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造詞


「墨」字的造詞


  • 墨字在開頭的詞語
  1. 墨水池
      用玻璃為主要材料制成的文具。一般上有兩個帶蓋的圓形小池,用來盛不同顏色的墨水。
  2. 墨線
      1.裝在墨斗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線繩。亦指用墨線打出來的直線。 2.用以量長度的線。線,也寫作「線」。
  3. 墨黥
      1.墨刑。 2.對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說,即墨幪。
  4. 墨瀋
      1.墨汁。 2.猶墨跡。 3.指學問。
  5. 墨士
      文人的別稱。
  6. 墨梅
      墨畫的梅。
  7. 墨衰绖
      黑色喪服。
  8. 墨務官
      造墨的官。
  9. 墨丸
      古墨的一種。形圓如丸,故名。
  10. 墨刑
      古代五刑之一。刺字於被刑者的面額上,染以黑色,作為處罰的標志。 古代刑罰,在犯人額上刺字并染以墨
  11. 墨詔
      皇帝親筆書寫的詔旨。
  12. 墨刻
      謂對書畫進行摹刻及用墨硾拓。
  13. 墨痕
      1.墨黑的痕跡。 2.指前人留下的詩文書畫等。
  14. 墨梅圖
      中國畫。元代王冕作。紙本立軸。水墨。畫面上梅梢倒垂,椏杈重重,枝條密綴朵朵梅花,如一天繁星,珠胎隱現,風神綽約,仿佛乾坤清氣盡被攝入其中。為作者繁梅畫的代表作。
  15. 墨緑
      深綠色。
  16. 墨戲
      隨興而成的寫意畫。
  17. 墨突
      漢班固《答賓戲》:「孔席不?,墨突不黔。」此謂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別處去了。后用其事為典。有時亦以「墨突不黔」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暇暖。
  18. 墨吏
      貪官污吏。 貪官污吏
  19. 墨試
      猶筆試。
  20. 墨策
      謂科舉時用書面形式策對。
  21. 墨君
      墨竹的雅稱。
  22. 墨臺
      復姓。
  23. 墨面
      ①面目黑瘦:萬家墨面沒蒿萊。②古代的一種刑罰,在面額上刺字,染成黑色:髡首墨面以毀其容。
  24. 墨三郎
      后唐莊宗所用的巾裹名。
  25. 墨水
      1.墨汁。 2.寫字用的各種顏色的水。 3.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
  26. 墨海
      指大硯;大墨盆。
  27. 墨池記
      散文篇名。北宋曾鞏作。墨池,在今江西臨川。相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池邊習字,池水盡黑。文章根據這一故事,闡明要有所成就必須勤學苦練的道理,并認為精力、毅力比天分更為重要。
  28. 墨麻
      皇帝直接下達的詔書。
  29. 墨妙亭
      1.亭名。在浙江吳興舊湖州府署內。宋熙寧五年,孫莘老任吳興太守時,筑亭收藏境內自漢以來古文遺刻,故名墨妙亭。蘇軾為此作《墨妙亭記》。 2.亭名。在江蘇太倉城北淮云寺中。元浙江軍器提舉官顧信與趙孟俯友好,將所得趙書刻於石上,并筑亭保護,故名。
  30. 墨程
      程文墨卷。清代稱鄉會試時主考和房考官擬作的為應試人取法的八股文為程文,稱取中士子的文章為墨卷。
  31. 墨衰
      見「墨衰绖」。
  32. 墨鏡
      用墨晶制成的眼鏡。亦泛指用黑色﹑墨綠色或茶色等鏡片做的眼鏡。
  33. 墨衣
      1.黑衣。指喪服。 2.謳之服。
  34. 墨冊
      明清時主考從鄉試﹑會試中式的試卷中選擇刊印的文章。供準備應考的人閱讀鉆研。
  35. 墨本
      碑帖的拓本。
  36. 墨囊
      烏賊類軟體動物體內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狀器官,遇到敵害時,即將墨囊內的黑色汁液噴出,使水混濁,借以逃脫。
  37. 墨蘭
      1.墨畫的蘭。 2.蘭的一種。花深紫如墨,故名。
  38. 墨選
      明清流行的八股文選本。從流傳的八股文章中,選編成書,供應試者學習﹑摹仿。選文的來源有程墨﹑房稿﹑行卷和社稿等。有的選文中還有評點。明黎淳編選的《國朝試錄》﹑《明史.藝文志》所載《四書程文》等,都是著名的墨選。
  39. 墨辟
      墨刑。
  40. 墨家流
      戰國時一個重要學派,創始人為墨翟。這個學派以「兼愛」「非攻」為本。 戰國時一個重要學派,創始人為墨翟。這個學派以「兼愛」「非攻」為本
  41. 墨勅
      見「墨敕」。
  42. 墨守
