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造詞
「德」字的造詞
- 德澤
恩德;恩惠: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 德垣宮
即德壽宮。詳「德壽宮」。
- 德運
王朝的氣運。帝祚。
- 德政
舊指有仁德的政治措施或政績。 指有益於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績既無德政,又無威刑。——《左傳.隱公十一年》
- 德云
佛經中人名。善財童子所參的五十三知識之一。
- 德教
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德威
1.謂以德行威。 2.恩德與威權。
- 德念
謂對先圣仁德的懷念。
- 德牧
鳥名。
- 德柄
指舊時以謙恭為德柄。語本《易.系辭下》:「謙,德之柄也。」孔穎達疏:「言為德之時以謙為用,若行德不用謙,則德不施用。是謙為德之柄,猶斧刃以柯柄為用也。」高亨注:「謙虛始能執德。」
- 德憲
謂美善之法。
- 德興市
在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江上游。1990年設市。人口29萬(1995年)。富銅等礦產資源。有著名的德興銅礦,是全國最大的銅基地之一,有「中國的銅都」之稱。
- 德賜
猶恩賜。
- 德宇
1.亦作「德?」。 2.德澤恩惠的庇蔭。 3.猶氣度﹑器量。
- 德配
1.謂德行可與之相比配。 2.舊時尊稱人妻。
- 德海
佛教語。謂功德宏大如海。
- 德令
施恩德的政令。
- 德稱
賢德的聲譽。
- 德庇
德澤恩惠的庇蔭。
- 德選
謂以德行為標準選用人才。
- 德行
品德操行:以德行治天下。 道德品行的素質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國語.晉語》
- 德言
1.德教;合乎仁德的言論。 2.指婦德,婦言。參見「德言容功」。
- 德經
道德的法則,標準。
- 德素
猶德性,德行。
- 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 2.明代初期對高級官員母﹑妻的封號。
- 德車
指古代帝王所乘五路(輅)中的玉﹑金﹑象﹑木四路(輅)。路,車。
- 德幾
1.見「德機」。 2.猶德惠。
- 德輶
見「德輶如毛」。
- 德號
施行恩德的號令。
- 德綏
謂以恩德安撫。
- 德薄
德行淺薄。
- 德量
道德涵養和氣量。
- 德問
道德聲譽。問,聞,名聲。
- 德能
德行和才能。
- 德厚
1.猶仁厚。 2.謂德澤深厚。參見「德厚流光」。
- 德履
猶德行。
- 德鄰
《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何晏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后指有德之人相聚為伴。
- 德音
1.善言。《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鄭玄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后亦用以對別人言辭的敬稱。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唐宋,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於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音樂。 5.好名聲。
- 德望
品德和聲譽:有德望,堪任大事。
- 德水
1.黃河的別名。 2.佛教語。謂功德水。
- 德舉
猶善行,美善的措施。謂以賢德為標準薦舉人才。
- 德庸
猶功德,功用。
- 德士
宋溫州人林靈素,少從浮屠學,苦其師打罵,改當道士。后以方術為宋徽宗所寵,「欲廢釋氏以逞前憾」,請改僧為德士。徽宗采納其建議,遂於宣和元年正月下詔廢佛。
- 德隅
猶言德行方正。語本《詩.大雅.抑》:「抑抑威儀,維德之隅。」毛傳:「抑抑,密也;隅,廉也。」鄭玄箋:「人密審於威儀抑抑然,是其德必嚴正也。」
- 德育
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滲透於學校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中國學校德育的最重要內容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道德教育的簡稱
- 德化
1.謂以德行感化。 2.猶德教。 舊指以道德感化人
- 德耀
見「德曜」。
- 德昂族
分布於云南的少數民族。曾稱「崩龍」族。1985年9月改今稱。約1.5萬人(1990年)。用德昂語,無文字。有文身習俗。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善種茶。
- 德潤
猶德澤。
- 德幹高原
亞洲南部大高原。為印度半島的主體。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600米。地面久經侵蝕,起伏較小。
- 德黑蘭
伊朗首都。西亞最大城市。人口約1000萬(1992年)。海拔844米。古代「絲綢之路」來往要沖。制造業產值約占全國一半,有紡織、煉油、汽配、軍火等工業。地毯、絲織、刺繡等手工業發達。有西亞最大的國際機場。多清真寺。有德黑蘭大學、阿里亞梅爾體育中心。
- 德范
道德風范。
- 德懋
謂在德行上勉力。
- 德器
1.道德修養與才識度量。 2.指有道德修養與才識度量的人。
- 德色
自以為對人有恩德而表現出來的神色。 自以為對別人有恩德而流露出來的神色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敦誠《寄懷曹雪芹》面有德色
- 德心
仁善之心。
- 德信
恩德與威信。
- 德華
仁德的光輝。
- 德壽宮
宋宮名。原為紹興十五年宋高宗欽賜給秦檜的大宅,并有高宗親筆題額「一德格天之閣」,后改名為「德壽宮」。紹興三十一年高宗退位后常居於此。故址在今浙江杭州望仙橋東。
- 德精
指德星。
- 德清公主
唐昭宗女,母不詳。
- 德占仁里
指德行高尚,有仁厚風俗的家鄉。
- 德本刑用
唐朝的法制指導思想。
- 德先生
對民主和科學的一個形象的稱呼,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
- 德在形先
指品性德行對人命運的影響重於形相。
- 德光尊者
五百羅漢第壹佰捌拾叁尊。
- 德昭鄰壑
其道德有如日月之光,照得附近山谷也明明亮亮。
- 德萊尼人
魔獸世界聯盟種族之一。
- 德高望眾
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 德拜單位
「德拜單位」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 德佑
宋恭帝年號(1275—1276)
- 德魯依特
「知道橡樹」。
- 德勝頭廻
猶得勝頭回。 德,通「得」。廻,同「回」。宋 明 話本、通俗小說的引首。《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這回書,單説一個官人,只因酒后一時戲笑之言,遂至殺身破家,陷了幾條性命。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德勝頭廻。」參見「得勝頭迴」。
- 德茂福盛
德茂,即品德高尚;福盛,即福祿旺盛。
- 德草
儒家以為統治者身邊的小人奸臣,向皇帝煽風點火,殘害百姓,一般形容「小人」、「奸臣」。
- 德比
德比原為英國賽馬會的名稱,后用德比戰或德比賽指同一個城市或區域內兩個代表隊之間的體育比賽:珠海隊挑戰廣州隊,是一場南粵~大戰。
- 德棍
德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互聯網上,指某些崇拜德國黨衛軍、二戰德國軍隊、二戰德國國防軍、元首的狂熱德軍粉絲。
- 德治
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強調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作用。
- 德州港
德州港位於德州市西郊勝利橋與文革橋之間的衛運河東岸。
- 德安府
德安府位於亦湖北安陸,為今天的湖北安陸。
