櫪造詞
“櫪”字的造詞
- 櫪廄
飼馬器和養馬房。
- 櫪馬
拴在馬槽上的馬。多喻受束縛,不自由者。
- 櫪驥
俯首馬槽上的駿馬。喻有抱負未能施展者。語出 三國 魏 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宋 穆修《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詩之一:“自傷櫪驥心千里,空羨溟鵬志九霄。”
- 皂櫪
1.亦作“皂歷”。亦作“皂櫪”。 2.馬廄。養馬之所。
- 樗櫪
即樗櫟。
- 伏櫪
1.亦作“伏歷”。 2.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 3.喻指養育。 4.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 5.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後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 驥櫪
見“驥伏櫪”。
- 驥伏櫪
1.亦作“驥櫪”。亦作“驥伏”。 2.猶老驥伏櫪。喻年老而有壯志。語出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楖櫪
見“楖栗”。
- 神驥出櫪
比喻氣魄雄偉,志向遠大。
- 伏處櫪下
櫪:馬房。象老馬一樣,一輩子都困守在馬房里,見聞不廣。
- 老驥伏櫪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有志功業的人)比喻年已老但雄心壯志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