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造詞


「煬」字的造詞


  • 煬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煬旱
      炎熱幹旱。
  2. 煬煬
      火盛貌。
  3. 煬者
      灶下燒火的人。
  4. 煬火
      烈火。
  5. 煬蔽
      遮瞞;蒙蔽。
  6. 煬和
      融和;溫和。
  7. 煬宮
      春秋祀魯煬公之廟。
  8. 煬器
      爐灶。
  9. 煬沒
      湮沒;消失。
  10. 煬炭
      舊時畜養妓女營利的婦人。
  11. 煬竈
      《戰國策·趙策三》:「衛靈公 近 雍疸、彌子瑕。 二人者,專君之勢以蔽左右。復涂偵 謂君曰:‘昔日臣夢見君。’君曰:‘子何夢?’曰:‘夢見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聞夢見人君者,夢見日。今子曰夢見灶君而言君也,有説則可,無説則死。’對曰:‘日,并燭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今臣疑人之有煬於君者也,是以夢見灶君。’君曰:‘善。’」謂在灶前向火,則蔽其光。後因以「煬灶」喻佞幸專權,蒙蔽國君。明 陳汝元《金蓮記·廷讞》:「怕依叢煬灶出廷間,難免誅夷。」清 侯方域《南省試策一
  • 煬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煙煬
      謂焚燒而成為灰燼。
  2. 炎煬
      火勢熾猛;熾烈的火焰。
  3. 焚煬
      焚燒。
  • 煬字在中間的詞語
  1. 隋煬帝
      隋煬帝(569-618)即「楊廣」。隋朝皇帝。初封晉王。公元600年,以陰謀取代兄楊勇為太子。604年殺父(文帝)即位。征發幾百萬民工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筑長城,開辟馳道。又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激起各地農民大起義,致使隋朝統治土崩瓦解。後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禁軍將領縊死。
  • 包含煬字的成語
  1. 抱德煬和
      抱:懷抱,引申為堅持;煬:熔化,引申為蘊育。堅持道德實質,蘊育和平氣息。 指行仁政,搞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