墑造詞
「墑」字的造詞
- 墑壟
田壟。
- 墑土
剛翻耕過的濕土。如:保住墑土,按時播種。
- 驗墑
檢查或測定土壤的濕度。 檢查或測定土壤的濕度
- 蓄墑
蓄積水分的土壤。如:蓄墑良好。
- 透墑
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足夠農作物出苗或生長的需要。
- 失墑
土壤失去了適合種子發芽或作物生長的濕度。
- 保墑
使土壤中保存一定的水分,以適合於農作物出苗和生長。保墑的主要方法是耙地、鎮壓和中耕。
- 底墑
指種莊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水分。 種莊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濕度(蓄足底墑)
- 接墑
下雨或澆水後,上下濕土相接,土壤中所含水分能滿足農作物出苗或生長的需要。
- 開墑
耕地時,先用犁開出一條溝來,以便順著這條溝犁地。也叫開犁。
- 跑墑
耕種的土地所含的水分受到風吹日曬而蒸發散失。也叫走墑。 ∶耕種的土地所含的水分由於未經松土等原因,受到風吹日曬而蒸發散失。也叫走墑
- 搶墑
指趁土壤濕潤時突擊播種。 趁著墑情較好時抓緊播種
- 打墑溝
山東沂水鄉下種莊稼講究,為了不影響別人地里莊稼的生長,也是相互留出一條溝來,這條溝又叫「墑溝」,種第一壟莊稼,又叫「打墑溝」,如果張三家與李四家的地連在一起,也不叫連在一起,叫「挨墑地」。在漢語里,墑通商,「打墑溝」也是兩家商量著種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