- 德政路
德政路位於中國廣州市越秀區,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道路。
- 德爾杰
伊斯蘭教用語。
- 德育雙馨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
- 德勝門外
德勝門外泛指德勝門所處的二環線向北外延區域。
- 德厚生熀
積攢了許多的人品之后,自身的正能量改變了氣場,隱約展現出光輝。
- 德化巖畫
- 阿史德
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德頡利發。見《舊唐書.突厥傳上》。
- 安德
鞏固德行;安養德行。
- 做功德
1.指請僧眾誦經念佛以超度亡靈。 2.引申指說好話捧場。
- 胙德
舊時歌頌帝王之詞。謂有天下者之德。
- 資德
1.涵育德性。 2.明代官職名。為訓導太子讀書的官員。
- 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會王朝命運,謂土勝者為得土德。 2.大地的功德。 3.用稱帝后的功德。
- 重德
1.大德;厚德。亦指大德之人。 2.以品德為重。
- 執德
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規范。《論語·子張》:「執德不弘,信道不篤。」《漢書·成帝紀》:「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清 姚鼐《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姊獨於其間遭離荼苦,執德秉節數十年,其亦可謂君子之女。」
- 植德
立德。
- 職業道德
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如醫務道德、商業道德、體育道德、律師道德、軍人道德等。它通過公約、守則、條例、誓言等形式制定,要求從業人員忠於職守,提高技術業務水平,講究工作效率,服從秩序和領導,團結協作,以推動事業的發展。研究職業道德的學科稱職業倫理學。
- 知德
1.懂得道德。 2.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
- 政德
1.政事和德行。 2.端正的德行。
- 昭德
1.明德;美德。 2.宣揚美德。 3.漢代雅舞名。漢文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見《漢書.禮樂志》。又五代后晉天福五年,詔有司復修正至朝會二舞之制,以文舞為《昭德》之舞,武舞為《成功》之舞。見《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一.晉昭德成功舞歌》引《唐馀錄》。
- 載德
1.猶積德。 2.施行德化。 3.具備高尚的道德。
- 正德
1.端正德行。 2.純正的道德。
- 媛德
女子的美德。
- 允德
修德,涵養德性。
- 毓德
修養德性。
- 鬻德
猶言施德澤。
- 遠德
1.謂德行播及遠方。 2.高尚的德操。
- 裕德
富於道德。
- 育德
培養德性。
- 玉德
古謂玉有五德,后常以喻素質之美。
- 輶德
易於實行的德行。
- 宥德
寬仁之德。
- 浴德
修養德性。
- 詠德
歌頌贊嘆高尚的品德。
- 陰德
1.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2.男女之間隱而不露的相互親愛的天性。 3.帝王后宮的事務。 4.女德﹐女子應具的美德。 5.星名。 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陰功
- 疑德
虛假的德行。
- 淫德
1.放蕩。 2.引申為災禍。
- 懿德
1.美德。 2.特指婦女的美德。 美德林慮懿德,非禮不處。——《后漢書.鐘浩傳》懿德高風,令人景仰
- 夷德
1.謂夷人之性。 2.常德。
- 遺德
1.指前人留下的德澤。 2.謂留下德澤。 3.指棄置未用的賢德之人。
- 飲德
蒙受德澤。
- 移德
施予恩德。
- 逸德
1.猶失德。 2.謂馬具有善於奔跑的品質。
- 一德
1.謂始終如一,永恒其德。 2.同心同德。 3.猶一能。 4.謂法令劃一。
- 曜德
1.光大德澤。 2.北齊武成帝后宮女官名稱。
- 養德
修養無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養德性。
- 炎德
猶火德。
- 言德
用語言來闡揚德教。
- 訓德
猶順德。謂遵從天生的至誠德性。訓﹐通「順」。
- 玄德
1.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 2.指自然無為的德性。 3.天德。
- 兇德
1.亦作「?德」。 2.違背仁德的惡行。
- 選德
挑選賢德者。
- 休德
美德。
- 行德
實行德政。
- 心德
指人的意識與性情。
- 秀德
美德。
- 興德
1.振興道德。 2.發揚圣德。
- 小德
德行節操之小者。
- 勛德
1.功勛與德行。 2.指有功勛德行的人。
- 饗德
向慕有德者。饗,通「向」。
- 效德
報效恩德。
- 鮮德
猶缺德。
- 顯德
1.謂顯明的美德。 2.指有顯德者。
- 先德
1.謂治民之道,以德為先。 2.祖先的德行。 3.稱別人的父親為先德。 4.有德行的前輩。
- 險德
背棄道德。
- 賢德
1.善良的德行。 2.指有美德的人。 3.賢惠,有美德。
- 五浄德
佛教語。謂發心離俗﹑毀其形好﹑永割親愛﹑委棄軀命﹑志求大乘。
- 欣德
猶好德﹐好善。
- 污德
卑污的品行。
- 溫德
文治之德。
- 違德
違反道德。
- 戲德
演戲者的職業道德。
- 偉德
猶美德。
- 下德
謂德之下者。
- 韙德
猶美德。
- 無德
1.謂言行不合社會的準則和規范;沒有德行。 2.指無德行之人。 3.不用感恩。 4.見「無德而稱」。 5.見「無得」。
- 五德
1.古代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認為歷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順序,交互更替,周而復始。 2.指人的五種品德。謂溫﹑良﹑恭﹑儉﹑讓。 3.指人的五種品德。謂智﹑信﹑仁﹑勇﹑嚴。 4.比喻物的五種特征。古謂玉有仁﹑智﹑義﹑禮﹑信五德。 5.比喻物的五種特征。古謂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6.比喻物的五種特征。古謂蟬有文﹑清﹑廉﹑儉﹑信五德。 7.東﹑西﹑南﹑北﹑中五方種的五色谷物。
- 聽德
謂聽用有德之言。
- 體育道德
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在體育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中國體育運動以增加人民體質,力爭在世界體壇贏得榮譽為宗旨。它的基本道德規范是:熱愛體育事業,勇攀世界高峰;刻苦訓練,鉆研技術;不傷對手,公平競爭,尊重裁判;對教練工作認真負責,做好日常訓練、臨場指揮和賽后總結;裁判執法公正等。
- 圖德
度量德行。圖,通「度」。
- 堂吉訶德
長篇小說。西班牙塞萬提斯作於1605-1615年。窮鄉紳堂吉訶德讀騎士小說入了迷,決定仿效騎士的生活。於是穿上盔甲,騎著一匹瘦馬,帶著侍從出門行俠。結果鬧了許多笑話,吃了無數苦頭,直到臨終才清醒過來。
- 素德
清白的美德。
- 損德
有損道德的行為。
- 遂德
成就道德。
- 體德
指先天的德性。
- 頌德
歌頌功德。
- 誦德
頌揚功德。
- 嗣德
繼承美德。
- 私德
與「社會公德」相對。見「社會公德」。
- 水德
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謂以水而德王。
- 碩德
1.指大德之人。 2.大德。
- 夙德
早成之德。
- 衰德
道德衰敗。亦指道德衰敗的人。
- 市德
市恩。
- 樹德
施行德政;立德。 樹立美德
- 實德
猶實惠。
- 世德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2.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
- 盛德
1.指四時之盛氣。 2.指盛美之事。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 4.敬稱有高尚品德的人。
