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造詞
「燭」字的造詞
- 風簷刻燭
同「風簷寸晷」。清 鈕琇《觚賸·五經中式》:「康熙 丁卯 順天 鄉試…… 查 林 二公乃能於風簷刻燭時,立就二十三藝,洵未易才。」
- 風前燭
比喻殘年。唐 白居易《歸田》詩之三:「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孰能俄頃間,將心繫榮辱?」參見「風中秉燭」。
- 風燭殘年
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再説設或生個不肖之子,慢講得濟,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蕩寇志》第七六回:「賢侄,但愿天下可憐見,著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親見,九泉下也兀自歡喜。」丁玲《記游桃花坪》:「她的眼光雖說還顯得很尖利,她的腰板雖說還顯得很硬朗,不像風燭殘年,是一個勞動婦女的形象,但總是一個老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