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造詞
「封」字的造詞
- 封發
指賈直言妻封束發髻﹑誓不改嫁之事。
- 封額
帝王頒賜的匾額。
- 封蓋
1.蓋子。 2.覆蓋。
- 封賦
受封田地之賦稅。
- 封鵝
宋代的一種宰鵝祈禳之法。
- 封崇
1.增大加高。 2.封禪。
- 封禪樹
秦始皇封泰山后﹐下山遇暴風雨﹐躲避於一松樹下﹐因封此樹為五大夫。后人亦稱之為「封禪樹」。
- 封禪文
司馬相如言封禪的遺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其遺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唐李白《宣城哭蔣征君華》詩﹕「安得相如草﹐空余封禪文。」清二石生《十洲春語.選韻》﹕「長卿躑躅歸茂陵﹐封禪文誰賣殘槁。」后用以指歌頌帝王功德的文章。
- 封二
書刊中指封面的背面。
- 封陲
邊疆。
- 封父
1.古代諸侯國名。 2.復姓。周初滅封父國,以封伯禽,子孫遂以國為氏。
- 封包
封緘。亦指封緘著財物﹑文書等的封套。
- 封閉
①嚴密蓋住或關住使不能通行或隨便打開 :大雪封閉了道路ㄧ用火漆封閉瓶口。②查封:封閉賭場。
- 封策
天子封賜王侯的文書。
- 封藏
封閉收藏。
- 封凍
①(江、河等)水面結冰。②土地上凍。
- 封刀
1.謂授予使者誅殺大權。猶如俗稱「尚方寶劍」,常以黃綾封裹,故稱。 2.將刀封裹,意謂停止殺戮。
- 封筆
指作家、畫家、書法家等不再從事創作活動:封筆之作|老畫家由於健康原因已正式封筆。
- 封閉療法
一種治療方法,把麻醉劑注射在身體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病變的惡性刺激不再傳到大腦皮層,對大腦皮層有保護性的抑制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 封地
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君主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向下面分封的土地。 舊時分封給王室成員及大臣、諸侯的土地
- 封垤
墳狀隆起的小土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蟻》:「﹝蟻﹞壅土成封﹐曰蟻封﹐以及蟻垤﹑蟻塿﹑蟻冢﹐狀其如封﹑垤﹑塿﹑冢也。」
- 封存
封閉起來保存:資料暫時封存起來。
- 封禪
古代帝王上泰山祭祀天地。 封禪(封祀,封巒,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為壇,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的梁笌紙辟場祭地,報地之德,稱禪)
- 封詞
上奏天神的奏章。
- 封熊
大熊。
- 封神演義
一名《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長篇小說。明代刊本題「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一說為道士陸西星作。一百回。敘述商紂王暴虐無道,姜子牙佐周武王伐紂事。頗多神佛斗法的描寫。
- 封傳
古時官府所發的出境及乘坐傳車投宿驛站的憑證。傳﹐憑證。古以木為之﹐書符信於上。
- 封贈
1.封建時代推恩臣下﹐將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稱封﹐死者稱贈。封贈之制﹐起於晉與南朝宋﹐至唐始備。最初僅及於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孫的官位為贈。 2.泛指一般的封號。
- 封穴
謂積土封閉洞穴。指雨前螞蟻的動態。
- 封敘
按等級次第晉爵或獎功。
- 封駁
亦作「封駮」。封還并對詔敕之不當者加以駁正。此制 漢 時已有,但無專職掌管。如 西漢 哀帝 益封 董賢 ,丞相 王嘉 「封還詔書,因奏封事」,見《漢書.王嘉傳》。 東漢 明帝 時, 鍾離意 為尚書仆射,亦「獨敢諫爭,數封還詔書」,見《后漢書.鍾離意傳》。至 唐 始由門下省掌管,對有失宜詔敕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事中駁正。 五代 廢。 宋 太宗 時復 唐 舊制。 明 罷門下省長官,詔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給事中駁正。 清 代給事中與御史職掌合并,此制遂廢。 唐 白居易 《鄭覃可給事中制》:「給事中之職,凡制敕
- 封題
1.物品封裝妥善后﹐在封口處題簽。 2.特指在書札的封口上簽押。 3.引申為書札的代稱。 4.猶封奏。
- 封山育林
保證樹林成長的一種措施,對長有幼林或可能生長林木的山地在一定時間里不準放牧、采伐、砍柴。
- 封子