      戰國時墨子善於防守,因稱善於守的人為墨守。后指固執拘泥,不會變通:墨守成規。
  43. 墨路
      1.墨線。木工畫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線。 2.比喻規矩。
  44. 墨車
      不加文飾的黑色車乘。周制,大夫所乘。
  45. 墨缞從戎
      見「墨绖從戎」。
  46. 墨卷
      1.明清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錄,再送試官評閱,稱朱卷。 2.宋以來,稱取中士人的文章為程文。清代刻錄程文,試官往往按題自作一篇,亦稱程文,因而把刻錄的取中試卷改稱墨卷。
  47. 墨菊
      1.菊花的一個品種,花瓣紫黑色。 2.墨畫的菊花。
  48. 墨墨
      1.昏暗貌。 2.默默;使無言。 3.失意貌。
  49. 墨敕斜封
      用斜封下達的墨敕。唐中宗時權寵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頒下敕書,用斜封付中書執行,時人稱為斜封官。
  50. 墨绖
      見「墨衰绖」。
  51. 墨制
      猶墨敕。
  52. 墨法
      1.書畫的技法。 2.造墨的方法。
  53. 墨板
      見「墨版」。
  54. 墨彩
      謂圖畫中深淺程度不同的墨色。
  55. 墨裁
      明清流行的八股文范本。
  56. 墨慘衣
      見「墨慘」。
  57. 墨研
      指筆硯文具。
  58. 墨魚
      烏賊的俗稱。 烏賊的通稱
  59. 墨玉
      黑色玉石。
  60. 墨鴨
      方言。即鸕鶿。 即魚鷹
  61. 墨豬
      1.比喻筆畫豐肥而無骨力的書法。 2.墨畫的豬。
  62. 墨花
      1.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 2.指水墨花卉畫。
  63. 墨暈
      1.牡丹的一種。花色深紫近黑。 2.指作畫時用墨筆在紙上暈染。
  64. 墨癡
      謂不善於使墨的書畫家。
  65. 墨灰
      黑灰色。
  66. 墨莊
      指藏書;書叢。
  67. 墨汁
      用墨加水研磨成,或用制墨原料制成的黑色汁液,用於寫字作畫。 用墨加水磨成的汁;也指工業生產的黑色液體,可用來寫字、畫畫
  68. 墨色
      墨的色澤。亦泛指如墨之色。
  69. 墨官
      造墨之官。
  70. 墨者
      1.墨家的門徒和學者。 2.受墨刑的人。
  71. 墨慘
      黑色的喪服。
  72. 墨楮
      墨和紙。泛指各種文具。
  73. 墨娥
      相傳唐姑臧太守張憲使家伎代書札,號墨娥。
  74. 墨義
      唐以后,科舉考試時令士子筆答經義,謂之「墨義」。
  75. 墨竹
      1.墨畫的竹子。相傳始於唐吳道子。一說,始於五代郭崇韜之妻李氏。 2.竹的一種。
  76. 墨黑
      1.指女子畫眉的顏色深黑。 2.陰晦如墨。亦形容極黑。
  77. 墨紱
      猶墨綬。
  78. 墨竹亭
      亭名。在江西瑞昌西。宋元豐年間,蘇軾自黃州至筠州探視弟轍經此,題詩石上,以余墨灑竹,后人筑亭於山。參閱《嘉慶一統志.九江府一》。
  79. 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收徒講學,成為儒家的反對派。主張「兼愛」,即天下人應相愛互利,不應有親疏貴賤之別。思想上有唯物主義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學說在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著作編入《墨子》。
  80. 墨銀
      墨西哥銀元。又名鷹洋。
  81. 墨家
      先秦時主張「兼愛」和「非攻」等的重要學派。創始人為墨子。在當時為儒家的反對派,影響極大。墨家有嚴格的紀律,其弟子都能赴湯蹈火,舍身行道。后期墨家克服了墨子學說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對邏輯學、光學、幾何學、力學等都有研究和貢獻。
  82. 墨晶
      水晶的一種,深棕色,略近黑色,可制眼鏡片。
  83. 墨妝
      謂臉部以墨化妝。
  84. 墨缞
      黑色喪服。
  85. 墨曹都統
      筆的謔稱。
  86. 墨臣
      貪贓不法的臣子。
  87. 墨封
      猶墨敕。
  88. 墨丈
      古代以五尺為一墨,二墨為一丈。
  89. 墨分五色
      中國畫技法術語。用調節墨色的濃淡幹濕的方法以取得描繪形象的生動效果。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所謂「五色」,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濕、黑。語有不同而意則均指墨色的豐富變化。
