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造詞
「港」字的造詞
- 港澳
1.港灣。 2.香港﹑澳門的并稱。
- 港瀆
河渠。
- 港幣
香港地方通行的貨幣,以圓為單位。 香港地方發行的貨幣,以「元」為單位
- 港埠
港口;碼頭:國際港埠。
- 港洞
相通。
- 港汊
河汊子:港汊縱橫。
- 港腳
1.指鴉片戰爭前英國所屬的印度各商埠碼頭。 2.指當時不屬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在廣州從事貿易的英國和印度商人。
- 港浦
港口。
- 港紙
〈方〉港幣。
- 港務
港口管理工作。 有關港口的事務
- 港灣
便於船只停泊的海灣,一般有防風、防浪設備。 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用於泊船的海灣、河港
- 港元
即港幣。以「元」為單位。詳「港幣」。
- 港務監督
國家設在港口行使航務行政管理權的機關。任務是監督進出港口的本國和外國船舶遵守國家的有關法令和規章,維持港口航行秩序;辦理船舶進出港口的簽證;管理引航、信號、停泊;保護航道,防止水域污染等。
- 港警
港口上維持秩序、保護運輸安全的警察。
- 港魚
港養的魚產。
- 港口
在河、海等的岸邊設有碼頭,便於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貨物裝卸的地方。有的港口兼有航空設備。
- 港客
1.從香港地區來的客人。如:路上那群港客正朝這邊走。2.泛指香港人。
- 港獨分子
支持香港脫離大陸政府管制而「獨立自治」的一類人,代表的有:杜汶澤、黃秋生。
- 港務局
港務局是由地方政府授權,行使港務、航務行政管理和地方海事行政管理職能,主管轄區內港務、航務管理和地方海事事業的部門。
- 港仙
港股里的「仙」就是股價特別低的意思,一般指股價低於一港幣,甚至達到幾毛錢幾分錢,港仙股是香港股市形容垃圾股的名字,通常股價低於1元。
- 港口泊位
港口所需泊位數的確定,是港口規劃和設計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
- 港西街道
舊街道名稱。
- 港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是香港英國殖民地時期(1842年-1997年),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二戰期間的日治時期(1941年─1945年)另有3任總督,皆為日本人,簡稱「港督」。早期總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后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后總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勛爵是第一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 港澳同胞
是謳助活和居住在香港、澳門地區的中國人,中國居民。 港澳同胞與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一起,簡稱為「三胞」,都是我國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工作的主要對象之一。港澳同胞在支援祖國現代化建設、促進祖國統一等方面,日益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不過他們早已回到祖國的懷抱。因此,「港澳同胞」這個稱呼是否可以繼續沿用,值得商榷。
- 自由港
也稱「自由口岸」。劃在一國關境之外,全部或大多數種類外國商品可免稅進出的口岸。外國商品還可在港內改裝、加工、儲存或銷售,但轉移到該國國內消費者時需繳納關稅。
- 漁港
停泊漁船的港灣。 供漁船停泊、裝卸等的港灣
- 引港
引水。
- 壓港
貨物積壓在港口沒有及時啟運。 貨物積壓在港口沒有及時啟運
- 天津新港
舊稱「塘沽新港」。在海河口外北岸,臨渤海。天津港的主體。中國最大的人工港。
- 太子港
海地首都,全國最大港市。人口55萬(1988年)。曾屢遭颶風和地震破壞,多次重建。有制糖、碾米、水泥等工業。為西印度群島著名良港和加勒比海地區航空樞紐。市內有圣母院和國家宮等著名建筑。旅游業興盛。 海地共和國首都
- 蘇丹港
蘇丹唯一港市。人口20.7萬(1983年)。深水良港,全國進出口貨物絕大部分經此。有煉油、船舶修理、電力等工業。附近盛產池鹽。
- 石臼港