- 沈德
1.亦作「沉德」。 2.謂喪失道德。
- 圣德
亦作「圣惪」。 猶言至高無上的道德。一般用於古之稱圣人者。也用以稱帝德。《史記·五帝本紀》:「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生 高陽,高陽 有圣惪焉。」《后漢書·李固傳》:「四海欣然,歸服圣德。」唐 杜甫《哀王孫》詩:「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於。」明 宋濂《送劉永泰還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輔其兄 武王 伐 商,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
- 師德
眾德。
- 慎德
注重道德修養。
- 喪德
1.喪失德行。 2.缺德。 喪失德性幹這種損人利己的事,實在有點喪德玩物喪志,玩人喪德
- 三達德
指智﹑仁﹑勇。
- 睿德
皇帝的恩德。
- 八德
道家謂道的八種界限。 中國封建社會表彰的八種德行,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 巴斯德
(1822—1895) 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1822—1895) 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 霸德
1.猶霸道。與「王道」相對而言。 2.指三國魏。 3.指霸業﹐王業。
- 拜德
拜謝恩德;禮拜大德。
- 報德
對受到的恩德予以報答:以德報德。 對別人給的好處予以報答
- 抱德
持守德行。
- 暴德
謂以暴虐為德。
- 秉德
保持美德。
- 孱德
謂德行澆薄。
- 表德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后因以「表德」指人之表字或別號。
- 不德
1.不修德行;缺乏德行。 2.不自以為有德。 3.不施恩德。 4.不感激。 5.謙詞。帝王自稱。 6.丕德,大德。不,通「丕」。
- 禪德
有道禪師。
- 不道德
不符合道德標準。
- 才德
才能德行。
- 材德
才與德。
- 慚德
因言行有缺失而內愧於心。
- 釵德
指婦德。封建社會婦女所遵循的道德準則。
- 諂德
諂諛的品性。
- 長德
1.謂修養德行。 2.猶盛德。 3.年長而有德。
- 稱德
1.推行德教。 2.衡量德行。
- 齒德
1.《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后用「齒德」指年齡與德行。 2.年高德劭。 3.指年高德劭的人。
- 赤德
指漢朝的氣運。讖緯家謂漢以火德王,故稱。
- 儲德
1.蘊蓄的美德。 2.太子的德行。
- 大德
1.大功德;大恩。 2.謂品德高尚。 3.指德行高尚的人。 4.大節。 5.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
- 蹈德
謂以歌舞褒揚德政。
- 代德
1.謂取代舊朝以治天下之德。 2.戰國﹑秦﹑漢時,盛行「五行代德」之說,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附會於皇朝的興亡。「代德」作為改朝換代的一種說法,后遂具有迷信的色彩。
- 帝德
天子的德性。
- 道德
以善惡評價為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貫串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社會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等。它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標準和行為準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調節社會關系,并與法一起對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時專指道德品質或道德行為。
- 砥德
砥礪德行。
- 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澤。 2.謂大地賜恩。 3.土地所產之物,指五谷。
- 訪德
仿效學習前人的德政。訪﹐通「仿」。
- 恩德
恩惠。 恩惠
- 伐德
1.損害德行。 2.自夸其德。
- 惡德
不良的品德。亦指有不良品德的人。 惡劣的品德
- 發德
使道德顯揚。
- 非德
1.不合道德﹔違背道德。 2.指不當之賞。
- 婦德
1.謂婦女貞順的德行。為婦女四德之一。 2.指婦女的德行。
- 俷德
背德。
- 福德
1.福分和德行。 2.指福分,福氣。
- 否德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 風德
1.指德化。 2.風范德行。
- 鳳德
《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后即以「鳳德」指德行名望。
- 功德
①功勞和恩德:歌頌人民英雄的功德。②指佛教徒行善、誦經念佛、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做功德。
- 輔德
謂輔佐德行。
- 幹德
1.天德;上天的恩澤。 2.帝王之德。 3.剛健之德。
- 公共道德
社會道德。關於整個國家或社會組織而非個人的一種道德;論述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的道德關系及職責的倫理學分支。 社會道德。關於整個國家或社會組織而非個人的一種道德;論述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的道德關系及職責的倫理學分支
- 剛德
剛健之德,陽剛之道。
- 工德
指婦工。因其為封建禮教規定婦女遵守的「四德」之一,故稱「工德」。
- 公德
公共道德:講公德ㄧ社會公德。
- 古德
佛教徒對年高有道的高僧的尊稱。
- 寡德
1.缺少德行的人。亦用為謙詞。 2.謂缺少德行。
- 歸德
1.歸附於德政。 2.謂歸順。
- 恒德
1.語本《易.恒》:「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后用以指恒久不變的德行。 2.久遠的恩德。
- 合德
1.猶同德。 2.漢代美女。趙飛燕之妹。相傳其膚滑體香,性醇粹,善音辭。為卷發,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后為成帝所幸,謂為溫柔鄉。見《趙飛燕外傳》。
- 含德
1.謂隱匿意旨,秘不宣旨。 2.懷藏道德。
- 含一之德
謂純一的至德。
- 和德
1.謂惠及百姓之恩德。 2.指事物的妙諦。
- 厚德
1.猶大德。 2.深厚的恩德。 3.謂施以厚澤。 4.謂深深地感激。
- 積德
迷信的人指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積德行善。
- 火德
1.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來附會王朝歷運的稱火德。 2.火的功能。 3.指熱力。 4.稱南岳之神。
- 回德
邪惡污穢的品行。
- 家庭道德
調整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社會主義社會家庭道德的特點是:以社會主義道德為指導,夫妻之間以誠相見,互敬互愛,尊敬長輩,贍養父母,撫養教育子女,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等等。
- 吉呵德
1.亦作「吉訶德」。 2.西班牙名作家塞萬提斯所著長篇小說《唐.吉訶德》中的主人翁。窮貴族吉訶德耽於騎士小說,模仿書中英雄,行俠四方,結果屢遭挫敗。后以諷喻脫離實際,想入非非者。
- 穢德
1.穢惡之行;淫亂的行為。 2.謂自污濁其行。
- 集德
成其德教。謂為君施德教於民。
- 建德
1.謂建立德行或功業。 2.指建立的功業。 3.謂立有德者為諸侯。 4.剛健之德。建,通「健」。 5.見「建德國」。
- 椒德
后妃的美德。
- 介德
大德。
- 進德
1.猶言增進道德。 2.即進德冠。
- 旌德
表彰有德之人。
- 舊德
