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造詞


「考」字的造詞


  • 考字在開頭的詞語
  1. 考校
      1.亦作「考較」。 2.考試。 3.查考比較:仔細考校一番。4.校核;校正:他潛心古書,埋頭考校是非。
  2. 考壽
      長壽。
  3. 考課
      按一定的標準對官吏的政績進行考核,以決定其升降賞罰。
  4. 考驗
      通過具體事件、行動或困難環境來檢驗(是否堅定、忠誠或正確):革命戰爭考驗了他ㄧ我們的隊伍是一支久經考驗的隊伍。
  5. 考研
      報考研究生。
  6. 考責
      拷打勒索。
  7. 考征
      考求。
  8. 考室
      本謂宮寢落成之禮﹐后泛指相地筑屋。
  9. 考質
      咨詢質疑。
  10. 考取
      投考被錄取:他考取了師范大學。 報考被錄取今年他沒有考取
  11. 考行
      考察行為事跡。
  12. 考尋
      考察探求;研求。
  13. 考論
      考查論證。
  14. 考索
      考查探究。
  15. 考限
      考績的程限。
  16. 考評
      考核評議:通過考評決定幹部的聘任 ㄧ主管部門要定期對企業進行考評。
  17. 考落
      建成﹐落成。
  18. 考課令
      考核銓敘官吏的法令。
  19. 考問
      為了難倒對方而問;考察詢問:我考問考問你ㄧ我被他考問住了。
  20. 考課法
      考核﹑鑒別官吏優劣的法令。
  21. 考死
      拷問致死。
  22. 考練
      猶考選。
  23. 考籃
      科舉時代考生用以盛文具﹑食物的提籃。
  24. 考生
      報名參加入學考試的學生。 報名參加考試的學生
  25. 考題
      考試的題目。
  26. 考文
      考訂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27. 考讞
      審訊定罪。
  28. 考證
      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 用實物或資料論證說明
  29. 考治
      1.猶拷問。 2.考核治績。
  30. 考最
      政績考列上等。
  31. 考鍛
      考查研究。
  32. 考量
      考慮;思量:這件事我已經考量過了,就照你的意思辦吧。
  33. 考勤
      考查工作或學習的出勤情況:考勤簿 。 考查出勤情況考勤簿
  34. 考勤簿
      記錄出勤情況的簿冊。
  35. 考釋
      考證并解釋古文字。
  36. 考極
      窮究。
  37. 考伐
      撞擊。
  38. 考滿
      舊時指官吏的考績期限已滿。一考或數考為一任﹐故考滿亦常為任滿。
  39. 考捶
      拷打。
  40. 考古學
      根據發掘出來的或古代留傳下來的遺物和遺跡來研究古代歷史的科學。
  41. 考妣
      〈書〉(死去的)父親和母親:如喪考妣(像死了父母一般)。
  42. 考定
      考核審定。
  43. 考典
      稽考典實。
  44. 考實
      考按實情。
  45. 考閱
      查閱考證。
  46. 考究
      ①查考;研究:這問題很值得考究。②講究 ①:衣服只要穿著暖和就行,不必多去考究。③精美:這本書的裝潢很考究。
  47. 考慮
      思索問題,以便做出決定:這個問題讓我考慮一下再答復你ㄧ你做這件事,有點兒欠考慮。 思考問題,以便做出決定考慮問題讓我考慮一下
  48. 考選
      通過考查或考試選用人員。
  49. 考系
      謂查究其行實而拘禁之。
  50. 考教
      指考察官吏的教化。
  51. 考程
      本謂考績的程限﹐后亦泛指做官的前程。
  52. 考覽
      考查閱覽。
  53. 考省
      考校省察;考校查核。
  54. 考引
      稽考。
  55. 考分
      (考分兒)考試后評定的分數。 考試的分數
  56. 考據
      考證。 對資料性文本的分析研究
  57. 考具
      科考時必備的用具。
  58. 考政
      猶問政。
  59. 考中
      省察己衷。
  60. 考次
      查考編次。
  61. 考較
      見「考校」。
  62. 考考
      急迫貌。
  63. 考稽
      查考;考校。
  64. 考期
      考試的日期。 考試的日子
  65. 考訂
      考據訂正。
  66. 考劾
      考訊劾罪。
  67. 考試
      通過書面或口頭提問的方式,考查知識或技能。 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現場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識水平
  68. 考牧
      謂牧事有成。
  69. 考刺
