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造詞
「命」字的造詞
- 命快
命運好。
- 命理
1.天命,自然的法則。 2.命運,謳助死﹑貧富和一切遭遇。 3.算命之術。 4.命令治獄之官。
- 命運
1.天命運數。 2.比喻發展變化的趨向。 事情的預先注定的進程,謳助死、貧富和一切遭遇避開命運
- 命篇
謂寫作詩文。
- 命家
1.秦漢時爵制分二十級,自一級公士以上有爵位的人皆稱命家。 2.猶名家。謂自成一家,著名於世。
- 命謚
所賜謚號;給予謚號。
- 命名
給予名稱;定名。
- 命案
牽涉人命的案件。 殺人的案件;涉及人命的案件
- 命籍
迷信者謂上天記載人的富貴貧賤﹑生死壽夭的簿籍。
- 命卿
1.由天子所任命的諸侯之卿。 2.漢代縣丞﹑縣尉皆受命於朝廷,故亦稱命卿。
- 命日
謂限定日期。
- 命侶
呼喚友伴。
- 命命鳥
短篇小說。許地山作。1921年發表。住在緬甸仰光的青年男女加陵和敏明是一對戀人,因受雙方家長阻撓不能成婚。敏明在夢幻中看到極樂世界的命命鳥成雙作對在一起,十分羨慕,決心尋找這種極樂世界。最后兩人一起投水殉情。
- 命介
受命於君的副使。
- 命官
1.任命官吏。 2.謂被任命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別,故稱。 4.使令下屬的官吏。 受朝廷任命的官吏
- 命教
猶命令。
- 命旅
1.出師;誓師。 2.啟程。
- 命稱
命名。
- 命帥
任命將帥。
- 命令主義
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只憑強迫命令的辦法來推行工作的領導作風。是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
- 命蔕
命蒂。猶命根。
- 命令式
命令的語氣或表達它的一個動詞形式。 命令的語氣或表達它的一個動詞形式
- 命席
下令安排座位。
- 命分
1.猶命運。 2.猶天賦,稟賦。
- 命觴
猶命酒,置酒。
- 命臣
1.天子賜予爵祿之臣。 2.指朝廷大臣。
- 命討
下令討伐。
- 命工
指派工匠。謂動工。
- 命光
1.佛教語。謳助命。人的壽命之短長,因光陰而表現,故稱。 2.命運之光。
- 命祿
祿食運數。星相家指人與生俱來的富貴貧賤﹑生死壽夭的運數。
- 命駕
命人駕車馬。謂立即動身。 命人駕車馬,也指乘車出發
- 命虧
猶喪命。
- 命令句
語法名詞。要求或者希望別人做或不做某事時用的句子。在書面上,句末用句號或感嘆號。今多稱「祈使句」。 表達祈使意向的句子
- 命彩
猶好運。
- 命敕
猶敕命。皇帝的詔令。
- 命脈
生命和血脈。喻指極為重要的事物: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 命志
謂立志。
- 命籠
古代工事名。隱蔽身體的坑穴。
- 命書
1.詔書,詔令。 2.算命的書。
- 命體
猶命運。
- 命意
作文、繪畫時確定主題:文章命意高遠,值得一讀。
- 命題
通常指表示判斷的陳述句。一般認為,凡陳述句都表示判斷,都是命題;而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則不直接表示判斷,不是命題。也有人對命題和判斷不作區別,認為是一回事。
- 命使
任命使者。
- 命毒
謂命硬克妨親人。
- 命節
皇帝所授予的符節。
- 命途
平生的經歷;生活的道路。
- 命祀
謂遵天子之命所進行的祭祀。
- 命戒
命令與禁令。
- 命管
命筆,下筆。管,指筆。
- 命服
原指周代天子賜予元士至上公九種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員及其配偶按等級所穿的制服。
- 命門
1.中醫名詞。一般指右腎。 2.中醫名詞。經絡穴位名,在第十四至十五脊椎之間骨縫中,屬督脈經。主治腰痛﹑遺精﹑便泄﹑崩漏等癥。 3.中醫名詞。睛明穴的別稱。亦用以代指眼睛。 4.相術家名詞。謂面部左右當耳處。
- 命爵
賜給爵位;賜給官職。
- 命期