1.謂先人的德澤;往日的恩德。 2.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3.昔日的德行善績。
- 儁德
美德。亦指有美德的人。
- 靜德
貞靜的德行。
- 矩德
正直的德行。
- 俊德
1.才德杰出的人。 2.美德。
- 酒德
1.謂酒后的行為表現。指酒后昏亂。 2.謂酒后的行為表現。指多飲不亂。 3.晉劉伶曾作《酒德頌》。極言飲酒為樂。后遂以「酒德」泛指飲酒的旨趣與品德。
- 坎德
《易.說卦》:「坎為水。」又《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坎德,指水就下的性質。因以喻君子謙卑的美德。
- 君德
人主的德行或恩德。
- 孔德
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漢焦贛《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於幽谷。升高鼓翼,輝光照國。」唐李邕《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繩繩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測已。」一說,孔即「空」,「孔德」意謂以空為德。
- 口德
說話的道德。謂不出口傷人。
- 揆德
度量人的品德。
- 樂德
指古代音樂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種品德。
- 貍德
謂狐貍之性。《莊子.徐無鬼》:「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貍德也。」成玄英疏:「執守情志﹐唯貪飽食﹐此之形質﹐德比狐貍﹐下品之狗。」陸德明釋文:「‘是貍德也’謂貪如狐貍也。」一說﹐貍德指貓捕鼠飽而止的本性。郭慶藩集釋引清俞樾曰:「《廣雅.釋獸》:貍﹑貓也。貓之捕鼠﹐飽而止矣﹐故曰是貍德也。」
- 立德
樹立德業。
- 六德
1.謂人的六種美德。 2.古代使臣的六項守則。 3.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項道德標準。 4.兵家之六德:禮﹑仁﹑信﹑義﹑勇﹑智。
- 涼德
1.薄德,缺少仁義。 2.后世多用為王侯的自謙之詞。
- 陵德
謂輕侮有德行的人。
- 懋德
1.勉行大德。 2.盛德。
- 麟德
即麟德殿。
- 亮德
明德。
- 令德
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 流德
流布恩德。
- 名德
1.名望與德行。 2.指有名望德行的人。
- 龍德
圣人之德;天子之德。
- 率德
謂遵循前人之德。
- 論德
1.評判品德的高下。 2.論贊天子的功德。
- 冥德
謂上天的恩德。
- 明德
1.光明之德;美德。 2.指才德兼備的人。 3.彰明德行。 美德明德茂親。——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 茂德
盛德。
- 美德
指高尚的道德行為和優良的道德品質。不同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古希臘奴隸主把智慧、勇敢、節制與正義這四主德作為主要美德。中世紀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愛三種基本美德。中國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種美德。在社會主義社會,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是每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美德,同時肯定勤勞、勇敢、節儉、誠實等歷代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
- 民德
1.民眾的道德。 2.指有德之人。 3.猶民力。
- 末德
《莊子.天道》:「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后因以「末德」謂戰爭。
- 母德
人母的德性。
- 女德
1.猶婦德。舊指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2.女色。 3.尼姑。
- 七德
1.指武功的七種德行。 2.指文治的七種德行。 3.指詩歌的七種特性。 4.隋唐時舞名。又樂曲名。
- 欺德
謂以外力矯拂人的本性。
- 逆德
1.古代指勇﹑爭﹑戰﹑怒等有背慈善仁愛之事。 2.背棄仁德。
- 鋪德
俄文的音譯。現通譯作「普特」。前蘇聯舊的重量單位。每普特等於16.38千克。
- 配德
1.布施恩德。 2.謂德行堪與匹配,尊稱別人之妻。
- 嬪德
猶婦德。
- 品德
即「道德品質」。 品格德行被一種個人的品德所激勵
- 耆德
年高德劭﹑素孚眾望者之稱。
- 謙德
謙虛﹑儉約之德。
- 潛德
謂不為人知的美德。
- 全德
1.道德上完美無缺。 2.全部特性。
- 上德
1.至德;盛德。 2.指帝德。 3.借指帝王。 4.崇尚德行。上,通「尚」。
- 容德
1.謂寬容之德。 2.容貌品德。
- 讓德
1.遜讓於有德之人。語本《書.舜典》﹕「舜讓於德﹐弗嗣。」蔡沈集傳﹕「讓於有德之人也。」 2.將自己的德行歸功於他人。 3.謙讓的品德。
- 人德
人的道德。
- 缺德
不顧道義﹐有損德行。指人做壞事及惡作劇。多用作詈詞。 不顧道義,有損德行。指人做壞事及惡作劇缺德的行為
- 入德
進入圣人品德修養的境域。
- 仁德
指致利除害愛人無私的崇高道德。 待人寬厚而好施恩德
- 日德
謂太陽照育萬物的德性。舊時用以歌頌帝王之德。
- 拉德
輻射吸收劑量的單位,1拉德等於1克物質吸收100爾格能量(1千克物質吸收0.01焦耳能量),等於0.01戈瑞。
- 中瑞葆德
中瑞葆德涵蓋領域了醫院戰略、醫院文化、營銷策劃、服務質量管理、組織設計、流程優化、財務管理、績效管理、薪酬設計咨詢。
- 奕世載德
在盛世推行道德。
- 道之以德
用仁德來指導百姓。
- 賽義德
伊斯蘭教教職稱謂。
- 夫義婦德
夫遵守道義,不在外沾花惹草,不去跟別的女人鬼混,不賭博之類的。 而女的一方也是三從四德,相夫教子,不給老公戴綠帽子,不會懶惰等等。義為:夫妻恩愛,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 阿卜德
表達人類與真主之間關系。
- 厥德
厥:古同「撅」,掘。德: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道德,品行。引申為修養道德,品行。
- 格利德
《鋼之煉金術師》人物之一。
- 郝德
郝德古體「赤邑」,赤地千里的國都或赤色的國家,即左邊為赤,赤義有紅色、空、光之分;右邊為邑,邑為國都、國家、聚集地、封地;「赤邑」可解釋為「赤地千里的國都」或「赤色的國家」或「赤地三年的城堡」等。
- 戈爾隆德
魔獸世界第五部資料片《魔獸世界:德拉諾之王》中新開放的德拉諾大陸其中一張地圖。這里是巨人的天堂,巨大的戈隆筆踞在荒野上。
- 隨喜功德
即見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
- 為政以德
指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 佛四德
佛四德 四德者。
- 精行儉德
「精行」是指行事而言,茶人應該嚴格按照社會道德規范行事,不逾軌;而「儉德」是就立德而說,茶人應該時刻恪守傳統道德精神,不懈怠。
- 法師十德
法師十德 華嚴經十地品中。
- 茶德
什么?以茶聯的集大成者《百茶聯》原創作者在天的觀點最具代表性,受到當今茶人的廣泛認同。
- 燿德
謂崇尚道化。 《國語·周語上》:「先王耀德不觀兵。」韋昭 注:「耀,明也;觀,示也。明德,尚道化也。」
- 斷德
佛家用語,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槃的功德。
- 汙德
卑污的品行。《呂氏春秋·審分》:「贊以潔白而隨以污德。」高誘 注:「以污穢之德隨潔白之蹤。」
- 商德
經商者應該具備的品德。
- 彰德
彰德又稱彰德府,與相州等名字一樣,是河北南部與河南北部地區一帶的歷史稱謂。
- 為德
積德行善之事。
- 善德
善德是指具有善性的品德,也指美好的品德。善德,同善業一樣,也能為生命「我」帶來幸運、幸福、吉祥、安康等一系列福報。
- 自德