猶封包。指用紅紙包裹著的賞錢。
- 封國
1.封土立國。 2.指所封之國。
- 封鎖墻
見「封鎖溝」。
- 封蔭
舊時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贈﹐子孫亦得蔭襲官爵﹐稱為「封蔭」。
- 封侯
1.封拜侯爵。 2.泛指顯赫功名。
- 封鎮
粘貼符箓鎮魔驅邪。
- 封資修
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合稱。
- 封疏
封章。
- 封階
官員品級的榮譽稱號。只用於封贈﹐并非實職。
- 封巒
1.封禪。 2.觀名。漢武帝建元年間建﹐在甘泉宮外。
- 封記
封緘標記。
- 封鏡
指影片、電視片拍攝工作結束。
- 封王
封為國王,喻取得桂冠。如:美國男子花式滑冰包坦諾四度封王。
- 封誥
明清帝王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誥命。
- 封割
1.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為壇﹐分封諸侯則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表示。 2.疆域。
- 封皮
①封面 ②。②信封。③〈方〉包裹在物品外面的紙等。④〈方〉封條。
- 封賜
猶封賞。
- 封己
厚己。
- 封狼居胥
原指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山筑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漢書.霍去病傳》:「票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赍﹐絶大幕﹐涉獲單於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顏師古注引張晏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廣地也。」后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
- 封瘞
埋葬。
- 封甸
都城郊外。
- 封典
封建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始於晉代,至唐完備,其制各代略有不同。清制,以封典給官員本身稱為「授」,給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妻室,存者稱為「封」,死者稱為「贈」。一品官其曾祖父母以下均有封典,三品以上封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封其父母及妻,九品以上僅給予官員本身。
- 封面
①線裝書指書皮里面印著書名和刻書者的名稱等的一頁。②新式裝訂的書刊指最外面的一層,用厚紙、布、皮等做成。③特指新式裝訂的書刊印著書刊名稱等的第一面。也叫封一。 新式裝訂的書刊指最外面的一層,用厚紙、布、皮等做成的
- 封橋
即楓橋。地名。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寒山寺附近。因唐張繼《楓橋夜泊》詩而著名。
- 封署
1.封條印記。 2.謂封緘后復加印記。
- 封志
封緘并加標記。
- 封著
猶執著。
- 封隩
堤岸深曲處。
- 封關
1.封鎖關口。 2.舊時海關﹑銀行等因假期或業務等關系停止辦公或營業。 3.謂把話說死﹐不再改變。引申為到此為止;到頂。
- 封寄
封緘寄遞。
- 封三
書刊中指封四的前一面,就是封底之內的那一面。 書刊最后一頁的內面
- 封章
言機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進﹐故名封章。亦稱封事。
- 封缸
酒名。封貯缸中的一種陳年酒。
- 封堠
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 封禺
即封嵎。
- 封壇
聚土為圓壇以祭天。
- 封畺
見「封疆」。
- 封號
1.古時帝王封授的爵號或稱號。 2.借指人們給予的稱號。
- 封建論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隸社會分封國土、建立諸侯國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這種制度的產生原因、形成過程及其弊病,論述了它終被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意在反對唐中期的藩鎮割據,維護唐王朝的統一。措詞嚴謹,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是古代議論文的典范之作。
- 封事
1.密封的奏章。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緘,故稱。 2.封禪。