猶歷數。指國家治亂興亡更替的期限。
- 命珪
見「命圭」。
- 命客
宴請客人。
- 命舃
古代帝王所賜的復底鞋。
- 命終
生命終止。指死亡。
- 命風
招風,引風。
- 命詔
君王的命令。
- 命秩
猶官爵。
- 命箓
指注定的命運。
- 命慳
猶命薄。
- 命草
起草。
- 命釂
猶勸酒。
- 命故
見「命過」。
- 命通
命運亨通。
- 命婦
封建時代受封號的婦人。在宮廷中則妃嬪等稱為內命婦,在宮廷外則臣下之母妻稱為外命婦。 古時被賜予封號的婦女,一般為官員的母親、妻子
- 命數
1.爵位或官職的品級。 2.猶命運。 命運
- 命棺
備棺,置棺。
- 命誥
皇帝的詔令。
- 命賜
謂君主賞賜;君命所賜。
- 命釘
棺材釘。
- 命履
呼人取履。謂將行。
- 命中
射中或投中預定的目標。
- 命路
人生的道路。
- 命禾
天子所賜的嘉禾。
- 命趾
謂步行。
- 命宮
1.星命術士以本人生時加太陽宮,順數遇卯為命宮。例如太陽在子宮,生於酉時,即以酉時加於子宮,順數到午遇卯,即為其人之命宮。 2.相術家以兩眉間為命宮。
- 命姓
賜姓氏;建立姓氏。謂賜姓以示褒崇。
- 命材
任用有才幹的人。
- 命關
中醫名詞。中醫分食指為三節,從連掌部一節起依次為風關﹑氣關﹑命關。凡小兒謳窒脈紋透達第三節,表示病情嚴重,可能危及生命,故名。
- 命偶
1.與好運為偶。謂命運好。 2.下令遴選配偶。
- 命中率
射擊﹑球類等項目中擊發﹑扣投的命中數與總次數的比率。
- 命祜
1.天賜的福祚。 2.謂賜福。
- 命世
著名於當世。多用以稱譽有治國之才者。
- 命薄如花
- 命中之人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
- 命喪黃泉
喪失性命於黃權,黃權為三國人名,把命丟棄在黃泉路上。
- 命龜
古人占兇吉,必將所卜之事告卜人以龜占之,稱為命龜。 亦泛指灼龜問卜。
- 命運悲劇
比喻人悲慘不幸的遭遇。
- 命軍
唐 大中 時 南詔 部隊名。
- 命運多蹇
蹇jiǎnㄐㄧㄢˇ1.跛,行走困難:~足。~步。
- 命運珠寶
周易大師或占星師根據每個人八字。
- 命大
命運好;幸運:~福大。他從六樓跌下來沒摔死,真是~。
- 命睿
與睿命同義。
- 命主祿存
飛入福德宮,身宮在遷移宮巨門(陷),身主天機。應該表示這個人一開始做事好象很隨便,不管不問,一但做起來卻很容易和別人爭執,出門也喜歡和人吵架。
- 命懸一線
處境危險,隨時可能喪失生命。
- 艾命
舍生;捐軀。艾,通「刈」。
- 安命
安於命運。語本《莊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 走命
歸命,投誠。
- 遵命
謂遵照上級或對方的囑咐辦事。 敬辭,表示依照對方的囑咐
- 祚命
1.謂上天賜福。 2.謳窒天所賜的福運。
- 醉司命
民間年終祭灶神的一種習俗。
- 醉涂司命
民間年終祭灶神的一種習俗。
- 顓命
謂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顓,通「專」。
- 咨命
《尚書》記堯舜任命或詢問臣工,句首多冠以「咨」,故后世以「咨命」指天子之命。
- 專命
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
- 駐命
猶言延年卻老。
- 致命
①使喪生;使毀滅:致命傷|致命打擊|致命的疏忽。②捐軀:致命之志|垂老致命。
- 制命
1.擬訂命令。 2.敕命。 3.掌握命運。
- 屬命
猶言委身托命。
- 祗命
猶奉命。
- 治命
指人死前神智清醒時的遺囑。與「亂命」相對。后亦泛謳助前遺言。
- 直命
直接的委命。
- 真命
天命。 迷信指受命於天的人真命大仙
- 征命
1.征召﹑命令。 2.指征召的命令。
- 正命
1.儒家以順應於天道﹑得其天年而死為得「正命」。 2.泛指壽終而死。與「非命」相對。 3.儒家學說之一派。認為人有三種命運,「正命」是「三命」之一,謂天生的好命運,不需行善而求。 4.自然的稟賦。 5.猶天命。 6.佛教語。八正道之一。謂符合戒律的正當生活。參閱《俱舍論》卷二五。
- 哲命
謂賢明的秉賦。