自德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自己在為人處事過程中,做到自我滿意的、自我意識下的「自己」、做到自身標準的品德高尚,不去理會他人的看法。
- 斯比德
速度,為運動類品牌;是上海博寬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旗下運動品牌,該品牌主要打造體育用品以羽毛球運動類目為主,其生產的羽毛球拍、羽毛球鞋、羽毛球服、羽毛球等用品及塑膠場地鋪設廣泛運用於各大比賽中,專業化的品質、大眾化的價格 深受廣大球友的喜愛,是上海市「市民大聯賽」指定羽毛球使用品牌,旗下「博寬斯比德俱樂部」更是在上海乃至全國各地獲得團體冠亞季的榮譽!1。
- 明明德
第一個「明」是動詞,是彰明、弘揚的意思;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意謂「光明的」;連起來是說,人要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 尊道貴德
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
- 崇文厚德
以「崇尚」文化和「厚德」為品質。
- 賢良淑德
賢良淑德是古人用來贊揚女子守婦道、品行好的常用詞。是一個用來形容女性溫柔賢惠等美好品德的詞語,具體是說一個女人要有品位、有修養,具備良好的涵養和品德,舉止談吐溫文爾雅,處事待人懂大體,在過去一般用來形容非常出色有涵養的女性。
- 學術道德
在從事科研工作和進行學術活動時所應遵守的道德規范。
- 懷仁慕德
緬懷仁義之風,仰慕有德之士。懷:想念,懷念;仁:仁愛與正義;慕:向往,敬仰;德: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范,品行,品質。
- 文成武德
借用以歌頌能文允武之意。 也指在文上有成就,在武上有品德,贊美一個人文武雙全、文武兼備。
- 以怨抱德
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惠。
- 報怨以德
報怨以德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 金戈威德
騎兵隊,也會被譯為容易引起歧義的阿拉伯民兵。
- 學生道德
學生道德也屬於整個職業道德范圍之內。
- 飲和食德
給人吃后感覺到自在、享受和樂,享受到先人的德澤。
- 麥斯弗德
勇氣的,勇敢的。
- 弘文尚德
弘揚文化文明,崇尚美德。
- 銀條德星
山藥的別稱。
- 有德者
有好品德的人。如: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有好品德的人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 賢德夫人
1.古代朝廷贈給貴族婦女的封號。 2.泛指賢惠的婦女。
- 熙德之歌
西班牙最早的史詩。約寫於1140年。描寫西班牙民族英雄熙德,失寵於國王而遭放逐。后在抗擊摩爾人入侵的戰爭中屢建奇功,終於得到國王諒解,從此聲名遠揚。
- 文德殿
宋代宮殿名。
- 宣德郎
官名。隋置,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為與宣德門名相同,曾改稱宣教郎。明﹑清仍為散官。
- 宣德門
北宋京城宮門名。
- 五德終始
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的學說。指水﹑木﹑金﹑火﹑土五種物質德性相生相克和終而復始的循環變化,論者并用以推斷自然的命運和王朝興亡的原因。
- 武德舞
雅舞名。多用於宗廟祭禮。
- 頌德碑
《后漢書.竇章傳》:「貴人早卒,帝追思之無已,詔史官樹碑頌德。」后因稱歌頌功德的碑刻為頌德碑。
- 水功德局
宋代社會的一種騙局。
- 八功德水
佛教語。謂西方極樂世界浴池中具有八種功德之水。八種功德為: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凈﹐六不臭﹐七不損喉﹐八不傷腹。
- 奧德修紀
一譯《奧德賽》。古希臘史詩。相傳為荷馬所作。主要取材於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后的一段奇異經歷,并穿插許多神話和傳說。
- 伯鸞德耀
1.漢梁鴻字伯鸞,孟光字德耀。夫婦相敬如賓,貧賤而志不移。舊時作為賢夫婦的典型。 2.用以代稱賢夫婦。
- 承德市
在河北省東北部、灤河支流武烈河(熱河)沿岸,京承、錦承兩鐵路終點。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清代稱熱河、承德,民國時曾為熱河省省會。1945年設市,人口39.6萬(1995年)。名勝古跡有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 道德修養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
- 道德教育
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的活動。內容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實施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 道德科學
即「倫理學」。
- 道德理想
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 道德活動
也稱「道德實踐」。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指導下有目的的社會活動。包括道德行為、道德評價、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其他具有道德價值并應承擔道德責任的活動。可分為個人道德活動和社會道德活動兩類。個人道德活動的目的是實現最完美的理想人格,社會道德活動的目的是實現最美好的理想社會。
- 道德判斷
①對道德現象作出斷定的邏輯思維形式。分評價判斷(如誠實是一種美德)、規范判斷(如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和命令判斷(如不準偷竊)。②判定他人或自己行為善惡的認識活動。是人們進行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的一個環節。
- 道德義務
簡稱「義務」。個人對他人、集體和社會應盡的道德責任。大致包括對他人和對社會兩大類:前者是對自己的家庭、親屬、朋友、同事等應盡的責任,后者是對祖國、民族、集體等應盡的責任。是人們基於對他人和社會利益的理解,在內心信念的引導下自覺履行的責任。
- 道德經
指《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一。
- 道德責任
人們對自己行為的過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義上應承擔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選擇自由,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肯定人的行為的道德責任是進行道德評價的前提。有時與「道德義務」含義相同。
- 道德境界
從人們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道德覺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人們所處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養。如「大公無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顧」、「自私自利」,就是人們對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無私。
- 道德評價
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準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贊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
