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造詞


「末」字的造詞


  • 末字在開頭的詞語
  1. 末底
      最底下。
  2. 末至客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梁王不悅,游於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為典實。
  3. 末本
      全劇以正末主唱的劇咕。如《元曲選》中的《王粲登樓》﹑《揚州夢》等。
  4. 末梢頭
      末尾;最后。
  5. 末日
      基督教謂世界最后毀滅的日子。泛指死亡或滅亡的一天:他們的末日即將來臨。
  6. 末伎
      1.古指工商業。 2.不足道的技藝。
  7. 末年
      1.老年;晩年。 2.指一個君主在位或一個年號的最后一段時期。 3.指一個朝代最后的一段時期。 歷史上一個朝代或一個統治者統治的末期
  8. 末佐
      低級僚屬。
  9. 末命
      1.帝王臨終時的遺命。 2.泛指臨終時的遺教。 3.猶言厄運。 4.晩年的命運。
  10. 末庭
      1.亦作「末廷」。 2.謂朝堂下首的末位。
  11. 末涓
      細流。
  12. 末嬉
      見「末喜」。
  13. 末第
      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謙之詞。
  14. 末說
      膚淺無本之說。
  15. 末代
      1.后世;后代。 2.猶末世。指一個朝代衰亡的時期。 一個朝代的最后一代末代皇帝
  16. 末多國
      古代傳說中的國名。
  17. 末篇
      其進程能按單元劃分或表現而有一定篇幅的終極單元。 其進程能按單元劃分或表現而有一定篇幅的終極單元
  18. 末姻
      遠親。
  19. 末契
      1.猶下交。指長者對晩輩的交誼。 2.猶下交。指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者的交誼。 3.猶下交。稱別人對自己的交誼的謙詞。
  20. 末士
      1.不足道的小事。士,通「事」。 2.指淺薄平庸的讀書人。
  21. 末葉
      ①猶末世。指王朝末期:周之末葉,兵革繁矣。②世紀的末期:十九世紀末葉。
  22. 末秋
      秋末。指農歷九月。
  23. 末流
      ①指已經衰落而失其原有精神實質的流派:墨者的末流,至於以死為終極的目的。②后列;下等: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
  24. 末人
      見於尼采所著《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言,意指一種無希望﹑無創造﹑平庸畏葸﹑淺陋渺小的人。
  25. 末藥
      沒藥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沒藥》。 沒藥樹的樹脂凝結成塊狀或顆粒狀,可入藥,有通經活血、消腫止痛等作用——亦稱「沒藥」
  26. 末德
      《莊子.天道》:「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后因以「末德」謂戰爭。
  27. 末宦
      卑小的官職。
  28. 末失
      指衰世違反禮儀的行為。
  29. 末卷
      指多卷書刊的最后一卷。
  30. 末春
      春末。指農歷三月。
  31. 末列
      猶下位。多用作謙詞。
  32. 末進
      猶后輩,后學。自謙之詞。
  33. 末事
      1.非關根本之事;小事。 2.古謳痔業和手工業。 3.猶言馀事。
  34. 末照
      猶馀輝。
  35. 末麗
      即茉莉。
  36. 末綴
      綴於榜末。指及第的末等。
  37. 末尼教
      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創立的宗教。其教宣傳光明與黑暗的互相對立為善惡的本原。約在6-7世紀從陸路傳入新疆。后由新疆傳入漠北的回紇。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波斯摩尼教侍法者密烏拂多誕持《二宗經》至長安。
  38. 末耐何
      沒奈何。表示對人對事沒有辦法。
  39. 末限
      最后期限。
  40. 末員
      小官員。
  41. 末都
      醬的一種。一說即榆子醬。
  42. 末度
      1.指具體的措施。相對於本數(根本的大道)而言。 2.引申為無關根本的小事。
  43. 末喜
      1.亦作「末嬉」。 2.即妺喜。夏桀之妃。
  44. 末資
      財貨匱乏。
  45. 末跡
      1.喻晚年。 2.次要的事。
  46. 末曲
      指曲子的末章。
  47. 末秩
      1.低級官職。 2.指低級官吏。
  48. 末班車
      按班次行駛的最后一班車。 按班次行駛的最后一班車
  49. 末尾三稍
      本指頭發﹑手指﹑足趾三端。引申謂歸宿;著落。
  50. 末編