  90. 墨井
      古指煤礦。
  91.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漢張芝﹑晉王羲之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后世。 2.指硯。 3.指習書寫字處。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92. 墨斗魚
      烏賊的俗稱。參見「墨魚」。 烏賊的通稱
  93. 墨守陳規
      表面含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94. 墨香丸
      主治婦人久無孕育,月經不調,數月墮胎或半產。
  95. 墨染千秋
      表示文章千古在。
  96. 墨色煙華
      像煙霧彌漫的繁花。
  97. 墨染芳華
      墨烏了的金色年華,形容本該輝煌燦爛的人生或事物,因為某些緣故隕落變得暗淡令人扼腕。
  98. 墨芯雪蕊
      黑色的花心,白色的花蕊。
  99. 墨菲定理
      一種心理學效應,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 主要內容: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墨菲定律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100. 墨蒙
      古代象刑的一種。 在犯人頭上蒙以黑巾。
  101. 墨染紅塵
      繁華迷亂的紅塵。
  102. 墨子回車
      故作姿態、不懂裝懂的丑態。
  103. 墨學
      墨家的學說,主要由墨翟提出,有「兼愛」,「非攻」,「明鬼」等。
  104. 墨比環
      墨比紙條,墨比烏絲帶。
  105. 墨染櫻飛
      漫天飛舞的櫻花如同被紅色的墨侵染般。
  106. 墨魚自禍
      海有蟲,拳然而生者,謂之墨魚。
  107. 墨胎
      復姓。
  108. 墨錠
      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后,壓成墨錠作為書畫類用品的,其精致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無一不體現出具有東方氣質的藝術價值。
  109. 墨瞳
      指像墨一般的的眼黑,形容眼睛漂亮。
  110. 墨雨
      墨水雨,一種氣候現象。像墨一樣的黑色的雨。
  111. 墨魂
      墨的精神。
  112. 墨韻
      指文字或書畫所蘊含的情趣和韻味;通常特指藝術造詣較高的作品。
  113. 墨悲絲染
      墨子為白絲染色不褪而悲泣,詠詩贊頌具有羔羊般純潔品德的人。
  • 墨字在結尾的詞語
  1. 埃墨
      煙灰。
  2. 闇墨
      昏昧。
  3. 醉墨
      謂醉中所作的詩畫。 指醉后所作的書畫
  4. 字墨
      1.文墨,指文辭的情調。 2.文字,文化知識。
  5. 漬墨
      1.墨跡,字跡。 2.積聚墨汁。
  6. 朱墨
      1.朱筆和墨筆。用於書籍的批點或編撰,以便省覽。 2.古代官府文書用朱﹑墨兩色,因用作公文的代稱。 3.用朱砂制成的墨。
  7. 詔墨
      詔令上的墨跡。
  8. 職墨
      1.謂謹守優良的成法。 2.謂法度﹑準則。猶繩墨。
  9. 隃墨
      隃麋產的墨。借指名墨。
  10. 渝糜墨
      即隃麋墨。隃麋,漢縣名,屬右扶風。以產墨聞名。
  11. 余墨
      1.殘留的墨汁。 2.遺留下來的或殘存的書畫。 3.詩書之馀,指不費主要精力而寫成的文字。
  12. 幽墨
      同「幽默」。
  13. 油煙墨
      亦作「油煙墨」。用油煙等制成的墨。
  14. 遺墨
      指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 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
  15. 油墨
      印刷用著色劑。由顏料、油類、合成樹脂及溶劑等制成的黏性流體。使用時,按印刷品的不同要求加入適量填充劑、幹燥劑和稀釋劑等。 用於印刷的粘性油彩
  16. 引繩削墨
      指木工彈拉墨線后據以鋸削。比喻恪守、拘泥於成法。
  17. 引墨
      木工使用繩墨。喻立下規矩﹑法度。
  18. 楊墨
      1.戰國時楊朱與墨翟的并稱。 2.指楊墨的學說。楊朱主張為我,墨翟主張兼愛,是戰國時期與儒家對立的兩個重要學派。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學派。