- 封牛
一種頸上有肉隆起的牛。也叫「峰牛」﹑「犎牛」。
- 封疆大員
見「封疆大吏」。
- 封彌
科舉時代﹐為防止考試舞弊﹐將試卷中的姓名﹑籍貫等用紙糊封﹐編號并加鈐印﹐稱為「封彌」。此法始於唐武后時﹐至宋景德祥符間已成定制﹐沿用到清末科舉廢除之時。
- 封石
刻石立銘。
- 封鎖溝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
- 封茅
指分封諸侯。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賜以白茅包裹的社壇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級官員。
- 封璽
封緘的印信。
- 封域
1.疆域﹐領地。 2.借指某一地區或事物的一定范圍。 3.指墳墓或陵墓的范圍。亦指墳陵。
- 封祀
封禪。
- 封建制度
以封建地主階級占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余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其基本剝削形式是封建地租﹐農民(或農奴)耕種封建地主的土地﹐絕大部分產品作為地租被封建地主剝奪。上層建筑主要是以等級制為特點的封建制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以維護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宣揚封建道德為主要內容。在封建制度下,社會基本的對立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或農奴)階級。農民(或農奴)生活貧困﹐無政治權利﹐他們與地主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十分尖銳。一般認為中國於春秋戰國之交進入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
- 封篆
舊時官署於歲暮年初停止辦公之稱。官印多為篆文﹐停止辦公即不用印﹐故名。
- 封君
1.受有封邑的貴族。秦漢以后,亦及婦女。 2.封建時代因子孫顯貴而受封典者。
- 封門
①在門上貼上封條,禁止開啟。②(封門兒)把話說死不再改變;封口 ②:幾句話他就封了門兒。③〈方〉舊時死了長輩的人家,用白紙把門上的對聯或門神像封起來。
- 封祝
指華封人向堯的祝福。《莊子.天地》:「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使圣人壽。’堯曰:‘辭。’‘使圣人富。’堯曰:‘辭。’‘使圣人多男子。’堯曰:‘辭。’」后多用作對帝王的祝頌。
- 封埴
見「封殖」。
- 封隧
墳墓的別稱。隧,墓道。
- 封豕
1.大豬。 2.比喻貪暴者。 3.喻暴虐殘害。 4.星宿名。奎宿的別稱。
- 封條
封閉門戶或器物時粘貼的紙條,上面注明封閉日期并蓋有印章。 封閉門戶或器物的蓋了章的紙條
- 封建余孽
指現代社會中殘存的擁護封建制度的分子。
- 封口
(封口兒)①封閉張開的地方(傷口、瓶口、信封口等):這封信還沒封口ㄧ腿上的傷已經封口了。②閉口不談;把話說死不再改變:他沒封口,還可以商量 ㄧ人家已經封了口,沒法兒再談了。
- 封賞
①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稱號或財物賞賜臣子:封賞群臣。②指封賞的東西:領封賞。
- 封涂
用泥土堵塞孔穴。
- 封貯
標封貯存。
- 封疆
①〈書〉疆界。②指統治一方的將帥,明清兩代指總督、巡撫等:身任封疆ㄧ封疆大吏。
- 封檢
1.加蓋印記的封口。 2.指緘封的文書﹑信件。
- 封建割據
封建時代擁有武力的人占據部分地區,對抗中央政權,各自為政,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
- 封狼
1.大狼。借指奸惡之人。 2.古星名。即天狼星。
- 封鍵
謂封閉上鎖。
- 封墓
增修墳墓﹐以旌功勛。
- 封夷
見「封姨」。
- 封胡
傳說中的黃帝的臣子。見《漢書.古今人表》。
- 封洫
1.區分田界的水溝。 2.泛指田界。
- 封植
見「封殖」。
- 封里
書刊中指封二,有時也兼指封三。
- 封皮條
封條。
- 封縢
猶封緘。
- 封筒
1.猶束裝。 2.封套。
- 封鎖線
以武裝部隊﹑警察或人為的設施對某一區域實行封鎖隔離的警戒線﹐亦指以炮火封鎖的地帶。
- 封嘴
①封口②:先不要封嘴,再考慮一下。②使人不說話:他想封住我的嘴,辦不到。
- 封略
1.封界;邊境。 2.霸占。
- 封箱
封起行頭箱子﹐指戲院停止演戲。
- 封獸
1.古指大象。 2.泛指大獸。
- 封公
封翁。
- 封勒
封禪刻石。
- 封殺
1.封禁 2.:封殺黃色刊物|一部優秀作品竟被封殺。
- 封人
1.古官名。《周禮》地官司徒的屬官,掌守帝王社壇及京畿的疆界。 2.復姓。漢有封人嬰。