      指書的最后一編。編,編次。
  51. 末家
      1.最后的一家。 2.指某些牌戲或賭博中的第四家。參閱清梁章巨《稱謂錄.賭.末家》。
  52. 末簡
      書籍的后頁。
  53. 末劫
      1.佛教語。謂末法之劫。 2.借指黑暗的世道。
  54. 末末
      盡處。
  55. 末緒
      謂前人遺留的功業。
  56. 末操
      小節,微不足道的操行。
  57. 末規
      猶下策。
  58. 末戚
      見「末親」。
  59. 末屑
      碎末,碎屑。 碎末,細小的顆粒
  60. 末技
      1.古指工商業。 2.謂不足道的技藝;小技。
  61. 末親
      遠親。
  62. 末光
      1.馀輝。 2.比喻馀威。 3.微光。
  63. 末造
      1.猶末世。指朝代末期。 2.謂不值得稱道或不重要的制作物。 末世,末代。造,時代晚清末造。——孫文《序》
  64. 末官
      卑小的官。多為官吏的自謙之稱。
  65. 末那樓
      姓。北朝后燕有末那樓富。見清湯球輯《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八。
  66. 末廷
      見「末庭」。
  67. 末世
      ①指一個朝代衰亡的時期:末世之兵,未有本統|殷之末世。②指一個歷史階段終結的時代:封建末世。
  68. 末利
      1.古代指工商業。 2.指經營工商業所獲之利。 3.花名。即茉莉。
  69. 末由
      無由。
  70. 末筵
      猶末座。
  71. 末眷
      謂眷顧。
  72. 末坐
      1.亦作「末座」。 2.座次的末位。
  73. 末路
      ①最后一段路程:詩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②下場,結局:人生末路|英雄末路。③比喻沒有前途、指望的境地:窮途末路。 
  74. 末伏
      農歷指從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共計十天的一段時間。也叫終伏﹑三伏。參見「伏日」。
  75. 末富
      謂經營工商業致富。
  76. 末班
      1.猶下位。多指卑微的官位。 2.猶末界。 3.最后一班。
  77. 末腳
      傳統戲曲中的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
  78. 末見
      淺薄的見解。多用作謙詞。
  79. 末學
      ①膚淺無本之學: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②自謙之詞,猶言不才:末學小生,詞無足算。
  80. 末末了
      最后。
  81. 末陋
      卑微鄙陋。
  82. 末學新進
      謂后學初進身。含貶義。
  83. 末風
      猶遺風。
  84. 末封
      末代封君。
  85. 末堂
      最后出生的。
  86. 末藝
      小技藝。 不足道的技藝;小技篆刻末藝
  87. 末毫
      秤桿上距離秤鉤或秤盤最遠的秤紐。也叫三毫。
  88. 末孫
      后代子孫;末代子孫。
  89. 末派
      1.水的支流或下游。 2.比喻事物后來發展的分支﹑流派。
  90. 末代孫
      后代子孫。
  91. 末欄
      輪盤賭局上三欄中包括從第25到第36格在內的最后一欄,可在上面賭注。 輪盤賭局上三欄中包括從第25到第36格在內的最后一欄,可在上面賭注
  92. 末法
      1.謂不能治本的法術。系儒家對法家刑名之學的蔑稱。 2.佛教語。指佛法的衰微時期。 3.泛指宗教的衰微。
  93. 末游
      漢賈誼《論積貯疏》:「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畮,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游食,不勞而食;末技游食之民,謳痔人。后因以「末游」稱商人。
  94. 末材
      小才;微才。
  95. 末僚
      低級僚屬。常用作謙詞。
  96. 末策
      下策。
  97. 末梢神經
      指自神經中樞放射於身體各器官的神經。其功能在於感受外來的刺激并把這些刺激傳達到中樞神經,又把中樞神經的命令傳達到各部組織,主管各器官的感覺與運動。
  98. 末衖
      最末一條弄堂。
  99. 末生
      末業。古指工商業。
  100. 末號
      科舉時代考場的最后一間號房。
  101. 末教
      1.謂后來行事的指導;未來的借鑒。 2.無關根本的教導。
  102. 末子
      猶粉末﹑碎屑。 細碎的或成粉狀的東西煤末子
  103. 末節
      細節;小節: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細枝末節。
  104. 末茶
      制成細末的茶磚。
  105. 末弩
      「強弩之末」的省語。
  106. 末俗
      1.謂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與「僧侶」相對。
