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造詞
“枯”字的造詞
- 枯水期
河流處於最低水位的時期。
- 枯瘦
幹癟消瘦:枯瘦的手ㄧ枯瘦如柴。
- 枯皮
指老年人幹瘦粗糙的皮膚。
- 枯桐
1.《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遂以“枯桐”為琴的別稱。 2.《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帝以問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後因以“枯桐”代指擊鐘的直長形木魚。
- 枯林
樹葉凋殘之林。
- 枯毀
瘦弱,毀損。
- 枯克
猶苛刻。刻薄。
- 枯荑
1.枯樹所生的嫩芽。喻老夫得少妻。 2.枯萎之稗草。借指荒蕪之地。
- 枯魚
1.幹魚。 2.困於涸轍之魚。
- 枯龍
謳謓松的枝幹。因其盤曲如龍,故稱。
- 枯住
謂枯燥無味地居住。
- 枯壑
幹枯的溝壑。
- 枯羸
憔悴而羸弱。
- 枯獷
猶粗獷。
- 枯蘗
老樹砍後長出的分枝。
- 枯臞
1.幹瘦。多形容人體。 2.喻學養不足。
- 枯風
幹燥的風。
- 枯葉蛾
一種赤褐色的蛾子。因其靜止時翅膀很像枯葉,故名。幼蟲體形稍扁,能越冬,吃桃﹑杏﹑梨等樹的葉子。
- 枯蠟
比喻枯燥無味的事物。
- 枯稿
見“枯槁”。
- 枯萃
幹枯憔悴。萃,通“悴”。
- 枯磔
古代酷刑。車裂後陳尸示眾。
- 枯肆
見“枯魚之肆”。
- 枯首
骷髏。死人頭骨。
- 枯池
幹涸的池塘。
- 枯荄
幹枯的草根。
- 枯黧
憔悴黧黑。
- 枯藜
1.指藜杖。 2.老翁常杖藜,因以為其代稱。
- 枯松
1.枯槁的老松。 2.形容遒勁有力如老松。
- 枯窘
枯竭貧乏。
- 枯顇
憔悴。顇,同“悴”。
- 枯骨死草
指龜甲﹑蓍草。對占卜用具的輕蔑說法。
- 枯礬
加熱於明礬,去其結晶,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用為止血收斂藥。
- 枯髀
猶枯骨。髀,股骨。
- 枯滅
消滅盡。
- 枯毫
1.幹枯的毛筆。意謂久未執筆。 2.比喻才思貧乏。自謙之詞。
- 枯廢
1.殘廢。 2.荒廢。
- 枯耗
謂耗費殆盡。
- 枯傷
枯槁雕殘。
- 枯涸
1.《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後因以“枯涸”指困境,或指陷入困境者。 2.枯竭幹涸。用於指水。 3.枯竭幹涸。用於指資財。 4.枯竭幹涸。用於指思維等。
- 枯攣
萎縮蜷曲,不能伸直。
- 枯裂
幹裂。
- 枯槐聚蟻
南柯夢中的槐安國蟻民。比喻弱國微民。
- 枯木眾
喻指一心參禪的僧眾。
- 枯骼
枯骨殘骸。
- 枯枝
無葉的幹枝。 幹枯的樹枝
- 枯膓
見“枯腸”。
- 枯骨
尸體腐爛後剩下的骨頭。 尸骨,也指死尸
- 枯腸
〈書〉比喻寫詩作文時貧乏的思路:搜索枯腸,不成一句。 本指空腸,空肚。比喻才思枯竭搜索枯腸,不成一句
- 枯腐
猶老朽。有時用為謙詞。
- 枯研
幹涸的硯池。
- 枯士
謂窮困潦倒之士。
- 枯鳣
泛指幹魚。鳣,魚名。古指鯉﹑鱘等。
- 枯蒲
枯幹的蒲草。
- 枯骴
肉未爛盡的尸骸。亦泛指尸骸。
- 枯硯
幹涸的硯池。
- 枯渴
1.幹渴。 2.形容窮困拮據。
- 枯喉
幹渴的咽喉。多用以形容渴而欲飲。
- 枯顱
1.禿頂,光頭。 2.指骷髏。
- 枯潤
枯竭或豐沛。
- 枯煎
空受熬煎。
- 枯柴
幹柴。
- 枯萍
凋零的浮萍。
- 枯草
枯萎的草;幹草。
- 枯筆
1.猶禿筆。多用為謙詞。 2.國畫和書法的一種筆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筆作畫或寫字。
- 枯黃
幹枯焦黃:枯黃的禾苗ㄧ過了中秋,樹葉逐漸枯黃。
- 枯燥
單調,沒有趣味:生活枯燥ㄧ枯燥無味。
- 枯瘁
1.猶枯萎。 2.枯瘦憔悴。 3.指衰老之人。
- 枯荻
幹枯的荻草。
- 枯空
1.謂枝頭樹葉凋盡。 2.猶空寂。謂萬念皆空。
- 枯蓬
1.枯幹的蓬草。 2.枯蓬隨風飄蕩,因亦以之喻行蹤不定。
- 枯菀
謂生死。菀,榮,謳助。
- 枯硬
猶板滯。
- 枯髏
骸骨;骷髏。
- 枯臘
1.指幹尸。 2.謂幹瘦。 3.指筍幹。
- 枯原
猶荒原。
- 枯悴
1.憔悴。 2.猶枯萎。 3.枯燥乏味。
- 枯霜
猶嚴霜。
- 枯樹
凋枯之樹。
- 枯身
幹瘦的身體。
- 枯死
1.枯萎而死。 2.指消亡。
- 枯顆
幹的籽粒。