- 謫命
謫官的命令。
- 召命
君主召見之命。
- 責命
1.責讓;抗命。 2.降謫官職的命令。
- 憎命
憎惡命運(亨通)。語出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楊倫箋注:「文人多遭困躓,反似憎命之達者,即詩能窮人意。」
- 詔命
皇帝的命令。
- 運命
1.迷信指命中注定的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 2.比喻發展變化的趨向。 命運
- 隕命
1.喪失生命。 2.交戰中俘獲戰敗國的國君。
- 掙命
1.掙扎性命。 2.謂盡力掙扎。 為活命而掙扎
- 元命
1.天之大命。 2.長壽。 3.指六十一歲。舊以幹支紀年,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當生年幹支,謂之元命。宋范成大有《丙午新年六十一歲俗謂之元命作詩自貺》。
- 余命
1.保命。 2.幸存的性命。 3.殘年;未盡的性命。
- 佑命
1.謂助其體現天命。 2.謂輔佐王命。
- 用命
①效命;效力:將士用命|人樂用命。②聽從命令:用命,賞於祖|不用命,乃入吾網。
- 遭命
指行善而遭兇的壞命運。
- 有命
1.天命。有﹐助詞。 2.天命所歸之人。古代稱天子。 3.由命運主宰。
- 優命
示以恩寵的征命。
- 硬命
舊時星相家稱人的注定孤單的命運。
- 遠命
1.遠方來的命令。 2.指從遠方傳令。
- 義命
1.正道;天命。 2.泛指本分。
- 應命
1.從命,遵命。
2.應付命令。
- 陰命
劇毒藥物名。
- 議命
猶算命。謂推算命運休咎。
- 壹命
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壹命」是對最低一級官吏的任命,王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等皆是。
- 遺命
猶遺囑。
- 引命
宣召。
- 業命
國事與政令。
- 要命
1.可使喪失生命﹐致命。 2.引申指造成嚴重后果。 3.表示程度已達極點。 4.對已造成的某種困窘局面的埋怨語。
- 一命
1.周時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為最低的官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杜預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紀上》:「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職。 2.相同的命運。 3.一人的生命。
- 嚴命
對君父﹑長上之命的敬稱。
- 徇命
猶言捐軀。徇,通「殉」。
- 訓命
敕命。
- 選命
經過銓選對官吏的任命。
- 續命
1.即續命縷。
- 兇命
1.猶惡運。 2.不祥的命令。
- 雅命
尊稱對方囑咐或建議之事。
- 信命
1.相信天命。 2.使者傳送的命令或書信。
- 性命
1.中國古代哲學范疇。指萬物的天賦和稟受。 2.生命。 3.本性。 謳助物的生命茍全性命於亂世。——諸葛亮《出師表》偷性命。——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身心性命。——清. 劉開《問說》
- 刑命
懲罰之令。
- 小命
1.王命之小者。 2.個人命運。 3.猶性命。
- 相為命
見「相依為命」。
- 效命
奮身以赴,以命效勞:效命疆場|竊不自量,志在效命。
- 憲命
法令。
- 錫命
天子有所賜予的詔命。
- 辛亥革命