  107. 末略
      漫不經心貌。
  108. 末位
      卑微的職位。
  109. 末貸
      從輕發落。
  110. 末胄
      子孫;后裔。
  111. 末端
      1.尾端,排尾,最后的一端。如:蝎子尾巴末端的毒刺。2.最后的一頭。如:末端鍵。
  112. 末梢
      ①條形或桿狀物的末端:辮子的末梢|掮末梢。②最后:三月的末梢。
  113. 末了
      最后:末了一名,便是他自己|末了,他在合同上簽了字。
  114. 末疾
      四肢的疾患。
  115. 末大
      樹木枝端粗大。喻指部屬勢力強大。
  116. 末功
      不足道的功績。
  117. 末僂
      駝背。
  118. 末摋
      見「末殺」。
  119. 末甲
      1.前鋒部隊。 2.科舉制度,殿試錄取的等級稱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120. 末食
      謂不以正業謀生。
  121. 末歲
      1.歲末。 2.晩年。
  122. 末羅瑜
      南海古國名。一譯末羅游。一般認為末羅瑜和元代及其后載籍提到的木剌由﹑麻里予兒﹑巫來由﹑無來由,均為馬來人自稱Melayu的譯音。但唐代的末羅瑜故地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剌島的占碑一帶。
  123. 末志
      卑微的志向。
  124. 末截
      1.最后一段。 2.末期,末代。
  125. 末將
      1.位次於上將和次將的將領。 2.指低級將官。 3.猶言小將。將官的謙稱。
  126. 末民
      古稱從事工商業的人。
  127. 末席
      座次的末位。多用作謙詞。 坐次的末位
  128. 末裔
      后代子孫。
  129. 末皂
      卑賤的隸役。
  130. 末途
      謂晩年。
  131. 末末了兒
      最后、最終。
  132. 末日預兆
      世界多地近日多次發生大批動物神秘死亡事件:先是三千小鳥在美國阿肯色州墜亡,接下來又有數萬死魚被沖上海岸。 英國也發現4萬多只死梭子蟹被沖上英國東南部肯特郡海岸。
  133. 末五子
      明代「后七子」文學復古運動中五位文學家的并稱。
  134. 末日糧倉
      「末日糧倉」也被形象地稱為「世界末日種子庫」。
  135. 末日走你
      「走你」是一語氣助詞,有「離開」的意思。
  136. 末帝
      「末」,意即最后;「帝」通常指的是帝王。 此詞匯一般在中國這個封建歷史悠久的國家慣用。一般可以理解為「亡朝之君」,即為一個朝代的最后一個君王,為國家的葬送者,含有貶義的意思。
  137. 末獨兒
      排列隊伍中的最后一個。
  138. 末雨綢繆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139. 末車
      末班車
  140. 末産
      指手工業、商業。《管子·權修》:「故末產不禁,則野不辟;賞罰不信,則民無取。」
  141. 末段
      精子末段解剖名。
  142. 末日黃花
      形容人或事物即將消逝或失去光彩。
  • 末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遵本舍末
      謂遵循富國強兵的根本之道而舍棄浮華偽雜的末務。
  2. 著末
      1.撩撥;沾染。 2.折磨;捉弄。 3.著落。
  3. 撞末
      爬桿。雜技的一種。
  4. 重本抑末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南宋以后,反對抑商的人也漸多。到了近代,反對抑商又包含有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的新內容。
  5. 種末
      猶血胤﹐后裔。
  6. 重農輕末
      猶重本抑末。
  7. 正末
      元雜劇里扮演男主角的腳色行當,相當明以后戲劇里的「生」。
  8. 支末
      支派之末。
  9. 者末
      見「者莫」。
  10. 箴末
      喻微細。
  11. 云末
      云端。極言其高。
  12. 月末
      一個月的最后幾天。 每月最后
  13. 庸末
      猶末流。
  14. 淫末
      古代對工商業的貶稱。
  15. 姻末
      對姻親長輩,自己謙稱姻末。
  16. 抑末
      1.謂抑制商賈。 2.《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埽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對賓客﹑修威儀禮節之事則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無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17. 要末
      見「要」。
  18. 幺末
      1.亦作「么末」。 2.細微。
  19. 香末