  19. 煙墨
      1.以松煙或桐煙等調膠制成的墨。 2.指墨跡。 3.油煙凝聚的黑色粉末。 4.煙熏的黑跡。
  20. 行墨
      指文字或詩文。
  21. 憲墨
      謂繩之以法。
  22. 削墨
      正其繩墨。猶言規劃。
  23. 奚墨
      指唐末造墨名家奚鼐﹑奚超父子所創制的一種優質墨。
  24. 文文墨墨
      昏暗不明貌。文﹐通「汶」。
  25. 烏鲗墨
      烏賊魚分泌的液汁,其黑如墨,以之書寫,逾年自消,故以喻不足為據。
  26. 文墨
      ①文書辭章。也指寫文章:粗通文墨|公誠之心形諸文墨。②法律條文公案判狀:躬操文墨。
  27. 網墨
      法度刑律。
  28. 頑墨
      昏黑,漆黑。
  29. 吞墨
      北齊於正旦勞諸郡上計吏。勞畢,賜紙命陳事宜。書跡濫劣者罰飲墨水一升。事見唐韓鄂《歲華紀麗.元日》。后以為習字之典。
  30. 托墨
      謂紙質好,顯得出墨色。
  31. 廷珪墨
      南唐墨官李廷珪(本姓奚,后賜姓李)所制作的墨,堅如玉,紋如犀,自宋以來推為第一,世稱「廷珪墨」,亦省稱「廷珪」。
  32. 銅墨
      1.銅印黑綬。 2.《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又﹕「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因亦以「銅墨」借指縣令。
  33. 貼墨
      貼經和墨義。兩者均為科舉考試方式。
  34. 貪墨
      1.貪污。語本《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杜預注:「墨,不絜之稱。」 2.指貪官污吏。貪圖財利貪以敗官為墨。——《左傳.昭公十四年》
  35. 吮墨
      用筆蘸墨。指為文作畫。
  36. 順墨
      慎到﹑墨翟的并稱。順,通「慎」。
  37. 輸墨
      春秋時公輸般與墨翟的并稱。
  38. 水墨
      1.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種不著彩色,純以水墨點染的繪畫法。 2.水墨畫的簡稱。 3.淺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煙云。
  39. 食墨
      龜卜術語。指灼龜時龜兆與事先畫好的墨畫相合。
  40. 繩墨
      木匠工具。用繩染墨在木上彈印直線。比喻規矩法度:不中繩墨|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
  41. 剩墨
      比喻零星散見的作品。
  42. 詩墨
      題詩的墨跡。
  43. 麝墨
      含有麝香的墨。后泛指名貴的香墨。
  44. 深墨
      晦暗;深黑。
  45. 三墨
      墨子之后,墨家分為三派,稱三墨。
  46. 筆墨
      指文字或詩文書畫等:筆墨流暢ㄧ西湖美麗的景色,不是用筆墨可以形容的。
  47. 尺墨
      1.指法規,法制。 2.指手書。
  48. 程墨
      科舉時代﹐刊行官撰或士人中式試卷以為范例的文章。
  49. 承晏墨
      南唐墨工李承晏所制墨。
  50. 彈墨
      1.彈劾的奏章。 2.工匠以墨線規劃形狀尺寸等。
  51. 楮墨
      紙和墨,也指詩文書畫:一生常耽楮墨間。
  52. 刀墨
      古代黥刑。
  53. 沓墨
      貪污。
  54. 黛墨
      青黑色的顏料。
  55. 粉墨
      1.婦女化妝用的白粉與黛墨。 2.繪畫用的白粉與黑墨。泛指繪畫顏料。 3.借指圖畫。 4.引申為作畫。 5.演員化妝用的白粉與黑墨。 6.借指戲劇。 7.白和黑。 8.指區分黑白;分辨清楚。 9.猶粉飾,掩蓋真相。 修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后漢書.梁鴻傳》
  56. 滴墨
      一滴墨水。比喻一點點學問。
  57. 點墨
      1.比喻極少的文化。 2.以筆濡墨圈點文章。
  58. 發墨
      指硯臺磨墨易濃:這種硯石細膩如玉,發墨也快。
  59. 副墨
      1.指文字,詩文。 2.副本。
  60. 幹研墨
      比喻說空話而無實際行動。
  61. 釜臍墨
      鍋底炱灰。俗稱鍋底墨﹐亦稱釜煤﹐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一.釜臍墨》。
  62. 工墨
      印制工本。
  63. 貢墨
      用以進貢之墨。后亦稱名貴的墨。
  64. 翰林子墨
      語出《漢書.揚雄傳下》:「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辭人墨客。
  65. 姑墨