1911年(舊歷辛亥年)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894年,孫中山建立興中會,后又成立中國同盟會,多次發動反清武裝起義。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筑權,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掀起保路運動。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先后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獨立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孫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組成了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月,清帝下詔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力下,孫中山於4月被迫解職,代表地主買
- 庥命
休命。美好的命名。
- 物命
1.物類的壽命或生命。 2.有生命的物類。
- 相命
1.互相傳令。 2.謂諸侯盟會時互作誓言以相約束。 3.和鳴。
- 系命
猶言寄托性命。
- 聞命
接受命令或教導。
- 文學革命
指五四時期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1917年胡適提出文學改革主張,后陳獨秀正式提出「文學革命」口號。1918年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標志著新文學在內容和形式上真正的革新。
- 委命
①委派任命:臣蒙主公委命,敢不愿效微勞。②猶效命:將軍宜投身委命。③任憑命運:無謀常委命。
- 違命
1.違背天命。 2.指違背命令。
- 惟命
1.聽從命令。
- 王命
1.帝王的命令﹑詔諭。 2.指東漢班彪《王命論》。
- 玩兒命
拿性命當兒戲,指行動不顧危險(含詼諧意)。 拿性命當兒戲,指行動不顧危險(含詼諧意)
- 無命
1.佛教語。謂無生無滅。 2.謂沒有好的命運。
- 脫命
謂脫逃得命。
- 同命
1.同生死;一同死。 2.謂同一命令。 3.鳥名。也叫共命鳥。 同死,并命。與之同命。——《史記.項羽本紀》
- 土地革命
也稱「土地改革」。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打倒地主階級、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在中國,在第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內即已開始進行土地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就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了土地革命。
- 聽命
猶從命。
- 為命
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
- 桃花命
舊指女子薄命。
- 特命
1.特別命令。 2.特別任命。
- 玩命
1.玩忽命令。 2.猶拚命。亦謂行動不顧危險,拿著性命當兒戲。
- 桃花年命
猶桃花命。
- 逃命
1.逃避命令。 2.逃走以保全生命。 為保住性命而逃離危險境地
- 威命
1.指軍令,政令。 2.猶威信,威望。 3.猶威權。謂權力威勢。
- 貪命
貪生。
- 臺命
對對方囑托的敬稱。 敬辭,舊時稱對方的囑托謹遵臺命
- 算命
迷信的一種。指用缺乏理性根據的方法以預測未來或描述個人性格。預測未來的算命方法有占星術、命理學以及利用紙牌、水晶球、骰子等物。分析性格的算命方法有筆體學、相術、顱相術、手相術等。在中國,一般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按天幹、地支依次排列成八個字(稱為「八字」),再以本幹支所屬五行生克推斷人一生的命運。
- 天命
①上天的意志,泛指命運:天命難違|任憑天命。②指自然界的一種必然規律:制天命而用之。
- 送命
送死;斷送性命。 指無價值地喪失性命白白送命
