灧造詞


「灧」字的造詞


  • 灧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灧澦堆
      長江 瞿塘峽 口的險灘。
  2. 灧澦灘
      亦作「灩澦灘」。即 滟滪堆。陳蛻《俠少年》詩:「灩澦灘 前浮急水,燕支山 上立斜暉。」參見「灧澦堆」。
  3. 灧瀲
      亦作「灩瀲」。 水光耀貌。明 湯顯祖《紫簫記·拾簫》:「云母帳前灩瀲,多則過十千枝光滴滴的露影琉璃。」
  4. 灧澦
      亦作「灩澦」。 即 滟滪堆。唐 張祜《送曾黯游夔州》詩:「不遠 夔州 路,層波 灧澦 連。」宋 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離 白帝,暮宿 江陵。’四月、五月尤險,故曰:‘灩澦 大如馬,瞿唐 不可下;灩澦 大如牛,瞿唐 不可留;灩澦 大如襆,瞿唐 不可觸。’」肖華《過三峽》詩:「滟滪 險礁鎖鐵關,‘朝著我來’免沉淪。」參見「灧澦堆」。
  5. 灧灧
      1.水光貌。南朝 梁 何遜《望新月示同羈》詩:「的的與沙靜,灧灧逐波輕。」唐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明 劉基《再次韻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將流瓦,玉礫熒熒恰近簷。」趙樸初《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贊上座》詞:「西湖 仿佛,濛濛煙樹,灔灔波光。」
  • 灧字在結尾的詞語
  1. 泛灧
      1.浮光閃耀貌。《藝文類聚》卷一引 南朝 宋 謝靈運《怨曉月賦》:「浮云褰兮收泛灧,明舒照兮殊皎潔。」唐 盧照鄰《宿晉安亭》詩:「汎灩月華曉,裴回星鬢垂。」元 王惲《游華不註記》:「經 會波樓 下,出水門,入廢 齊漕渠,所謂 小清河 者也。汎灧東行,運肘而北,水漸瀰漫。」明 劉基《菩薩蠻》詞:「月華泛灩秋塘草,羇蟲露泣芙蓉老。」
  2. 颭灧
      見「颭灩」。
  3. 瀲灧
      1.水波蕩漾貌。 南朝 梁 何遜《行經范仆射故宅》詩:「瀲灧故池水,蒼茫落日暉。」宋 司馬光《龍女祠更相酬和》詩:「荷花折盡不歸去,瀲灧扁舟不易勝。」
  • 灧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灧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