在山東日照市,東臨黃海。深水良港。中國主要煤炭輸出港之一,建有10萬噸級煤炭專用深水港。兗石鐵路通往港區。
- 八所港
在海南島西部,臨北部灣。新興海港,以鐵礦石輸出為主的專業性港口。有鐵路通往石祿鐵礦。
- 北侖港
在浙江寧波市區東,寧波港的組成部分。1983年建港。深水良港,航道平均深50米。建有20萬噸級卸礦泊位,是與上海寶山鋼鐵總廠配套的礦石中轉港。
- 背風港
即「避風港」。 即「避風港」
- 不凍港
較冷地區的常年不結冰的海港。 常年不冰凍的海港
- 出港
1.船舶駛出港口。 2.指發生不正當關系的男女分離。 離開港口
- 斷港
同別的水流不相通的港汊。
- 航空港
固定航線上的大型機場。 適合飛機降落之用的一片地面或水面,在這里備有飛機掩體、供應以及維修的設施
- 海港
沿海停泊船只的港口,有軍港、商港、漁港等。 海岸上或 可接受遠洋航輪、從事船運或其它海上活動的港口、停泊處或市鎮
- 河港
1.泛指河流﹑港汊。 2.江河沿岸的港口。如長江之南通﹑蕪湖﹑九江等。 河流沿岸的港口
- 黃埔港
在廣州市區東,珠江北岸。廣州市的外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海港。老港東南東江口附近建有新港。 廣州的外港。位於廣州市東南,珠江北岸,現經過改建,可以停泊遠洋海船,是廣東和我國南方的重要對外貿易港口
- 軍港
軍用艦船專用的港口。通常有各種防御設施。 專供停泊軍艦的港灣
- 空港
航空港的簡稱。
- 闊港
寬闊的港汊。
- 柳港
植有柳樹的港灣。
- 領港
1.引導船舶進出港口。 2.擔任領港工作的人。
- 鹿港
1.蓄水河港。 2.地名。在臺灣省咕島西岸﹑彰化西南。臺灣省早期與大陸聯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 商港
供商船往來停靠,辦理客貨運輸業務的港口。 供商船停泊的港口
- 入港
①船駛入港口:貨輪準時入港。②見解相同而談得投機:兩人杯酒相交,談得入港。
- 中轉港
貨物從啟航港前往目的港。
- 厚福港
位於閩江梅花水道南岸,離梅花港口5公里。
- 洛陽港
該港位於洛陽江中上游,是古洛陽小海的主要港口,泉州古港支港之一。
- 德州港
德州港位於德州市西郊勝利橋與文革橋之間的衛運河東岸。
- 泰安港
泰安港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東平湖流域,是中原經濟區及其周邊各地南聯長江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
- 宣港
在航運業務中,貨方在船舶駛離裝貨港還未抵達卸貨港或目的港,或者未指定卸貨港或目的港的情況下,以書面形式通知船方(或船長)明確的卸貨港或目的港的行為。
- 新涇港
古名新涇浦,明、清和民國時稱新涇。
- 信息港
指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設備,覆蓋整個城市或區域,專門為用戶提供生產、生活等方面信息的信息產業機構。 也叫數碼港。
- 正港
閩南話,地道的、純正的、正宗的意思。
- 清河港
清河港在大清河時就已是物資集散地,原在惠民縣清河鎮南的黃河北岸,歷史悠久。
- 數碼港
信息港。
- 香港車
舊時上海人用以稱租界巡捕房抓人的車子。
- 防城港市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南臨北部灣,南防鐵路通此。1993年由防城各族自治縣改設市。人口538萬(1995年)。為廣西西南部新興的重要港口城市、中國西南地區出海口之一。特產桂皮、砂仁、八角茴香、珍珠。
- 臨港路
臺灣臺中市臺中港區域的重要道路。
- 新港文書
也有人稱之為「新港文」,是今天臺灣臺南一帶平埔族社群所留傳下來的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一般民間的說法叫做「番仔契」。
- 香港酒店
對酒店或飯店一詞的解釋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1800年《國際詞典》一書中寫到:「飯店是為大眾準備住宿、飲食與服務的一種建筑或場所。 」一般地說來就是給賓客提供歇宿和飲食的場所。
- 新港路
新港路在廣州城區南部,東西向伸延至海珠區東部。
- 香港漁船
一種漁船種類,木質結構,多為香港制造。
- 香港鳳爪
共名雅致,叫鳳爪。
- 香港時間
香港時間(縮寫HKT)是香港所采用的時間標準,并由香港天文臺負責管理。
- 避風港
一種無裝卸設備、在暴風雨時使船只得到掩護的港口。比喻一塊可以躲避危險的地方。
- 斷港絕潢
潢:低洼的積水坑。無法通行的水路。比喻錯誤的,不可能達到目的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