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造詞
「寒」字的造詞
- 寒塵
寒傖。
- 寒潯
寒冷的水涯。
- 寒鄙
寒微卑賤。
- 寒膽
猶膽寒。害怕。
- 寒殿
指荒涼冷落的寺廟。
- 寒渡
寒天的渡口;寒冷的渡口。
- 寒葩
寒天開放的花。
- 寒茭
指秋天的菰草。
- 寒潭
寒涼的水潭。
- 寒溜
指寒冷的水流。
- 寒粟子
見「寒粟」。
- 寒餧
猶饑寒。
- 寒慘慘
形容凍得僵硬的樣子。
- 寒谷
1.山谷名。一名黍谷。在今北京市密云縣。相傳為鄒衍吹律生黍的地方。漢劉向《七略別錄.諸子略》:「鄒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居之,吹律而溫至黍生,至今名黍谷。」漢王充《論衡.定賢》:「夫和陰陽,當以道德至誠。然而鄒衍吹律,寒谷更溫,黍谷育生。推此以況諸有成功之類,有若鄒衍吹律之法。故得其術也,不肖無不能;失其數也,賢圣有不治。」晉左思《魏都賦》:「且夫寒谷豐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規顯之也。」后以借喻夫婦之間的依存關系。 2.常用以自比為對別人提攜獎掖的謝詞。 3.陰冷的山谷。
- 寒胎
《漢書.揚雄傳上》:「剖明月之珠胎。」顏師古注:「珠在蛤中若懷妊然,故謂之胎也。」后以「寒胎」指珍珠。
- 寒風子
見「寒風」。
- 寒檠
猶寒燈。
- 寒悸
猶恐懼。 〈方〉 ∶寒戰;寒噤打了個寒悸
- 寒蟲
1.寒天的昆蟲。多指蟋蟀。 2.越冬的蟲。
- 寒石
1.寒冷的巖石。 2.即鹵堿。入中藥,味苦,性寒。主治大熱消渴等。
- 寒拾
唐詩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稱。
- 寒華
見「寒花」。
- 寒井
井下寒涼,故稱寒井。
- 寒吹
冷風。
- 寒柯
指冬天樹木或樹幹。
- 寒山寺
寺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楓橋鎮。相傳唐詩僧寒山子曾居於此,故名。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宋嘉佑中曾改名普明禪院。
- 寒粥
寒水雜和米物制成之粥。
- 寒門
〈書〉①貧寒的家庭。舊時多用來謙稱自己的家。②微賤的家庭:出身寒門。
- 寒鷃
燉制的鷃鳥肉。
- 寒木
1.耐寒不凋的樹木,多指松柏之類。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 2.泛指寒天的樹木。 3.指木柴。
- 寒乞兒
窮酸的人。
- 寒菜
1.越冬的菜蔬。 2.泛指蔬菜。 3.油菜。
- 寒奧
見「寒燠」。
- 寒雋
寒俊。
- 寒栗
亦作「寒慄」。1.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抖。2.因受寒或受驚皮膚上出現的小疙瘩。俗稱雞皮疙瘩。 因寒冷而戰栗。又指因寒冷而肌膚起粟粒狀
- 寒微
指家世、出身貧苦,社會地位低下:出身寒微。
- 寒單
謂身世寒微。
- 寒關
寒冷地方的關口。
- 寒魄
指月亮。亦指月光。
- 寒馥
清涼的香氣。
- 寒筍
嚴冬時生長的筍。
- 寒蕪
指寒秋的雜草。
- 寒帶
南極圈、北極圈以內的地帶,氣候寒冷。近兩極的地方,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北極圈和北極之間的地帶;南極圈和南極之間的地帶;氣侯嚴寒,沒有夏天
- 寒玉
1.玉石。玉質清涼,故稱。 2.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如水﹑月﹑竹等。 3.比喻容貌清俊。
- 寒涸
嚴冬河川枯竭。
- 寒花
1.亦作「寒華」。 2.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 寒烈
極其寒冷。
- 寒瘦
形容詩的風格冷峻艱澀。
- 寒宵
寒夜。
- 寒喧
見面時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話。
- 寒瓜
1.西瓜的別名。 2.泛指秋瓜。 3.指冬瓜。見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果蓏.西瓜》。
- 寒荷
傳說中一種耐寒的荷花。
- 寒營
寒冬的兵營。
- 寒溫
1.冷暖。 2.指問候冷暖起居。 3.中醫指兩種藥性,寒性或溫性。
- 寒霰
霰雪。
- 寒瘍
凍瘡。
- 寒床
亦作「寒牀」。寒涼的床鋪。多以借指獨宿。
- 寒灰
1.猶死灰。物質完全燃燒后留剩的灰燼。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 4.謙辭。謂己無用。 5.指葭灰。古人燒葦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節候。某一節候至,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
- 寒铓
閃著寒光的鋒芒。
- 寒塞
苦寒的邊塞。
- 寒浞
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本為寒國宗族,輔寒國君伯明氏,被廢棄。后羿奪帝相位以代夏,號有窮,任浞為相。浞殺羿自立。后夏遺臣靡輔帝相子少康滅浞。寒,也寫作「韓」。參閱《左傳.襄公四年》。
- 寒光
使人感覺寒冷或害怕的光(多形容刀劍等反射的光):刺刀閃著寒光丨眼睛射出兩道兇狠的寒光。
- 寒暑表
測量氣溫的一種溫度表,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攝氏兩種。 測量氣溫的一種溫度計,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攝氏兩種
- 寒食
節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區清明叫寒食。