- 封戎
散亂貌。
- 封識
封好的標記: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 封壤
1.疆域;疆界。 2.土堆。 3.培土。
- 封鲊
1.亦作「封?」。 2.《晉書.列女傳.陶侃母湛氏》:「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坩鲊遺母。湛氏封鲊及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餉母。母封?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劉孝標注:「按(三國)吳司徒孟宗為雷池監,以?餉母﹐母不受。非侃也。疑后人因孟假為此說。」后因以「封鲊」或「封?」為稱頌賢母之詞。
- 封爵
1.封土授爵。 2.指所封的爵位。
- 封建社會
一種社會形態,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農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全無土地,只能耕種地主的土地,絕大部分產品被地主剝奪。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前進了一步,農民可以有自己的個體經濟,但終身依附土地,實際上仍無人身自由。保護封建剝削制度和權力機關是地主階級的封建國家。
- 封鏁
見「封鎖」。
- 封岳
封禪。
- 封殖
1.亦作「封埴」。亦作「封植」。 2.壅土培育。 3.引申為扶植勢力;培養人才。 4.堆土為墳﹐植樹為飾。 5.謂聚斂財貨。
- 封一
封面。 書刊中指封面
- 封火磚墻
為防火災而筑的夾層磚墻。
- 封匭
收受奏章的匣子。
- 封畛
1.封地的邊界。 2.泛指疆界。
- 封靈
猶蓋棺。指死者入殮后將棺木加蓋釘封。靈﹐靈柩。
- 封籍
謂將抄查的資財登記入冊。
- 封估
查抄拍賣。
- 封樁庫
宋朝內庫之一。
- 封租
古時封地民戶上繳的田租。
- 封壝
高出地面的土墩。
- 封羊
一種大羊。
- 封山
不讓人進山放牧、打獵、砍柴和采伐樹木。 不讓人進山放牧、打獵、砍柴和采伐樹木
- 封山之作
指最后的作品。
- 封神神位
三界·首領八部 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興云、善惡之神 三百六十五正神名目:。
- 封建禮教
指的是封建社會一切規矩的總稱。 一提起封建禮教,人人恨之入骨。但什么是封建禮教呢?封建讓人很不舒服。可封建一詞是什么意識呢?封建的古意是分封建制的意思。若是按馬克思的社會發展學說來定義,則封建制度不屬於封建社會。因為封建制度是周朝建立的社會制度,而秦王朝之后封建社會不是用封建制度,而是用中央集權制。官員們都沒有自己的封地。可見封建一詞定義不準。「禮教」產生的基礎是周末的封建制度,說「封建禮教」應該說是那個時代的「禮教」。
- 封堵
封閉堵塞(道路等):~路口。
- 封擋
是軟式網球運動一種技術名詞。
- 封金
封金是指封存的貨幣。
- 封緜
指 晉文公 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 侯賞從亡者,介子推 不言祿,祿亦不及……遂隱而死。晉 侯求之不獲,以 緜上 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為功臣未能及時受到封賞的典實。宋 葛勝仲《臨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吳令》詞:「春風寒食夜,遺恨在封 緜。」
- 封推
封面推薦,主要指原創型網站為了宣傳新作而做出的一種主動宣傳手法,部分的原創網站都有類似的宣傳和推薦。
- 封盤
快要談單的盤可設為封盤。
- 封塵
本意是封住存在很久的東西,也是很久沒使用,面上都布滿塵土了的意思。
- 封裝
把物品密封起來并加以包裝:塑料~。
- 封駮
亦作「封駁」。 封還并對詔敕之不當者加以駁正。此制 漢 時已有,但無專職掌管。如 西漢 哀帝 益封 董賢,丞相 王嘉「封還詔書,因奏封事」,見《漢書·王嘉傳》。東漢 明帝 時,鍾離意 為尚書仆射,亦「獨敢諫爭,數封還詔書」,見《后漢書·鍾離意傳》。至 唐 始由門下省掌管,對有失宜詔敕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事中駁正。五代 廢。宋 太宗 時復 唐 舊制。明 罷門下省長官,詔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給事中駁正。清 代給事中與御史職掌合并,此制遂廢。唐 白居易《鄭覃可給事中制》:「給事中之職,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
- 封閉性
指事物不具有開放性,拘束於事物內部。
- 封石堆
由石頭堆積而成的石堆,年代久遠,形狀不一,大小類似。古時代,多用於堆積在墓穴上方,為一種墓葬地表標識,有大有小。