      指線香等的粉末。
  20. 舞末
      宋代舞曲的一種終結形式。
  21. 尾末
      1.末尾。 2.尾宿之末。
  22. 晩末
      猶晩年。
  23. 天末
      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
  24. 歲末
      一年快完的時候。
  25. 四末
      四肢。
  26. 俗末
      風俗頹靡。
  27. 疏末
      1.亦作「疎末」。 2.猶疏遠。
  28. 首末
      1.自始至終。 2.本末,原委。
  29. 始末
      ①自始至終:東山之志,始末不渝。②首尾經過;底細:陳其始末,無愧懷抱|始末根由,和盤托出。
  30. 甚末
      甚么,什么。
  31. 剎末
      塔頂。
  32. 少是末
      見「少甚」。
  33. 叔末
      衰亡的時代。
  34. 卑末
      1.低級的官吏或職位。 2.男子謙稱自身。
  35. 本末
      ①樹的下部和上部,東西和底部和頂部,比喻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詳述本末。②比喻主要的與次要的:本末顛倒。
  36. 標末
      樹梢。喻枝節。
  37. 摽末
      刀尖。喻微末。摽﹐通「鏢」。
  38. 賓末
      末等客人。用作謙詞。
  39. 初末
      猶始末。
  40. 銼末
      銼下的碎末或小片。 銼下的碎末或小片
  41. 底末
      猶頭緒。
  42. 端末
      始末;從開始到結束的經過:事情的端末|至家歷述端末。
  43. 巔末
      顛末。從開始到末尾,謂事情的全過程。
  44. 膚末
      指膚淺的見解或事物的次要部分。
  45. 發末
      頭發末梢。
  46. 格末
      方言。這么,那么。
  47. 豐末
      1.大的末端。 2.使末大於本。
  48. 浮末
      舊指工商行業。古代以農為本,工商為末,以其追逐浮利,故稱。
  49. 貴末
      謂重視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特指重視商業。
  50. 毫末
      〈書〉毫毛的梢兒。比喻極微小的數量或部分:毫末之差丨毫末之利。
  51. 荒末
      荒亂之末。
  52. 灰末
      灰,灰粉。
  53. 紀事本末
      1.史書體裁之一。 以歷史事件為綱,將重要史實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順序編寫。創始於 南宋 袁樞 的《通鑒紀事本末》。《四庫全書總目·史部五·紀事本末類》:「至 宋 袁樞 以《通鑑》舊文,每事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詳敘其始終,命曰紀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體。」
  54. 價末
      方言。猶那么。表示順著上文的語意,申說應有的結果。
  55. 結末
      結束;結果。
  56. 簡末
      指文牘書簡末幅。為題跋落款的地方。
  57. 澆末
      風俗澆薄的末世。
  58. 節末
      情節本末。
  59. 禁末
      古以農為本,商為末。「禁末」謂限制商業活動。
  60. 鋸末
      鋸木頭、竹子等時掉下來的細末。 鋸切如鋸木或石等,通常指鋸木時掉下來的小碎末
  61. 流末
      指事物的支流﹑尾梢。
  62. 利末
      末利。即工商之利。古代以農為本,以工商為末業。
  63. 理末
      謂處理細枝末節的事務。
  64. 煤末
      煤的碎末。也稱煤末子。
  65. 離本僥末
      猶言舍本逐末。
  66. 臨末
      臨了﹐最后。
  67. 林末
      林梢。
  68. 眇末
      1.微末。古代帝王自謙之詞。 2.細小;瑣屑。
  69. 木末
      樹梢。
  70. 篇末
      篇章的結尾。
  71. 暮末
      猶末世。謂一代將終之時。
  72. 那末
      見「那」。
  73. 年末
      1.指名次排在同年登科者的末尾,非同年登科者。亦用作謙詞。 2.一年的末了。 指新年到來的前幾天;年終
  74. 弩末
      ①強弩之末。比喻力量已經衰竭。②比喻事情的最末: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蹤里,還能領略到這樣的清歌!
  75. 蘋末
      1.蘋的葉尖。指風所起處。語出戰國楚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 2.風起則蘋葉動,故亦用為微風的代稱。
  76. 撇末
      裝扮角色﹐演戲。
  77. 且末
      漢代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上.且末國》:「且末國,王治且末城﹐去長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地在今新疆且末縣。
