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造詞


「娘」字的造詞


  • 娘字在開頭的詞語
  1. 娘兒
      1.母親與子女的合稱。 2.長輩婦女和男女晩輩合稱。 3.指婦女。參見「娘兒們」。 ∶長輩婦女和男女晚輩合稱娘兒倆
  2. 娘兒們
      1.長輩婦女和男女晩輩的合稱。 2.方言。泛指女人。多含輕蔑意。 3.方言。指妻子。
  3. 娘子布
      宋時西南少數民族所織細白苧麻布。
  4. 娘殺
      方言。詈詞。
  5. 娘娘廟
      俗謂送子女神之廟。
  6. 娘姨
      1.方言。稱姨母。 2.方言。舊時稱女傭人。 〈方〉∶女傭人
  7. 娘子關
      太行山中段著名關隘。在山西平定縣與河北井陘縣交界處。出入山西的主要門戶。形勢險要,向為軍事要地。石太鐵路經此。
  8. 娘娘
      1.稱母親。 2.也稱主婦或老年婦女。 3.稱后妃。 4.稱婆母。 5.祖母。 6.稱女神。 7.方言。稱父親的姐妹。
  9. 娘們
      1.女人。 2.妻子。
  10. 娘子兵
      即娘子軍。
  11. 娘胎
      1.謂母體。 2.比喻先天所固有的。 胎兒懷在母體內的時期出了娘胎(已出生)
  12. 娘母子
      1.母親和兒子。 2.母親。
  13. 娘行
      1.女性通稱。 2.指婦女上了年紀。
  14. 娘母
      母親。
  15. 娘子軍
      1.指唐高祖之女平陽公主所組織的軍隊。唐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嫁柴紹,并在長安。高祖將起義兵,遣使密召之。紹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鄠縣莊所,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起兵以應高祖。營中號曰「娘子軍」。事見《舊唐書.平陽公主傳》。 2.由女子組成的隊伍。 3.借指婦女們。
  16. 娘們兒
      方言,漢語詞匯,對成年女人的稱謂。
  17. 娘惹菜
      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并而成的馬六甲菜肴,新加坡地道美食,傳統中國菜烹飪法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
  18. 娘娘尊
      此為客家方言,謳豬體顫抖、發抖的意思。
  19. 娘氣
      娘氣形容男人猶豫不決、心胸狹窄或懦弱或者是像女人,太多慮的性格,一般用來調侃他人。
  20. 娘曼
      形容男子外表娘,內心man。男子外表陰柔溫順、心思細膩、動作嬌柔、優雅溫婉,頗具女性的氣質,骨子里卻也不乏男子應有的氣概:獨立、堅強、責任、勇敢、擔當等。娘man不等同於娘炮。
  21. 娘娘腔
      指男人像女人那樣細聲細氣說話的聲音和腔調。
  • 娘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阿娘
      1.母親。 2.方言。小姐。舊時仆人稱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兒。
  2. 阿耶娘
      父母親。
  3. 竹枝娘
      指唱竹枝詞的女歌手。
  4. 織絹娘
      螳螂的別名。
  5. 柘枝娘
      跳柘枝舞的女藝人。
  6. 趙五娘
      民間傳說漢時趙五娘丈夫蔡伯喈赴京趕考,她挑起家庭重擔,任勞任怨。后公婆雙亡,恰值荒年,她又賣發葬親,全貞盡孝;千里迢迢,赴京尋夫。南宋時,有人據此寫成劇咕《趙貞女》,明高明改作《琵琶記》。長期以來,趙五娘已成為勤勞﹑善良﹑賢惠﹑孝順的婦女的典型。
  7. 真娘
      唐時吳妓。
  8. 御史娘
      指唐貞元中宮中御史娘子田順郎,以善歌聞。后亦用為曲名。
  9. 隱娘
      即聶隱娘。唐傳奇中女俠。
  10. 迎茅娘
      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冥婚習俗。
  11. 姨娘
      1.舊時對父之妾的稱呼。 2.泛稱妾。
  12. 雁娘
      膏神名。
  13. 窅娘