- 寒霧
寒冷的霧氣。
- 寒年
寒冷的年月。
- 寒嗇
猶寒儉。過度節儉。
- 寒葅
泛指腌漬的菜蔬。
- 寒蓬
寒天的枯草。
- 寒蠅
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默坐念語笑,癡如遇寒蠅。」「遇寒蠅」,指遇寒受凍之蒼蠅。后以「寒蠅」指冬天的蒼蠅。常用來形容愚鈍。
- 寒劣
1.貧窮或地位低下的人。 2.指貧賤。
- 寒局
委瑣局促,不大方。
- 寒榮
1.冬日宮室的南檐。 2.寒天的花。
- 寒突
冷的煙囪。謂貧寒不能舉火,飲食不繼。
- 寒小
貧寒低微。
- 寒夜
長篇小說。巴金作。1946年發表。大學畢業生汪文宣和同窗女友曾樹生相愛結婚。文宣在圖書公司當校對,樹生在銀行任職。后因丈夫貧病交加、婆媳關系不睦,樹生離開家庭。抗戰勝利后,樹生歸來,丈夫已病故,婆母和兒子不知去向。作品描繪了普通小職員家庭生活的悲哀。
- 寒燈
寒夜里的孤燈。多以形容孤寂﹑凄涼的環境。
- 寒凍
1.嚴寒冰凍。 2.受寒挨凍。
- 寒晶
喻指清澈的水。
- 寒鳥
寒天的鳥;受凍的鳥。
- 寒光亭
亭名。在江蘇省溧陽縣西三塔寺內。
- 寒林筍出
三國孟宗哭竹生筍事。相傳孟宗母嗜筍,值隆冬,筍未生,宗入竹林哭泣哀嘆,筍乃生,歸奉母。后以為孝子之典。
- 寒片
指冰塊。
- 寒鱉
一種鱉肴。
- 寒婦
貧寒的婦女。
- 寒埆
謂土壤溫度低而瘠薄。
- 寒號蟲
又名「鹖鴠」。動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於巖穴中。睡時倒懸其體。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 寒水
1.涼水。 2.常指清冷的河水。
- 寒厲
1.形容嚴寒。 2.冷峻嚴厲。
- 寒暑
①冷和熱:寒暑表。②冬天和夏天,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寒暑易節丨經歷了十五個寒暑才完成這部書稿。
- 寒丹
道教所謂的一種仙藥。
- 寒爐
寒天的火爐。
- 寒鑒
1.寒光閃爍的鏡子。 2.比喻清澈閃光的水面。
- 寒音
凄涼的聲音。
- 寒菊
菊花。因開於深秋,故稱。
- 寒潮
從北方寒冷地帶向南方侵襲的冷空氣,寒潮過境時氣溫顯著下降,時常帶來雨、雪或大風,過境后往往發生霜凍。
- 寒暉
1.冬日微弱的陽光。 2.指清冷的月光。
- 寒悴
1.猶寒微;微賤。 2.指寒微之人。 3.比喻風格瘦硬寒峭。
- 寒渚
寒天水中的小塊陸地。
- 寒房
1.寒冷的房屋。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 寒飂
寒冷而疾暴的風。
- 寒節
寒冷的季節;冬季。
- 寒砧
1.亦作「寒碪」。 2.指寒秋的搗衣聲。砧,搗衣石。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秋景的冷落蕭條。
- 寒山子
唐代著名詩僧,居浙江天臺寒巖,因稱寒山子或寒山。與國清寺僧拾得友善。好吟詩唱偈,有詩三百馀首,后人輯為《寒山子詩集》三卷。
- 寒綈
指御寒的綈袍。
- 寒川
寒天的河流。
- 寒翠
指常綠樹木在寒天的翠色。
- 寒氣
①冷的氣流:寒氣逼人。②指因受凍而產生的冷的感覺:喝口酒去去寒氣。
- 寒疝
1.中醫病名。癥見腹中拘攣,繞臍疼痛,惡寒肢冷而汗出。多為寒邪凝滯腹內所致。 2.中醫指疝氣的一種。癥見陰囊腫硬而冷,睪丸痛,喜暖畏寒或形寒足冷等。
- 寒羊
我國優良綿羊品種之一。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省。
- 寒蚓
蚯蚓。
- 寒皋
鳥名。即鸜鵒,俗稱八哥。
- 寒膺
猶寒心;傷心。
- 寒乏
貧乏。
- 寒牎
見「寒窗」。
- 寒葉
寒天草木的枯葉。
- 寒篁
指竹制的樂器,如笙﹑竽等。
- 寒毛
人體皮膚表面上的細毛。
- 寒瘃
凍傷。
- 寒窗
比喻艱苦的讀書生活:十年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艱苦的學習環境十年寒窗
- 寒臘
寒冬臘月。
- 寒武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寒武」(Cambria)是英國威爾士一個古代地名,這個紀的地層首先在那里發現,故名。約開始於五億七千萬年前,結束於五億年前。本紀分為早﹑中﹑晩三個世。生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特別是三葉蟲。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我國南北很多省區當時為海水所淹沒。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叫「寒武系」。
- 寒蕊
猶寒花。
- 寒愴
猶寒傖。
- 寒露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參看〖節氣〗、〖二十四節氣〗。 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 寒文
寒水的波紋。
- 寒卉
冬天生長的草。
- 寒薄
1.中醫謂寒氣逼阻於皮膚。 2.對人冷淡;薄情。 3.謂命相不好,福分淺薄。 4.貧寒,不富裕。 5.微薄;不豐厚。 6.微寒。
- 寒焰
古人稱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燒的光焰。
- 寒細
門第低下地位卑微的人。
- 寒癘
指寒地的疫病。
- 寒族
1.寒微的家族。 2.謙稱自己的家族。
- 寒賤
1.微賤。謂門第卑下。 2.猶下賤。不嚴肅,不莊重。 3.古代方言。謙稱己身。
- 寒苦
貧窮困苦:家境寒苦。
- 寒落
貧窮冷落。
- 寒盟
