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造詞
「曾」字的造詞
- 曾波
1.層疊的水波。 2.《楚辭.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洪興祖補注:「曾,重也。」后常喻美女的眼睛。
- 曾飆
高風,大風。曾,通「層」。
- 曾嶺
高山。曾,通「層」。
- 曾坑
地名。在宋時福建建安北苑蘇氏園的最高處。其地產茶,因亦以為茶名。
- 曾撓
曲屈貌。
- 曾頰
面容豐滿,頰肉若重頤。曾,通「層」。
- 曾空
高空。
- 曾繭
手掌或腳掌上磨起的多層硬皮。俗稱「老繭」。曾,通「層」。
- 曾門
即曾祖。
- 曾閔
曾參與閔損(閔子騫)的并稱。皆孔子弟子,以有孝行著稱。
- 曾母暗沙
中國領土的最南端。在南沙群島最南部。由珊瑚礁組成。
- 曾折
屈曲貌。
- 曾陰
1.重疊的陰云。 2.比喻其陰暗。指極陰暗之處。
- 曾飔
高風,大風。曾,通「層」。
- 曾喬
高聳。曾,通「層」。
- 曾翁
稱他人的曾祖父。
- 曾祖王母
曾祖母。祖父之母。
- 曾祖妣
即曾祖母。
- 曾思
反復思考。曾,通「增」。
- 曾逝
高飛。
- 曾傷
深沉的悲傷。
- 曾穹
高空。
- 曾泉
指多水之地。
- 曾祖父
祖父的父親。
- 曾掖
猶深宮。指掖庭。
- 曾祖
祖父的父親。 祖父的父親
- 曾祖母
祖父的母親。 祖父的母親
- 曾孫女
孫子的女兒。 孫子的女兒
- 曾顛
見「曾巔」。
- 曾父
即曾祖。
- 曾巢
聚集柴木以為巢。曾,通「橧」。
- 曾城
1.傳說中的地名。亦泛指仙鄉。 2.指高大的城闕。
- 曾大父
即曾祖父。
- 曾任
這個人曾經擔當過這個職務。
- 曾升
曾升(原刻本寫作「曾昇」)乃是曾頭市小郎君,白凈面盤,未有胡須,身長九尺,天資聰穎,武功蓋世,人不可當,年僅十六七歲。
- 曾能飯否
「還能」。 后來一般認作是「廉頗老矣,尙能飯否」流傳至今。2、曾能飯否為網絡作家,著有《時間證明我愛你》《菁菁情詩》《天海戀人》等。
- 曾姓入閩
「天下一曾無二曾」,曾姓出自夏禹的姒姓后裔。
- 曾外祖父
父親的外祖父,祖母(奶奶)的父親。
- 曾標
高標。比喻高尚的風姿。曾,通「層」。
- 阿曾
方言。可曾﹐曾否。
- 遠曾
猶遠祖。
- 也曾
曾經。
- 顏曾
孔子弟子顏回和曾參的并稱。
- 無曾
猶不曾,沒有。
- 多曾
猶多次。
- 高曾
1.高祖和曾祖。 2.泛指遠祖。
- 慣曾
猶經常。
- 歐曾
宋散文大家歐陽修與曾鞏的并稱。
- 青曾
青石。
- 族曾王父
1.亦稱「族曾祖父」。 2.父親的從祖祖父。
- 族曾王母
1.亦稱「族曾祖母」。 2.父親的從祖祖母。
- 族曾祖父
見「族曾王父」。
- 外曾祖
母親的祖父。
- 皇曾祖
對已故曾祖父的敬稱。
- 外曾祖父
母親的祖父,也即外祖父的父親。
- 族曾孫
1.族曾孫本義,指的是自己的親兄弟的曾孫,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孫子,即兒子的堂侄孫,是孫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孫的兒子,即孫子的從侄,是曾孫的族兄弟。
- 侄曾孫
自己的親兄弟的曾孫,是兒子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孫子,即兒子的堂侄孫,是孫子的從兄弟(即從祖兄弟)的兒子,即自己的侄孫的兒子,即孫子的從侄,是曾孫的族兄弟。
- 從曾祖父
1.從曾祖父本義,指的是曾祖父的親兄弟,是祖父的伯叔父,是父親的伯叔祖父(即從祖祖父)。
- 曾參殺人
比喻流言可畏。
- 曾母投杼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 高曾規矩
高曾:曾祖。祖宗留下來的成法。
- 曾子殺彘
彘:豬。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
「曾」字的造詞
- 曾經
表示從前經歷過或有過某種行為或情況。——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生過的,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過」我曾經做過小學教師我曾經到過北京
- 曾潭
深淵。
- 曾今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許多人會用錯詞語「曾今」和「曾經」。
- 曾用名
泛指曾經使用過的人名、地名和科技名詞。
- 曾經滄桑
比喻曾經歷大世面不把小事放眼里。
- 未曾
不曾。 不曾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 世不曾
從不曾。
- 不曾
副詞。①表示不存在:星期天我不曾出過門|稻子還不曾成熟。②表示情況從未經歷過:他從來不曾去過北方|九月以后游泳池一直不曾開放。
- 幾曾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未曾;幾時曾經:在他重病期間,我幾曾安睡過一夜。
- 可曾
同「可憎」。
- 似曾
好像曾經。 好像曾經似曾相識的面孔
- 不曾弄險
不做危險的事。
- 未曾相識
從沒見過的意思。
- 未曾謀面
沒有見過面。
- 曾不慘然
竟不覺得慘痛。
- 曾經滄海
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已曾經歷過滄海多變的世道。比喻世事變遷之巨及經歷之多,眼界非常開闊,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典出《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圣人之門者難為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 元稹《離思》
- 曾幾何時
曾:曾經;幾何:若幹、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沒過多久。 時間過去不久 曾幾何時他們的預言全都落空了
- 曾無與二
獨一無二,沒有比得上的。
- 似曾相識
好像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得未曾有
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