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造詞


「夏」字的造詞


  • 夏字在開頭的詞語
  1. 夏蟲疑
      見「夏蟲語冰」。
  2. 夏簟
      夏天用的竹席。
  3. 夏南
      春秋時陳大夫夏征舒的別名。
  4. 夏鋤
      指夏季的鋤地工作。 指夏季鋤地的活兒
  5. 夏典
      夏代典籍。
  6. 夏汛
      夏季汛期。
  7. 夏屋
      1.大俎,大的食器。《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余。」毛傳:「夏,大也。」鄭玄箋:「屋,具也。」一說指大屋。參閱孔穎達疏。 2.大屋。
  8. 夏礿
      1.亦作「夏禴」。 2.謂天子諸侯夏祭。
  9. 夏官正
      官名。唐宋以來均為司天官屬中管四時的官。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宋史.職官志五》。
  10. 夏蠶
      夏季養的蠶。
  11. 夏清侯
      竹席的別稱。南唐宗室宜春王李從謙仿《下邳侯革華傳》作《夏清侯傳》,以竹席擬人,因其能祛暑熱,故封為夏清侯。見宋陶谷《清異錄.陳設》。
  12. 夏正
      夏歷正月的省稱。代指夏歷。夏以正月為歲首,商以夏歷十二月﹑周以夏歷十一月為歲首。見《史記.歷書》。秦及漢初曾一度以夏歷十月為正月。自漢武帝改用夏正后,歷代沿用。
  13. 夏翟
      1.亦作「夏狄」。 2.羽毛五色的野雞。
  14. 夏槁
      1.供夏天食用的幹魚。 2.草木夏天枯死。
  15. 夏收
      夏代祭祀時戴的一種帽子。
  16. 夏季
      1.見「夏天」。2.埃及古歷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個月,其他兩季為冬季和洪水季。
  17. 夏首
      夏初。
  18. 夏節
      夏季。
  19. 夏家
      指夏朝。
  20. 夏宗
      諸侯夏天朝見天子。
  21. 夏耘
      夏天鋤田除草。 夏鋤
  22. 夏篆
      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為飾的車。
  23. 夏月
      夏天。
  24. 夏侯
      復姓。《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有夏侯嬰。
  25. 夏癸
      即夏桀。
  26. 夏口
      古地名,位於漢水下游入長江處,由於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國吳置夏口督屯於江南,北筑城於武漢市黃鵠山上,與夏口隔江相對。
  27. 夏條
      夏天樹木茂盛的枝條。
  28. 夏輸
      繳納夏稅。
  29. 夏后啟
      見「夏啟」。
  30. 夏璜
      美玉名。相傳為夏后氏的珍寶,故名。璜,半璧形的玉。
  31. 夏熟谷物
      秋季播種和在來年春季或夏季收獲的谷物。 秋季播種和在來年春季或夏季收獲的谷物
  32. 夏令營
      夏季開設的供青少年或集體的成員短期休息﹑娛樂等的營地,多設在林中或海邊。 夏季開設的供集體人員短期休養、娛樂的營地
  33. 夏鼎
      即禹鼎。相傳夏禹鑄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鏤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參閱《左傳.宣公三年》。
  34. 夏室
      夏朝世室之省稱。夏稱宗廟為世室。
  35. 夏啟
      1.亦稱「夏后啟」。亦稱「夏后開」。 2.姒姓,禹之子.相傳禹命伯益繼位為王,禹死后,伯益推讓,退隱箕山,啟遂繼王位,在位九年。 3.后人神化夏啟為仙。
  36. 夏鯀
      即鯀。傳說為堯舜時代的部落首領。禹之父。由四岳推舉,奉堯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於羽山。
  37. 夏綠林
      又稱「落葉闊葉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下的植被類型。由夏季長葉、冬季落葉的喬木樹種組成。主要分布在西歐、中國東北和華北、日本北部、朝鮮、北美洲東部等地。
  38. 夏江城
      南唐夏寶松之別號。夏曾隱居廬山,作有《宿江城》詩,因號夏江城。
  39. 夏官
      官名。《周禮》載周時設置六官,以司馬為夏官,掌軍政和軍賦。唐武則天時,曾改兵部尚書為夏官,不久仍復舊名。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六》。后用為兵部的別稱。
  40. 夏播
      夏季播種。 夏天里播下種子
  41. 夏楚
      1.古代學校兩種體罰越禮犯規者的用具。后亦泛指體罰學童的工具。 2.泛指用棍棒等進行體罰。多用於對未成年者。
  42. 夏桀
      夏朝末代君王。名履癸。暴虐荒淫。湯起兵伐桀,敗之於鳴條,流死於南巢。參閱《史記.夏本紀》。
  43. 夏卿
      1.官名。周以夏官掌管軍事,為六卿之一。后遂以夏卿為兵部尚書之別稱。 2.官名。南朝梁武帝時,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為夏卿。
  44. 夏裝
      夏季穿著的生活便裝。主要有襯衫、裙子、短褲、裙褲、彩褲、t恤衫等。針織內衣日趨外穿化、時裝化,無袖、背心式的上衣和連衣裙也很普遍。面料要求輕、薄、吸濕性和透氣性好,多選用絲綢及高支棉布、棉麻布、針織布料等。 夏衣
  45. 夏縵
      古代卿所乘坐的五采車。
  46. 夏氏
      見「夏后氏」。