《左傳.哀公十二年》:「公會吳於橐皋,吳子使大宰嚭請尋盟。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為茍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猶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乃不尋盟。」后以「寒盟」指背棄或忘卻盟約。
- 寒審
明代於冬月審理囚犯,并予減等處理的一種措施。無常制。
- 寒燼
灰燼。
- 寒磣
1.難看;不體面;丟臉。 2.譏笑;揭人短處,使之丟臉。
- 寒景
指冬天的陽光。
- 寒武系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參見「寒武紀」。
- 寒靄
寒涼的云氣。
- 寒鳴
悲鳴。
- 寒蟾
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故稱。
- 寒服
御寒的衣服。
- 寒中
中醫指邪在脾胃而為里寒的病竃。多因脾胃虛寒,邪從寒化,或由勞倦內傷轉變而成。有脘腹疼痛,腸鳴泄瀉等癥狀。
- 寒緯
即蟋蟀。
- 寒瘡
中醫病名。
- 寒窶
1.亦作「寒寠」。 2.貧寒。 3.指貧寒之人。
- 寒絲絲
形容有點兒冷。如:一陣風吹得身上寒絲絲的。
- 寒羞
生食的珍饈。指瓜果之類。
- 寒鷗約
與鷗鳥訂立的盟約。喻指退隱。
- 寒蹇
貧窮困苦。
- 寒栗子
因受寒或受驚,皮膚上出現的疙瘩。
- 寒骨
1.指貧寒的人。 2.死物之體;尸骨。
- 寒假
學校中冬季的假期,在一二月間。 學校中冬季的假期,在一、二月間
- 寒粟
1.亦作「寒粟子」。 2.因受冷或驚恐等皮膚上形成的小疙瘩。
- 寒癥
中醫指感受寒邪,或機體機能低下而出現的癥狀。表現為惡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手足厥冷,小廣清長,大便稀溏,舌苔白而滑潤,脈沉遲等。 中醫指畏寒、不怕熱、手足冷、不口渴、腹瀉、脈搏遲緩等綜合癥狀
- 寒雪
1.天冷下雪。 2.寒冷的雪。
- 寒進
謂出身寒微的求取功名者。
- 寒噤
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動:打寒噤。 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顫動打寒噤
- 寒蠢
1.猶寒磣。難看;不體面。 2.猶寒磣。使羞辱;丟臉;譏笑。
- 寒冽
寒冷。 極冷寒冽的北風
- 寒藤
枯藤。
- 寒荒
1.寒冷荒涼。 2.寒冷荒涼的地方。
- 寒沙
稱寒冷季節的沙灘。
- 寒室
貧寒人家。
- 寒暖
亦作「寒煖」。冷熱;寒冷和溫暖。
- 寒螀
古書上說的一種蟬。
- 寒烏
寒天的烏鴉。
- 寒饑
寒冷和饑餓。
- 寒冷
冷:氣候寒冷丨寒冷的季節。
- 寒窯
陰冷的窯洞。謂破窯洞。舊時窮苦人常賴以棲身。
- 寒漏
1.寒天漏壺的滴水聲。 2.指寒天的漏壺。 3.借指寒夜。
- 寒膠
指秋天的膠。膠喜幹惡濕,秋季弓黏結牢固,雖折而膠不解,故以「寒膠」喻指勁弓。
- 寒儁
寒俊。晉王隱《晉書》有《寒儁傳》。
- 寒灺
寒夜里的燒殘的燭灰。
- 寒歌
指《易水歌》。荊軻入秦刺秦王,與燕太子丹別於易水時所歌。
- 寒香
1.清冽的香氣。形容梅花的香氣。 2.清冽的香氣。亦借指梅花。 3.清冽的香氣。借指桂花。
- 寒瀨
寒涼湍急的水。
- 寒銅
指銅鏡。
- 寒豆
豌豆的別名。
- 寒釭
1.亦作「寒缸」。 2.寒燈。唐劉長卿有《寒釭》詩。
- 寒冱
嚴寒凍結;極寒。
-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2.《詩.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 3.猶黃泉,九泉。 4.古代泉名。在今湖南祁陽縣境內。
- 寒熱
①中醫謳豬體發冷發燒的癥狀。②〈方〉發燒。
- 寒晩
喻貧困而年老。
- 寒燠
1.冷熱。 2.借指時間。一寒一燠,代表一年。 3.指問候冷暖的應酬話。 4.猶苦樂。
- 寒穴
指傳說中西方極遠處荒寒穴居的地方。
- 寒籟
凄涼的聲音。
- 寒蓑
蓑衣。因用蔽雨雪,故稱。
- 寒機
寒夜的織布機。
- 寒凜凜
1.嚴寒的樣子。 2.陰森恐怖的樣子。
- 寒筇
指竹杖。
- 寒屋
寒冷的房屋。因亦指寒士居所。
- 寒牖
寒窗。
- 寒俊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 寒陋
卑微,淺陋。
- 寒條
秋冬樹木的枝條。
- 寒蛩
深秋的蟋蟀。 深秋的蟋蟀
- 寒欠
猶貧寒。
- 寒秋
深秋。 深秋
- 寒坰
寒冷荒涼的野外。
- 寒傖
同‘寒磣’。
- 寒品
出身寒微的人。
- 寒齏
1.亦作「寒虀」。 2.腌菜。
- 寒橐
猶空囊。
- 寒蘆
寒天的蘆葦;幹蘆葦。
- 寒涼
亦作「寒涼」。寒冷,清冷。 寒冷、冰涼
- 寒硯
冰涼的硯臺。常以襯托環境的凄清冷落。
- 寒食散
古代藥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劑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磺等五種礦石,因又稱五石散。相傳其方始於漢代,魏晉南北朝名士服用此散,成為一時的風氣。往往有服后殘廢致死的。
- 寒飔
寒風。
- 寒廉
貧寒廉潔。
- 寒鷺
鷺鳥近水,常棲食於水中﹑水邊,故稱寒鷺。
- 寒寺
寒天的寺院;寂寥冷落的寺院。
- 寒酥
喻指雪花。
- 寒餓
寒冷饑餓。
- 寒威
嚴寒的威力。
- 寒膚
指因受寒凍而攣縮的皮膚。
- 寒抖抖
1.寒酸拘謹的樣子。 2.因害怕而顫抖的樣子。
- 寒韻
凄清的音響。
- 寒竹
1.即竹。因其經冬不凋,故稱。 2.指竹制管樂器。
- 寒疾
指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
- 寒禁
寒氣逼迫。
- 寒衲
1.單薄的僧衣。 2.代指貧苦僧人。
- 寒泄
中醫病名。因寒邪客腸胃所致,癥見腸鳴腹痛,便瀉稀水等。
- 寒照
寒天的日光。
- 寒角
號角。因於寒夜吹奏,或聲音凄厲使人戒懼,故稱。
- 寒暑假
寒假和暑假。 寒假和暑假
- 寒樹