- 道德價值
個人行為對於他人和社會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義。無產階級的道德價值觀集中體現在符合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原則的行為之中,尤其體現在為維護社會利益而作出的犧牲精神上。
- 道德信念
人們對某種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內心的確信。是構成道德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 道德習慣
指個人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的習慣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義,并對他人和社會有利害關系。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克服不良的道德習慣,是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
- 道德行為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對此進行道德評價的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準。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為不道德行為。
- 道德哲學
即「倫理學」。
- 道德意識
人們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論體系的總稱。可區分為個體道德意識和群體道德意識。兩者的統一,即表現為人們共同承認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道德意識受一定的經濟關系和階級利益的制約。
- 道德規范
一定社會或階級用以調整人們之間利益關系的行為準則,也是評價人們行為善惡的標準。不同時代和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規范。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道德規范是五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主義勞動態度、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等。
- 道德認識
對道德現象、道德關系、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經驗的積累,道德價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道德判斷力的提高等。
- 道德天尊
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即被尊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據稱由「冥寂玄通元」(宇宙未形成前從混沌中產生的三元氣之一)所化生。居於天界大赤天「太清」仙境。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并為三洞教主。道教宮觀多有供奉,塑像持扇(或如意),象征萬物化生之「太初」世紀。
- 福德星君
即財神。
- 哥德堡
瑞典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人口42.6萬(1982年)。地處運河網中。有造船、汽車、木材等工業。北歐大商港,港口終年不凍。
- 廣德王
東海海神的封號。參見「廣利王」。
- 河清德頌
即《河清頌》。
- 迦布德迦
梵語kapotaka的音譯。鴿子,白鴿。
- 建德國
1.亦稱「建德」。 2.《莊子》中虛構的無為而治的理想國。
- 建德鄉
即建德國。
- 進德冠
唐時賞賜寵臣之冠。
- 麟德殿
唐代宮殿名。
- 明德門
隋大興城和唐長安城南城門之一。在啟夏門和安化門之間,是城中唯一有五個門洞的城門。門洞各寬5米,深18.5米。遺址在今陜西西安楊家村。
- 曼德琳
即曼陀林。參見「曼陀林」。
- 尊德樂義
這里指尊崇。
- 以德化民
德是恩惠的意思,以德化民的解釋應是;以恩惠來感化百姓,讓百姓服從,相對的是用武力和鎮壓便百姓服從。一般多用於舊時帝王或官員對平民的統治手段。
- 道德淪喪
德淪喪就是說,現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經沒有了道德倫理觀念。
- 道德之本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根本。
- 惇德秉義
惇和秉是意思近似的動詞,表示堅持、秉承之意。 所以惇德秉義即堅守道德、秉承正義的意思。「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
- 公德心
公德,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歷史長河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淀下來的公共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
- 美德亞
未來佛名,巴利語Metteyya的音譯,乃此賢劫中的第五位佛陀。
- 詹德利
- 以德為鄰
比喻要加強修養,講求道德。
- 亮德行動
「亮德行動」是2013年11月28日,由北京東方美食文化傳媒在中國餐飲界發起的大型公益活動。
- 樹德立人
德為先,而后立人。
- 以德配天
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
- 道德禮儀
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精神層面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行為準則。
- 明德任責
明德任責意思是完善思想品德,勇於擔當重任。
- 品德優良
字面意思是要有優良品質。
- 何德何能
沒有德行和能耐。
- 誶帚德耡
漢 賈誼《治安策》:「商君 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 俗日敗。故 秦 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風俗敗壞,不仁愛。
- 朱蘇德拉
「他建立了生命」)。
- 上德若古
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懷如同山谷一樣深廣。
- 景德窯
歷史上的景德窯,位於在今景德鎮,故名。
- 明德園
中山大學東校區四大宿舍樓群之首。
- 宣德窰
明 宣德 年間於 江西 景德鎮 所設的官窯。 所選瓷器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參閱 清 朱琰《陶說》。
- 綏德漢
高大、剽悍、英俊頗有陽剛之氣綏德的漢子。
- 舍德處
見真空。
- 安德麥
魔獸世界地精首都,很多玩家誤以為安德麥是一座島嶼。
- 碩德耆年
贊美老者德高望重而又長壽。
- 大德無行
大德無形是因為德之高在於無邊無際用心去做。
- 明德致遠
明白自己的德行,達到很高遠的境界。
- 扎西德勒
藏語詞語,表示歡迎、祝福吉祥的意思。
-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通常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結合,是構成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
- 安德納爾
永恒魔法中的一個30vs30的大型戰場之一。
- 大行德廣
高尚的德行。
- 感德天泉
指為其德行所感動。南朝 陳 徐陵《勸進梁元帝表》就有這么一說:「芝房感德,咸出銅池。」
- 天德貴人
四柱神煞之一。
- 潛德幽光
有道德而不向外人炫耀。
- 惟德是輔
