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造詞


「昧」字的造詞


  • 昧字在開頭的詞語
  1. 昧詭
      隱秘;詭秘。
  2. 昧心
      違背良心:昧心事|昧心錢。 違心,違背本意;欺心,違背良心(做壞事)
  3. 昧心財
      背棄良心得來的錢財。
  4. 昧景
      昏暗的天色。
  5. 昧死
      冒死。古代臣下上書帝王用語,表示敬畏:臣昧死愿望見大王。
  6. 昧履支
      即胡椒。
  7. 昧信
      背信;失信。
  8. 昧略
      謂簡略不明。
  9. 昧犯
      猶冒犯。
  10. 昧心錢
      1.即昧心財。 2.指冤枉錢。
  11. 昧密
      猶隱晦。
  12. 昧色
      暮色。
  13. 昧爽
      拂曉;破曉:九時就寢,昧爽即起。
  14. 昧瞀
      昏聵;糊涂。
  15. 昧禮
      不懂禮節。
  16. 昧時
      猶言不識時務。
  17. 昧旦
      拂曉;破曉:暫來知未盡,昧旦去幽燕。
  18. 昧履
      謂昏暗難行。
  19. 昧私
      貪圖私利。
  20. 昧寵
      有負恩寵。
  21. 昧冒
      1.貪圖。 2.猶冒昧;冒犯。
  22. 昧蔽
      隱瞞。
  23. 昧明
      拂曉。
  24. 昧谷
      古代傳說西方日入之處。
  25. 昧著良心
      不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情。
  • 昧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阿昧
      謂偏袒隱蔽罪過。
  2. 闇昧
      1.昏暗不明。 2.蒙昧愚陋。 3.隱秘,不公開。
  3. 質昧
      謂暗昧。
  4. 昭昧
      明暗。猶是非。
  5. 造昧
      謂混沌蒙昧之狀態。亦借指太古時代。
  6. 淵昧
      幽深昏暗之處。
  7. 愚昧
      不開通,落后沒有知識:愚昧無知|這里還處於愚昧狀態。
  8. 幼昧
      猶幽昧。
  9. 雨天三昧
      世尊將說《法華經》入三昧之時﹐天雨四種之花。見《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及《佛說阿彌陀經》。后用以稱自然現象的變幻。
  10. 隱昧
      1.隱匿﹔欺蒙。 2.指暗昧不明的事。
  11. 嚚昧
      愚昧。
  12. 庸昧
      謂資質愚鈍,才識淺陋。常用作謙詞。
  13. 幽昧
      昏暗不明。
  14. 疑昧
      疑惑不明。
  15. 堙昧
      埋沒不顯。
  16. 窈昧
      幽暗。
  17. 兇昧
      兇狠昏昧的人。
  18. 湮昧
      埋沒。
  19. 蕪昧
      1.猶蕪沒。 2.雜亂不清。
  20. 頑昧
      猶頑昏。
  21. 忘昧
      猶忘記。
  22. 童昧
      猶愚昧。
  23. 梼昧
      愚昧。多作自謙之辭。愚昧無知璞不揆梼昧,少而習焉。—— 郭璞《爾雅序》
  24. 貪昧
      貪財昧利。
  25. 紹昧
      斷絕。
  26. 尸昧
      尸位而昏昧。
  27. 三昧
      ①佛教用語。指止息雜念,使心專注於一境。②道教用語。道家以為,昏昏默默神之昧,杳杳冥冥氣之昧,恍恍忽忽精之昧,合稱三昧,此三昧能生真火。③指某種技藝的訣竅:瀉湯舊得茶三昧。
  28. 晻昧
      1.昏暗不明。 2.指義理幽晦不明。 3.不光明正大;不光明磊落。 4.愚昧。 5.指愚昧之人。 6.埋沒,湮沒。
  29. 暗昧
      ①昏庸愚昧:寡人暗昧,夫子不遠千里,將有為乎?②隱晦,不顯明:態度暗昧。
  30. 鄙昧
      鄙陋昏昧。
  31. 不揆梼昧
      自謙之詞。謂不自量,愚昧無知。
  32. 孱昧
      懦弱愚昧。
  33. 不昧
      1.不忘。 2.不晦暗,明亮。 3.不損壞;不湮滅。
  34. 草昧
      蒙昧,未開化;引申為草創,創始:天造草昧|當草昧之時,欲以禮義律之。
  35. 塵昧
      世俗的愚昧。
  36. 憃昧
      愚昧。
  37. 叨昧
      貪戀,貪婪。
  38. 妒昧
      謂妒賢嫉能,行事不公。
  39. 扼昧
      陰謀殺害。
  40. 頓昧
      困頓昏迷貌。
  41. 寡昧
      1.謂知識淺陋,不明事理。 2.指寡昧的人。
  42. 鴻昧
