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造詞


「碑」字的造詞


  • 碑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碑板
      見「碑版」。
  2. 碑榜
      見「碑牓」。
  3. 碑牓
      1.亦作「碑榜」。 2.碑碣牌匾。亦指寫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
  4. 碑表
      1.即墓表。 2.界碑,用來標志分界的石碑。
  5. 碑洞
      碑林的俗稱。
  6. 碑額
      碑的上端。也叫碑首或碑頭。 碑首。碑頭及其題字
  7. 碑匠
      即碑工。
  8. 碑珓兒
      古代占卜用具。用貝殼或竹﹑木片制成。
  9. 碑碣
      〈書〉碑:墓前立有碑碣。
  10. 碑刻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拓印鞏刻。
  11. 碑誄
      碑上敘述死者生前事跡并表示哀悼的文字。
  12. 碑林
      石碑林立的地方,如陜西西安碑林。 眾多石碑豎立如林之地長安舊府學內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種
  13. 碑銘
      碑文。 碑文和銘文。有韻的碑文,叫銘
  14. 碑闕
      石碑和石闕。
  15. 碑石
      1.作碑之石。亦指刻有文字的碑碣。 2.特指墓碑。
  16. 碑首
      即碑額。
  17. 碑獸
      墓碑及墓前石獸。
  18. 碑頌
      刻在墓碑上頌揚死者的文辭。
  19. 碑堂
      即碑亭。
  20. 碑帖
      石刻、木刻法書的拓本或印咕,多做習字時臨摹的范本。 石碑的拓本
  21. 碑拓
      碑刻的拓本。
  22. 碑文
      刻在碑上的文字;準備刻在碑上的或從碑上抄錄、拓印的文字。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
  23. 碑陰
      碑的背面。
  24. 碑志
      碑記。 碑文和墓志
  25. 碑座
      (碑座兒)碑下邊的底座。 碑下的石座兒
  26. 碑估
      以售賣碑帖為業的商人。
  27. 碑側
      石碑的左右兩個側面。
  28. 碑頭
      碑額。
  29. 碑沉漢水
      詠世事變遷,或喻建立功業。
  30. 碑壠
      墳塋及塋前墓碑。 《舊五代史·唐書·李敬義傳》:「敬義 以遠祖 趙郡,見 鎔(王鎔)展維桑之敬。鎔 遣判官 李翥 送《贊皇集》三卷,令謁前代碑壠,使還,歸職 太原。」
  • 碑字在結尾的詞語
  1. 撰碑
      撰寫碑文。
  2. 張遷碑
      東漢碑刻。隸書。額題《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公元186年鐫立於無鹽(今山東東平)。碑陰刻有題名。書體方整厚重,骨力雄健。
  3. 禹碑
      即岣嶁碑。凡七十七字,象繆篆,又象符箓。后人附會夏禹治水時所刻。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昆明﹑成都﹑長沙﹑紹興﹑南京棲霞山和西安碑林等處,皆有摹刻。
  4. 幼婦碑
      即曹娥碑。因碑背上題「黃絹幼婦,外孫?臼」八字,故名。
  5. 乙瑛碑
      全稱《魯相乙瑛請置百石卒史碑》。東漢碑刻。隸書。公元153年鐫立於魯縣(今山東曲阜)孔廟。書法結體端莊,骨氣凝重,意態爽秀,為學漢隸者所取法。
  6. 遺愛碑
      頌德碑。舊時為頌揚官員德政而所立的碑。
  7. 贗碑
      仿古的碑文。
  8. 羊碑
      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襄陽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陽百姓為立碑於峴山。見其碑者無不流淚。舊時因以「羊碑」為頌揚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9. 玄秘塔碑
      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金魚袋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唐代碑刻。公元841年鐫立於長安(今陜西西安)。柳公權正書。書法遒勁見骨力。常用作臨摹的范本。
  10. 峴山碑
      晉羊祜任襄陽太守,有政績。后人以其常游峴山,故於峴山立碑紀念,稱「峴山碑」。
  11. 峴首碑
      見「峴山碑」。
  12. 臥碑
      1.明洪武二年詔境內立學﹐十五年禮部頒學校禁例十二條﹐禁生員不得幹涉詞訟及妄言軍民大事等﹐刻石置於學宮明倫堂之側﹐稱為臥碑。清順治九年又另立條款八項﹐頒刻學宮﹐稱為新臥碑。 2.泛指鐫刻各種禁例的石碑。
  13. 下馬碑
      見「下馬牌」。
  14. 魏碑
      北朝魏國(包括北魏、東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為正書,風格多樣,古樸、奇倔、流麗皆有,開隋唐楷法先河。 北朝碑刻的統稱,其特點是筆力、字體強勁,是后世書法的一種楷模
