉,破產
- 春心蕩漾
1、春景所引發的意興或情懷。 2、指男女之間相思愛慕的情懷。起伏搖動:水波蕩漾。形容起伏動蕩:歌聲蕩漾友情在心中蕩漾,晴風蕩漾落花飛。
- 棄家蕩産
猶傾家蕩產。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不堪承繼家業耳!”
- 坦蕩無垠
很平坦,一望無際,看不到邊。
- 安心恬蕩
心情平靜,不求名利。
- 神魂蕩揚
心神恍惚,難以把持。
- 中原板蕩
中原:指我國中部,泛指天下;板蕩:本《詩經》篇名,內容指周厲王昏淫無道。常用以比喻時局動蕩危急。
- 悠悠蕩蕩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不定。現多形容不勤奮。 飄浮不定的樣子
- 心蕩神移
像受到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強烈情緒,神魂顛倒,不能自持。
- 心蕩神迷
蕩:搖動。形容心神不定,難以自持。
- 心蕩神馳
心神飄蕩,不能控制自己。
- 銷魂蕩魄
形容因羨慕或愛好某種事物而著迷。同“銷魂奪魄”。
- 西除東蕩
到處征剿。形容身經百戰。
- 巍巍蕩蕩
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 坦蕩如砥
坦蕩:寬廣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
- 十蕩十決
謂多次沖擊均能破敵。形容作戰勇猛。
- 神魂飄蕩
形容精神飄忽。
- 闖蕩江湖
指奔走四方,在外謀生。
- 東風浩蕩
東風:春風。指吹著強勁的春風。形容春風吹拂大地,大地即將萬象更新,面貌煥然。
- 蕩然無遺
蕩:洗滌;蕩然:幹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蕩海拔山
搖動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氣非常大。
- 蕩然一空
蕩:洗滌;蕩然:幹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蕩為寒煙
蕩:破壞,毀壞;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燒毀,只剩下已經變冷的輕煙。形容徹底被毀壞,不復存在。
- 蕩產傾家
指喪失全部家產。
- 蕩析離居
蕩析:離散。家人離散,沒有定居。
- 蕩蕩悠悠
形容飄忽不定的樣子。
- 蕩蕩之勛
蕩蕩:廣大的樣子。指極大的功勞。
- 蕩然無余
蕩:洗滌;蕩然:幹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滌瑕蕩穢
滌:清除;瑕:玉上的斑點;蕩:清除;穢:骯臟。指清除舊的惡習。 瑕:玉上的斑點。洗滌蕩除污穢。於是百姓滌瑕蕩穢,而鏡至清。——漢. 班固《東都賦》
- 蕩檢逾閑
逾、蕩:超越;閑、檢:指規矩、法度。形容行為放蕩,不守禮法。
- 蕩氣回腸
蕩:動搖;回:回轉。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也作回腸蕩氣
- 蕩然肆志
蕩:放蕩;肆:放縱。放蕩不羈,無拘無束。
- 蕩然無存
蕩然:完全空無。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 形容原有的東西盡數失去我們立的許多紀念碑在一陣炸彈聲中已蕩然無存
- 吊兒浪蕩
浪蕩: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 動蕩不安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東游西蕩
無所事事,到處閑誑。 無所事事,到處閑逛他因沒事幹管理,東游西蕩。朕又恐別生事端,著他代管蟠桃園。——《西游記》
- 東漂西蕩
東西漂泊不定。也比喻生活不安定。
- 放蕩不羈
羈:約束。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 放縱馳蕩
放縱:無拘束。馳:亂跑。蕩:游蕩。沒有管束地亂跑亂逛。形容不求進步,到處游蕩。
- 放蕩馳縱
馳:亂跑。沒有管束地亂跑亂逛。形容不求進步,到處游蕩。
- 浩浩蕩蕩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 恢胎曠蕩
恢胎:廣大的樣子。形容寬闊廣大,空曠無物。
- 虎蕩羊群
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凌弱。
- 恍恍蕩蕩
搖晃不定。
- 魂飄神蕩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
- 浪蕩乾坤
浪蕩:同“朗朗”,明朗;乾坤:天地。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 流蕩忘反
流蕩: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長期在外面飄泊而不知返回。
- 迷迷蕩蕩
晃悠貌,搖蕩的樣子。
- 魄蕩魂搖
形容受外界刺激、誘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 平衍曠蕩
平衍:平坦廣闊。形容心胸寬廣,開朗豁達。
- 棄家蕩產
猶傾家蕩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 傾家蕩產
傾:倒出;蕩:掃除,弄光。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把全部家產都弄光所以弄得人傾家蕩產,敗名失德,喪軀隕命。——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 神搖魂蕩
心神恍惚,難以把持。
- 磊落跌蕩
磊落:形容胸懷坦白;跌蕩:超然而無所拘忌。胸懷坦白,行為無所拘忌。
- 遙蕩恣睢
遙蕩:任心縱散;恣睢:放任無拘束。指性情不受拘束,任心放蕩。
- 拆家蕩產
拆:拆散;蕩:弄光。家庭敗落,喪失全部家產。
- 碧波蕩漾
碧:青綠色。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 相激相蕩
激:沖擊;蕩:震蕩。形容事物之間相互沖擊、震蕩。
- 空空蕩蕩
形容冷冷清清,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
- 縱橫決蕩
縱橫馳騁,沖殺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