      1.漢代西域國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宿﹑阿克蘇一帶。 2.三國時屬魏,附於龜茲。《魏書.西域傳》作「姑默」。唐時為跋祿迦國,一名亟墨,屬龜茲都護府。
  66. 毫墨
      筆和墨。借指文字﹑圖畫。
  67. 黑墨
      墨黑;非常黑。 制成棒、塊狀的黑顏料(如混以膠質粘接劑的特制燈黑,有時加香料),用以畫圖或寫字
  68. 徽墨
      徽州出產的墨。 中國名墨之一,因產於徽州得名稱
  69. 揮墨
      揮灑墨水。謂寫作或作書畫。
  70. 積墨
      中國畫用墨由淡而深﹐逐漸漬染的一種技法。
  71. 黃墨
      黃色與墨色。古代校書常用這兩種顏色。借指校點書籍。
  72. 灰墨
      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燼。
  73. 昏墨
      指官吏枉法妄為,貪贓受賄。語出《左傳.昭公十四年》:「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夏書》曰,‘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
  74. 瘠墨
      儉薄。墨家主張薄葬﹐故稱「瘠墨」。語本《荀子.禮論》:「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刻死而附生謂之墨。」楊倞注﹕「瘠﹐薄。」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曰﹕「墨者﹐墨子之教﹐以薄為道也。瘠亦儉薄之意。」又《樂論》﹕「亂世之征……其養生無度﹐其送死瘠墨。」
  75. 亟墨
      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溫宿阿克蘇一帶。
  76. 縑墨
      猶紙墨。
  77. 踐墨
      遵守法度,按照規矩。
  78. 簡墨
      指文書;書簡。
  79. 徼墨
      謂田獵時燒田的區域。
  80. 焦墨
      幹枯的墨色。指國畫中的枯筆技法。
  81. 教墨
      對他人書信的敬稱。
  82. 金壺墨
      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浮提之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出肘間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壺中有墨汁如淳漆﹐灑地及石﹐皆成篆隸科斗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后因以指精良之墨。
  83. 斤墨
      斧頭與墨斗。木匠的工具。
  84. 刊墨
      刻板印刷。
  85. 狂墨
      狂放的筆跡。
  86. 力墨
      即力牧。參見「力牧」﹑「力黑」。
  87. 螺墨
      見「螺子墨」。
  88. 馬墨
      即馬黑。
  89. 落墨
      落筆。 落筆。即「下筆」
  90. 昧墨
      猶黑暗。
  91. 麋墨
      指面色黧黑的人。
  92. 潑墨
      1.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揮灑在紙上或絹上,隨其形狀進行繪畫,筆勢豪放,墨如潑出。 2.比喻天氣或景物所呈現的暗黑色。中國畫的一種畫法,將墨揮灑在紙或絹上。墨如潑出,畫面氣勢奔放
  93. 擬墨
      即擬程。
  94. 歐墨
      即歐美。
  95. 漆墨
      黑漆。
  96. 破墨
      中國山水畫中一種渲染水墨的技法。即以水破濃墨而成淡墨,濃淡相間,以顯示物象的界限輪廓,以求墨采的生動。
  97. 鉛墨
      筆墨。
  98. 儒墨
      1.儒家和墨家。戰國時期同為重要學派。 2.泛指多種學派。
  99. 青墨
      青色和黑色。泛指各種色彩。
  100. 黥墨
      古代肉刑之一。也稱墨刑﹑黥刑。在犯人臉上刺字后涂以墨。
  101. 濡墨
      蘸潤墨汁。謂用墨書寫。
  102. 灑墨
      揮毫書寫﹑作畫。
  103. 差墨
      木工常用的名詞,又叫叉墨。 差:長度的差值;墨:用墨水畫的標記。木工有時要用榫頭連接不是垂直的木方,如凳子的‘八’字形的腿,需要從上下兩面打孔,標記打孔位置的線不是正對的線,而是要根據木方的傾斜度畫出邊界線,山下邊界線需要設計一定的差值,把這種上下有差值的墨線就叫差墨。
  104. 漆黑如墨
      形容夜晚天色黑暗。
  105. 足履繩墨
      喻行為合乎規范。
  106. 揮筆灑墨
      揮筆,形容下筆之快,修飾灑墨二字。指靈感來時,馬上開始揮毫書寫、作畫。