  15. 琬碑
      石碑的美稱。
  16. 銜碑
      含悲的隱語。碑,音同「悲」。
  17. 無字碑
      1.指泰山登封臺下無字的石碑。據傳為秦始皇所立。宋晁補之《謁岱詞即事》詩:「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又怪玉女井,鳥絶何由奫?」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秦始皇泰山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或以為碑函,或以為鎮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說也。」一說為漢武帝所立。 2.陜西幹縣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合葬幹陵陵區有武則天無字碑。 3.指為功業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明胡侍《真珠船.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録》云:東晉謝太傅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制述之意也。此說亦
  18. 棠棣碑
      謂兄弟碑。歌頌唐賈敦頤賈敦實兄弟功德的石碑。
  19. 頌德碑
      《后漢書.竇章傳》:「貴人早卒,帝追思之無已,詔史官樹碑頌德。」后因稱歌頌功德的碑刻為頌德碑。
  20. 四面碑
      《顏氏家廟碑》的別稱。
  21. 雙兔碑
      碑名。《魏書.尒朱榮傳》﹕「初﹐榮之將討葛榮也﹐軍次襄垣﹐遂令軍士列圍大獵。有雙兔起於馬前﹐榮乃躍馬彎弓而誓之曰﹕‘中之則擒葛榮﹐不中則否。’既而并應弦而殪﹐三軍咸悅。及破賊之后﹐即命立碑於其所﹐號雙兔碑。」后用為典實。
  22. 樹碑
      立碑。
  23. 史晨碑
      也稱《史晨前后碑》。東漢碑刻。隸書。公元169年立。一面刻《魯相史晨祀孔子奏銘》,稱「前碑」,又一面刻《史晨饗孔廟碑》,稱「后碑」。碑文記載了當時尊孔活動的情況。書法端正謹嚴,為學漢隸者所取法。
  24. 詩碑
      刻有詩作的石碑。 名勝中刻詩的石碑
  25. 生碑
      為活人立的碑。
  26. 沈碑
      1.亦作「沉碑」。 2.《晉書.杜預傳》:「預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勛績,一沈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后以「沉碑」指杜預的紀功碑。
  27. 三蕭碑
      南朝梁智藏法師碑。因由梁蕭繹撰銘,蕭幾作敘,蕭挹書寫,故稱。
  28. 三段碑
      《天發神讖碑》的俗名。因碑石裂為三段,故稱。
  29. 三公山碑
      漢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舊拓亦僅殘存三﹑四百字。隸書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額中央題「三公之碑」四字,左右為「封龍君」﹑「靈山君」六字。
  30. 百衲碑
      指宋蔡襄所書《晝錦堂記》碑文。
  31. 殘碑
      殘缺的碑石。
  32. 曹全碑
      全稱《郃陽令曹全碑》。東漢碑刻。隸書。公元185年由王敞等人鐫立。明萬歷初出土。書法秀逸而有骨力,結體勻整,為漢隸著名作品之一。
  33. 常棣碑
      唐時洛州地方為賈敦頤﹑賈敦實兄弟先后所立碑,兩碑并列,時人稱「常棣碑」。也稱棠棣碑。
  34. 打碑
      1.見「打窮碑」。 2.拓碑。
  35. 爨寶子碑
      額題《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東晉碑刻。正書。公元405年鐫立於建寧(治所在今云南曲靖)。書體在隸、楷之間,樸厚古茂,橫劃收筆多見波勢。
  36. 德政碑
      舊時為頌揚官吏政績而立的碑石。
  37. 爨龍顏碑
      南朝宋碑。碑額題《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爨道慶撰文,趙次之﹑杜長子等於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記爨龍顏政績。用筆多隸意,書法雄強茂美。清道光年間為阮元發現而建亭護之,并為之撰跋。今碑在云南省陸良縣,與《爨寶子碑》合稱「二爨」,為世所重。
  38. 打窮碑
      相傳范仲淹鎮鄱陽時,有一書生來獻詩,自稱是世上最貧寒的人。當時風行歐陽詢的字,他的《薦福碑》很值錢。范想給書生拓一千本,紙墨都已備好。不料前一天夜里,碑被雷擊碎。事見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二。后因以「打窮碑」比喻文士時運不佳。
  39. 墮淚碑
      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死后,其部屬在峴山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因稱此碑為墮淚碑。見《北堂書鈔》卷一○二引《荊州圖記》﹑《晉書.羊祜傳》。