      猶鴻蒙。
  43. 荒昧
      愚蠢;昏庸。
  44. 晦昧
      1.昏暗,陰暗。 2.猶愚昧。 3.隱晦不明;模糊不清。
  45. 昏昧
      1.光線昏暗;陰暗。 2.謳晝會黑暗。 3.失去知覺;昏沉。 4.指圖像﹑文字等模糊漫漶。 5.愚昧;糊涂。 6.指義理模糊。
  46. 火輪三昧
      即灸。中醫燒艾灼膚的一種治療方法。
  47. 寂昧
      幽隱深奧。
  48. 老昧
      年老昏憒。
  49. 涼昧
      謂德薄才庸。
  50. 謾昧
      欺瞞。
  51. 聾昧
      愚昧;耳聾目盲。
  52. 冥昧
      1.指天地未形成時的混沌狀態。 2.幽暗。 3.猶蒙昧。 4.猶冥默,沉默。 5.指死亡。 6.謳竹靈。
  53. 盲昧
      猶蒙昧。謂愚昧無知。
  54. 瞞瞞昧昧
      隱瞞欺騙。
  55. 曚昧
      昏暗模糊。
  56. 冒昧
      輕率莽撞(多作謙辭):不揣冒昧|冒昧請求。
  57. 朦昧
      1.迷糊貌。 2.愚昧無知。 3.隱瞞真情以圖蒙混欺騙;欺騙。
  58. 蒙昧
      愚昧,不明事理:蒙昧無知|蒙昧落后。
  59. 迷昧
      迷惑暗昧。
  60. 欺昧
      欺瞞。
  61. 耆昧
      致昧﹐使之至於昏亂。
  62. 淺昧
      淺陋愚昧。
  63. 騃昧
      猶愚昧。
  64. 個中三昧
      就是其中(里面)的精妙。
  65. 三三昧
      (梵trayah!Sama^dhayah!,巴tayo sama^dhi^,藏tin%-n%e-hdsin gsum),指三種三昧。
  66. 王三昧
      指三昧之王。
  67. 不退三昧
      菩薩修於持戒禪定,破諸惡業,自獲不退,證於不退三昧。
  68. 清愚三昧
      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
  69. 五輪三昧
    1. 佛法三昧
        佛教中的「三昧」是梵語之音譯,又作三摩地、三摩提等。中文意思是「定、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等持」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定,這種狀態稱為「三昧」。
    2. 慈心三昧
        慈心三昧又稱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稱慈心觀。是大乘菩薩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雜慮、遠離嗔恚怨憎之念,專致於慈悲心,觀一切眾生普遍受樂的三昧。
    3. 月愛三昧
        即如來於涅槃會上,為愈除阿阇世王之身瘡所住之三昧。
    4. 華嚴三昧
        佛華嚴三昧之略稱。
    5. 靈明不昧
        人的心體明達通暢,不會昏昧。 一般用於形容一個人的聰明。
    6. 半明半昧
        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7. 濛昧
        迷茫,昏暗。晉 張載《霖雨》詩:「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墜。」
    8. 乾昧
        傳說中的山名。
    • 昧字在中間的詞語
    1. 一昧里
        胡亂地。
    2. 烏昧草
        野燕麥的別名。
    3. 三昧真火
        道教謂元神﹑元氣﹑元精函藏修煉能生真火,謂之三昧真火。
    4. 蒙昧主義
        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貶低和抹殺人類理性思維能力,否定科學知識,主張人類社會應回復到原始的蒙昧狀態,因而是一種反理性、反科學的觀點和思潮。
    5. 不昧因果
        指對於因果報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6. 曖昧成癮
        曖昧不清,和你接近卻不說喜歡不喜歡。成了習慣,上癮。
    • 包含昧字的成語
    1. 曖昧不明
        曖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態度不明朗,關系不鮮明。
    2. 曖昧之情
        行為不光明,內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3. 至誠無昧