  47. 夏禴
      見「夏礿」。
  48. 夏蟲
      1.夏天的蟲。 2.比喻識見短淺的人。用《莊子.秋水》典。
  49. 夏潦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50. 夏葛
      1.夏天穿葛衣。 2.指夏天穿的葛衣。
  51. 夏畦
      1.指夏天在田地里勞動的人。 2.指卑躬屈膝,對人諂媚。
  52. 夏令
      相傳為夏代的月令之書。
  53. 夏政
      夏朝的政治﹑政事。
  54. 夏禹
      夏代開國之主。顓頊孫,姓如人氏,其號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稱「伯禹」。為有天下之號,史稱夏禹,又稱「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據傳,禹治水,歷十年之久,「三過其門而不入」,終於戰勝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國歷史上勞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國王。
  55. 夏宮
      即夏臺。
  56. 夏歷
      俗稱「農歷」。陰陽歷的一種。以朔望月為基礎,以置閏來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接近。平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13個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稱為初一。月的天數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國在采用公歷紀年的同時,仍沿用這一傳統歷法。見「農歷」
  57. 夏橘
      果名。金橘的別稱。
  58. 夏育
      周時著名勇士,衛人,傳說能力舉千鈞。
  59. 夏衣
      夏季穿的衣服。 夏季穿的衣服
  60. 夏仲陽
      可以理解為二月出生的,可以意味著。
  61. 夏陽酷暑
      夏天的太陽,暑氣逼人。
  62. 夏無伏陰
      夏天沒有寒冷的氣候。
  63. 夏水襄陵
      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64. 夏日保健
      夏日保健意為在炎熱的夏日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所采取的綜合性預防措施。
  65. 夏語瑤
      夏語遙是由Voicemith基於UTAU語音合成引擎研發的虛擬歌姬。
  66. 夏樹蒼翠
    1. 夏若繁花
        指夏天就像美麗的鮮花。 寓意:是指夏天萬物昌盛、繁榮。
    2. 夏裘冬葛
        即「冬日之葛」、「夏日之裘」——夏天的裘衣,冬天用葛布制成的單衣。 后用來比喻世事的不斷反復變化,并且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3. 夏威夷
        夏威夷州美國唯一的群島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個島嶼組成。首府位於瓦胡島上的檀香山。最早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亞人,1778年后歐、亞移民陸續移來。1795年建夏威夷王國。1898年被美國吞并。1900年歸屬美國。1959年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今居民以歐、美白人和日本人居多,其次是混血種人、菲律賓人和華人。夏威夷州是美國唯一的群島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為1.67萬平方千米。夏威夷屬於海島型氣候,終年有季風調節,每年溫度約在攝26℃-31℃。位居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亞、美和大洋洲間海、
    4. 夏山如碧
        描寫夏天山景的成語,夏日山里一片碧綠如玉。
    5. 夏山如滴
        形容夏天的山色明媚。
    6. 夏沫之殤
        泡沫在夏天總是早早消亡。
    7. 夏園
        夏園村今屬穗東街夏園社區。
    8. 夏蟄
        夏眠。
    9. 夏培
        字惠伯。
    10. 夏革
        革,通「棘」。
    11. 夏籥
        夏后氏 文舞之樂。
    12. 夏鮌
        即 鯀。 傳說為 堯 舜 時代的部落首領。禹 之父。由 四岳 推舉,奉 堯 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於 羽山。《呂氏春秋·君守》:「奚仲 作車,蒼頡 作書,后稷 作稼,皋陶 作刑,昆吾 作陶,夏鮌 作城。」
    13. 夏至點
        黃道上最北的一點,夏至這天太陽經過這個位置。
    14. 夏蚊成雷
        夏天的夜晚里,蚊子的叫聲像雷鳴一樣。
    • 夏字在結尾的詞語
    1. 蛀夏
        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納不佳﹐稱蛀夏。蛀﹐用同「疰」。
    2. 仲夏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五月。因處夏季之中,故稱。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五月
    3. 族夏
        周代樂章名。為鐘鼓樂九夏之一。