- 枯株
枯槁的根株。
- 枯骸
枯朽的骨骸。 尸骸;枯骨
- 枯麥
指田中成熟之麥。因麥熟稈即枯,故稱。
- 枯肺
謂幹渴的心肺。表示某種渴望。
- 枯蓼
枯萎的野草。
- 枯焦
焦枯;幹枯:久旱不雨,禾苗枯焦。
- 枯榆
1.木名。《周禮.秋官.壺涿氏》“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午貫象齒而沈之。”鄭玄註引漢杜子春曰:“橭,讀為枯。枯榆,木名。”一說即姑榆。 2.枯老的榆樹。 3.幹枯的榆莢。
- 枯鱗
枯魚。亦喻處於困境者。
- 枯坐
默坐,呆坐。 無所事事地幹坐著三五個記者在辦公室里枯坐著
- 枯骨朽脊
指暴露於野外無主的尸骸。
- 枯槁客
見“枯槁士”。
- 枯啞
形容聲音沙啞。
- 枯糜
枯朽腐爛。
- 枯爛
枯萎腐爛。
- 枯花
枯萎的花。
- 枯敗
猶枯萎。
- 枯蔓
1.幹枯的藤蔓。 2.枯萎的蔓草。
- 枯雪
幹雪。
- 枯餅
油料作物的種子榨油後成餅形的渣滓。可用做飼料和肥料。如豆餅﹑油子餅﹑花生餅等。
- 枯澀
①枯燥不流暢:文字枯澀。②幹燥不滑潤:兩眼枯澀。
- 枯吻
幹燥的嘴唇。
- 枯心
冷漠的心。
- 枯梗
枯萎的梗莖。
- 枯澤
幹涸的湖泊;枯水。
- 枯草死骨
見“枯骨死草”。
- 枯根
幹枯的根。
- 枯寒
指貧苦的山野生活。
- 枯腴
貧乏或豐滿。
- 枯吟
猶苦吟。
- 枯木堂
和尚參禪打坐處。因如枯木寂然不動,故稱。源於唐末石霜禪師。見宋贊寧等《宋高僧傳》卷十二。
- 枯禪
1.指老僧。 2.枯坐參禪。
- 枯蟬
蟬蛻的別名。
- 枯僧
老僧;孤僧。
- 枯聲
謂風吹枯葉之聲。
- 枯陋
謂味淡而少文采。
- 枯暴
曬幹。
- 枯籬
陳朽的籬笆。
- 枯泉
1.幹涸的泉。亦泛指幹涸的水源。 2.喻思路枯絕。
- 枯骨稅
古代苛稅的一種。耕牛死後還要繳的稅。
- 枯損
謂斫傷身體。
- 枯冢
荒墳。
- 枯朽
幹枯腐爛:這棵老樹已經枯朽了。
- 枯河
幹涸的河。
- 枯渠
幹涸的河渠。
- 枯萁
枯萎的豆秸。
- 枯魚泣
喻身陷絕境。
- 枯笻
見“枯筇”。
- 枯楊
1.凋枯的楊樹。 2.指老楊樹。
- 枯落
凋落;衰殘。
- 枯枿
1.枯枝,枯株。 2.猶枯萎。
- 枯黯
憔悴而灰暗。多形容面色。
- 枯索
1.枯萎;憔悴。 2.枯燥乏味。
- 枯塹
幹涸的壕溝。
- 枯竭
①(水源)幹涸;斷絕:水源枯竭ㄧ河道枯竭。②體力、資財等用盡;窮竭:精力枯竭ㄧ資源枯竭。
- 枯柳
凋萎的柳樹;老柳樹。
- 枯荷
指枯萎的荷葉。
- 枯魄
枯朽之體。
- 枯寂
枯燥寂寞:枯寂的生活ㄧ他們人多,雖然在沙漠中行進,也不感到枯寂。
- 枯尸
幹枯的尸骨。
- 枯笑
幹笑,苦笑。
- 枯龜
1.幹龜殼,古時用以占卜。
- 枯木神功
〖枯木神功〗乃是武功中久已絕傳之七大魔功之一,練此魔功之人,七情六欲已完全麻木,行事更不能以常理衡量,練到七、八成火候,全身已練的如同木頭一般,普通刀劍,都難傷得了他,練到大成,則寶器亦不可傷。
- 枯樹新芽
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 枯逕
見“枯徑”。
- 枯枝爛葉
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枝體和葉子已經全部枯萎死亡。也可以來形容殘破的東西。
- 枯絀
不足,不夠:支~(款項不夠分配)。左支右~。
- 枯柳樹
是北京一個汽車站名。
- 枯夜
寒冷的夜晚,蕭條的夜晚。
- 枯乾
1.枯竭;枯萎。 元 吳萊《小園見園丁縛花》詩:“皮膚早蝎蝕,骨髓愳枯乾。”老舍《駱駝祥子》四:“河岸北的麥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幹,葉上落了一層灰土。”
- 枯澁
見“枯澀”。
- 枯葉色
素材顏色的一種,通常是暗黃色。
- 澤枯
見“澤及枯骨”。
- 油枯
即油餅。
- 遺枯
指棄置的枯骨。
- 眼枯
謂淚水流盡。
- 嚴枯
謂因風霜嚴急而草木無生機。
- 血枯
中醫病名。
- 懸枯
見“懸魚”。
- 湮枯
湮沒幹涸。
- 纖枯
纖細的枯枝。
- 萎枯
猶幹枯。
- 童枯
光禿枯竭。
- 蘇枯
使枯萎的草木復活。比喻使困頓﹑災難中的人得到拯救。
- 搜枯
見“搜索枯腸”。
- 衰枯
衰老幹枯。
- 山枯
謂山中草木枯萎。
- 傷枯
受傷枯萎。
- 扁枯
偏枯,偏癱。
- 菜枯
油菜子經榨油後壓成的餅狀渣滓,是一種很好的肥料。 油菜子榨油後剩下的壓成餅狀的渣滓,可用做肥料
- 春枯
謂草木於春日凋殘。
- 摧枯
見“摧枯拉朽”。