      考查,考求。
  70. 考覆
      1.考查審察。 2.覆試。
  71. 考異
      考訂書籍版本的文字或所記事實的異同。
  72. 考格
      1.核定應試人的等第。 2.謂考核官吏的治績﹐以定升轉。
  73. 考級
      某一專業或技能的定級或晉級考試:英語考級|舉辦電子琴、手風琴的一活動。
  74. 考測
      查考測驗。
  75. 考卜
      古代以龜卜決疑﹐謂之「考卜」。《詩.大雅.文王有聲》:「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鄭玄箋:「考猶稽也……稽疑之法,必契灼龜而卜之。」后亦泛指占問吉兇。
  76. 考度
      考慮估計。
  77. 考官
      舊時政府舉行考試時擔任出題、監考、閱卷等工作的官員。 舊時主持考試的官員
  78. 考擊
      敲打。
  79. 考楚
      猶毒打。
  80. 考辭
      1.亦作「考詞」。古代考核官吏成績的評語。 2.謂考慮選取恰當的辭句。
  81. 考辰
      考察時辰。
  82. 考工記
      先秦時期手工藝專著。作者不詳。內容豐富。記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類三十個工種。其中六種內容已失傳,僅存名目,后又衍生出一種,實存二十五個工種的內容。對車輿、宮室、兵器及禮樂諸器等的制作有詳細記載。是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文獻。
  83. 考察
      ①實地觀察調查:他們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②細致深刻地觀察: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必須勤於考察和思索,才能有成就。
  84. 考查
      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考查學生的學業成績。
  85. 考詞
      見「考辭」。
  86. 考檢
      考查檢驗。
  87. 考斥
      謂科考列入四等而予以斥退。
  88. 考場
      舉行考試的場所。 舉行考試的場所
  89. 考任
      通過考試選拔任用。
  90. 考試成績
      成功的業績;成效。
  91. 考徵
      考求。 明 方孝孺《茹荼齋記》:「游行四方,考徵生民之利害,揣度風俗之盛衰,綜覈古今治亂之由。」
  92. 考紀
      有關考試的紀律。
  93. 考聘
      考核聘用:全院醫生都是經過~上崗的。
  94. 考子
      原指父親,后多指已死的父親。
  95. 考槃
      亦作「考盤」。亦作「考磐」。成德樂道。《詩·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毛 傳:「考,成;槃,樂。」陳奐 傳疏:「成樂者,謂成德樂道也。」《漢書·敘傳下》:「竇后 違意,考盤於 代。」《考槃序》則言此詩為刺 莊公「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故后即以喻隱居。晉 陸云《逸民賦》:「鄙 終南 之辱節兮,韙 伯陽 之考槃。」《晉書·隱逸傳·張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唐 岑參《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詩:「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槃。」宋 蘇轍《次韻秦觀見寄》:「考槃溪山間,自獻恥幹謁。
  96. 考閲
      查閱考證。《宋史·文苑傳六·黃庭堅》:「蔡卞 與其黨論《實録》多誣,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餘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閲,悉有據依,所餘才三十二事。」
  97. 考霸
      指那些頻繁參加某種或多種考試且成績優異的人。
  98. 考生號
      是考試組織機構按照一定規則為應試考生統一編排或指定的序號,是考生參加考試時所需的重要信息。
  • 考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祖考
      1.祖先。 2.指已故的祖父。 3.泛指父祖之輩。
  2. 資考
      1.資格和考績。 2.供參考。
  3. 主考
      1.主持考試。 2.指主考官。 3.泛指主持考試的人。
  4. 中考
      高中和高中程度專科學校招收新生的考試。
  5. 正考
      1.正式考試。 2.官名。科舉時代掌管考試的主考官。
  6. 征考
      考求征信。
  7. 助考
      指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考試。
