媮造詞
「媮」字的造詞
- 媮樂
茍且尋樂。
- 媮冒
以不正當手段索取。
- 媮窳
怯懦畏事。
- 媮靡
靡衣媮食。亦謳州侈的生活。明 歸有光《送昆山縣令朱侯序》:「江 南諸郡縣土田肥美,多秔稻,有江海陂湖之饒……俗好媮靡,美衣鮮食。」明 歸有光《顧隱君傳》:「君故生長海上,言語衣服,猶故時海上人也,無纖毫城市媮靡之習。」參見「媮食」。
- 姁媮
和悅美好貌。
「媮」字的造詞
- 媮閑
偷閑。唐 司空圖《石楠》詩:「客處媮閒未是閒,石楠雖好懶頻攀。」
- 媮快
快樂,適意。
- 媮生
茍且求活,無所作為地生活。《楚辭·卜居》:「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朱熹 集註:「媮,音偷,舊音俞,非是。」唐 司空圖《乙丑人日》詩:「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媮生作老人。」
- 媮食
猶美食。
- 媮娛
愉快。《楚辭·遠游》:「內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娛以自樂。」洪興祖 補註:「媮,樂也。音俞。」《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凌 恆山 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王逸 註:「聊且愉樂以忘憂也。愉,一作媮。」洪興祖 補註:「并音俞。」
- 媮墮
見「媮惰」。
- 媮末
指鄙薄衰敗的風俗。
- 媮風
澆薄的世風。 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既媮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集註:「媮,音偷。」
- 媮嫷
見「媮惰」。
- 媮息
偷生;茍安。 清 唐孫華《夏重談金陵舊事》詩:「江 表張黃旗,王氣銷赤幟。媮息僅一年,傳聞有二異。」金一《心聲》:「於斯時也,僝焉媮息,簡焉不得日,乃有警旦之士,喚大魘而使之覺。」
- 媮安
只圖眼前的安逸。
- 媮薄
澆薄,浮埂。《漢書·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唐 陳子昂《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臣聞時方媮薄,勸人以孝;時方趨競,勸人有禮。」宋 司馬光《論以公使酒食遺人刑名狀》:「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風遂長,百司庶尹無所措其手足。」章炳麟《五朝學》:「濟 江 而東,民有甘節,清劭中倫,無曩時中原媮薄之德。」
- 茍媮
同「茍偷」。 唐 元稹《陽城驛》詩:「棲遲居 夏 邑,邑人無茍媮。」宋 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周 之衰也,時人莫不茍媮而不立,周 雖欲其立,而不可得也,故 周 亡。」清 薛福成《代曾侯相忠孝錄序》:「人習於茍媮非一日,往往臨危之際,巧伺形便,以為趨避。」
- 煦媮
見「煦愉」。
- 僞媮
詐偽茍且。明 方孝孺《贈河南王僉事序》:「擢僉 河南 按蔡司事,行部於外,勸學禮士,搏姦擊強,擿發偽媮,威而不苛,寬而不弛,吏民咸大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