  107. 李墨
      見「李廷珪墨」。
  108. 標記油墨
      用以打印標志的油墨。
  109. 鑄塑石墨
      鑄塑石墨又稱澆注石墨。
  110. 研墨
      研磨就是磨墨的意思。
  111. 硃墨
      1.用朱砂制的墨錠。《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 道:‘不然!不然!我們在里面也和衙門一般:公座,硃墨、筆、硯,擺的停當。’」
  112. 竈墨
      鍋底煙煤。清 錢泳《履園叢話·鬼神·鬼皂隸》:「候鬼來時,以灶墨涂其面。」
  113. 釋墨
      部分油墨從絲網上釋放到承印物上的過程。
  114. 膏墨
      把毛筆蘸上墨,在硯臺邊上拖勻。
  115. 磨墨
      磨墨是中國書法的優良傳統,為中日韓三國書法家所推崇。
  116. 月團墨
      古墨名。
  117. 無關水墨
      1、水和墨。 多用以指一種不著彩色,純以水墨點染的繪畫法。2、水墨畫的簡稱。3、淺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煙云。
  • 墨字在中間的詞語
  1. 朱墨本
      1.朱筆和墨筆兼用的稿本。 2.紅黑兩色套印的書本。已發現的最早套印咕是蒙古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湖北江陵資福寺刻的無聞和尚《金剛經注》,用紅色印經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明末,吳興閔齊伋﹑凌蒙初兩家所刊諸書,盛用兩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評點。
  2. 朱墨筆
      指處理文案用的朱筆與墨筆。
  3. 吸墨紙
      一種質地疏松能吸收墨水的紙。
  4. 惜墨法
      國畫中畫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與「潑墨法」相對。
  5. 文墨人
      有文化的人。
  6. 文墨職
      掌起草文札的官職。
  7. 無墨水
      相傳北魏﹑北齊取士,發現試卷拙劣的,罰飲墨水一升,后遂以「無墨水」嘲人文理不通。
  8. 踢墨筆
      古代雜技的一種。
  9. 水墨畫
      純用水墨所作的中國畫。據畫史記載始於唐,成熟於宋,興盛於元,明、清以后有進一步發展。講究筆法層次,充分發揮水墨特殊的暈染作用,以求取得「水暈墨章」而「如兼五彩」的獨特藝術效果,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指用水墨畫的國畫,不上彩色
  10. 筆墨畦徑
      指寫字畫畫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
  11. 吃白墨飯
      謂以教書為職業。白墨,指粉筆。
  12. 楮墨筆硯
      紙墨筆硯。借指文墨﹑文字。
  13. 彈墨綾
      嵌有墨線的綾子。
  14. 淡墨榜
      科舉時代,禮部錄取進士,以淡墨書榜,稱「淡墨榜」。
  15. 翰墨筵
      猶文席。謂詩文書畫的聚會。
  16. 翰墨緣
      指詩文書畫等筆墨遇合的機緣。
  17. 翰墨林
      筆墨之林。比喻文章匯集之處,猶文壇。
  18. 喝墨水
      (喝墨水兒)謳窒學讀書:他沒喝過幾年墨水。 讀書受教育;文化程度喝墨水雖不多,說話倒也在理
  19. 即墨牛
      戰國時,齊將田單固守即墨,收牛千余,利角彩衣,灌脂束葦於尾。夜燃牛尾,牛驚怒,沖潰燕軍。見《史記.田單列傳》。后用為典實。
  20. 簡墨尊俎
      謂文墨交往﹐宴飲游從。
  21. 潑墨紫
      牡丹花名。
  22. 水墨丹青
      中國畫中以墨色為主,以丹青色彩為輔。
  23. 七世墨棠
      連載小說,作者是憐靈謹棠。
  24. 水墨書香
      有墨水和書的香氣。
  25. 五墨六彩
      繪畫用語。
  26. 粉墨人生
      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人生話劇天涯如此不在,如何會在哪里歲月哪有我們的回憶。
  27. 滴墨成傷
      一滴墨水的分量,或輕或重,或濃或淡,滴在紙上就無法抹去了。這是一種綿長卻雋永的痛,是重要的人不經意的傷害,但卻造成不可改變的后果。
  28. 近墨者黑
      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29. 石墨礦床
      可供開采和選取石墨的礦床。
  30. 朱墨紛呈
      既有紅字,又有黑字,錯落有致。也形容事物繽紛多彩。
  31. 商賈墨客