  40. 黨碑
      即黨人碑。
  41. 黨籍碑
      即黨人碑。
  42. 黨人碑
      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馬光為相,盡廢神宗熙寧﹑元豐間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紹圣元年章惇為相,復熙豐之制,斥司馬光為奸黨,貶逐出朝。徽宗崇寧元年蔡京為宰相,盡復紹圣之法,并立碑於端禮門,書司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狀,后因星變而毀碑。其后黨人子孫更以先祖名列此碑為榮,重行摹刻。
  43. 多寶塔碑
      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唐代碑刻。公元752年鐫立於長安(今陜西西安)。顏真卿正書。書法工整、秀媚,是顏真卿早期書法代表作。
  44. 墳碑
      墓碑。
  45. 豐碑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歷史的豐碑。
  46. 岣嶁碑
      即禹碑。原在湖南省衡山縣云密峰,早佚。昆明﹑成都﹑紹興及西安碑林等處皆有摹刻。字似繆篆,又似符箓。相傳為夏禹所寫,實為后世偽托。
  47. 圭碑
      有圭首的石碑。 亦泛指石碑。
  48. 漢碑
      漢代碑刻。碑文字體以隸為主,碑額文字多用篆書。漢碑(包括拓本)流傳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華山廟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49. 韓碑
      指唐代韓愈撰寫的《平淮西碑》。憲宗時,攝蔡州刺史吳元濟反於淮西,宰相裴度及唐﹑隨﹑鄧節度使李愬受命討伐﹐平定叛亂。韓愈為行軍司馬﹐淮蔡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詔撰《平淮西碑》文頌其功績﹐因稱「韓碑」。唐李商隱有《韓碑》詩﹐極稱其文。
  50. 后碑
      碑陰,碑的背面。《隸釋》收錄《韓敕修孔廟后碑》﹑《魯相史晨饗孔廟后碑》﹑《祝睦后碑》﹑《劉寬后碑》等。
  51. 桓碑
      指墓碑。
  52. 化度寺碑
      全稱「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唐李伯藥撰,歐陽詢書,貞觀五年刻。原石宋已斷缺,敦煌石室曾發現宋以前拓本。此碑書法醇古,豐腴悅澤,筆力雄渾,法度嚴整。清翁方綱對此碑評價極高,認為《化度寺碑》勝於《九成宮碑》,為歐陽詢著名的代表作品。
  53. 黃絹碑
      指《曹娥碑》。
  54. 紀念碑
      為紀念某種重大事件和功績或紀念烈士而修建的石碑:人民英雄~。
  55. 戒碑
      即戒石。
  56. 九成宮碑
      見「九成宮醴泉銘」。
  57. 口碑
      比喻群眾口頭上的稱頌(稱頌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口碑載道ㄧ口碑甚佳。
  58. 淚碑
      指羊祜碑。
  59. 廟碑
      宗廟﹑祠廟中立的石碑。亦指刻於廟碑上的記述死者功德的文字。
  60. 路碑
      猶路標。
  61. 路程碑
      里程碑。設於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亦比喻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大事。魯迅《且介亭雜文·<木刻紀程>小引》:「本集即愿做一個木刻的路程碑,將自去年以來,認為應該流布的作品,陸續輯印,以為讀者的綜觀,作者的借鏡之助。」
  62. 梅花碑
      1.亦稱「梅花石」。 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門口。
  63. 磨崖碑
      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
  64. 墓碑
      立在墳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載死者姓名、經歷事跡等文字的碑。
  65. 南碑
      統稱吳﹑晉﹑宋﹑齊﹑梁﹑陳諸朝碑的法帖。其書法神妙高逸,略勝於北碑。但流傳甚少。
  66. 秦碑
      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
  67. 神禹碑
      碑名。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會為夏禹治水時所刻,故名。
  68. 巍峨豐碑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
  69. 刻碑
      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圖畫將字或畫書寫或復寫於平整的石板(或石壁)上,然后鐫刻而成。