    4. 朱夏
        夏季。
    5. 諸夏
        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個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 2.指中國。
    6. 虞夏
        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
    7. 游夏
        子游(言偃)與子夏(卜商)的并稱。兩人均為孔子學生,長與文學。見《論語.先進》。
    8. 陰夏
        向北背陽的宮殿。
    9. 迎夏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應,故於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赤帝,迎接夏季到來。 2.指每逢夏日。
    10. 亞夏
        柯爾克孜語。萬歲。
    11. 纁夏
        夏之別名。
    12. 一夏
        1.一個夏季。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謂之一夏。佛經中稱為安居。見《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安居》。
    13. 休夏
        1.謂夏日休閑。 2.指暑假。
    14. 玄夏
        謂大殿。
    15. 歇夏
        猶歇伏。
    16. 消夏
        謂避暑。 避暑;用消遣方式度過夏季
    17. 銷夏
        消夏。解暑﹐避暑。
    18. 西夏
        朝代名。1038年,黨項族領袖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東南)。因在宋的西北,歷史上稱為西夏。與宋、遼、金多次發生戰爭。1227年為蒙古所滅。
    19. 晩夏
        夏末。指農歷六月。
    20. 送夏
        1.謂送別夏天。 2.舊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贈送夏令用物給女與婿,謂之「送夏」。 3.指農家於夏忙結束后走訪親友。
    21. 肆夏
        1.古樂章名。 2.泛指宴飲﹑迎送賓客之樂。
    22. 暑夏
        炎熱的夏季。
    23.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歷四月。
    24. 盛夏
        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夏天最熱的日子盛夏酷暑農夫小民,盛夏力作。——宋. 蘇軾《教戰守》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東風,才有海市。於今正當盛夏,豈不是空想?——《海市》
    25. 時夏
        夏季。
    26. 僧夏
        1.謳之尼受戒后的年數。夏,夏臘。 2.本謂僧尼於夏日就禪剎掛單,引申指寺廟。
    27. 半夏
        1.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柄,初夏開黃綠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塊莖,可入藥,生用有毒,內服須限用。 2.稻品種名。詳「半夏稻」。 3.仲夏。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有《半夏小集》。
    28. 長夏
        1.指陰歷六月。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29. 楚夏
        南楚和諸夏。
    30. 大冠子夏
        指漢代杜鄴。
    31. 大夏
        1.周代「六舞」之一。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 2.指夏季。 3.古國名。音譯巴克特里亞(Bactria)﹐也叫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我國漢代稱之為大夏。 4.古城門名。在洛陽﹐魏明帝所造。 5.國號。東晉十六國之一。匈奴族赫連勃勃所建﹐也稱夏﹐為吐谷渾所滅。 6.國號。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稱王后﹐國號稱大夏。 7.國號。宋時黨項族李元昊國號亦稱大夏﹐史稱西夏﹐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 8.大廈。
    32. 度夏
        過炎熱的夏天。如:在度假勝地度夏。
    33. 陔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古代宴飲終了時奏。
    34. 方夏
        指中國﹐華夏。與「四夷」相對。
    35. 害夏
        苦夏。人體對夏季氣候不適應,表現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以至於身體消瘦。
    36. 廣夏
        1.亦作「廣廈」。 2.高大的房屋。
    37. 函夏
        《漢書.揚雄傳上》:「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國。
    38. 槐夏
        指夏季。槐樹開花在夏季,故稱。
    39. 黃農虞夏
        黃帝﹑神農﹑虞舜﹑夏禹的合稱。