  78. 淺末
      膚淺;短淺。
  79. 起末
      1.扮演角色。 2.前后經過,始末。
  80. 切末
      戲曲舞臺上所用的簡單布景和大小道具。 名稱起於元曲,原作砌末。
  81. 砌末
      1.演戲用的簡單布景和小道具。 2.指戲曲中滑稽戲謔的小動作。 元雜劇演出中所用簡單布景和道具。也作「切末」
  82. 青蘋末
      戰國楚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后因以「青蘋末」指初起的風﹐小風。
  83. 趨末
      1.亦作「趍末」。 2.追求細枝末節。 3.指從事﹑趨尚工商業。
  84. 肉末
      碎末狀的肉。 碎末狀的肉
  85. 宂末
      1.亦作「冗末」。庸劣。
  86. 橦末
      見「橦末之伎」。
  87. 終末
    1. 生於毫末
        毫末:指幼苗,比喻細小。粗大的樹木都是由小樹苗長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
    2. 語末
        主要想表達的是不想再說話了或者是這句話即將講完時。
    3. 忘本逐末
        追求細枝末節,忘記事物根本。
    4. 舍本遂末
        "拋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
    5. 宋末
        宋朝末了之時。
    6. 玉屑銀末
        yù xiè yín mò原義:比喻銀光閃閃,細小的碎末的東西的耀眼和光澤屑:碎屑末:粉末。
    7. 淺色夏末
        追著夏天的尾巴,看著天邊傍晚的流霞回憶著夏天的美好時光。指依戀夏天的感覺,淺藏心中。
    8. 細末
        細心 謹慎。
    9. 時至夏末
        到了秋初夏末。
    10. 見端知末
        觀察事物的開端,就能預見其結局。
    11. 老末
        形容事或物的,順序,排序。
    12. 晚末
        猶晚年。宋 葉適《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嵩福宮謝皇太子箋》:「已積處於退閑,更求全於晚末。」
    13. 枝末
        1.樹枝的梢頭。參見「枝末生根」。
    • 末字在中間的詞語
    1. 也末哥
        見「也哥」。
    2. 雪末籽
        方言。向日葵籽。
    3. 小末尼
        見「小末」。
    4. 速末水
        松花江的別名。
    5. 神經末梢
        神經纖維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種器官和組織內,能感受外來刺激并傳遞給神經中樞,或把神經中樞的沖動傳達給各有關組織。亦以比喻非核心的部分。 神經纖維軸索的末端結構,包括感受器和效應器兩部分防止一些病毒在神經末梢生根
    6. 本末體
        即紀事本末體。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裁。
    7. 那末著
        見「那著」。
    8. 期末考試
        學期末舉行的考試。 學期末舉行的考試
    9. 三梢末尾
        猶言結局,結果。
    10. 橦末之伎
        古代表演爬竿的雜技。
    11. 且末國
        在西域南道十國中,從且末國開始,便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國,故《漢書?西域傳》又載:「鄯善當漢道要沖,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種五谷,土地草木、畜產、作兵略與漢同。」可見受漢文化影響很大,在城廓諸國中只有譯長一職。
    12. 終末寄主
        寄生蟲成蟲或有性生殖階段所寄生的寄主。
    13. 方興末艾
        方:正在;興:起始,興起;艾:停止,完結。事物正在發展,還沒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14. 從末謀面
        從來沒有見過。
    15. 英雄末路
        英雄到了無路可走地步。
    16. 蒲黃末散
        是一種藥物,主治牙疼。
    17. 夏末將至
        夏季就要結束了,或者到來了。
    18. 本末終始
        本末:樹根和樹梢;終始:事情的結局和開頭。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展規律。
    19. 周末瘋搶
        原指星期六下班后到星期天晚,實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兩天。
    20. 軟末泥
        對於軟末泥一語學界說法不一,軟又多釋為軟弱。
    21. 終末消毒
        指傳染源住院、轉移、死亡而離開疫點或終止傳染狀態后,對疫點進行的一次徹底消毒。
    22. 春末夏初
        谷雨到立夏節氣間。