- 索命
索取性命。
- 司命
1.星名。文昌的第四星。 2.星名。三臺中的上臺二星。 3.星名。虛宿北的二星。 4.神名。《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孔穎達疏:「司命者,宮中小神。熊氏云:非天之司命,故祭於宮中。」 5.神名。掌管生命的神。 6.神名。灶神。 7.掌握命運。亦指關系命運者。 8.主管詔令。 9.新莽官名。主管軍事。
- 書命
書信。
- 殊命
特殊恩寵的誥命。
- 守命
安於命運。
- 贖命
贖取生命。
- 壽命
生存的年限。后亦比喻存在的期限或使用的期限。
- 夙命
注定的命運。
- 矢命
猶誓死。
- 使命
①派人做事的命令或決定:這個青年終於接受了村委會的使命。②指重大的任務或責任:莊嚴的使命|歷史的使命。
- 失命
違誤命令。
- 十月革命
俄國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工人、農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的勝利對俄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 十命
指比「九錫」更多一種賜予的特殊榮譽。
- 生命
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與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質形成自己的身體和繁殖后代,按照遺傳的特點生長、發育運動,在環境變化時常表現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 申命
1.重申教命;再命。 2.任命。 3.命令。 4.指發布命令。
- 赦命
赦免的命令。
- 舍命
1.死亡。 2.拼命。 舍棄生命;拼命
- 上命
1.上級的命令,特指君命。 2.謂長壽。 3.崇尚軍令。上,通「尚」。 上司的命令上命難違
- 喪命
死亡。多指兇死或死於暴病。 死亡,多指兇死或暴病而死。又作「喪生」
- 三命
1.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三命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 2.稱任州府官的辟命。 3.術數家以受命﹑遭命﹑隨命為「三命」。 4.三種壽命。謳窒壽﹑中壽﹑下壽。
- 逼命
①指用暴力威脅人。②比喻催促得十分緊急,使人感到緊張,難以應付:真逼命!這么大的任務,三天內怎能完成!
- 稟命
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2.指受之於天的命運或體性。
- 畢命
〈書〉結束生命(多指橫死)。 結束生命,多指橫死
- 八敗命
舊謂注定事事無成的命。
- 八命
1.周代官爵分為九等級﹐稱九命。其中八命為王之三公及州牧。 2.泛指朝廷重臣。 3.古人通過龜卜所要求知道的八件事。
- 拜命
1.謂拜謝厚命。命,吊問之辭。 2.受命。多指拜官任職。
- 班命
頒布命令。
- 寶命
1.對天命的美稱。 2.指皇帝的詔令。
- 保命
維持生命;保住性命。
- 報命
完成任務后回來復命:這件事限一個月內報命。
- 本命
1.指人生年幹支。 2.見「本命年」。
- 豩命
方言。拼命,拼死。
- 被命
1.謂負著罪犯的名義。 2.奉命;受命。
- 奔命
奉命奔走。參看〖疲於奔命〗。另見 bèn∥mìng。
- 辟命
征召﹐任命。
- 避命
猶逃命。
- 并命
1.拚命,舍命。 2.比喻盡最大的力量。
- 勑命
皇帝頒示的詔令。
- 薄命
命運不好;福分差。 生來命運不好,福分不大這正是夢幻情緣,恰遇見一對薄命兒女。——《紅樓夢》
- 不獲命
1.婉辭。得不到同意。 2.不得已。
- 成命
已發布的命令或作出的決定:宜遵成命|收回成命。
- 策命
1.亦作「筴命」。 2.以策書封官授爵。
- 才命
才能和命運。舊多用於懷才不遇,命運不濟。
- 冊命