    40. 畿夏
        古指以京畿為中心的我國中原地區。
    41. 季夏
        夏季的最后一個月,農歷六月。 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即農歷六月
    42. 旌夏
        古時樂舞所用的大旗。
    43. 結夏
        佛教僧尼自農歷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
    44. 京夏
        猶華夏,謂全國。
    45. 解夏
        佛教語。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
    46. 雷夏
        古澤名。即雷澤。其地當今山東菏澤東北面黃河南岸。
    47. 兩夏
        見「兩廈」。
    48. 蠻夏
        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地區和中原地區。
    49. 梅夏
        指初夏。因梅熟於夏初,故稱。
    50. 納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
    51. 南夏
        泛指我國的南部。
    52. 齊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
    53. 破夏
        1.佛教語。僧人在夏季三月須安居靜修,謂坐夏;坐夏期內出外謂「破夏」。 2.入夏。
    54. 染夏
        染五色。
    55. 溽夏
        濕熱的夏天。
    56. 三夏
        1.舊稱陰歷四月為孟夏,五月為仲夏,六月為季夏,合稱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個月。 2.三個夏季,即三年。 3.古代樂曲《肆夏》﹑《韶夏》﹑《納夏》的總稱。 4.農業勞動中夏收﹑夏種﹑夏管的總稱。
    57. 三伏盛夏
        指夏天最熱的時候。
    58. 以夷變夏
        中華文明被西方文明所滲透、同化,多用於對目前全盤西化,失去傳統的擔憂。
    59. 高樓大夏
        高大的房子。指高聳的樓房。
    60. 疰夏
        1.中醫指夏季長期發熱的病,患者多為小兒,多由排汗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癥狀是持續發熱,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膚幹熱,天氣越熱體溫越高等。
    61. 暮夏
        夏之暮,夏天將盡的時候。
    • 夏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小夏侯
        稱漢夏侯建。建幼學今文《尚書》於夏侯勝﹐后復學於他人﹐左右采獲﹐自創門戶﹐儒林稱之為「小夏侯」﹐以別於勝。其說稱「小夏侯氏學」﹑「小夏侯尚書」。
    2. 半夏稻
        稻子的品種名。
    3. 冬蟲夏草
        真菌的一種,寄生在鱗翅目昆蟲的幼體中,被害的幼蟲冬季鉆入土內,逐漸形成菌核,夏季從菌核或死蟲的身體上長出菌體的繁殖器官來,形狀像草,所以叫冬蟲夏草。可入藥。簡稱蟲草。
    4. 大夏侯
        指漢經學家夏侯勝。
    5. 解夏草
        解夏之日,諸僧取生茆擬作釋迦成道時之吉祥草,坐於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贈施主,以示分福之意。
    6. 華夏九州
        九州,又名赤縣神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自戰國以來即成為古代中國地理范圍的代稱。 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貢》可能是戰國后期學者所作。而周代沒有徐州和梁州。其代指的地理范圍在漢代以后民國以前基本穩定,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個地理范圍約略相當於漢地。五岳五鎮四瀆都在九州這個地理范圍內,九州這個地理范圍是在漢代確立,其范圍一直穩定至1912年才發生變化。
    7. 盛夏三尺
        一代雜交種,雌花節位低且多,瓜條膨大迅速、長勢及分枝性強,瓜條濃綠色且順直,瓜柄短,肉厚,種腔小,單瓜重約200克,瓜尾不起肚,品質優,脆甜爽口,瓜長約33-35厘米,相對耐熱、耐冷、耐病,因黃瓜作物本身性喜溫暖,高溫期栽培較易發生各種病害,所以平地夏季栽培應當謹慎。
    8. 康夏賣書
        做人做事,應該秉持誠信,不可利用大家的善心與情懷,做出茍且之事,欺瞞大眾。
    9. 夷夏之防
        中國古代主張嚴格民族界限、尊崇華夏、鄙薄其他民族的理論。具體表現為對異族人保持警覺、防備,還有禁止與外族通婚等。禁止我方先進文化傳入外族,也警惕外族不良風俗對我方的影響幹擾。
    10. 仲夏之夜
        仲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二個月,農歷4月入夏,仲夏即指農歷5月。因處夏季3個月的中間,故稱之。4月又謂初夏,6月酷夏或其他。仲夏夜就是指仲夏的一個夜里。
    11. 初夏知鳴
        初夏知了鳴叫,意思是初夏到了。
    12. 華夏兒女
        現指中國各族人。
    13. 阿夏幽谷
        神靈居住的地方。
    14. 仲夏登高
        農歷五月去爬山。
    15. 華夏子孫
        中國人的后代。
    16. 春誦夏絃
        見「春誦夏弦」。
    17. 常夏姓