      南唐后主李煜的宮嬪。據傳為女子纏足的第一個人。
  14. 爺娘
      亦作「爺孃」。父母。
  15. 夜度娘
      1.古樂府清商曲辭名。《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曲歌》有無名氏《夜度娘》一首。 2.指娼妓。
  16. 耶娘
      父母。后多作「爺娘」。
  17. 幺娘
      1.亦作「么娘」。 2.猶小娘。
  18. 新姑娘
      稱剛結婚或結婚不久的女子。
  19. 小姨娘
      1.稱母親的幼妹。 2.舊時稱父輩年輕的妾。
  20. 小婆娘
      小老婆。
  21. 新嫁娘
      即新娘。新出嫁的女子。 新娘子,才出嫁的女子
  22. 小嬸娘
      見「小嬸」。
  23. 小娘
      1.舊稱歌女或妓女。 2.稱妓家仆婢。 3.對少女的通稱。 4.稱年輕婦人。 5.稱小老婆。
  24. 些娘
      方言。細小。
  25. 鴉娘
      巫女。
  26. 蕭娘
      《南史.梁臨川靖惠王宏傳》云:宏受詔侵魏,軍次洛口,前軍克梁城。宏聞魏援近,畏懦不敢進。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幗。北軍歌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武。」「蕭娘」即姓蕭的女子,言宏怯懦如女子。后以「蕭娘」為女子的泛稱。
  27. 香美娘
      嬌美的姑娘。
  28. 小姑娘
      1.稱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女子。 2.指未婚的年輕女子。
  29. 謝秋娘
      詞牌名。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亦曰《夢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此詞到宋代始為雙調﹐又名《安陽好》﹑《夢仙游》﹑《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歸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韻。參閱《詞譜.憶江南》。
  30. 謝娘
      1.晉王凝之妻謝道韞有文才﹐后人因稱才女為「謝娘」。 2.唐宰相李德裕家謝秋娘為名歌妓。后因以「謝娘」泛指歌妓。
  31. 細娘
      1.美女。 2.謳仲女。
  32. 喜娘
      ①舊時婚禮上照料新娘的婦女:喜娘扶著新娘子上了花轎。②指媒婆:喜娘說合,小姐出閣。
  33. 吳二娘
      古代歌妓名。
  34. 倭娘
      日本女子。
  35. 衛娘
      指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她以發美得寵。事見《漢武故事》。后因以「衛娘」借指冶容女子。
  36. 韋娘
      即杜韋娘。唐代著名歌妓。后用作一般歌妓的美稱。
  37. 晩娘
      繼母。
  38. 頭家娘
      方言。老板娘,店主之妻。
  39. 桃金娘
      草花名。產廣東。似梅花而瓣微尖,似桃而色更紅。八九月實熟。花實皆入藥。
  40. 踏謡娘
      南北朝及唐代散樂。
  41. 踏搖娘
      1.見「踏謡娘」。 2.指歌女。
  42. 談娘
      見「談容娘」。
  43. 踏容娘
      見「踏謡娘」。
  44. 送娘
      方言。送親娘子。
  45. 他娘
      詈詞。用於句中。表示驚異或怨恨等情緒。
  46. 師娘
      1.女巫。亦指男巫。 2.對師父妻子的稱呼。即師母。
  47. 嬸娘
      1.叔父之妻。 2.以侄輩的身份稱長輩婦女。
  48. 甚娘
      詈詞。
  49. 拾菜娘
      詞牌名。即《瑞鷓鴣》。雙調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
  50. 伯娘
      伯父的妻子。
  51. 蠶娘
      農家養蠶女。
  52. 楚娘
      楚地女子。
  53. 廚娘
      女廚師。 舊時指女廚師
  54. 大伯娘
      稱呼丈夫的嫂子。