上天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品德高尚的人。
- 崇德尚善
推崇德行、提倡善舉。
- 崇德篤行
崇德,崇尚道德,使德高,即提高,提升道德品質。篤學,心無旁鶩,專心致志學習。
- 額爾德派
西藏佛教新派之一。
- 積德行善
行是行為,善是無私,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就是做多一點好事。
- 嘉德懿行
「懿」和「嘉」一個意思:美好的。本詞說得就是美好的道德品行。
- 道德高地
一種高尚的道德追求,即將維護公共利益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 沃德財富
交通銀行為您量身定做的服務品牌。
- 福德秀氣
四柱八字之術語。
- 羅拉德派
「說話含糊不清的人」)更早用於被懷疑為異教徒的歐洲群體。
- 安德瓦里
來自北歐神話和中歐史詩中的矮人王。
- 大德國寶
德國在青島租界於1909年發行的硬幣。
- 愛人以德
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 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有開創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
- 醉酒飽德
感謝主人宴請的客氣話。
- 至德要道
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 昭德塞違
彰明美德,杜絕錯誤。
- 澡身浴德
修養身心,使純潔清白。
- 以德報德
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
- 以怨報德
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惠。
- 妖不勝德
比喻邪不壓正。
- 以德追禍
謳窒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 以德服人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治者。
- 以德報怨
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報答怨恨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 一飯之德
比喻微小的恩德。
- 小德出入
小德:小節;出入:偏離標準。指不必嚴格要求的一些小節。
- 無怨無德
既沒有怨恨,也沒有恩德。指彼此間沒有恩怨關系。
- 文德武功
治理國家恩德昭著,對外用兵成績斐然。舊時多用為贊譽帝王或重臣的頌詞。
- 畏威懷德
懷:思念。畏懼聲威,感念德惠。
- 無德而稱
①無何恩德可以稱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狀。
- 為德不卒
卒:完畢,終了。指沒有把好事做到底。 積德行善之事未能一貫做下去光弼為德不卒,令人益恨 元振。—— 明. 李贄《史綱評要.唐紀.代圣陶》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史記.淮陰候列傳
- 天恩祖德
天恩:皇恩;祖德:祖宗的蔭德。皇上和祖宗的恩德。
- 玩人喪德
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謂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 頌德詠功
頌、詠: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 誶帚德鋤
形容風俗敗壞,不仁愛。
- 碩望宿德
猶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損陰壞德
損:虧損。指虧心傷德。
- 四德三從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 殊功異德
殊、異:特殊的;功:功勞;德:恩德。指特殊的功德。
- 樹德務滋
樹:立;德:德惠;務:必須;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務須力求普遍。
- 盛德不泯
盛大的德行永遠不會泯滅。指大德者永世受人崇敬。
- 施恩布德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 尚德緩刑
尚:崇尚;德:德政;緩:放寬。崇尚德政,放寬刑罰。
-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古代中國婦女應有的品德。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 敗德辱行
敗壞道德和操守。
- 抱德煬和
抱:懷抱,引申為堅持;煬:熔化,引申為蘊育。堅持道德實質,蘊育和平氣息。 指行仁政,搞團結。
- 布德施恩
布、施:給與。把恩德給與別人。
-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 稱德度功
稱:衡量;度:估量。對被任用的人既要考慮到他的品德,也要考慮到他的功勞。
- 大德不酬
德:恩德;酬:報答。重大的恩惠無法酬謝。表示對別人的大恩銘心刻骨,或對人所施大恩不忘回報。
- 齒德俱尊
齒:指人的年齡。年齡和德行都很高。常指年高德重的長者。
- 崇德報功
尊崇有德行的人,酬報有功勞的人。
- 酬功報德
酬:報謝;報:報答。酬謝功勞,報答恩德。
- 導德齊禮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 道微德薄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謙辭。
-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處。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澤深厚。 巨大的恩惠大恩大德,沒齒不忘
-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德高望重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道德高尚,聲望重。多稱頌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 德高毀來
品德高尚卻招來毀謗。形容壞人總是嫉妒和毀謗品行高尚的人。
- 德薄望輕
薄:淺;望:聲望。德行淺薄,名望輕微。
-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響;光:通「廣」。指道德高,影響便深遠。
- 德榮兼備
品德貞淑而且儀容美好。舊時對女子的褒美之辭。
- 德以抱怨
德:恩德;怨:仇怨,怨恨。以恩德回報仇怨。
- 德高望尊
道德高,聲望高。 道德高,聲望高 先達德高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德薄望淺
薄:輕微;望:名望,聲望。品德低下,名望輕微。
- 德被四方
品德高尚,滿布天下。
- 德本財末
指治國平天下,德為根本,財由德致,故理財為末。
- 德才兼備
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 同時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 德薄任重
德行淺薄而責任重大。多用作謙詞。
- 德淺行薄
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淺薄。
- 德音莫違
德音:善言;莫違:不要違背。別人的好話不要不聽。
-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 德洋恩普
指德澤優渥普及。
- 德配天地
指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 德輶如毛
德輕得象羽毛一樣。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難,而在於其志向有否。
- 德深望重