  8. 月考
      1.每月查考。 2.宋代太學每月對生員學業的考核。 3.指現代學校相對於學期考試而言的每月舉行的考試。
  9. 院考
      即院試。
  10. 翼考
      語出《書.大誥》:「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棄基。」孔傳:「其父敬事創業,而子不能繼成其功,其肯言我有后﹑不棄我基業乎?」后以「翼考」為先父之美稱。
  11. 選考
      科舉考試中的殿試。
  12. 訊考
      1.亦作「訊栲」。 2.拷問﹔刑訊。
  13. 研考
      研究考察。
  14. 信考
      確考,清楚地證明。
  15. 縣考
      即縣試。
  16. 憲考
      即顯考。指亡父。
  17. 系考
      拘留拷問。
  18. 顯考
      1.古代稱高祖。 2.古代對亡父的美稱。元以后專稱亡父為顯考。
  19. 文獻通考
      書名。宋元之際馬端臨著。三百四十八卷。記載上古到南宋寧宗時歷代典章制度沿革。體例仿杜佑《通典》,但分類更細,計有田賦、錢幣、戶口等二十四門。
  20. 王考
      1.對已故祖父的敬稱。 2.對已故父親的敬稱。
  21. 武考
      科舉制度中的武科考試。
  22. 亡考
      先父,去世的父親。
  23. 文考
      周文王死后﹐武王頌之為文考。后用為帝王亡父的尊稱。
  24. 統考
      在一定的范圍內統一組織的入學招生考試、會考等:全市統考合格。
  25. 送考
      1.送考生參加考試。 2.送交考問。
  26. 投考
      報名應試,參加考試。 報名參加考試投考中專
  27. 同考
      指同考官。明清鄉試﹑會試中協同主考﹑總裁閱卷的官員。因分房閱卷,故又稱房官。清制,鄉試自乾隆后從本省科甲出身的州縣官中選任,會試由各部選送科甲出身﹑資望素著者,由皇帝簡派,幹嘉以后,例用翰林院編修﹑檢討及進士出身之實缺京曹官。
  28. 順考
      謂考校古事,擇善而行。
  29. 壽考
      1.年高;長壽。 2.壽數,壽命。 年高;長壽富貴壽考
  30. 試考
      考試。
  31. 神考
      1.指宋神宗趙頊。 2.指明神宗朱翊鈞。
  32. 識考
      指有關考證的記載。
  33. 圣考
      謂往昔的圣人。多指已故的帝王。
  34. 深考
      細加研求。
  35. 上考
      謂官吏考績列為上等。
  36. 案考
      查審考問。
  37. 備考
      (書冊、文件、表格)供參考的附錄或附注。
  38. 報考
      報名投考:報考師范學院ㄧ有一千多名學生前來報考。
  39. 博考
      普遍廣泛地查考。
  40. 妣考
      亡母與亡父。
  41. 補考
      1.因故未參加考試或考試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試。 2.補充考證。余嘉錫有《書冊制度補考》。
  42. 參考
      參照他事他說,加以考察。
  43. 查考
      調查分析事實真相:查考案情。
  44. 抽考
      抽查性地考試;抽出部分人或某科目進行考試。如:在幾個中學的初二學生中舉行抽考,我校成績優良。如:這次代數抽考,得滿分的超過一半。
  45. 逮考
      逮捕拷問。
  46. 大主考
      明清科舉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鄉試的正主試官稱大主考。
  47. 道考
      猶道試。
  48. 待考
      留待查考。
  49. 大考
      1.清制翰林﹑詹事的升職考試。凡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讀學士以下﹐每十年左右﹐臨時宣布召集考試。考試結果分四等﹐分別予以超擢﹑升階﹑罰俸﹑降調﹑休致﹑革職。 2.指科舉考試中的鄉試。 3.學校中學期終了的考試。 4.稱已故的祖父。
  50. 房考
      1.亦稱「房官」。 2.明清時鄉會試時分房閱卷的考官。
  51. 汾陽考
      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經過考績。考績的具體工作,屬於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聲望的高官兩人主持其事。汾陽郡王郭子儀任中書令時,曾主持考績達二十四次,故稱。參見「二十四考中書令」。
  52. 府考
      府試。
  53. 趕考
      去參加科舉考試。 前往參加考試看閣下印堂發亮,官運昌旺,如要進京趕考,保您金榜題名。——《連升三級》
  54. 鉤考
      探求考核。
  55. 核考
      審核拷問。
  56. 胡考
      猶壽考。年紀大。亦指老年人。
  57. 會考
      統考 。 會集某地區內的各校畢業生進行統一命題考試
  58. 皇考
