綫造詞



「綫」字的造詞


  • 綫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綫民
      亦作「線民」。做眼線的百姓。清 林則徐《焚剿夷船擒獲漢奸折》:「隨經 關天培 委令副將 李賢 ……等,密授機宜,相度形勢,分帶兵勇四百餘名,暗伏島澳,并多雇素諳夷語線民,假裝濟夷辦艇,作為內應。」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一章第六節:「水上有水勇、但民、漁戶、引水及‘素諳夷語線民’。」
  2. 綫板兒
      亦作「線板兒」。作針黹時纏線用的板。《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張姑娘 從口袋里拿出來,卻是一個針扎兒裝著針,一個線板兒繞著線。」
  3. 綫形動物
      又稱圓形動物。 無脊椎動物的一門,身體的形狀像線或圓筒,兩端略尖,不分環節,表面有皮,體內有消化管,大多數雌雄異體。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線蟲,后者如鉤蟲、蛔蟲等。
  4. 綫抽傀儡
      木偶戲中用線拉的木頭人。《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 南北 江 左右官軍,被奸婦駕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你道可笑不可笑呢?」
  5. 綫道
      1.棋盤上的線。 宋 張儗《棋經》:「局之線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罫。」罫,棋盤上的方格。
  6. 綫呢
      棉織品的一種。以染色的紗或線織成,質地厚實,外表有些像毛呢,故稱。
  7. 綫縐
      一種織出皺紋的絲織品。以 浙江省 杭州市 所產的為最佳。《紅樓夢》第一○五回:「紗綾一百八十卷,綫縐三十二卷。」
  8. 綫絡子
      亦作「線絡子」。用線結成的小網袋。《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餘外還用線絡子絡著一瓶兒東洋玫瑰油。」
  9. 綫縷
      亦作「線縷」。 即線。唐 杜甫《龍門閣》詩:「危途中縈盤,仰望垂綫縷。」唐 白居易《繡婦嘆》詩:「針頭不解愁眉結,線縷難穿淚臉珠。」
  10. 綫坯子
      粗制的棉線,質地松,可捻成合股兒線。
  11. 綫圈
      用帶有絕緣外皮的導線繞制成的圈狀物或筒狀物。 在電機、變壓器、電訊上用途極廣。
  12. 綫材
      斷面周長很小,可以卷起來的金屬材料。如鉛絲等。
  13. 綫穗子
      紡紗時繞在錠子上成團的紗線。
  14. 綫雞
      亦作「線雞」。 閹雞。指閹割雞或閹割過的雞。宋 戴復古《訪許介之途中即景》詩:「區別隣家鴨,群分各線雞。」元 湯式《慶東原·田家樂》曲之一:「線雞長膘,綿羊下羔,絲繭成繰。」
  15. 綫畫
      用線條描寫而成的繪畫。 魯迅《書信集·致李樺》:「唐 人線畫,流動如生。」魯迅《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在 唐,可取佛畫的燦爛,線畫的空實和明快。」
  16. 綫蝦
      亦作「線蝦」。一種小蝦的名稱。其細如線,故稱。明 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一》:「蝦自龍蝦至線蝦極小者,計亦不下三十餘種。」
  17. 綫符
      亦作「線符」。舊俗端午日以五彩線篆符置戶牖帳屏之間,以辟邪崇,其符稱「綫符」。宋 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線符》:「漢 五月五日,以五色印為門戶飾,《續漢書》所謂桃印者也。劉昭 曰:‘桃印咕 漢 制,今世端午以五綵線篆符以相問遺,亦以置戶牖帳屏之間,蓋本於 漢 桃印之制。’」
  18. 綫斷風箏
      亦作「線斷風箏」。 斷了線的風箏。喻失去聯系,無從尋覓。元 馬致遠《集賢賓·思情》套曲:「他便似無根蓬草,任飄零不厭塵埃。假饒是線斷風箏,落誰家也要箇明白。」《醒世恒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再教放下籃去取時,杳無蹤跡。一似石沉大海,線斷風箏。」
  19. 綫篋
      亦作「線篋」。盛線用的紙夾。宋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老皇命駕北內》:「先是 岳甫 嘗上書 孝宗,請恢復,不報。謝 娶 孫氏。孫 已死,謝 發其線篋,乃 謝 所上書副本也。」
  20. 綫香
      1.用香料末制成的細長如線的香。明 葉盛《水東日記·於節庵遺事》:「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老殘游記》第六回:「於是站起來,桌上摸了個半截線香,把燈撥了撥。」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在墳堆前,阿興 點著兩支素燭和三根線香,插在墳前。」
  21. 綫溜
      細長的山泉流水。 宋 蘇軾《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吾聞 太山 石,積日穿綫溜。」清 魏源《劍閣》詩之一:「綫溜瀉石髓,哀玉鳴不息。」
  • 綫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絲包綫
      用絲纏繞著做絕緣層的金屬導線,多用於繞制電機和電訊裝置中的線圈。
  2. 壓綫
      謂刺繡縫紉時按壓針線。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后以「壓綫」比喻徒為別人辛苦忙碌。
  3. 單行綫
      只供車輛向一個方向行駛的路。
  4. 細針密綫
      見「細針密縷」。
  5. 經綫
      1.編織品或織布機上的縱線。
  6. 絎綫
      將棉絮和里子固定在面子上的線腳。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四章:「朝鮮 叢林多,行軍作戰棉衣容易掛破,他就囑咐后勤部門把棉衣軋上絎線。」
  7. 襪綫
      亦作「襪線」。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韓昭、仕 王氏,至禮部尚書、文思殿大學士。粗有文章,至於琴棋書算射法,悉皆涉獵。以此承恩於 后主。時有朝士 李臺嘏 曰:‘韓八座 事藝,如拆襪綫,無一條長。’」后因謂藝多而無一精者。亦比喻才學短淺。明 鄭若庸《玉玦記·詔封》:「襪線之才,勉奉王命,深媿無功。」明 唐順之《謝賜銀幣表》:「伏念臣鉛刀微器,襪線短才,謬承韋弁之司,忝屬金戈之役。」
  8. 緯綫
      1.緯紗或編織品上的橫線。
  9. 賭綫
      招引賭客的牽線人。 《歧路燈》第二六回:「從來開場窩賭之家,必養娼妓,必養打手,必養幫閑。娼妓是賭餌,幫閑是賭綫。」
  10. 腸綫
      外科手術所用的縫線。舊用羊腸壁組織制成,故名。縫合后可被機體組織溶化吸收。
  11. 針綫
      亦作「鍼線」。 見「針線」。
  12. 統一戰綫
      幾個階級或幾個政黨為了共同的目的而結成的聯盟。如: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國際統一戰線等。亦省稱「統戰」。
  • 綫字在中間的詞語
  1. 針綫包
      1.:「過去老紅軍、八路軍一人都有一個針線包。」束為《好人田木瓜》:「爬上炕去,搬開他老伴的被子、針線包子、梳頭盒子,檢翻起來。」
  2. 單綫聯系
      秘密工作者之間的一種聯絡方式。即成員間只進行縱的個別聯系。周玉成《奉士兵委員會的命令》:「當時這個組織非常秘密,互相之間只準單線聯系。」羅廣斌 楊益言《紅巖》第二章:「在最艱苦危險的黑暗年代,黨和他只能保持單線聯系。」
  3. 針頭綫腦
      見「針頭線腦」。
  • 包含綫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