寒天的樹木;冷清凋殘的樹林。詩文中常以襯托冷落與蕭條的環境氣氛。 常綠而生寒的樹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南朝梁. 吳均《與朱元思書》
- 寒雰
1.空中凝聚的寒氣。 2.泛指寒冷。
- 寒磧
冷寂的沙磧。
- 寒具
1.一種油炸的面食。 2.御寒的衣物。
- 寒日
1.寒冷的天氣。 2.寒冬的太陽。
- 寒天
1.冷天;冬天。 2.清冷的天空。
- 寒鴈
見「寒雁」。
- 寒泓
指硯臺。
- 寒丘
1.亦作「寒邱」。 2.荒涼的山丘;冷落寂靜的山丘。
- 寒竽
謂久被冷落不吹奏的竽。
- 寒戰
寒噤:一陣冷風吹來,她禁不住打了個寒戰。也作寒顫。
- 寒巖
1.高寒的山崖。 2.山巖名。在浙江省天臺縣西南七十里。因寒山子而得名。參見「寒山」。
- 寒漪
清涼的水波。
- 寒塘
寒冷的池塘。
- 寒氈
1.亦作「寒氊」。1.《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 鄭虔 ﹞在官貧約甚,澹如也。杜甫 嘗贈以詩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云。」后以「寒氈」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 王世貞《鳴鳳記·拜謁忠靈》:「數載困寒氈,遭遇明揚簡微賤。」
- 寒荊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
- 寒影
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物影。
- 寒蜒
蚰蜒。因棲息於陰濕之地,故稱。
- 寒烏熱鱸
潮汕食諺「寒烏熱鱸」,是說冬天的烏魚夏天的鱸魚最合時令。這里「寒」字潮州音讀「肝5」,「熱」字潮州音讀「而活」,分別是寒冷和炎熱的意思。
- 寒者熱之
一個醫學術語,指寒性的疾病,用溫熱的方藥治療。
- 寒風凜冽
寒風刺骨,非常寒冷。
- 寒浞冢
即寒浞的墳墓,位於山東濰坊寒亭區寒亭街道東冢子后村村南50米處,相傳為夏朝寒促的墳墓。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
- 寒氣逼人
冷的氣流給人威脅。
- 寒從腳起
寒冷從腳下生起。
- 寒熱辨證
中醫術語,系八綱辨證的具體內容之一。
- 寒門子弟
家境不好的孩子。
- 寒蟬效應
寒蟬效應著重涉及個人思想、言論、集會等核心價值和自由權利的社會存在及其影響。或專指人民因恐懼於遭受國家刑罰,或是無力承受所必將面對的預期耗損,就必將放棄行使其正當權利,進而打擊公共事務、社會道德、個人信心。提醒社會個體必須及時關注、思考由於壓制行為、動用戒嚴措施、輕易興訟等預后不良及其利害關系,和在助益於思考層面的重要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寒門學子
現在指貧窮人家的讀書人。寒門,指貧寒微賤的家庭。
- 寒香寂寞
是水仙花高雅清香、冰清玉潔的形態的意思。
- 寒溼
亦作「寒濕」。寒冷潮濕。《素問·長刺節論》:「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痺,傷於寒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氣宛篤不發,化為蟲。」
- 寒鼈
一種鱉肴。 三國 魏 曹植《名都篇》:「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寒,一本作「炮」。
- 寒極
一個地理學名詞,一般是指某地理范圍內最低氣溫所出現的地點。
- 寒沍
嚴寒凍結;極寒。
- 寒脹
是病證名,脹病之一。
- 寒秘
病名。
- 寒晚
喻貧困而年老。唐 鄭谷《卷末偶題》詩之二:「如今寒晚無功業,何以勝任國士知。」
- 寒牀
亦作「寒床」。寒涼的床鋪。多以借指獨宿。《藝文類聚》卷四二引 南朝 梁簡文帝《雁門太守歌》:「寄語金閨妾,勿怨寒牀虛。」唐 雍陶《宿無可上人院》詩:「靜境唯聞鐸,寒牀但枕肱。」唐 無名氏《靈應傳》:「妾以寓止郊園,綿歷多祀,醉酒飽德,蒙惠誠深。雖以孤枕寒床,甘心沒齒。」
- 寒淺
初春時淡淡的余寒。
- 寒坰
寒冷荒涼的野外。
- 寒泉水
寒泉水就是高山上的泉水。
- 寒夜有懷
家家戶戶,「千門靜」描寫深夜家家戶戶寂靜無聲。
- 寒潮災害
寒潮災害指高緯度地帶的強冷空氣迅速南下造成的災害。
- 寒風瑟瑟
形容冷。瑟瑟,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形容顫抖。
- 竺寒
嚴寒。竺﹐通「篤」。
- 驟寒
天氣忽然變冷。
- 沾寒
被淋濕而受寒。
- 御寒
防冷;保暖。 防冷;保暖
- 余寒
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時的寒氣;殘馀的寒氣。
- 陰寒
寒冷﹔天陰而寒冷。
- 釅寒
酷寒,嚴寒。
- 新寒
氣候開始轉冷。
- 違寒
避開寒冷。
- 晩寒
1.傍晚的寒氣。 2.謂寒冷的時間長。 3.馀寒。
- 酸寒
1.猶寒酸。 2.引申為菲薄。
- 歲寒
1.一年的嚴寒時節。 2.喻事情的終極。 3.喻老年。 4.喻困境,亂世。 5.喻忠貞不屈的節操(或品行)。 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余捉蟋蟀,汝奮臂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 司寒
古代傳說的冬神。
- 鎖窗寒
詞牌名。又名《瑣窗寒》﹑《鎖寒窗》。雙調﹐九十九字﹐仄韻。
- 盛寒
嚴寒;極寒。
- 傷寒
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好發於夏、秋季,以青壯年為多見。其臨床特點是持續發熱、相對緩脈、脾腫大、玫瑰疹及白細胞減少等,可并發腸出血、腸穿孔、心肌炎、膽囊炎等。
- 冰寒
冰冷;如冰之冷。
- 半臂忍寒