- 封壇酒
封壇酒是古時女兒紅、狀元紅演化出來的。古時紹興人家生下孩子,為女,則女兒紅,若男,為狀元紅。其中寄托著父母的期望和祝福,這種古時的風俗演化到現在,被稱為封壇酒。
- 封王拜相
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名義或官職。 任命為宰相,封為王爵。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極品。
- 封豨長蛇
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 封存記憶
原來有過一段美好的回憶,不知道出於什么原因,只想放在心底。
- 封心鎖愛
將自己的心靈緊閉,不再去愛別人。
- 紫泥封
即紫泥書。
- 潁谷封
見「潁谷」。
- 重封
加封兩爵號。
- 朱封
用朱筆在封口作標記。
- 正封
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
- 原封
原來封好未動的;保持原樣的。 未打開的、保持原來的樣子原封未動
- 魚封
指書信。
- 郵封
指郵件的外封包裝。
- 郵資信封
國家(地區)郵政主管部門發行的,印有郵票圖案的信封。有普通郵資信封、紀念郵資信封、航空郵資信封、美術郵資信封等種類。
- 印封
1.謳謜印的封泥。 2.謂蓋印封緘。
- 遺封
1.身后的封賜。 2.指前人留下的封賜。 3.前人墳墓。
- 一字封
謂封爵上僅冠一字。《元史.哈剌哈孫傳》:「阿忽臺有勇力,人莫敢近,諸王禿剌實手縛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孫力爭之,曰:‘祖宗之制,非親王不得加一字之封。’」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哈剌哈孫傳》:「世祖之世,燕﹑秦﹑梁﹑晉諸王,皆皇子也。自武宗嗣位,而越王禿剌始以宗室得封。由是齊﹑楚﹑豳﹑寧﹑濟﹑定以宗族,鄃﹑魯以駙馬,皆得一字之封,皆自禿剌啟之。」參見「一字王」。
- 移封
改換封地。
- 一封
1.古以十萬平方里為「一封」。 2.指單峰(駝)。 3.表數量。用於書信等封緘之物。
- 蟻封
1.即蟻垤。 2.猶言蟻穴自封。
- 腰封
舊時謝禮﹐將錢套入紅封﹐得者即揣入腰間﹐故稱「腰封」。
- 藥封
舊時裝有醫生酬金的封袋。
- 衍封
謂擴大封域。
- 虛封
空授爵位或封邑。相對實封而言。
- 信封
裝書信的封套。
- 敘封
封建時代按官吏的官階和爵位,封其妻﹑母﹑祖母﹑曾祖母。
- 璽封
蓋上璽印的文書封口。
- 縣封
古制庶人死后以繩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稱「縣封」。
- 襲封
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襲封之印,奕世相傳。
- 吳封
吳地的疆域。
- 宣封
指除授官爵的制書。封建時代除拜王公將相時,先將制書密封,再在規定的儀式上拆封宣讀,故云。參閱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四。
- 王封
1.王爵的封號。 2.王朝的疆域。猶國土。
- 土封
1.封地。 2.作為土地分界標志的土堆。 指墳墓。加其土封。——明. 張溥《七錄齋集.五人墓碑記》
- 丸封
謂封閉嚴密。
- 屯封
屯田之地。
- 桐葉之封
指帝王封拜。
- 提封
1.通共;大凡。 2.猶版圖,疆域。
- 隨封
即封包。給介紹人﹑推薦或關說者的酬禮。
- 素封
無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
- 四封
1.四面疆界。 2.四境之內;四方。
- 私封
古時國君所賜的私人領地。
- 收封
舊時賭博的一種方式。
- 石封
石壇。
- 食實封
謂受封爵并可實際享用其封戶租賦。
- 實寄封
經過郵遞的信封和印刷品、包裹的封皮等。
- 水封
1.水葬。 2.內貯水以隔絕氣體的裝置。衛生用具上的存水彎是最常見的水封。
- 疏封
1.亦作「?封」。 2.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賜給臣子。
- 神封
1.針灸穴位名。 2.謂中原王朝的疆土。神,謳竹州;封,封疆。
- 賞封
裝在紅封套里的賞錢。今稱紅包。 舊時指裝有賞錢的紅封套
- 并封
古代傳說中的雙頭獸。
- 包封
1.封裹。 2.指封裹物品的包皮。 3.指密封的奏章。 4.用紅紙包裹的賞錢。 用紙等將物件包裹并封口包封郵包包封藥品
- 冰封
冰凍覆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指江、河等冰凍覆蓋冰封雪凍
- 本封
原來的封爵。
- 不封
不聚土筑墳。
- 邊封
猶邊境。
- 鱉封
傳說中的怪獸名。有兩首,形似豬。
- 伯封
相傳為古代孝子伯奇的異母弟。
- 車封
檻車上的封條。
- 部封
轄境。
- 冊封