      古代稱「曾祖父」:皇考廟者,曾祖也。后用以稱亡父: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
  59. 稽考
      〈書〉查考:無可稽考。
  60. 計考
      指古代州郡官員每年考察地方賢才﹐隨上計吏貢舉太常。
  61. 檢考
      查驗監督。
  62. 季考
      1.宋代太學中每一季度末舉行的考試。 2.現代學校學期中﹑末舉行的考試。
  63. 監考
      監視應考的人,使遵守考試紀律。
  64. 講考
      講習研討。
  65. 鏡考
      借鑒并考校。
  66. 九考
      謂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績,九考則為二十七年。《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挺身取命,幹茲奧秘。躊躇紫闥,喉舌是執。九考不移,有入無出。」裴松之 注:「《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九考則二十七年。」
  67. 具考
      詳細推問。
  68. 科考
      1.明清科舉﹐鄉試前由學官舉行的甄別性考試。生員達一定等第﹐方準送鄉試。 2.指科舉考試。
  69. 烈考
      顯赫的亡父。《詩.周頌.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毛傳:「烈考,武王也。」鄭玄箋:「烈,光也。」后多用為對亡父的美稱。
  70. 論考
      討論研究。
  71. 掠考
      1.亦作「掠拷」。 2.笞擊拷問。考,通「拷」。
  72. 年考
      1.年壽。多用於指老者年齡。 2.猶年資。
  73. 彭考
      搒拷。笞打拷問。
  74. 盤考
      盤問考查。
  75. 寧考
      謂亡父。
  76. 陪考
      1.輔助,陪同主考人主持考試。2.陪考人。
  77. 期考
      學校在學期結束前舉行的考試。 「期末考試」的簡稱
  78. 銓考
      考核選拔。
  79. 確考
      確切考證。
  80. 獨立思考
    1. 不假思考
        不經過思考,出自現代·王力《談語言》的第六段。
    2. 叢考
        綜合各種信息和資料來推求。
    3. 內參考
        核磁共振譜所用的一種更精確的參比溶液。
    4. 引發思考
        一件事物引起了某個人的注意,使這個人的大腦工作與這件事物相關聯。
    5. 徵考
        考求征信。明 宋濂《<陶氏家乘>序贊》:「夫自 唐 以前,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凡有司選舉,民俗昏聘,則互相徵考。所以明貴賤,別親疎,各有統紀,不相淆亂也。」郭沫若《斷斷集·答馬伯樂教授》:「絕對的年代雖然不能知道,相對的年代則大抵可以征考。」
    6. 斑斑可考
        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證。
    7. 擇校考
        小學生選擇升入重點初中的簡稱。
    8. 長考
        長時間思考(多用於下棋、打牌):~半個小時后下出了一著妙棋。
    9. 罷考
        考生為實現某種要求或表示抗議而集體拒絕參加考試。
    10. 路考
        讓司機在指定的道路上駕駛汽車,以考查其技術是否合格。是汽車駕駛員資格考試的項目之一。
    11. 替考
        冒名代替別人參加考試。
    12. 藝術聯考
        指目前國內比較權威,及教育部備案的各大藝術類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藝術系對於高中三年級藝術類考生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舉行的一次綜合的專業考試。
    • 考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同考試官
        元代稱科舉考試時協同考試官工作的官員。相當於明清的副主考。
    2. 三考吏
        具有三考資格的吏員。明代吏員三年一考績,六年再考,九年考滿,再經吏部考試,合格者可以授官。
    3. 繃吊考訊
        捆綁起來吊打逼訊。
    4. 參考書
        學習﹑研究或寫作時用作參考的書籍。 主要用於查詢而不用於連續閱讀的書籍(如字典、百科全書、地圖冊)
    5. 從考舅
        母親的堂兄弟。
    6. 訂疑考誤
        訂正﹑考據疑誤的文字。
    7. 科舉考試
        隋唐以來封建王朝設科取士而定期舉行的中央或地方級考試。
    8. 期中考試
        期中進行的考試。 期中進行的考試
    9. 期末考試
        學期末舉行的考試。 學期末舉行的考試
    10. 入學考試