1.古代帝王封立繼承人﹑后妃及諸王大臣的命令。 2.指冊立或冊封之事。
- 藏命
隱姓埋名。
- 產業革命
即「工業革命」。
- 償命
抵命。 殺人者用性命來抵償;抵命
- 承命
受命。
- 馳命
奔走效命。
- 傳命
傳達命令。
- 出命
獻出生命。
- 辭命
辭令。
- 寵命
加恩特賜的任命。封建社會中對上司任命的敬辭。
- 出人命
出現人員死亡。如:快來人哪,要出人命了。
- 除命
授官的詔令。
- 敕命
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詔令。 2.明清贈封六品以下官職的命令稱「敕命。」見《正字通.攴部》﹑《清會典事例.中書科.建置》。
- 貸命
謂免於死罪。
- 垂命
生命垂危。
- 詞命
1.詞令﹐聘問應對之詞。 2.詞翰策命。
- 抵命
償命。 償命殺人抵命
- 奉命
接受使命;遵守命令:奉命出發。
- 竄命
逃命。
- 從命
猶遵命。 聽從吩咐;聽從命令恭敬不如從命
- 催命
1.催人早死。 2.比喻緊緊地催促。 催人早死,比喻催促得很緊很急
- 存命
保全生命。
- 道命
遭際;命運。
- 大命
1.天命。 2.稱天子之命。 3.謂自然規律。 4.天年﹐壽命。 5.謂大事﹐要事。
- 達命
猶知命。
- 大革命
特指我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 待命
等待命令:部隊整裝待命。 等候命令。亦稱「待令」
- 二次革命
即「討袁之役」。繼辛亥革命后爆發的反對袁世凱獨裁的武裝斗爭。1913年,袁世凱派人刺死宋教仁,又大借外債,準備以武力鎮壓革命勢力。孫中山號召討伐袁世凱。袁罷免國民黨籍的江西、廣東、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7月,國民黨人在江西湖口起兵討袁,廣東、上海、安徽等地先后宣布獨立,并組織討袁軍。由於國民黨缺乏明確綱領,內部渙散,在袁軍大舉進攻下,「二次革命」最后失敗。
- 短命
1.壽命短促。 2.詈詞。 壽命短促,死得早短命鬼
- 鼎命
指帝王之位;國家之命運。
- 當命
猶應命。
- 定命
1.審定法令。 2.決定命運。 3.注定的命運。宿命論者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稱為「定命」。 4.借指必然的趨勢。
- 頂命
抵命。 償命逞兇殺人要頂命
- 讀命
宣讀冊命。
- 度命
維持生命(多指在困境中)。 使生命繼續,即維持生活、生命
- 賭命
用生命作賭注。喻盡心竭力,不惜獻身。
- 對命
1.對答君命。 2.抵命;拚命。
- 斷命
1.害人性命。 2.詈詞。 送命;喪命他斷命九泉
- 遁命
1.亦作「遯命」。 2.逃避任命。
- 訪命
1.謂探詢命運前途。 2.謂尋訪與道家有緣份的人。
- 非命
遭受意外的災禍而死亡叫死於非命。 遭遇禍害而死亡死於非命
- 奮命
效命;拼命。
- 分命
命令;任命。
- 恩命
謂帝王頒發的升官﹑赦罪之類的詔命。唐杜甫有《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
- 返命
1.復命;回報。 2.收回成命。
- 反命
復命。
- 方命
1.違命;抗命。 2.常作難於應命的婉辭。
- 付命
謂授以天命。
- 反革命
1.屬性詞。與革命政權對立,進行破壞活動,企圖推翻革命政權的:~活動。~言論。
- 放命
逆命,違命。
- 府命
公府辟命。借指公府委任的屬官。
- 誥命
①帝王對臣子的命令。②封建時代指受過封號的婦女(多見於早期白話)。
- 服命
章服與命數。指天子所賜之爵祿服飾。
- 黼命
謂天子的詔命。
- 復命
執行命令后回報。 執行命令后回報遂歸復命。——《左傳.宣公四年》
- 負命
1.違命;不服從命令。 2.拼命;舍命。
- 赴命
急趨接受詔命: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 賦命
1.給以生命。 2.指命運。
- 很命
狠命。
- 狗命
猶賤命。自謙或詈人之詞。
- 工業革命
產業革命。 見「產業革命」
- 公命