      商賈:古代稱行走販賣貨物為商,住著出售貨物為賈。二字連用,泛指做買賣的人。墨客,指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
  32. 彩墨畫
      指用水墨并著彩色的國畫。
  33. 濃墨涂抹
      濃墨涂抹是國畫中一種畫法,指用濃重的墨汁來描畫,側重於部分的渲染。 形容突出重 點。
  34. 虎墨沉香
      說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圍內會發出特別的清香味。
  35. 筆墨淡遠
      意境沖淡高遠。
  36. 翻墨涂鴉
      文章、書法、繪畫的作者謙稱自己作品的謙詞。
  37. 硯墨琴心
      硯墨琴心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長得很漂亮,又有琴、詩般的素質修養。
  38. 筆墨酣暢
      形容詩文酣暢渾厚。
  39. 翰墨丹青
      文章書畫、繪畫。
  40. 翰墨飄香
      書畫這種高雅藝術弘揚,陶冶了人們的情操。
  41. 香墨散
      漢語詞匯。
  • 包含墨字的成語
  1. 醉墨淋漓
      淋漓:充盛、酣暢的樣子。乘著酒興揮毫潑墨。常用以形容行文作畫揮灑自如,筆意酣暢。
  2. 游戲筆墨
      指以游戲態度所寫的詩文。
  3. 引繩切墨
      木工拉墨線裁直。用以比喻剛直不阿。
  4. 尋行數墨
      尋行:一行行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5. 形諸筆墨
      形:描寫;諸:「之於」的合音。用筆墨把它寫出來。
  6. 胸無點墨
      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7. 惜墨如金
      惜:愛惜。愛惜墨就象金子一樣。指不輕易動筆。
  8. 文人墨客
      泛指文人、文士。
  9.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10. 烏漆墨黑
      烏黑,深黑。 烏黑,深黑烏漆墨黑的板
  11. 枉墨矯繩
      比喻違背準繩、準則。
  12. 屠毒筆墨
      用筆墨毒害人。比喻內容不好的書。 惡毒傷人的文章
  13. 貪墨成風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14. 貪墨敗度
      貪圖財利,敗壞法度。
  15. 貪墨之風
      貪墨:貪財。貪圖財利的風氣。形容吏治腐敗。
  16. 輸攻墨守
      輸:公輸般,即戰國時期有名木匠「魯般」;墨:墨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比喻攻守雙方力量相仿,各顯神通。
  17. 舐毫吮墨
      舐毫:以舌舔毛筆的筆尖;吮墨:以口吮吸毛筆上的墨。指寫詩作文或繪畫等。
  18. 繩墨之言
      可作為準繩、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論。
  19. 筆誅墨伐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20. 筆歌墨舞
      指文筆奇妙精采。
  21. 筆酣墨飽
      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22. 筆老墨秀
      指筆姿老到而墨韻清秀。
  23. 筆墨官司
      筆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進行的辯論、爭執。 指用文字進行的論戰
  24. 筆墨橫姿
      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
  25. 筆墨之林
      斯文萃集的地方。
  26. 不拘繩墨
      繩墨:木工用以畫直線的工具,借喻法度、規矩。形容人的行為或藝術風格灑脫、豪放,超逸不羈。
  27. 才墨之藪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28. 蹈矩踐墨
      指遵守規矩。同「蹈矩循規」。
  29. 短章醉墨
      短章:指篇幅較短的詩文篇章。指酒后信筆所寫的簡短文字。
  30. 大處落墨
      落墨:落筆。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繪畫或寫文章從主要地方著筆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31. 粉墨登場
      粉、墨: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比喻壞人經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妝化好了,上臺演戲。比喻人們開始在社會上、政壇上等活動起來(含貶義)