  55. 大姑娘
      1.未嫁的青年女子。 2.長女。 3.猶言大小姐。 4.方言。居長的姑母。
  56. 蜑娘
      指蜑人婦女。
  57. 豆娘
      1.古代端午節用的一種飾物。用艾﹑蒲或以繒綃剪制而成,用以辟邪。 2.昆蟲名。又名豆娘子﹑燈心蜻蜓。形狀比蜻蜓略小,靜止時兩對翅直立在背上,常在水邊或草地上飛翔,吃小蟲。 構成蜻蜓目束翅亞目的昆蟲,像蜻蜓而小。常在水邊或草地上飛行,吃小蟲
  58. 爹娘
      父母。
  59. 毒婆娘
      狠毒的老婆。
  60. 斗姑娘
      一種兒童玩物。
  61. 紡線娘
      昆蟲名。即紡織娘。
  62. 額娘
      : 母親。: 母親
  63. 紡織娘
      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身體綠色或黃褐色。頭小,觸角細長。鳴聲「軋織」,像紡車聲。善於跳躍,生活在草地上。分布於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可供籠養。
  64. 夫娘
      1.夫人娘子。 2.苗族稱妻。
  65. 幹娘
      義母的俗稱。
  66. 禾娘
      插秧婦女。
  67. 后娘
      繼母。 父親后來娶的妻子
  68. 花姑娘
      1.侵華日軍稱供他們侮弄的女子。 2.指妓女。
  69. 黃花姑娘
      處女的俗稱。
  70. 駕娘
      船娘,操舟的婦女。
  71. 雞娘
      方言。雌雞。
  72. 賈娘
      指晉賈充之女賈午。
  73. 酒娘
      即酒釀,帶糟的甜米酒。 在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然后放在封閉的罐中發酵而成的食品。也叫「江米酒」
  74. 妗娘
      舅母的俗稱。
  75. 九娘
      指燈蛾。
  76. 看板娘
      方言。謳痔店的女服務員。
  77. 可喜娘
      可愛的姑娘。
  78. 老板娘
      老板的妻子。
  79. 老婆娘
      稱老年婦女。
  80. 老親娘
      1.方言。母親的俗稱。某些地區亦用以稱祖母。 2.方言。對老年婦人的親切稱呼。 3.方言。老年人自稱其妻。
  81. 么娘
      1.詈語。表示怨恨﹑憤怒等感情。么,這么。 2.語氣詞。猶吧。
  82. 絡絲娘
      1.繅絲女子。 2.即絡緯。
  83. 罵娘
      用粗俗的話罵人。
  84. 蠻娘
      指南方青年婦女。
  85. 奶娘
      奶媽。參見「奶媽」。
  86. 秦娘
      指歌女。
  87. 婆娘
      1.對婦女的通稱。 2.妻子。 3.指女仆。 泛指已婚的青年婦女
  88. 前娘
      亦作「前孃」。男子先后娶妻,其前妻為其子女的前娘。
  89. 親娘
      1.親生母。 2.方言。對祖母的稱呼。
  90. 賽娘
      美麗的少女。賽,蒙語的譯音,謂好;娘,少女。元曲中常用以給少女取名。
  91. 乳娘
      即乳母。 哺育并照顧別人的嬰兒的喂奶女人。亦稱「奶媽」
  92. 晚娘
      繼母。
  93. 公孫九娘
      於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
  94. 準新娘
      這里的「準」是預備、準備的意思,也可以轉義為「將要」。準新娘就是指女人快要結婚了,不久就要結婚,要成為新娘,所以稱為「準新娘」。簡而言之,「準新娘」就是即將要結婚的女人。
  95. 二姨娘
      形容一個男人比較的娘,屬於方言。
  96. 阿里他娘
      埃及最著名的甜食,阿拉伯語叫做"烏姆·阿里「,」烏姆「是母親的意思。
  97. 偽娘
    1. 討布娘
        又稱討「補娘」,饒平客家地區的一種說法,就是娶老婆的意思。
    2. 踏謠娘
        南北朝 及 唐 代散樂。
    3. 蔦娘
        蔦娘:斬魄刀名稱.。
    4. 蘑菇姑娘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媽媽樂瘋狂 第34集出現的蘑菇姑娘灰太狼假扮成蘑菇姑娘,在其順利被帶回羊村準備抓懶羊羊的時候,紅太狼出現幫懶羊羊完成愿望:寫作業,可惜全部寫錯了,灰太狼幫紅太狼改正了作業,后面懶羊羊們又許愿吃好吃的時候,紅太狼偷偷準備做好,灰太狼又幫其調整了味道。在最后大家知道蘑菇姑娘其實是灰太狼假扮的時候,是紅太狼假裝蘑菇姑娘打跑了灰太狼。