1.諸侯的命令。 2.官家使命。
- 供命
猶言執行命令,聽從差遣。
- 恭命
1.猶奉命。 2.引申謂奉行故事,徒有形式。
- 歸命
歸順;投誠。
- 黑司命
肉蓯蓉的別名。見宋陶谷《清異錄.藥譜》﹑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肉蓯容》。
- 過命
錯誤的贊譽;不合實際的贊譽。
- 橫命
逆命。
- 恨命
狠命,拼命。
- 后命
指續發的命令。
- 徽命
1.大命。指天命。 2.大命。指詔命。
- 渙命
謂帝王的詔命。
- 還命
1.猶還旨。指天子對臣下意見的批示。 2.猶還魂。 3.回報,復命。
- 畫命
已畫可的詔命。
- 皇命
天命。亦指皇帝的命令。
- 慧命
1.指弘傳的佛法。佛教以智慧為法身的壽命,智慧夭,則法身亡,故云慧命。 2.引申指人的智慧所注。 3.僧人的尊稱。
- 機命
指朝廷樞機大事。
- 寄命
1.以重任相委托。《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2.猶寄身,托身。 3.寄存之命。喻短暫的生命。
- 吉命
1.吉祥的詔命。 2.指命運亨通。
- 賤命
微賤的性命。亦謙稱自己的生命。
- 基命
猶始命。謂人主初受天命而就位。
- 降命
發布下達政令。
- 集命
謂降大命於開國之君。
- 假命
1.猶委任。 2.指虛假的人命案。
- 技術革命
謳助產技術上的根本變革,例如從用體力、畜力生產改為用蒸汽做動力生產,用手工工具生產改為用機器生產。 在生產技術上發生根本變革,使社會生產力的增長發生一個飛躍。如機器代替手工工具
- 嘉命
1.敬稱別人的告語。 2.稱朝廷授官賜爵的敕命。
- 矯命
〈書〉假托上級命令。
- 將命
1.奉命。 2.傳命。
- 教命
1.猶教令。上對下的告諭。 2.猶指示。
- 講命
謂講談五行星占﹑天命氣運。
- 盡命
1.終天年。 2.猶效死。 3.泛指盡力而為。 4.謂喪命。
- 借命
1.茍且偷生。 2.猶赦命。 偷生靦顏借命。——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 戒命
禁止某些行為的命令。
- 誡命
命令。
- 醮命
嫁女的使命。
- 救命
援助有生命危險的人:救命恩人 ㄧ治病救命。
- 景命
大命。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
- 九命
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
- 課命
占卜算命。
- 軍命
1.軍隊的命脈。 2.軍隊的使命;軍隊的命令。 軍事的使命;軍隊的命令軍命在身,不便久留
- 決命
拼命;絕命。
- 敬命
遵奉命令。
- 捐命
1.失去生命。謂死。 2.放棄使命。
- 絶命
猶死亡。《書·高宗肜日》:「非天夭民,民中絶命。」晉 陸機《辨亡論》上:「而 陸公 亦挫之 西陵,覆師敗績,困而后濟,絶命 永安。」明 夏完淳《大哀賦》序:「先君絶命,哭葯房於九淵。」郁達夫《一個人在途上》:「自從得病之日起,一直到舊歷端午節的午時絕命的時候止,中間經過有一個多月的光景。」
- 苦命
不好的命運;注定受苦的命(迷信):苦命人。
- 看命
算命。一種預測人吉兇禍福的迷信活動。
- 老革命
對參加革命活動已久的人的尊稱。
- 禮命
1.指國家的禮籍和君王的策命。 2.指禮聘與任命。
- 樂命
謂安於天命。
- 買命
用錢財換取性命。多指以賄賂求得免去死罪。
- 臨命
謂人將死之時。
- 靈命
1.上天或神靈的意志。 2.猶天命。借指帝位。 3.生靈﹐生命。
- 論命
1.定罪。 2.算命。
- 領命
接受命令。
- 留命
猶延年,長命。
- 祿命
1.祿食命運。古代宿命論者謂人生的盛衰,禍福﹑壽夭﹑貴賤等均由天定。 2.指推算祿食命運。
- 亂命
1.《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后指人臨死前神志昏迷時留下的遺言為「亂命」。 2.悖謬的命令。
- 沒命
1.猶舍命。 2.喪身,死亡。沒,通「歿」。 指死亡要不是醫生及時趕到,這孩子就沒命了