宋代宋祁的故事。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五:「﹝宋祁﹞多內寵,后庭曳羅綺者甚眾,嘗宴於錦江,偶微寒,命取鴿臂,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宋祁)視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歸。」
- 避寒
1.御寒;免受寒冷。 2.天氣寒冷時移居溫暖之地。
- 朝寒
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 逞寒
謂不為寒冷所屈。
- 初寒
剛開始寒冷。
- 觸寒
冒寒。
- 大寒
1.二十四節氣之一。陽歷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一般是我國氣候最冷的時候。 2.酷寒﹐極冷。
- 膽寒
惶恐;害怕。 驚懼到極點而英夷也從此膽寒潛蹤矣。——《廣州軍務記》
- 倒春寒
春季早期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主要由長期陰雨天氣或冷空氣入侵等原因造成。可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如引起中國南方的早稻爛秧,北方的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麥的爛種或死苗現象等。 一種反常天氣,春天天氣轉暖后,由於寒流侵入氣溫下降,低於往年同期平均值
- 擋寒
抵御寒冷。如:窮苦的農民連件擋寒的衣服都沒有。
- 蕩寒
猶擋寒。抵御寒氣。
- 地寒
指人的出身微賤,地位低下。
- 犯寒
1.御寒。 2.冒著寒冷。
- 毒寒
嚴寒。
- 防寒
防御寒冷;防備寒冷的侵害:穿件棉衣,可以防寒ㄧ采取防寒措施,確保苗木安全越冬。
- 發脾寒
發瘧疾。
- 惡寒
1.怕冷。 2.中醫稱怕冷的癥狀。有外感惡寒和內傷惡寒兩類。
- 風寒
冷風和寒氣:經常用冷水擦身可以抵御風寒。
- 副傷寒
急性腸道傳染病。病原體是副傷寒桿菌。癥狀較傷寒輕,病程比傷寒短。
- 孤寒
1.出身低微。 2.指出身低微的貧寒士人。 3.家境貧寒無依。 4.孤立;孤單。
- 廣寒
1.即廣寒宮。 2.道家所謂北方仙宮。又為山名,亦稱「廣霞」。
- 固陰冱寒
嚴冬寒氣凝結,積凍不開。
- 骨重神寒
謂體態穩重,氣質沉靜。
- 鶴寒
相傳鶴能知寒,故謂寒冷為「鶴寒」。
- 饑寒
饑餓和寒冷:饑寒交迫(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饑餓和寒冷,多用於缺吃少穿的困難情況他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 解寒
祛除寒氣。如:喝碗姜湯,解解寒。
- 嬌寒
輕寒;微寒。
- 郊寒
唐代孟郊詩,清峭寒瘦,好作苦語,故稱。
- 戒寒
告誡人備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氣。
- 劇寒
嚴寒。
- 酷寒
非常寒冷。 指天氣極冷酷寒的冬季
- 隆寒
嚴寒;天氣極冷: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 凜寒
寒冷。
- 烈寒
嚴寒。
- 凌寒
冒寒;嚴寒。
- 冒寒
1.冒著寒冷。 2.著涼,受寒。
- 猛寒
嚴寒。
- 內寒
中醫學名詞。指陽虛氣弱,臟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運化障礙﹑濁陰潴留的病竃。
- 潑寒
見「潑寒胡戲」。
- 釀寒
謂逐漸釀成寒冷的天氣。
- 耐寒
經得起寒冷。 能適應寒冷的環境
- 凝寒
嚴寒。
- 破寒
驅寒;消寒。
- 貧寒
貧苦:家境貧寒|出身於貧寒家庭。
- 祁寒
大寒;奇冷:祁寒坼地|京師丐食死於祁寒。
- 祈寒
大寒。祈,通「祁」。
- 清寒
①貧窮;貧寒:清寒之家|久處清寒無怨無悔。②明凈而有寒意:夜永清寒。
- 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指春季寒冷的氣候春寒料峭冬暖易春寒
- 冬寒
冬季寒冷的天氣。 冬季寒冷的天氣竹梅耐冬寒
- 不畏嚴寒
不怕嚴寒的天氣的意思。
- 內熱外寒
表寒里熱。
- 人忘齒寒
意思是嘴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休戚相關,榮辱與共。
- 送煖偷寒
見「送暖偷寒」。
- 用寒遠寒
- 數九天寒
數九天寒一般指數九寒天。數九寒天,「數九」又稱「冬九九」,是冬季的一種中國民間節氣。
- 噓寒
呵出熱氣使寒冷的人感到溫暖。
- 家境貧寒
家庭的環境貧苦,寒酸。
- 風寒
1.冷風寒氣。 《墨子·節用上》:「其為宮室何?以為冬以圉風寒,夏以圉暑雨。」三國 魏 嵇康《與阮德如》詩:「君其愛德素,行路慎風寒。」
- 毬寒
方言。形容晦氣、倒楣、不成樣子。
- 止寒
古代詩詞語。
- 傲寒
意思是傲立在寒風中。傲是傲立,寒是寒冷的環境。也可以形容人傲氣十足。令人心生寒意。
- 晚寒
1.傍晚的寒氣。
- 雨寒
雨水很冰冷的意思。
- 振寒
振寒一詞最早見於《素問》,記發冷時顫抖的癥狀。
- 露寒
漢代宮觀名。
- 沍寒
寒氣凝結。謂極為寒冷。《左傳·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國 魏 曹操《明罰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時亮傳》:「十月初,詔停日講。時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釗《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為百卉昭蘇之天矣。」
- 煖寒
取暖御寒。唐 白居易《老去》詩:「煖寒從飲酒,衝冷少吟詩。」唐 白居易《戲和賈常州醉中二絕句》之二:「越 調管吹留客曲,吳 吟詩送煖寒盃。」
- 膽虛寒
膽虛寒一種證候名。