    5. 過房娘
        指與越劇界關系特殊的某種婦女。
    6. 度娘
        有「女孩子」的意思,稱謂來自浙江臺州。
    7. 吧娘
        酒吧的老板娘。
    8. 哭爹喊娘
        既哭爹,又喊娘。形容鬼哭狼嚎,十分狼狽。
    9. 嗲娘
        嗲與娘的組合詞,源自吳方言區方言,嗲形容撒嬌的聲音或姿態;娘在古漢語中一般指年青女子,多謳仲女,日本漢字和ACG界用語中,娘則是女兒、少女或女子的意思,二者組合成「嗲娘」,意味嬌滴滴的女孩或撒嬌的女孩,口語和網絡用語中常被引申為矯揉造作的女孩或自以為優越而洋洋得意、傲慢的女孩。嗲娘是嗲與娘的組合詞,源自吳方言區方言,嗲形容撒嬌的聲音或姿態;娘在古漢語中一般指年青女子,多謳仲女,日本漢字和ACG界用語中,娘則是女兒、少女或女子的意思,二者組合成「嗲娘」,意味嬌滴滴的女孩或撒嬌的女孩,口語和網絡用語中常被引申
    10. 姿娘
        潮州話稱女人為「姿娘」。
    11. 繼娘
        指在原配死后續娶的妻子。 也叫繼室。
    12. 土豆娘
        TD娘是由童年面包論壇中sasa醬創建的,同期創建了AC娘,兩個人物為姐妹關系,AC娘是姐姐,TD娘是妹妹,同時都與四次君為好友關系。
    13. 里爹里娘
        源於舟山方言,屬於形容詞,相當於「很」,造句:這孩子很聰明,可以說是這孩子里爹里娘聰明。 。
    14. 機娘
        機娘或者機械娘作為ACGN界的一個流行名詞,其概念有多種理解和解釋。
    15. 鐵姑娘
        是一個文革名詞。意思是用性質堅硬、堅強的「鐵」修飾姑娘。
    16. 嬸丈母娘
        叔丈人的妻子。即妻子的嬸嬸,稱之嬸丈母娘。
    17. 蚱娘
        方言。蟬。
    18. 舍姆娘
        「舍姆娘」為吳語詞匯,準確來說是產婦。
    19. 駡娘
        用粗俗的話罵人。清 易翰鼎《太平草木萌芽錄·漢川童謠》:「劉定中,老蒼蒼,人極好,性太剛,待小人,喜駡娘。」王群生《彩色的夜》:「戰局順利發展,司令員在電報機前興奮地罵娘,奚落著敵人的潰敗。」
    20. 麼娘
        1.詈語。表示怨恨、憤怒等感情。么,這么。元 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到來日 云陽 鬧市中,殺么娘七代先靈!」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驢上碎分張,渾身的害么娘椀大血疔瘡。」
    • 娘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坐娘家
        方言。謂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小住。
    2. 醉娘子
        曲牌名。屬雙調。見明陶宗儀《輟耕錄.雜劇曲名》。
    3. 走娘家
        回娘家。 回娘家
    4. 直娘賊
        詈語。
    5. 直娘的
        詈語。
    6. 真娘墓
        在今江蘇蘇州市虎丘西。
    7. 正頭娘子
        正妻;大娘子。
    8. 小娘子
        1.少女的通稱。用以稱他人之女;亦以稱己女。 2.稱年輕婦人。 3.稱妾。 稱年輕婦女(多見於早期白話)
    9. 吳娘曲
        古歌曲名。傳為古歌妓吳二娘作。
    10. 他娘的
        詈詞。表示驚異或怨恨等情緒。
    11. 醋娘子
        愛忌妒的女人。
    12. 大娘子
        1.有妾之人的正妻﹐大老婆。 2.尊稱已婚的中青年婦女。
    13. 風騷娘們
        大膽風騷的女人。如:一個漂亮的風騷娘們。 大膽風騷的女人一個漂亮的風騷娘們
    14. 姑娘家
        未婚女子的稱謂。
    15. 姑娘追
