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造詞
「撥」字的造詞
- 撥撥
魚游動或跳動貌。
- 撥不斷
曲牌名。又名《續斷弦》。北散套雙調常用的正曲。南宋時已流行。
- 撥車
紡麻紡紗的工具。
- 撥觸
觸動;感觸。
- 撥船
1.駁船。 2.雇船擺渡。
- 撥打
打(電話):撥打國內長途|撥打投訴電話。
- 撥鐙法
書法用語。指作字運筆的方法。各家解說不同﹐大致可分三說:
- 撥調
分撥﹐調遣。
- 撥兌
調撥;掉換。
- 撥發
1.調撥發運。 2.指掌撥發漕船的職官。
- 撥煩
謂處理繁忙的政務。
- 撥繁
猶撥煩。
- 撥房
科舉時代鄉試﹐試卷分房審閱﹐由房官推薦給主考決定取舍。因每房中額各有定數﹐而每房試卷好壞不一﹐往往形成各房中卷多寡不均。將中卷超額房內的試卷﹐撥入中卷少的房內﹐通過該房推薦錄取﹐謂撥房。
- 撥付
調撥款項付給。 劃撥給付撥付科研基金
- 撥工
1.解放初中國農村的一種勞動互助形式。 2.分派工作。
- 撥弓
不正之弓。
- 撥谷
鳥名。即布谷。
- 撥汗
駿馬名。
- 撥號
1.打電話時的轉動號碼盤。2.撥動電話號碼盤。
- 撥換
調換。
- 撥火
撥旺爐火。引申為挑撥﹐煽動。 撥動燃燒材料,使火更旺
- 撥火棒
撥弄爐火的短棒。喻挑撥者。
- 撥火棍
一條裝手柄,另一頭變曲或帶鉤,用來調整或翻動燃燒的木柴或煤炭(如在壁爐)或類似的燃燒材料。 一條裝手柄,另一頭變曲或帶鉤,用來調整或翻動燃燒的木柴或煤炭(如在壁爐)或類似的燃燒材料
- 撥降
撥下;發下。
- 撥腳
技擊動作之一。以己腳挑人腳使之仆倒。
- 撥解
撥付解送。
- 撥捐
猶潑棄﹐傾棄。
- 撥款
撥付或匯劃款項。 政府或上級撥給款項給海軍撥款
- 撥拉
1.撥動。 2.撫摸。 3.琢磨。 4.打發;拉扯。 5.指手腳拍打著的動作。
- 撥喇喇
象聲詞。多形容馬疾走聲。
- 撥浪鼓
舊時貨郎用來招攬顧客的手搖小鼓。有柄﹐兩旁系墜﹐握柄轉動鼓﹐墜擊鼓發聲。亦用作小兒玩具。 一種帶把兒的小鼓,拿在手里來回轉動時,兩旁系在短繩上的鼓槌擊鼓作聲,沿街叫賣的小販使用,或作小孩的玩具用
- 撥楞
1.晃動。 2.忽然。 〈方〉∶擺動;搖動;撥氣得腦袋直撥楞
- 撥捩
調撥琴弦。捩﹐轉弦的軸。
- 撥爐
撥弄爐灰。
- 撥亂
1.平定禍亂。 2.治理亂政。 3.挑撥。
- 撥落
來回擺動。
- 撥慢
將鐘的指針向后撥。 將鐘的指針向后撥
- 撥忙
猶撥冗。
- 撥悶
解悶。唐杜甫有《撥悶》詩。
- 撥滅
剪除撲滅。
- 撥墨
猶潑墨。亦泛指縱情作畫。
- 撥鋪
宋代轉遞急要文書的驛站。
- 撥畦
整治田畦。
- 撥氣
喘氣。
- 撥遣
打發﹐排遣。
- 撥去
廢棄。
- 撥沙
1.頂開泥沙。 2.舊時堪輿家謂卜斷墓穴吉兇之事。
- 撥什庫
清代官名。滿語。漢語稱領催。管理佐領內的文書﹑餉糈庶務。
- 撥食
1.散播食物。 2.宋大內進膳時的警戒措施。
- 撥甩
甩動。
- 撥獺
面頰豐滿貌。
- 撥剔
1.剔除。 2.猶撥冗。
- 撥頭
唐代一種戴假面具的樂舞﹐來自西域。又名拔頭﹑缽頭。
- 撥棹子
1.即蝤蛑。蟹的一種。 2.唐教坊曲名。
- 撥轉
1.掉轉。 2.轉動;回心轉意。
- 撥子
1.彈奏弦樂器的用具。 2.高撥子的簡稱。徽劇主要曲調之一。京劇也用高撥子。 3.量詞。群﹐批。 用來彈撥撥弦樂器(如里拉琴,曼多林)的小埂片沉吟放撥插弦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撥嘴
1.拌嘴弄舌。 2.猶噘嘴。
- 撥弄是非
挑撥是非。
- 撥冗蒞臨