    23. 肉末烘蛋
        一道四川省的地方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
    24. 斷末摩
        ‘末摩’是梵語marman的音譯。
    25. 粟末水
        古水名。
    26. 周末手術
        一些患者擔心臨近周末沒醫生,一些擇期手術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術,結果耽誤工作不說家屬還要請假照料,一些醫院推出周末手術,為這類病人提供便利,醫生也建議市民改變就醫習慣,醫院周末一樣會安排醫生不必擔心。
    27. 粉末電線
        粉末電線能承受住夏天風暴襲擊,冬天冰雪的垂重壓,不怕海風的潮氣及鹽分侵蝕且因其重量輕可增大兩根電桿的距離減少立桿。
    28. 枝末無明
        枝末無明即從根本無明中,生起更為粗顯之種種煩惱。
    29. 夏末秋初
        從季節上來講是一個時間。
    30. 空氣末日
        空氣污染很嚴重,感覺世界末日就要來臨。
    • 包含末字的成語
    1. 錐刀之末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 小刀的邊緣。比喻細微之利。也說「錐刀之利」
    2. 枝末生根
        樹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3. 張本繼末
        把事情的本末說明白。
    4. 尋流逐末
        猶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5. 兇終隙末
        兇:殺人;隙:嫌隙,仇恨;終、末:最后,結果。指彼此友誼不能始終保持,朋友變成了仇敵。
    6. 細枝末節
        末節:小事情,小節。細小的樹枝,策末的環節。比喻事情或問題的細小而無關緊要的部分。
    7. 晚節末路
        末世;一代將終之時。
    8. 頭上末下
        第一次,初次。也指從上到下,從頭到尾。
    9. 天末涼風
        天末:天的盡頭;涼風:特指初秋的西南風。原指杜甫因秋風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摯友李白。后常比喻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10. 忝陪末座
        忝:辱,愧。慚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11. 始末緣由
        始末: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緣由:緣故由來。事情的經過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12. 舍本事末
        舍:舍棄;事:從事。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13. 本末倒置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關系弄顛倒了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
    14. 本末相順
        本:根本;末:梢;順:指合於自然情勢。由根到梢,次序不亂。比喻事物的發展合乎規律。
    15.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16. 背本趨末
        古代常以農業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
    17. 本深末茂
        本:樹根;末:樹梢。根深而枝葉茂盛。比喻事物根底深厚而富於生機,蓬勃茁壯。
    18. 本盛末榮
        樹根發達,枝葉才能繁盛。比喻對待事物要著重於根本。
    19. 本同末離
        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20. 摽末之功
        摽:通「鏢」,刀刃,比喻微末。比喻很小的功勞。
    21. 殘燈末廟
        比喻事物臨近尾聲,快要結束了。
    22. 岑樓齊末
        只比較末端,方寸的木頭也可高過高樓。比喻不從本著手,則無法認清事實。
    23. 沖風之末
        沖風:疾風。強風吹到了盡頭。比喻原來很強的力量已經衰弱,不可能發揮什么作用。
    24.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輕視枝末。古代「本」多指農業,「末」多指工商業。
    25. 德本財末
        指治國平天下,德為根本,財由德致,故理財為末。
    26. 叨陪末座
        叨:謙詞,受到(好處);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這是受人宴請的客氣話。
    27. 膚末支離
        膚淺瑣碎。