德:品德;深:高;望:聲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於稱頌年長與名位高的人。
- 德全如醉
指跌落而沒有受傷。
- 砥礪德行
磨煉品德行為。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奮發向上。
- 地丑德齊
丑:同類。 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德言容功
德:婦德,品德。言:言辭。容:容貌。功:女紅(舊指女子所做的針線活)。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 德藝雙馨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
- 德言工容
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 德薄能鮮
鮮:少。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度德量力
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衡量自己的品德能否令人信服,估計自己的能力能否勝任工作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襄公不度德量力。—— 漢. 應劭《皇霸》
- 奮矜伐德
奮矜:競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指驕傲自大,夸耀不實。
- 二三其德
二三:不專一。形容三心二意。
- 豐功碩德
巨大的功勛,隆盛的德澤。同「豐功茂德」。
- 諷德誦功
贊美、頌揚功德。
- 功德無量
功德:功業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 原意是稱頌一個人的功業甚巨,恩德甚大。現在常用來稱道一個人做了有利於人的好事你把他多年的老毛病醫好了,真是功德無量所以擁全神靈,成育圣躬,功德已無量矣。——《漢書.丙吉傳》
- 功德兼隆
功;功勛;德:德行;隆:大。功績和德行都非常突出。
- 功德圓滿
功德:佛教用語,指誦經、布施等。多指誦經等佛事結束。比喻舉辦事情圓滿結束。 功業和德行很完美,有時形容事情的圓滿結果
- 功崇德鉅
功:功績;崇:崇高;德:德行;鉅:巨大。功績崇高,德行弘大。
- 歌功頌德
歌、頌: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作成歌詞頌揚功勞與美德,原有褒義;但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貶義,有阿諛逢迎的意思歌功頌德今時事,側聽諸公出正音。——宋. 王灼《再次韻晁子興》在封建時代,地主鄉紳為了拍地方官的馬屁,總是借老百姓的名義,送什么萬民傘、歌德碑之類的東西,為這些刮地皮的官吏歌功頌德
-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感激別人所給的恩德
- 貴德賤兵
貴德:重視德行;賤兵:輕視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強制刑罰。
- 孤恩負德
孤:負。辜負別人的恩德。指忘恩負義。
- 果行育德
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
- 好生之德
好生:愛惜人和動物的生命。指有仁愛之心,愛惜生命,不亂殺戮的美德。
- 河山之德
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厚德載福
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 厚德載物
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 懷才抱德
既有才學,又有德行。
- 懷遠以德
懷遠:籠絡安撫遠方的人。舊指用恩惠、德政去安撫邊遠地區的民眾。
- 積德裕后
指積累德行,則后世昌盛。
- 懷德畏威
懷德:心中懷有感恩戴德之情。指對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懼怕其威嚴。
- 穢德垢行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儉以養德
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減師半德
謂只學到老師的一半。
- 較德焯勤
顯著的德行和功勞。
- 進德修業
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 酒后無德
指醉酒之后胡言亂語或行為出路。
- 鉅人長德
指德高望重的人。
- 絕德至行
絕、至:極,盡。極為高尚的道德品行。
- 離心離德
心、德:心意。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
- 立功立德
立德:樹立圣人這德;立功:建立功績。舊指樹立德業和功績,為民除難,全面施舍,以救濟眾生。
- 龍德在田
指恩德廣被,無所不在。
- 名德重望
猶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論德使能
選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論,通「掄」。
- 明德慎罰
慎:謹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罰。
- 明德惟馨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發的香氣。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
- 蒙恩被德
蒙、被:受到。受到別人的恩惠。
- 滅德立違
滅:消滅。敗壞道德,做違背道德的事。
- 年高德邵
邵: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 年高德劭
劭: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 年高德韶
年紀大,品德好。
- 年高有德
年紀大,品德好。
- 品德文章
指學問和品德。
- 棄惡從德
棄;拋開。拋棄丑惡信從道德。
- 耆年碩德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指年高。指年老而德高望眾。
- 棄德從賊
放棄良好的德行,從事壞人所做的事。比喻棄善從惡。
- 耆德碩老
盛德高年的人。
- 潛光隱德
指隱藏德才。
- 潛德隱行
指不為人知的德行。
- 愆德隳好
愆:過失;隳:毀壞。損害道義,破壞友好。指破壞了道義原則和友好關系。
- 仁義道德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泛指封建社會的一切道德準則,原先有褒義。后指偽君子的口頭禪,也就有了貶義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戰國策.趙策二》
- 感恩荷德
感:感激;荷:承受。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 顯顯令德
顯顯:盛大明亮的樣子。顯明輝煌的美德。
- 腥德發聞
腥德:穢惡的行徑。指丑惡的行徑為人所知。
- 威德相濟
威:威力;德:恩惠;相濟:相輔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輔相成。
- 有忝祖德
有愧於祖宗的德行,辱沒了祖宗的聲譽。
- 一飧之德
飧:簡單的飲食。一頓飯的恩德。比喻微小的恩惠。
- 重德不報
恩德重大,卻無法得到相應的報答。
- 心平德和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 懷材抱德
抱:胸懷。既有才學,又有德行。
- 德被八方
品德高尚,滿布天下。
- 何德堪之
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封賞。
- 遺德馀烈
指先人留下的德澤和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