  70. 眾口皆碑
      比喻群眾口頭上的稱頌。
  71. 張黑女碑
      《張玄墓志》的別名,全名《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屬魏碑書體精品。
  72. 嶧山碑
      秦 碑名。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時登 嶧山 所刻,頌贊 秦 的功德,后有 二世 詔辭。相傳為 李斯 篆書。原刻石已佚。宋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秦嶧山刻石》:「右 秦 嶧山碑者,始皇帝 東巡,羣臣頌德之辭。至 二世 時丞相 李斯 始以刻石。今 嶧山 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
  73. 拓碑
      拓碑是南朝時出現的一種印刷技術。拓碑是將紙覆在石碑上,然后刷墨揭下,就在紙上顯現與石碑上同樣的字形。
  74. 走馬觀碑
      為西河大鼓傳統曲目。
  75. 黨碑
      即黨人碑。清 孔尚任《桃花扇·歸山》:「莫不是清流欲向濁流拋,莫不是黨碑又刻 元祐 號。」參見「黨人碑」。
  76. 黨人碑
      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馬光 為相,盡廢 神宗 熙寧、元豐 間 王安石 新法,恢復舊制。 紹圣 元年 章惇 為相,復 熙豐 之制,斥 司馬光 為奸黨,貶逐出朝。徽宗 崇寧 元年 蔡京 為宰相,盡復 紹圣 之法,并立碑於 端禮門,書 司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狀,后因星變而毀碑。其后黨人子孫更以先祖名列此碑為榮,重行摹刻。明 何景明《寄李郎中》詩:「海內競傳《高士傳》,朝廷誰訴黨人碑。」柳亞子《感事呈冶公用進退格》詩:「千載炎涼廷尉客,一門生死黨人碑。」參閱《宋史·徽宗紀》、明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蔡京擅國》
  77. 禁示碑
      立於山腳,佛寺,墓葬的禁示意味的碑文,碑文上記載了該建筑群的建筑時間。
  78. 殘碣斷碑
      形容蕭條,破敗,凄涼的景象 同義詞:斷壁頹垣。
  • 碑字在中間的詞語
  1. 無碑記
      不可勝計;無數。
  2. 北碑南帖
      清阮元分南北朝時書法為南北兩派,稱北朝的碑版為北碑,稱南朝的書帖為南帖。詳見阮元《北碑南帖論》。康有為對此說持有異議。
  3. 郭泰碑銘
      《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銘」稱內容真實﹑感情真摯的碑文。
  4. 墓碑瓷像
      墓碑瓷像藝術品從屬於陶瓷藝術品之列,向來是典雅、永恒、細膩的象征,是技術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文化形態,其悠遠的歷史,凝聚著歷代陶工的智慧和心血,表現著中國人民的審美心理歷程,展現中華文明的演化進步與發展的歷史,展示著中國人民追求美、向往美、頎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軌跡與華夏民族獨有的陶瓷文化內涵,而且一直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中國發展史上也一直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5. 臥碑文
      明清時代政府頒布的在學生員必須遵守的訓令條文。
  6. 斷碑殘碣
      形容蕭條,破敗,凄涼的景象;同義詞:斷壁頹垣。
  • 包含碑字的成語
  1. 有口皆碑
      碑:指記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人人稱贊。碑:紀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老殘游記》
  2. 俗諺口碑
      俗:通俗。諺:諺語。口碑:指流傳的口頭俗語。廣泛流傳的通俗的諺語和俗語。
  3. 樹碑立傳
      樹:樹立;傳:傳記。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現比喻樹立個人威信,抬高個人聲望。
  4. 背碑覆局
      看過的碑文能背誦,棋局亂后能復舊。指記憶力強。
  5. 口碑載道
      口碑:比喻群眾口頭稱頌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樣;載:充滿;道:道路。形容群眾到處都在稱贊。
  6. 里程碑
      路邊標志里數的碑。比喻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7. 羊碑猶泣
      晉朝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長達十年,死后,州人為之罷市巷泣,其部屬為其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比喻對死者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