        盛行於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族的民間傳統游戲。節慶、婚禮時舉行。以男逃女追的方式進行,由姑娘選定對手,雙方騎馬向指定目標行進,途中男方可對姑娘任意逗趣、談情說愛。到達指定地點后,男方策馬回奔,姑娘緊隨其后,若追上則可用鞭子抽打對方。
    16. 記曲娘子
        唐大歷中﹐歌者張紅紅與其父丐食於路﹐將軍韋青聞其歌喉﹐納為姬。嘗有樂工撰新聲未進﹐先印可於青。青潛令紅紅聽於屏后﹐以小豆數合記其拍。樂工歌罷﹐青入問﹐云﹕「已得矣。」青出云﹕「有女弟子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風歌之﹐一聲不失。樂工大驚異。尋達上聽﹐召入宮﹐宮中號曰「記曲娘子」。青卒﹐紅紅奏曰﹕「妾本風塵丐者﹐致身入內﹐不忍忘其恩。」因一慟而絕。見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歌部》。
    17. 回娘家
        原指已婚女子回到自己父母的家,現也常用以比喻回到原來學習、工作過的單位。如:何老指著這一件件珍寶,興致勃勃地對記者說:「我是回娘家獻寶呵!…把傳家寶獻給國家,讓它們得到理想的歸宿。」。
    18. 老娘們
        方言。對婦女的一般稱呼。有時略含貶義。
    19. 老娘們兒
        〈方〉①指已婚女子:雖然我是個老娘們兒,我的見識可不比你們男人低。②指成年婦女(含貶義):你們老娘們兒,少管這些閑事。③指妻子:他老娘們兒病了。
    20. 老娘親
        老母。
    21. 老娘家
        中﹑老年婦女的自稱。
    22. 女娘家
        對婦女的通稱。
    23. 小娘們
        娘親們。
    24. 媽媽娘這
        婦女,一般為已婚或已成為媽媽的女性,年齡段為成年至中老年這一階段。
    25. 定安娘子
        在美麗的海南島,民間口碑流傳的」定安娘子」(常簡稱為「定安娘」)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定安當地女子溫婉美麗、勤勞善良;二是指定安為瓊劇之鄉,向有「無定安不成劇團」之說,定安女子唱戲嗓音甜美、風韻迷人。
    26. 峇峇娘惹
        或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一帶的明朝人后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后所生的后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稱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翻譯,在土生華人,在馬六甲、檳城、新加坡都比較多。
    27. 小娘惹
        居住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土生華人女性。
    28. 青娘母
        潮汕地區傳統婚俗的遺存。
    • 包含娘字的成語
    1. 重生爺娘
        比喻有救命之恩的人。
    2. 爺羹娘飯
        指在父母的庇蔭下生活。同「爺飯娘羹」。
    3. 徐娘半老
        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謳中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4. 半老徐娘
        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謳中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半老:人接近老年,泛指中年。「半老徐娘」比喻年長色衰風韻猶存的婦女。又作「徐娘半老」
    5. 丁娘十索
        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樂妓丁六娘所作的樂府詩,每首末句有「從郎索花燭」等語,本十首。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6. 金屋嬌娘
        指高貴而美麗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