- 松柏傲寒
比喻人能夠經得住嚴峻考驗。
- 水瘦山寒
形容土地貧瘠又缺水,草木難生的地方,也可以形容冬季萬物凋零的樣子。
- 灑淅惡寒
形容病人惡風寒時好像被冷水噴灑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覺。
- 日暮風寒
日暮:天氣轉黑,接近黃昏。風寒:寒冷的風。
- 脣竭齒寒
見「脣亡齒寒」。
- 脣亡齒寒
嘴唇失去,牙齒即要寒冷。比喻互為依存,利害相關。《左傳·僖公五年》:「晉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宮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虢 亡,虞 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 虞 虢 之謂也。’」脣,一本作「唇」。《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趙 之於 齊 楚,捍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 趙,明日患及 齊 楚。」晉 袁宏《后漢紀·安帝紀》:「邊境者,中國之脣齒,脣亡則齒寒,其理然也。」《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六年》:「蒙古 滅國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亡
- 逐寒開竅
即溫開法。是治療寒濕痰濁戀阻心包、神識錯迷的方法。例如中風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脈沉等,用蘇合香丸。 即溫開法。是治療寒濕痰濁戀阻心包、神識錯迷的方法。例如中風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脈沉等,用蘇合香丸
- 小寒食
寒食的第二天。一說為前一天。唐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詩。仇兆鰲題解:「《杜臆》:小寒食﹐注謂寒食前一日﹐誤﹐蓋寒食次日也。《歲時記》:冬至后一百五日為寒食。據歷在清明前二日。廣義注:禁火三日謂至后一百四日﹑五日﹑六日﹐乃知小寒食是六日﹐總在三日內﹐故云佳辰。次日清明﹐始有新火﹐故食猶寒;禁火則酒亦寒﹐故云強飲。詩意甚明。」
- 歲寒心
喻堅貞不屈的節操。
- 酸寒尉像
中國畫。清代任頤作。紙本立軸。設色。畫面為作者友人書畫家吳昌碩的肖像。用沒骨寫意法繪吳昌碩著官服立於炎日下,神色中有酸寒之態。除面部勾以淡墨外,皆為色塊渲染,筆致簡重老到。
- 辟寒犀
犀角名。據說可驅除寒氣。
- 北寒帶
北半球的寒帶,在北極圈與北極之間。參看「寒帶」。 北半球的寒帶,在北極圈與北極之間。參看「寒帶」
- 辟寒釵
即辟寒金。
- 辟寒鈿
即辟寒金。
- 辟寒香
異香名。相傳焚之可避寒氣。
- 打寒戰
見「打寒噤」。
- 廣寒仙
桂花的美稱。神話傳說月宮中有桂樹,故稱。
- 廣寒宮
傳說唐玄宗於八月望日游月中,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見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明皇夢游廣寒宮》。后因稱月中仙宮為「廣寒宮」。
- 酷寒亭
本雜劇名,元楊顯之撰。演鄭嵩殺蕭娥,發配沙門島事。因兒女曾於風雪交加﹑寒冷無比時送飯於亭,故取為劇名。亦借指饑寒落魄者的住處。
- 暖寒會
指寒天宴集賓客之俗。
- 潑寒胡
見「潑寒胡戲」。
- 潑寒胡戲
古代西域的一種樂舞。每年十一月嚴寒時,由勇壯少年裸體結隊而舞,鼓樂伴奏,觀者以水潑之。
- 卻寒簾
古代傳說簾名。
- 南寒帶
南半球的寒帶,在南極與南極圈之間。見〖寒帶〗。
- 客中寒食
南唐詩人李中所寫的一首詩。
- 數九寒冬
- 三九寒冬
中國傳統農歷年中的某一時段,也稱「三九天」。
- 嚴寒酷暑
冬天及其寒冷的時候,酷暑,是夏天非常熱的時候。 嚴寒酷暑,表示環境的惡劣難以適應。
- 冬寒抱冰
冬天寒冷卻要抱冰。
- 少陰寒化
中醫理論術語,為傷寒少陰病的病理變化。謳仲陰心腎陽虛陰盛,從陰化寒的證候。
- 風寒濕邪
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竃,稱為風寒濕邪。
- 傷寒附翼
方義及使用法頗精,是結合病因、病理及脈證加以闡述的。
- 紫陌寒煙
開滿花朵的鄉間小路,稀稀疏疏的炊煙,形容人煙稀少。
- 傷寒發頤
傷寒證之并發發頤病證者。
- 偏寒體質
對陽氣虛弱者的體質描述。
- 過寒菜
海州過寒菜是一種越冬蔬菜,是連云港市海州地區特有的一種菜,僅分布於海州古城大約3km?的狹小范圍內。
- 避寒術
藥物組成:是門冬、茯苓等分。
- 大已寒圓
一種藥名,主治治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廣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陽氣暴衰,陰氣獨勝,手足厥冷;傷寒陰盛,神昏脈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 驅寒取暖
驅除寒冷,以取得溫暖。
- 打寒顫
同「打寒戰」。
- 煖寒會
指寒天宴集賓客之俗。宋 范成大《嚴子文以詩見寄次韻》:「笙歌煖寒會,當任主人為。」參閱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掃雪迎賓》。
- 噤如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
- 未寒積薪
冬天還沒來到就開始貯備過冬的柴火。
- 高寒地鐵
即采用新型標準B2型鋁合金地鐵車,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能在零下38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持續運行。