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給皇貴妃﹑貴妃﹑親王﹑親王世子﹑藩國等。 皇帝封授皇貴妃、貴妃、親王等的典禮
- 查封
對財產等檢查以后,就地封閉,禁止動用。 檢查后貼上封條,不準動用查封房屋
- 塵封
1.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 2.猶塵世。 指物品放置過久,覆滿灰塵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
- 大封
1.古軍禮之一。指諸侯疆界有侵越﹐則以兵征定之。 2.指封賜眾多的土地﹑田宅。 3.黃帝時人名。
- 敕封
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號。
- 賜封
賞賜拜封。
- 登封
登山封禪。指古帝王登泰山祭天祭地。
- 短封
簡短的書信。
- 定封
確定封地,爵位。
- 防封
防墓之墳。
- 蛾封
螞蟻銜土於穴外堆成的小丘。
- 墳封
墳上的封土;墳墓。
- 分封
1.分地以封諸侯。 2.一群蜜蜂中產生新蜂王時,舊蜂王帶領一部分職蜂另筑新巢,謂之分封。
- 誥封
封建王朝對官員及其先代、妻室援予爵位或稱號。
- 附封
額外加派的數額。
- 副封
謂副本。
- 撫封
據有封地。
- 溝封
謂掘地為溝,堆土為封,以劃定邊界。
- 函封
用匣子盛而封之。
- 花封
1.封建時代賜給貴婦人的封誥。 2.舊時給媒婆的酬金。
- 護封
包在圖書外面的紙,一般印著書名或圖案,有保護和裝飾的作用。
- 環封
壅土於周圍。
- 椷封
信封。
- 緘封
1.封閉;封口。 2.指書信。
- 黃封
1.皇家的封條。其色黃,故稱。 2.燒化給死者的黃色紙封。 3.酒名。宋代官釀,因用黃羅帕或黃紙封口,故名。后泛指酒。
- 皇封
1.舊稱皇帝賞賜的茶﹑酒等。外加封口﹐故稱。亦指封口用的羅帕。羅帕色黃﹐故又稱黃封。 2.舊指皇帝對臣下的封贈。亦指受封贈的人。
- 降封
1.降等﹐降低受封的級別。 2.分封至外地。
- 晉封
加封。
- 雷米封
有機化合物﹐白色針狀結晶﹐味初甜后苦﹐毒性小﹐對結核病有療效。也叫異煙肼。 抗結核菌藥物
- 累封
指最終的最高封贈。
- 連封
交界。
- 例封
循例封官。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給官員在世的父祖輩。詳「例授」。
- 靈封
1.神仙境界。 2.冥中轄境。
- 鸞封
鸞鏡之匣關閉。謂失情侶。
- 馬封
舊時交由驛站寄遞的緊要文書的封套。
- 門封
舊時官僚住宅門前掛的牌子,上寫官銜及「禁止喧嘩」等語。
- 彌封
把試卷上填寫姓名的地方折角或蓋紙糊住,以防止舞弊。
- 墨敕斜封
用斜封下達的墨敕。唐中宗時權寵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頒下敕書,用斜封付中書執行,時人稱為斜封官。
- 末封
末代封君。
- 內封
指書籍封面后印有書名的單頁。有時和扉頁不分。
- 墨封
猶墨敕。
- 囊封
封事。
- 泥封
古人封緘書函多用封泥封住繩端打結處,蓋上印章稱「泥封」。又書簡用青泥,詔書用紫泥,登封玉檢用金泥。亦借指書函。
- 畦封
界限。引申為約束。
- 寧封
見「寧封子」。
- 啟封
1.開拆封閉物。 2.特指將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條拆去。 3.古代天子把土地分封給宗親或有功的大臣。
- 丘封
1.泛指墳墓。大者曰丘,小者曰封。 2.指丘封之制。
- 肉封
指駝峰。
- 人封
人間;塵世。
- 襃封
1.亦作「褒封」。 2.褒獎封賞。
- 千里冰封
形容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
- 茶封
茶葉封裝。
- 莫斯封
就是清末從中國寄給德國莫斯(JuliusMaus)收的信封。
- 喜封
舊俗有喜慶的人家給人的賞封。
- 沉封
長久的封存。
- 塑封
為防水、耐用而用塑料膜封閉起來:~卡片。
- 敍封
封建時代按官吏的官階和爵位,封其妻、母、祖母、曾祖母。《宋史·職官志十》:「敍封……其餘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縣太君;妻,縣君。雜五品官至三任與敍封,官當敍封者不復論階爵。」
- 藩封
中國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制度。
- 硃封
用朱筆在封口作標記。
- 龜封
謂以龜趺封墓。
- 大信封
體積較大的信封。
- 紀念封
表現一定紀念主題的信封。
- 露淹塵封
現形容年代久遠或時間漫長。
- 原封頭
1.亦稱「原封貨」。亦稱「原生貨」。亦稱「原湯貨」。 2.舊喻指處女。
- 原封貨
見「原封頭」。
- 雍齒封侯
雍齒漢初沛人,從漢高祖劉邦起兵,雖從戰有功,終因嘗窘辱劉邦,為邦所不快。及劉邦即位,諸將未行封,人懷怨望。劉邦從張良言,先封雍齒為什邡侯,於是諸將皆喜曰:「雍齒尚侯,吾屬無患矣。」見《史記.留侯世家》。后用為不計宿怨的典實。