  32. 調墨弄筆
      指玩弄文字技巧。
  33. 斷墨殘楮
      指殘缺不全的典籍。
  34. 斷紙余墨
      斷、余:殘存的。零星或殘存的墨跡。
  35. 斧鉞刀墨
      斧鉞:古代軍法用來殺人的斧子,泛指刑罰中的殺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對罪犯施以刑罰。
  36. 浮筆浪墨
      指多余累贅的文字。
  37. 黑天墨地
      謂漆黑一團。同「黑天摸地」。
  38. 畫疆墨守
      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39. 規矩繩墨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40. 含毫吮墨
      毫:毛筆的筆尖;含毫:將筆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潤筆;吮墨:以口吸吮墨汁。形容構思作品或準備寫作。也指凝神遐想,進行寫作。
  41. 懷鉛吮墨
      懷鉛:帶著鉛粉筆,以備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筆尖。形容寫作時構思的舉動和神態。
  42. 踐墨隨敵
      根據敵情的變化,來實施計劃。
  43. 金壺墨汁
      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44. 嚼墨噴紙
      本是傳說,后形容人能寫文章。
  45. 孔席墨突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46. 墨突不黔
      原指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別處去了。后用其事為典。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睱暖。
  47. 墨客騷人
      墨客:文人;騷人:詩人。泛指文人。
  48. 墨子泣絲
      比喻人變好變壞,環境的影響關系很大。
  49. 墨債山積
      山積:堆積如山。比喻由於書法好,求寫字的人很多,應付不過來而欠下債。
  50. 墨守成規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比喻拘泥於成見而不善於機變
  51. 磨墨吮毫
      毫:毛筆。磨好墨,把毛筆潤濕。指動手寫文章。
  52. 墨丈尋常
      古代重量單位,1墨=5尺,1丈=2墨;1尋=8尺,1常=2尋。比喻不太長的距離。
  53. 墨跡未幹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幹。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於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54. 磨墨濡毫
      濡:濕;毫:毛筆。磨好墨,把毛筆潤濕。指動手寫文章。
  55. 墨魚自蔽
      墨魚體內有似墨的一種汁,遇到危險時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隱蔽起來。比喻自覺地隱蔽自己,不使暴露。
  56. 濃墨重彩
      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來描繪。形容著力描寫。
  57. 惜墨若金
      惜:愛惜。愛惜墨就像金子一樣。指不輕易動筆。
  58. 胸中無墨
      胸中沒有墨水。比喻人沒有學問,文化水平低。
  59. 數墨尋行
      數墨:一字字地讀;尋行:一行行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60. 詞人墨客
      墨客:文人。泛指風雅的文人。
  61. 不通文墨
      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62. 循行數墨
      循行:一行行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63. 形之筆墨
      形:描寫。用筆墨把它寫出來。
  64. 行數墨尋
      行數:一行行地讀;墨尋: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65. 朱墨爛然
      朱墨:朱筆和墨筆;爛然:光明的樣子。形容讀書勒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