- 雁渡寒潭
大雁飛過冰冷寒潭時的景象。
- 傲梅寒雪
喻人的風骨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 傲雪寒梅
在那種嚴寒的環境里梅花依然盛開。與霜雪對抗,越開越艷。表達梅花傲立雪中不畏寒,傲骨風雪不可欺傲立霜雪不畏冬的品質。
- 自同寒蟬
寒蟬:冬天的蟬。自己同寒天的蟬一樣不鳴。比喻緘默不語。
- 歲寒三友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枕冷衾寒
枕被俱冷。形容獨眠的孤寂凄涼。 枕頭冷涼,被窩不溫。形容孤眠獨處的寂寞清冷香殘燭暗,枕冷衾寒。——《清平山堂話本》
- 乍暖還寒
形容冬末春初氣侯忽冷忽熱,冷熱不定。
- 仗馬寒蟬
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一樣。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 衣取刮寒
取:選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取,選取,采用。蔽,遮往平生衣取刮寒,食取充腹。——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 一寒如此
一:竟然;寒:貧寒。竟然窮困到這樣的地步。形容貧困潦倒到極點。
- 一曝十寒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 噓寒問暖
噓:緩緩吹氣。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問冷問熱。 噓寒:呵出的熱氣使受凍人感到溫暖。殷勤地詢問別人的生活情況,表示對別人生活的關心
- 心寒膽碎
形容十分驚恐。同「心寒膽戰」。
- 心驚膽寒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驚膽戰」。
- 問寒問熱
經常詢問別人的生活情況,形容十分關切。
- 偷寒送暖
暗里照顧寒暖。比喻奉承拍馬。也比喻對人關切。 關心別人寒暑,在暗中進行幫助或牽線搭橋。喻偷情看起來偷寒送暖,都是你這老弟子。——元.無名氏《神奴兒》
- 啼饑號寒
啼:哭;號:叫。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 歲暮天寒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天上寒冷,大地封凍。形容氣候嚴寒天寒地凍不怕冷,荒原一片篝火紅
- 歲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以歲寒時的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的人歲寒,然后知樺柏之后周鄉也。——《論語.子罕》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唐. 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辭李相公》
- 送暖偷寒
元曲中指暗中為男女私情牽線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茍合,幽會敘情。后比喻奉承拍馬。也比喻對人關切。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寒。——元. 王實甫《西廂記》
- 數九寒天
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亦稱「數九天」。一年中最寒冷的那些日子(如在三九)
- 衰草寒煙
〗比喻空曠偏僻,冷落荒涼。
- 暑去寒來
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 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為怨嗟生計艱難之典。
- 十寒一暴
凍十天,曬一天。比喻做事時而抓緊,時而懈怠,進展不快。
- 松柏寒盟
比喻患難之交。
- 十年寒窗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 尸骨未寒
寒:變冷。尸骨尚未冷透。指人剛死不久。
- 盛暑祁寒
祁:大。炎熱的夏天,嚴寒的冬季。形容氣候條件惡劣的時節。
- 冰寒於水
冰比水冷。指后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 白屋寒門
白屋:用白茅草蓋的屋;寒門:清貧人家。泛指貧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貧寒。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形容人數眾多,處境貧寒的讀書人。也比喻貧寒之士失去依靠。
- 冰雪嚴寒
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 薄祚寒門
祚:福。貧賤低微的門第。
- 薄寒中人
薄寒:輕微的寒氣。中人:傷人。指輕微的寒氣也能傷害人的身體。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難之中時經不住輕微的打擊。
- 不寒而栗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漢書.義縱傳》全身不寒而栗
- 不饑不寒
不挨餓受凍。生活不愁溫飽。
-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 唇亡齒寒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休戚相關,榮辱與共
- 膽寒發豎
形容恐怖之極。
- 膽顫心寒