- 挫枯
因折斷而枯萎。
- 雕枯
衰謝枯槁。
- 凋枯
1.凋謝枯萎。 2.指人死亡。
- 凡枯
比喻人世間的眾生。
- 焚枯
烤煮幹魚。
- 槁枯
1.喻不用於世。 2.幹枯,枯竭。 幹枯死亡
- 幹枯
①草木由於衰老或缺乏營養、水分等而失去生機:一夜大風,地上落滿了幹枯的樹葉。②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膚幹燥。③幹涸:幹枯的古井。
- 饑枯
因饑餓而憔悴。
- 華枯
猶榮枯。喻盛衰,得失。
- 疾枯
迅速幹枯。
- 瘠枯
1.磽薄幹涸。 2.指貧瘠困苦的人。
- 偏枯
1.偏癱,半身不遂。 2.偏於一方面,照顧不均,失去平衡。
- 清枯
清靜空寂。
- 榮枯
1.草木茂盛與枯萎。 2.喻人世的盛衰﹑窮達。
- 秋枯
秋日枯萎的枝葉。
- 撒枯
散布幹肥。
- 窾枯
中空而枯槁。
- 蓬斷草枯
幹枯、斷折的蓬草.後用來比喻生活不穩定,到處飄泊。 又形容環境惡劣。
- 菀枯盈虛
猶言榮辱盛衰。
- 三尺枯桐
三尺桐。
- 布唇枯舌
猶言舌敝唇焦。布,通“膊”。
- 焦尾枯桐
泛指良琴。
- 偏枯對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鹡鸰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後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 止於枯骨
心里有了想法就去實現直到自己的生命結束才停止。
- 摧枯拉巧
形容輕而易舉。
- 吹枯拉朽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
- 面容枯槁
謳猪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 形如枯槁
枯槁,草木枯萎。形為面容。形容面容憔悴,瘦瘠。
- 拉枯摧朽
形容輕而易舉。
- 草木枯榮
榮枯:繁茂和枯萎。榮:茂盛。常用來形容草木的茂盛和幹枯。
- 枝枯葉落
樹枝幹枯,樹葉飄落。表示秋天來臨。
- 永不枯竭
永遠不會幹枯、完結、結絕、枯絕的意思。 一般意指有發展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水之有源。
- 文思枯竭
文思呢,主要就是指語文寫作能力,在現代就是口才很好,文筆不錯。有靈感,有想法。枯竭當然就是沒有了的意思,比如泉水突然枯竭,沒有水了。
- 冢中枯骨
冢:墳墓。 墳墓里的枯骨。比喻沒有力量的人。
- 澤及枯骨
澤:恩澤;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澤及於死者。形容給人恩惠極大。
- 一聚枯骨
一聚:一堆。一堆枯朽的骨頭。指人死已久。
- 形容枯槁
槁:枯幹。指形體容貌消瘦不堪。
- 噓枯吹生
噓:呵氣。枯了的吹氣使生長,生長著的吹氣使枯幹。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
- 索盡枯腸
比喻費盡心思。 比喻費盡心思
- 搜索枯腸
搜索:搜查;枯腸: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寫作時苦思苦想。 比喻作詩文冥思苦想寶玉只调狃應著,低頭搜索枯腸。——《紅樓夢》
- 山枯石死
極言年代久遠。
- 成敗榮枯
成功與失敗,得誌與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業上的得失榮辱。
- 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 摧折枯樹朽木 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拉朽者易為力。——《漢書.異姓諸侯王表》
- 摧枯拉腐
折斷枯樹枝爛木頭。比喻極容易做到。
- 得失榮枯
指人生的獲得與喪失、興盛與衰敗。
- 焚枯食淡
烤幹魚,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 功成骨枯
比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他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
- 海枯見底