推開繁雜事務,抽出時間前來參加。
- 撥冊
文冊名。
- 撥亂致治
平定亂世,實現太平之治。
- 撥涼
拔涼中的「拔」實際上是古黨項語在漢語方言里的遺存,讀「ba",原意是「冰」的意思,也有人考證是「雪、雪花」的意思。
- 撥冗垂閱
撥冗:(指對方)於繁忙中抽出時間。 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話,意思是說,請對方推開繁忙的工作,抽出時間來(做某件事情)。垂閱:某人寫信、文件等給上級或受尊重者,請其閱讀時所用之詞,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撥冗垂閱即為請求對方於繁忙中抽出時間來閱讀自己寫的書信或者文件的意思。
- 撥冗出席
放下繁雜的事務,來出席一。是一種謙語。
- 撥動心弦
觸動人內心的深處。
- 撥號通
最新的IP卡。
- 撥貸比
又名撥貸率,是指撥備占總貸款的比率。
- 撥穗禮
撥穗禮:把頭上學士帽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
- 紫叱撥
駿馬名。
- 指撥
1.以指彈撥樂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順手下撥或反手回撥是撥法,合稱「指撥」。 2.指點;指揮。
- 遮撥
排斥;反對。
- 玉撥
用以約發的玉制首飾,形狀如撥。
- 一撥
1.謂一經撥開。 2.稍加指點。 3.一批;一組。
- 提撥
1.振作。 2.提醒;指點。 3.調撥。
- 頭撥
明代景泰年間為防御蒙古所建精銳部隊名。
- 送撥
方言。送給。
- 唆撥
教唆挑撥。
- 擺撥
1.撇開;擺脫。 2.處置﹐安排。 3.猶掙扎。
- 蓽撥
植物名。多年生藤本植物。中醫用幹燥果穗入藥。
- 標撥
1.猶分撥。 2.猶分辯。
- 差撥
①派遣;支使:差撥一員大將護送。②看管囚犯的差役:少刻差撥到來,便可送與他。
- 撐撥
撩撥;激發。
- 鈔撥
掠奪搶劫。
- 掁撥
碰撞;撥動。
- 棖撥
觸動;撥動。
- 抽撥
選擇調撥。
- 叱撥
良馬名。
- 躥撥
舊時衛士名。
- 刺撥
猶刺鬧。
- 反撥
猶言反抗;抵抗。
- 扶撥
1.扶治傾斜。 2.扶持撥正。
- 該撥
猶注定。
- 桿撥
古時彈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撥弦之具。
- 根撥
花木的根株。
- 勾撥
1.彈奏。 2.挑逗﹐調戲。
- 捍撥
彈奏琵琶用的撥子。因其質地堅實,故稱。
- 焊撥
即捍撥。彈奏琵琶用的撥子。
- 鼓撥
挑動。
- 紅叱撥
1.名馬名。唐天寶中,西域進汗血馬六匹,分別以紅﹑紫﹑青﹑黃﹑丁香﹑桃花叱撥為名。見宋李石《續博物志》卷四。也泛指駿馬。 2.一種名貴的貓。
- 胡撥
1.即火不思。 2.云南納西族的樂器名。與火不思是同類的樂器。
- 劃撥
①(款項或賬目)從某一單位或戶頭轉到另一單位或戶頭:這筆款子由銀行劃撥。②分出來撥給:劃撥鋼材 ㄧ劃撥物資。
- 桓撥
謂大治。
- 解撥
解送調撥。
- 沒擺撥
猶沒擺布。
- 那撥
挪借調撥。
- 弄撥
彈奏。
- 盤撥
搬運。
- 擗撥
分割。
- 排撥
調撥,調遣。
- 配撥
配給調撥。如:政府供應與調節糙米共達四十八萬多公噸,配撥對象如下。
- 破撥
琵琶的彈奏方法。
- 剖撥
割剝。
- 不可分撥
用以描述個人使用成本為零。
- 兌撥
調撥;調給。
- 拔撥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
- 釬撥