- 一封書
1.一封信。 2.明代一種酷刑的名稱。 3.南詞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別》。
- 斜封宮
唐中宗時,韋后及太平﹑安樂﹑長寧等公主皆依勢用事,貪賄受賕,別於側門降墨敕,斜封付中書授官,號「斜封官」。
- 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后因以「桐葉封弟」指帝王封拜。唐柳宗元有《桐葉封弟辯》。亦省作「桐封」。
- 田有封洫
田地有溝洫為界。比喻事物各有區別。
- 半封建
封建國家遭受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后形成的一種社會形態,原來的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 原來的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半封建時代
- 辟谷封留
指漢張良為避禍遠害而辭封退隱事。
- 登封草
登山封禪的文章。漢司馬相如遺文言封禪事﹐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頌皇帝功德的文章。
- 釘封文書
舊時一種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書。它用釘子先在文書上扎眼﹐而后用紙捻子穿上﹐以示文書的機密和緊要。一般用於寄遞處決囚犯的公文。
- 分封制
中國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制度。周滅商和東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為藩屏。諸侯的君位世襲,在其國內擁有統治權,但對天子有定期朝貢和提供軍賦﹑力役等義務。戰國時,各國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權和軍權,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襲。秦始皇統一全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漢初又兼采之。七國之亂平定之后,封國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諸侯只征收租稅,封國名存實亡。魏晉以后,歷代王朝也還有分封制,其性質不全相同。
- 黃封酒
酒名。宋代官釀之酒,因用黃羅帕或黃紙封口,故名。
- 黃封印
黃紙或黃絹所制的皇家封條。用於酒壇。
- 開封市
在河南省中部偏東、隴海鐵路線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戰國魏,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於此,民國時為河南省省會。1948年設市。人口73.3萬(1995年)。特產汴繡、汴綢等。有鐵塔、繁塔、龍亭、相國寺、禹王臺等名勝古跡。
- 寧封子
1.亦稱「寧封」。 2.傳說中黃帝時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詩多引為典實。
- 犬封國
傳說中的國名。
- 不封頂
上邊開口。
- 冰封雪蓋
被冰封凍,被雪覆蓋,形容寒冷的氣候。
- 冰封雪飄
- 剪桐封國
指帝王封拜。
- 金剛封鎖
使用者:漩渦玖辛奈、香燐。
- 掛印封金
「掛印」是離任、辭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銀財寶封存起來,表示不想接受。
- 蠟封印章
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后會呈現凹凸的稱為鋼印,而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是為蠟封印章。
- 馬上封侯
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
- 密封論壇
密封論壇全稱是中國密封網密封論壇,目前論壇共包括密封技術交流,密封市場營銷,密封行業人才,密封知識園地,供求交流,論壇站務共六大板塊。
- 反封建
暫無解釋。
- 雙封頂
4G本身就意味著更快的網絡,這種快,與3G相比,可以用極速來形容(移動4G擁有高達100Mbps的下載速率1,聯通4G擁有高達150Mbps的下載速率2)。
- 一受封疆
一,一個;受,小受唄;封疆,封疆大吏。
- 書封殼
硬質精裝書封。
- 大雪封山
- 系統封裝
系統制作成鏡像的方法刻錄到光盤。
- 奏宜封禪
是一篇古文。
- 以吻封緘