        極其誠實,不存有欺瞞之心。
    4. 愚昧落后
        愚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勢等。
    5. 愚昧無知
        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6. 游戲三昧
        原為佛家語,意思是排除雜念,使心神平靜。也比喻事物的精義、決竅。后指用游戲的態度對待一切。
    7. 天造草昧
        ①指天地之始,萬物草創於混沌蒙昧之中。②指草創之時。
    8. 素昧平生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一向不相識,不了解但與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學生姓名?——《儒林外史》
    9. 恕我冒昧
        請原諒我的冒昧。
    10. 夙興昧旦
        黎明即起。形容勤奮。
    11. 識昧高卑
        識:見識;昧:昏暗不明白事理。不懂得尊卑高下。
    12. 詩家三昧
        指作詩的訣竅。
    13. 拾金不昧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并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昧:隱藏。拾到財物,不藏起來據為己有
    14. 暗昧之事
        指見不得人的丑事。
    15. 不棄草昧
        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蒙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16. 不皦不昧
        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17. 不揣冒昧
        揣:估量,考慮。用於沒有慎重考慮就輕率行事的客氣話。
    18. 寸心不昧
        寸心:內心;昧:隱藏。指不昧良心。
    19. 此中三昧
        三昧:佛教用語,梵文音譯詞,意思是「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之法。比喻這里面的奧妙之處。
    20. 得其三昧
        三昧:梵語,意為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專心致志,達到悟境。引申為訣竅或精義。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熟知精義。
    21. 負恩昧良
        昧:隱藏;良:良心。辜負恩情,泯滅良心。
    22. 禍來神昧
        禍事臨頭,神志往往昏亂不清。
    23. 兼弱攻昧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國,討伐昏聵糊涂的君主。
    24. 瞞心昧己
        昧:欺瞞。違背良心幹壞事。 昧著自己的良心幹壞事
    25. 瞞天昧地
        瞞、昧:隱瞞,欺騙。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以謊言騙人。
    26. 昧地謾天
        比喻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用謊言欺騙他人。亦作「昧地瞞天」。
    27. 昧旦晨興
        指天不亮就起來。多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難以入睡。昧旦,天將明未明;破曉。
    28. 昧死以聞
        昧:冒。聞:使聽到。冒著死罪來稟告您。表示謹慎惶恐。
    29. 昧旦丕顯
        昧旦:天色尚未明的時候;丕:大;顯:顯揚。天尚未亮時就起床,思考怎樣才能使德業發揚光大。
    30. 昧昧芒芒
        昧昧:渾樸的樣子;芒芒:廣大深遠的樣子。形容純樸廣遠的原始狀態。
    31. 若昧平生
        平生:平素,往常。指過去好像不熟悉,現在突然恍悟。
    32. 昧昧無聞
        聞:出名。指無聲無息,無人知曉。
    33. 無諍三昧
        諍:直言勸人改正錯誤;昧:昏暗,糊涂。沒有什么爭論,什么都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