        常夏氏復姓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既古老又新形化。
    18. 臺風夏浪
        越南北部一個海灣名。
    19. 寧夏回族
        《寧夏回族》是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8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儉。
    20. 結夏安居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圓滿結束之日稱為解夏、過夏。安居旨在嚴禁無故外出,以防離心散亂,因此是一種自修自度的觀照功夫,是養深積厚,是自我沈潛的修行。今之一般佛學院的生活便是夏安居、冬安居。
    21. 淺色夏末
        追著夏天的尾巴,看著天邊傍晚的流霞回憶著夏天的美好時光。指依戀夏天的感覺,淺藏心中。
    22. 冬曖夏涼
        冬天溫暖,夏天涼快。
    23. 今夏米
        在古代的朝鮮 種在高山以北的山陰的稻田因為曬不到陽光,而收成比較慢。
    24. 炎炎夏日
        指的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25. 春末夏初
        谷雨到立夏節氣間。
    26. 時至夏末
        到了秋初夏末。
    • 包含夏字的成語
    1. 子夏懸鶉
        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2. 用夏變夷
        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3. 小冠子夏
        指漢代杜欽。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4. 夏雨雨人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后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5. 夏蟲語冰
        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6. 夏爐冬扇
        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7. 夏鼎商彝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8. 夏蟲朝菌
        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9.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10. 夏五郭公
        《春秋》一書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11. 五冬六夏
        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么時候。 冬夏不分,比喻不論季節五冬六夏,他都去燒炭
    12. 無間冬夏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同「無冬無夏」。
    13. 無冬無夏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不論冬夏,指一年四季他無冬無夏總是很早起床
    14. 霜凋夏綠
        猶言冬去春來。指時光的流逝。
    15.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16. 三冬二夏
        猶言三兩年。
    17. 春誦夏弦
        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18. 春去夏來
        春天過去,夏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春天過去,夏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春去夏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19.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20.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21. 冬溫夏清
        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22. 廣夏細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氈毯。指居住條件優越。
    23. 秋行夏令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24. 春夏秋冬
        指四季或一年。
    25. 郭公夏五
        《春秋》一書中,「郭公」下未記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脫漏。
    26. 嚴霜夏零
        零:凋零。由於受寒霜摧殘,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比喻無道的君王恣意暴虐。
    27. 夏屋渠渠
        夏:通「廈」;渠渠:高大的樣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