    28.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細小。
    29. 封胡羯末
        均為兄弟的小名:封指謝韶,胡指謝朗,羯指謝玄,末指謝川。后用以稱美兄弟子侄之辭。
    30. 毫末之利
        毫:細毛;末:不重要的,輕微不足道的事物。極微小的利益。
    31. 降本流末
        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32. 離本徼末
        猶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33. 末作之民
        末作:中國古代以農業為本業,工商各業為末業。指從事農業以外的經營者。
    34. 末節細行
        指無關大體的細小行為。
    35. 末學膚受
        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36. 末學后進
        學識膚淺的晚輩。
    37. 末由也已
        末:沒有;由:遵循。指無方可遵,無章可循。
    38. 末大必折
        末:樹梢,末梢。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幹。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39. 末學陋識
        末學:學無根底;陋識:學識膚淺。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40. 末俗流弊
        末俗:末世的不良風氣;流弊:相襲而成的弊端。末世的衰敗習氣和各種弊端。比喻末世動亂年代的不良社會風氣。
    41. 末路之難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艱難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艱巨。也比喻保持晚節不易。
    42. 棄末反本
        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亦作「棄末返本」。
    43. 強弩末矢
        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同「強弩之末」。
    44. 強弩之末
        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弩:古代用機械發箭的弓。強弩所發的箭,已達射程的盡頭。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再有力量了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漢書.韓安國傳》
    45. 秋毫之末
        秋毫:秋天鳥獸新生的絨毛。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46. 去末歸本
        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47. 窮途末路
        窮途:處境困窘。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48. 求端訊末
        求尋求;訊:詢問;端:開始;末:結果。尋求事情的起源,詢問事情的結果。形容辦事態度十分嚴肅認真。
    49. 去本就末
        指棄農經商。
    50. 詮才末學
        低下的才能與膚淺的學識。多用作自謙之詞。
    51. 舍本逐末
        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指做事舍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舍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沒有什么新穎獨創之見,卻勉強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類來等著讀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義論、考據和辭章》
    52. 晚生末學
        指書生的自謙。
    53. 膚淺末學
        膚淺:淺薄;末學:學無根底。指學識淺薄。
    54. 毫末之差
        指由於微小的失誤而造成巨大的差錯。
    55. 原本窮末
        原本:探求根源;窮末:尋究到盡頭。追溯事物的由來。
    56. 舍本問末
        舍:舍棄;事:從事。謳軸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57. 逐本舍末
        逐:追求。抓住根本,放棄次要的東西。


    線上組詞造詞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