1、緘jiān本義:捆東西的繩索。意思:閉口、封口。以吻封緘:用吻封口。2、用嘴來把信的開口處封好,言外之意就是對思量之人無比的思念,希望他拆信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相思之人個感受。
- 六封四閉
陳式太極拳基本拳式之一。
- 見血封喉
形容毒性極為強烈,一遇到血便(導致中毒之人)窒息。
- 蛛網塵封
形容居室、器物等長期封存而無人過問。
- 原封不動
原封:沒有開封。原來貼的封口沒有動過。比喻完全按照原樣,一點不加變動。
- 蔭子封妻
妻子得到封號,子孫獲得世襲官爵。指建立功業,光耀門庭。
- 蟻封穴雨
螞蟻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 蟻穴自封
比喻以區區之地方自主獨立。
- 錫袞封圭
錫:賜;袞:袞服;圭:玉器。古代帝王諸侯所執的禮器。
- 丸泥封關
丸泥:一點泥,比喻少;封:封鎖。形容地勢險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談笑封侯
說笑之間就封了侯爵。舊時形容獲得功名十分容易。
- 束發封帛
指婦女忠貞不渝。
- 拜將封侯
拜為將領,封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極品。 任命為大將,封為列侯,古代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極品 我也曾陋卷淹留,貧寒常受,經塵火,今日個拜將封侯,才得個名成就。——元.無名氏《暗渡陳倉》
- 拜相封侯
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名義或官職。任命為宰相,封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極品。 任命為大將,封為列侯,古代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極品 我也曾陋卷淹留,貧寒常受,經塵火,今日個拜將封侯,才得個名成就。——元.無名氏《暗渡陳倉》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時代,賢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持鰲封菊
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 東封西款
封:封爵;款:歸順。東邊封爵,西邊歸順。指邊境罷戰,修好言和。
- 封刀掛劍
比喻運動員結束競技生涯,不再參加正式比賽。
- 封官許愿
指以名利地位引誘別人來幫助自己達到不正當的目的。 以名利收買別人為自己所用 用封官許愿的辦法來邀買人心
- 封金掛印
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
- 封豨修蛇
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 封妻蔭子
君主時代功臣的妻得到封贈,子孫世襲官爵。舊時指為官的榮耀。 舊時賜封號於立大功者的妻子,其官職由子孫蔭襲正要衣錦還鄉,圖個封妻蔭子。——《水滸傳》
- 封己守殘
指固步自封,抱殘守缺。
- 封疆畫界
疆:邊疆;界:領土的界線。在邊疆設置標志,或在國境線上布防以劃分領土的界線。
- 封疆大吏
封疆:用筑土臺表示疆界,指擁有的疆域;大吏:大官。在疆域內統治一方的將帥。明、清時指總督、巡撫一類的各省長官。
- 封豕長蛇
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 封胡羯末
均為兄弟的小名:封指謝韶,胡指謝朗,羯指謝玄,末指謝川。后用以稱美兄弟子侄之辭。
- 封侯萬里
萬里:指邊遠地區。在邊疆立功以求取功名。形容有遠大志向,氣概非凡。
- 固步自封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 華封三祝
華:古地名。封:疆界,范圍。華封:華州這個地方。華州人對上古賢者唐堯的三個美好祝愿。即:祝壽、祝富、祝多男子,合稱三祝。
- 積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
- 計功行封
猶言計功行賞。按功勞的大小給於獎賞。
- 計勞納封
計:考定,計算;納封:接受封賞。根據付出的勞動而接受封賞。
- 李廣難封
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
- 列土封疆
列:同「裂」;封疆:劃定疆界。帝王將土地分封給大臣。
- 茅封草長
茅:茅草;封:封閉;長:生長。長滿茅草。形容野草叢生的荒涼景象。
- 泥封函谷
泥:泥丸;封:守住。用一個小泥丸就可以守住函谷關。比喻能利用險要地勢,堅守住軍事要地。
- 一丸可封
一丸:一團小泥丸;封:封閉。用一小團小泥丸就可把函谷關封閉住。比喻地形險要,用少量兵力即可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