海枯:海水幹涸。海水幹涸之後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並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 海枯石爛
海水幹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誌永遠不變。 大海幹涸,巖石成土。喻指經歷極長久的時間,也指永久不變,多用作誓詞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金. 元好問《西樓曲》
- 集苑集枯
集:棲息;苑:茂盛的樹木;枯:枯樹。有些鳥棲於茂盛的樹木,有些鳥棲於枯樹。比喻人的誌趣不同,趨向各異。
- 菊老荷枯
比喻女子容顏衰老。
- 枯腸渴肺
枯:枯竭。形容人十分饑渴。
- 枯木死灰
死灰:燃燒後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
- 枯竹空言
竹:竹簡。幹枯的竹簡和空洞的言論。指毫無實用價值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
- 枯魚之肆
枯魚:幹魚;肆:店鋪。賣幹魚的店鋪。比喻無法挽救的絕境。
- 枯樹生華
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枯楊生華
枯:幹枯;華:同“花”。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長。
- 枯耘傷歲
耘:除草;歲:年谷成熟。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一年的收成。
- 枯木發榮
枯萎的樹木恢復生機。比喻衰亡的事物重獲新生。
- 枯苗望雨
形容殷切盼望。
- 枯骨生肉
猶言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 枯魚銜索
銜:含;索:繩子。穿在繩上的幹魚。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經不多。
- 枯莖朽骨
莖:草莖;骨:骨頭。枯槁的草莖,腐爛的骨頭。比喻腐朽的事物。
- 枯腦焦心
指竭盡心力。
- 枯魚得水
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 枯燥無味
枯燥:單調。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 枯瘦如柴
枯:幹枯。形容非常瘦弱。
- 枯樹開花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獲奇跡出現。 本指心誠可感萬物。引伸比喻絕處逢生難叫枯樹開花
- 枯木再生
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
- 枯槁之士
枯槁:瘦瘠。指隱居山林的隱士。
- 枯蓬斷草
幹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 枯骨之馀
指將死之人。
- 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
- 枯枝再春
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
- 枯魚病鶴
幹枯的魚,有病的鶴。比喻處境困難,淪落不遇的人。
- 枯枝敗葉
敗:衰敗。幹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葉。形容荒涼、破壞的樣子。
- 枯井頹巢
枯:沒有水;頹:坍塌。幹枯的水井,坍塌的鳥窩。形容荒涼遭受破壞的樣子。
- 枯楊生稊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楊樹又長出了芽。舊喻老人娶少妻。
- 枯木逢春
逢:遇到。枯幹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枯黃的樹木欣逢春日。比喻久處困厄之人,忽遇得意之事,重新獲得生命力
- 燎發摧枯
燎發:火燒毛發;摧枯:折斷枯木。比喻消滅敵人極容易。
- 磨穿枯硯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狱q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