亦作「銲撥」。 即捍撥。彈奏琵琶用的撥子。
- 挺撥
1、直立而高聳。亦形容高超出眾。2、剛健有力。
- 一撥兒
一群;一批;一次。如:沒趕上這一撥兒。
- 吳撥四
火不思的別名。一種形似琵琶而較狹小的直柄曲頸樂器。
- 土撥鼠
即旱獺。
- 調撥價格
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或部門內部調撥物資進行結算的價格。
- 渾撥四
見「渾不似」。
- 胡撥思
樂器名。即火不思。
- 胡撥四
樂器名。即火不思。
- 買撥來
猶言買來的。
- 剛撥擰
吳語方言,江北人的意思。
- 劃撥清算
即轉賬結算。也稱非現金結算。通過轉賬結算方式清算由於商品交易、勞務供應等所發生的債權債務。
- 挑撥防衛
又稱防衛挑撥,是指故意引誘對方進行不法侵害而借機加害於不法侵害人的行為。
- 飛揚撥扈
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 分撥費
分撥的費用。
- 挑撥是非
把別人背后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后亂加議論,引起糾紛。播弄是非,調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 挑撥煽惑
搬弄是非,煽動鬧事。
- 挑撥離間
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 搬弄是非,在別人之間制造矛盾
- 挑燈撥火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那些懷著不同心思的人更是挑燈撥火
- 撥草尋蛇
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 撥草瞻風
比喻善於觀察事物。
- 撥煩之才
撥煩:處理繁重的政務。辦事利索,有處理繁重復雜事務的才能。
- 撥弓曲矢
撥弓:不正的弓;曲矢:彎曲的箭。弓箭不合格就射不中目標。泛指武器不精良。
- 撥亂反正
撥:治理;亂:指亂世;反:通「返」,回復。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治理混亂局面,恢復正常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漢書.高帝紀》
- 撥亂返正
撥:治理;亂:亂世;返:回復;正:正常。整頓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撥亂興治
平定亂世,并著手治理。
- 撥亂之才
能平定亂世,使天下恢復安定的人才。
- 撥亂誅暴
撥:治理;亂:亂世;誅:討伐;暴:兇殘。治平亂世,誅滅強暴。
- 撥棄萬事
撥棄:拋棄,丟開。把一切事情都拋開。形容不問世事,清靜自處。
- 撥萬論千
形容財產眾多,花錢以萬千計。
- 撥云見日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比喻驅散黑暗,見到光明今日投至見大人,似那撥云見日,昏鏡重明。——《元曲選.佚名.神奴兒》
- 撥云撩雨
比喻男女間的挑逗。
- 返正撥亂
返:回復;正:正常;撥:治理;亂:亂世。整頓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撩蜂撥刺
撩:挑逗。引逗蜜蜂撥開刺兒。比喻挑起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