        決定個人是否被錄取入學的考試。 決定個人是否被錄取入學的考試
    11. 再三考慮
        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經過反復考慮。
    12. 準考證
        準許考生參加本次考試的證件。
    13. 元朝考課
        元朝對官員的考核制度和考核辦法。
    14. 助工考試
        凡在北京地區工作,遵守國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符合相應系列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均可自主申報參加相應系列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15. 無從考證
        對某事物,沒有地方去考察,證明(其源頭,來歷等)。
    16. 莫考伊
        又譯莫可伊,澳大利亞土著神話中一種邪惡的精靈,名字即是「惡靈」的意思。
    17. 行考城縣
        一個古代的地名。
    18. 參考系
        為確定物體的位置和描述其運動而被選作標準的另一物體或一組物體。也叫參照物。
    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是由新華社主辦的一份獨特的報紙,與環球時報同為中國大陸唯有的兩家能夠合法直接刊載外電的報紙。主要摘登外國以及臺灣、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通訊社和報刊的文章與消息。《參考消息》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創刊。它是現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世界排名第五。
    20.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是詞條中引用的有公信力且可供查證的資料。
    21. 參考電壓
        是指電路中一個與負載、功率供給、溫度漂移、時間等無關。能保持始終恒定的一個電壓。
    22. 綳吊考訊
        捆綁起來吊打逼訊。宋 劉克莊《饒州州院申勘南康衛軍前都吏樊銓冒受爵命事》:「生放課錢,令部曲擒捉欠債之人,綳吊考訊過於官法。」
    23. 開卷考試
        是一種考試類型。考生可以自由拿資料、課本參加考試。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資料、課本,但是不可以互相商量答案,也不要向別人借閱資料。
    24. 藝考生
        全稱是藝術類高考的學生,藝術生是按照所學習的專業特點劃分的部分學生人群。一般分為美術和音樂兩大類。
    25. 逢考必過
        個人能力強,遇到考試必過,不用補考。多用於考前祝愿。學霸類。
    26. 攝支考地
        向外突出的地形。
    27. 備考錦囊
        做完形填空要通讀全文。
    28. 高考新政
        將考試制度以兩種模式高考實行。
    29. 平時考核
        一般沒有嚴格的時間界限,方法程序上也沒有嚴格的規定。
    30. 酌情考慮
        按實際情況或發展態勢(來斟酌的合情合法的處理問題)。
    31. 客戶考評
        另一考評信息來源,是相關人員對員工工作質量、態度等方面的評價。
    • 包含考字的成語
    1. 彰往考來
        指彰明往事,考察未來。
    2. 詢事考言
        詢:查詢;考:考核。查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說的話。后多指對官員的考核。
    3. 深稽博考
        深入地稽核,廣泛地考察。形容苦心鉆研學問。
    4. 班班可考
        班班:明顯的樣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證。
    5. 富貴壽考
        富貴:有錢有勢;壽考:長壽。舊謳鑄官發財又享有高齡。
    6. 久經考驗
        經過長久的考查驗證。
    7. 考績黜陟
        考核官吏,按其政績好壞以定升降。
    8. 考績幽明
        考績:考核官吏政績;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
    9. 旁求博考
        多方搜求,廣泛考證。
    10. 如喪考妣
        喪:死去;考:父親;妣:母親。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
    11. 章往考來
        章:同「彰」,弄清;考:考察。弄清過去,考察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