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造詞
「哭」字的造詞
- 哭主
即苦主。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屬。
- 哭昭陵
唐制,臣民有冤者,可到昭陵(太宗墓)哭訴。唐李洞逸句:「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后因以「哭昭陵」為哭訴冤恨之典。
- 哭泣
(輕聲)哭:低聲哭泣。
- 哭喪棒
舊俗出殯時孝子拄的棍子,上面纏著白紙。 舊時在為父母發喪時,「孝子」須手扶一根「孝杖」,以表示悲痛難支
- 哭秋風
悲秋,對著秋風哭泣。。 悲秋,對著秋風哭泣。
- 哭喪棍
見「哭喪棒」。
- 哭喪臉
1.形容不高興或神情沮喪的面孔。 2.比喻陰天。
- 哭嫁
舊時地方民俗。嫁女時,家人或請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兒離去。
- 哭靈
在靈柩或靈位前痛哭。 在死者靈柩或靈位前痛哭
- 哭訴
哭著訴說或控訴:她向大伙哭訴自己的遭遇。
- 哭鼻子
哭(含詼諧意):輸了不許哭鼻子。
- 哭腔
①戲曲演唱中表示哭泣的行腔。②(哭腔兒)說話時帶哭泣的聲音。
- 哭喪
號喪(háo∥sāng)。
- 哭庭
見「哭秦庭」。
- 哭廟
清代皇帝死后,地方官吏士紳到萬壽宮或廟宇等處哭奠,稱哭廟。
- 哭鳥
啼聲如哭的鳥,如鴟鵂。
- 哭奠
哭吊祭奠。
- 哭嚎
大聲哭叫。
- 哭臉
1. ∶哭。2.哭鼻子。
- 哭窮
口頭上向人叫苦裝窮。 向別人訴說自己窮困,多指向人裝窮
- 哭臨
1.帝后死喪,集眾定時舉哀叫哭臨。 2.泛稱人死后集眾舉哀或至靈前吊祭。
- 哭竹
相傳三國吳孟宗母嗜食筍,值冬無筍,宗入竹林悲泣哀嘆,忽見有筍生出,得以供母。事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裴松之注引《楚國先賢傳》。
- 哭道兒
地方方言,俗語。 哭,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淚發聲;哭道兒,指專門為喪事家屬在出殯送葬時嚎啕大哭的人。
- 哭夭
哭"這個字發「靠」kao 的音 夭 就是yao,翻成最原始的字意其實是哭餓的意思,在臺灣夭是「餓」,也就是小孩肚子餓了就不講理的哭鬧。
- 哭唧唧
就是說愛哭鬧,整天哭哭啼啼的,這個詞語偏向於貶義,就是有點讓人討厭的意思。
- 哭諫
用哭的方式來勸導某人。
- 哭啼
不間斷地哭泣。
- 哭作貓
江、浙、滬一帶方言,形容詞。
- 哭爹喊娘
既哭爹,又喊娘。形容鬼哭狼嚎,十分狼狽。
- 哀哭
悲傷地哭泣;痛哭。
- 卒哭
古代喪禮,百日祭后,止無時之哭,變為朝夕一哭,名為卒哭。
- 助哭
舊俗,客來靈前吊喪,喪主命人號哭以助哀,謂之助哭。
- 巷哭
在里巷中聚哭。舊時常用作稱頌官吏生前有善政者。
- 行哭
放聲哭;且行且哭。
- 啼哭
1.放聲地哭。 2.特指猿啼。 放聲地哭
- 慟哭
痛哭。 放聲痛哭,號哭聽見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慟哭宮中皆慟哭。——唐. 李朝威《柳毅傳》捧詔慟哭。——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 袒哭
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種表示。
- 嘆哭
嘆息痛哭。
- 神母夜哭
見「神母夜號」。
- 長哭
大哭。
- 代哭
謂古代舉喪時,服喪者依次更替號哭,以免喪主過哀而傷身。
- 吊哭
吊祭且哀哭之。
- 反哭
古代喪葬儀式之一。安葬后,喪主捧神主歸而哭。
- 撫哭
撫尸哀哭。
- 歌哭
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強烈的感情。
- 鬼夜哭
傳說倉頡造字時鬼怕為書文所劾﹐因而夜哭。
- 號哭
連喊帶叫地大聲哭:號哭不止。
- 嚎哭
大聲哭。
- 驚哭
受驚而哭泣。
- 陪哭
古代為他人助行哭禮。 為他人助行哭禮。也稱「代哭」
- 泣哭
哭泣。
- 國昌假哭
形容一個人為了收割好處,無所不用其極,,被看穿什么都不會之后,只好裝哭,刷存在感。
- 窮途哭
喻指對世事極度悲觀。
- 放聲大哭
放開聲音大聲的哭。
- 幹涕濕哭
哭哭啼啼。
- 曼聲哀哭
就是拉長聲音傷心地哭的意思。
- 絕哭
悲痛哭泣。謂傷心之極。
- 拗哭
幼兒數日內啼哭不止。
- 啼哭郎君
譏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 生哭人
詈詞。對活著的人哭喪。意謂糾纏,找麻煩。
- 欲哭無淚
- 二黃哭板
京劇音韻指的是京劇獨特的語音系統。有的書稱京劇音韻為京劇字韻,大體都是指京劇語音系統的意思。
- 大哭仔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客家閩南話胖子的音譯,在講客家閩南話的地帶泛指大胖子的意思。
- 伯樂哭驥
古代成語現用「伯樂哭驥」比喻善於識別人才,愛惜人才。
- 晝吟宵哭
晝夜哀嘆、哭泣。
- 一路哭
路: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在一個地區內,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地區的百姓因遭受災難而痛苦。