顫:顫抖;寒:憂懼,戰栗。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 大寒索裘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十分慌亂。
- 蕩為寒煙
蕩:破壞,毀壞;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燒毀,只剩下已經變冷的輕煙。形容徹底被毀壞,不復存在。
- 顛寒作熱
一會兒嫌冷,一會又嫌熱。形容喜怒無常,故作嬌態。
- 風寒暑濕
冷風、寒氣、中者、潮濕。指致病的四種原因。又泛指致病的各種原因。
- 骨肉未寒
寒:變冷。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剛死不久。
-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 廣寒仙子
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 寒灰更然
比喻重獲生機。然,同「燃」。
- 寒氣刺骨
冷得幾乎失去知覺,感到特別冷。 使冷得幾乎失去知覺;使感到特別冷
- 寒冬臘月
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指農歷十二月天氣最冷的時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 寒泉之思
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 寒酸落魄
落魄:沮喪失意。形容不得志時窮困、狼狽頹喪的樣子。
- 寒蟬僵鳥
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 寒木春華
寒木:指松柏;華:花。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寒谷回春
寒冷貧瘠的山谷之地變得溫暖富庶起來。比喻生活、心情或其他事物由壞變好。
- 寒耕暑耘
冬耕地,夏鋤草。泛指做各種農活。
- 寒風刺骨
寒風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頭里一般。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 寒蟬凄切
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 寒來暑往
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易.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指四時交替而成歲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
- 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 寒腹短識
形容人知識貧乏,見識短淺。
-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 寒心銷志
形容擔心憂慮。同「寒心消志」。
- 寒戀重衾
衾:被子。寒冬到來時,貪戀溫暖,躺在厚厚原被子里,不愿起來。
- 回寒倒冷
回:掉轉;倒:顛倒。天氣一會兒熱,一會兒冷,變化無常。形容反反復復,變化不定。
- 饑寒交迫
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受冷挨餓,窮困之極
- 郊寒島瘦
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
-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冬天的蟬,一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提出反對條件的,轉眼就掉過頭去,嘌若寒蟬。——魯迅《兩地書》
- 凱風寒泉
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 冷面寒鐵
比喻公正廉潔,不怕權貴的官員。
- 林寒澗肅
指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 芒寒色正
指星光清冷色純正。也借以稱頌人的品行高潔正直。
- 另楚寒巫
楚:楚懷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婦或情人分居兩地,孤單寂寞。
- 耐霜熬寒
耐:禁得起、受得住;熬:忍受。禁受住嚴霜酷寒。比喻能經受住嚴酷的考驗。
- 祁寒暑雨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 破瓦寒窯
指窮苦人住的簡陋破舊的房屋。 指窮苦人住的簡陋破舊的房屋
- 祁寒溽暑
祁寒:大寒;溽暑:濕熱。冬季大寒,夏季濕熱。比喻過艱苦的生活。
- 祁寒酷暑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 切骨之寒
切骨:徹骨,滲透到骨頭里。形容冷得刺骨。
- 秋月寒江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
- 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 神湛骨寒
形容危懼。
- 寒灰更燃
寒灰:冷卻了的灰燼;燃:燒。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 萬條寒玉
寒玉:竹的別稱。指萬株綠竹。
- 一尺寒光
形容刀劍的光芒。
- 乍暖乍寒
乍:剛剛開始。忽冷忽熱。形容春秋季節,天氣寒暑變化無常。
- 心若寒灰
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