- 行號巷哭
行:路;號:大聲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們極度悲哀。
- 西臺痛哭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敗夠害。八年后,謝翱與友人登西臺痛哭致祭,并作《登西臺慟哭記》以記其事。后用以稱亡國之痛。
- 痛哭流涕
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盡情大哭,感傷悲憤至極
- 慟哭流涕
慟:哀痛;涕:眼淚。形容極其悲痛傷心。
- 啼天哭地
呼天叫地的哭號,形容非常悲痛。
- 失聲痛哭
因為過度悲痛而痛哭。
- 神愁鬼哭
形容十分愁苦凄慘。
- 包胥之哭
包胥:春秋時楚國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別國哀求援兵。
- 抱頭痛哭
指十分傷心或感動,抱頭大哭。
- 長歌當哭
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以放聲歌唱代替痛哭,指用詩文排解心中的悲哀憤懣之情
- 蛤蟆夜哭
蛤蟆於夜晚哭泣。形容毫無根據誣陷好人。
- 幹啼濕哭
幹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樣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出的各種表情。
- 鬼哭神愁
形容驚恐憂愁。
- 鬼哭神驚
形容極度驚恐。
- 鬼哭粟飛
傳說蒼頡造字,驚天動地,天雨粟,鬼夜哭。
- 鬼哭神嚎
號:哭。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 號啕痛哭
號啕:大哭聲。放聲大哭。
- 嚎啕大哭
大聲哭叫。 大聲哭叫他頹然地躺在安樂椅上,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
- 號啕大哭
號啕:大哭聲。放聲大哭。
- 見哭興悲
見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指產生同情心。
- 哭岐泣練
指人的本質原本相同,只是由於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了差異。
- 哭天搶地
嘴里喊著天,頭撞著地大聲哭叫。
- 哭眼擦淚
哭著訴說或控訴,形容哭哭啼啼。
- 哭哭啼啼
不停的哭泣。 不間斷地哭泣
- 哭喪著臉
心里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臉上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
- 哭笑不得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尷尬。 形容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 看這種節目,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哭天抹淚
形容哭哭啼啼。 哭哭啼啼的樣子(含厭惡意)她動不動就哭天抹淚
- 流涕痛哭
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 貓哭耗子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貓兒哭鼠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貓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不要貓哭老鼠了,我問你,你今晚咋個把他逼來跳水的?
- 鳥哭猿啼
泛指禽獸悲鳴。形容悲涼的情景。
- 牛衣夜哭
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同「牛衣對泣」。
- 秦庭之哭
原指向別國請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別人救助。
- 窮途之哭
本意是因車無路可行而悲傷,后也指處於困境所發的絕望的哀傷。
- 號天哭地
哭天搶地。形容十分悲傷。
- 一路之哭
路: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在一個地區內,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地區的百姓因遭受災難而痛苦。
- 一路哭聲
路: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在一個地區內,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地區的百姓因遭受災難而痛苦。
- 臥冰哭竹
臥冰:晉王祥臥冰求魚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筍。指對父母十分孝順。
- 鬼哭狼號
號:大聲哭喊。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