- 密命
秘密的敕命。
- 明命
1.圣明的命令。 2.特指帝王的命令﹐詔旨。 3.猶尊名。恭敬地命名。 4.謂成其教命。
- 民元革命
指辛亥革命。
- 面命
1.當面告語。 2.當面任命。
- 民主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簡稱。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 末命
1.帝王臨終時的遺命。 2.泛指臨終時的遺教。 3.猶言厄運。 4.晩年的命運。
- 潑命
1.賤命。 2.拼命。
- 年命
1.壽命。 2.年庚,八字。 3.年壽命運。
- 氣命
猶性命。
- 期命
1.謂對事物進行綜合而據以命名。 2.指命盡之期。
- 批命
推算命運并批寫在紙上的一種迷信活動。
- 拼死捺命
拼命。謂竭盡全力。
- 平均壽命
粒子或放射性同位素的不穩定核從產生到轉化為其他粒子所經歷的平均時間,也指原子或原子核存在於某一激發態的平均時間。不同粒子的平均壽命相差很大。
- 娉命
男方遣媒問名和女方家長許婚。借指締結婚約的程序。
- 品命
官階,品位。
- 拼命
1.豁出性命去幹某事。 2.竭盡全力。 豁出性命去幹某事拼命抵抗
- 七命
1.周代官爵的第七級,賜國侯伯。 2.借指封疆大吏。 3.猶言七名。
- 竊命
偷盜國家大權: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 切命
竊命。指盜用帝王權柄。
- 瑞命
顯示天命的瑞應。
- 擅命
擅自發號施令﹐不受節制。
- 軀命
生命。
- 慶命
可慶的時運。
- 窮命
1.蹇滯的命運。 2.拼命。
- 囚命
謂自行拘囚以待處置,表示請罪。
- 施命
施行政令;施行教令。
- 榮命
1.諛稱皇帝任命。 2.指皇帝的任命。
- 人命
1.人的生命。 2.人的壽命。 3.指傷害他人性命的事件或案件。
- 饒命
赦命免死。 免除一死;給以活命
- 認命
舊時迷信﹐承認不幸的遭遇是命中注定的。 承認自己的命不好而逆來順受(迷信)
- 任命
1.承命,接受命令。 2.指下命令任用。 3.謂聽任命運的支配。 委任,下文任用總統任命郵政官員
- 幸不辱命
幸好沒有讓你失望,終於圓滿完成了你交給的任務。
- 樂安天命
樂於接受上天的安排。形容人樂觀,心胸豁達。
- 專制擅命
獨自掌握權力,擅自發號施令。
- 一尸兩命
一個尸體兩條人命,就是懷孕的女人死了。
- 投舒喪命
- 豬乸命
豬乸,方言,書面語為母豬。
- 乾命
猶天命。
- 失之我命
失去了它也是我命中注定啊。
- 過房之命
過繼子女。
- 大富之命
發大財的命,命好的意思。
- 正位凝命
指擺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 五樁天命
伊斯蘭教徒宗教功修課程的統稱,也譯「五功」。
- 四邪命
四種的邪命食。
- 獻身使命
完成使命而獻出生命。
- 侯門誥命
達官顯貴家里的端莊高貴的夫人。
- 健康壽命
人口學上指人們能夠健康生存的平均年齡。
- 兦命
逃命。
- 讬命
安身;寄托性命、命運。
- 欣然受命
痛快地接受安排的任務。
- 徵命
1.征召、命令。《后漢書·周舉傳》:「時 梁冀 貴盛,被其徵命者,莫敢不應。」《后漢書·張楷傳》:「故 長陵 令 張楷 行慕 原憲,操擬 夷 齊 ……前比徵命,盤桓未至。」
- 聽天命
盡心盡力去做事,能否成功,還得聽自然規律的。
- 各安天命
各自安守天命,不強求、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 旺夫命
旺夫命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封建思想,即有旺夫相或夫妻雙方八字旺夫的女子。
- 天各有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
- 絕命
猶死亡。
- 垪命
豁出性命去幹某事。
- 火命
山下火命,是算命的一種。
- 殉命
殉命死於犧牲,殞命於陣亡。
- 曬命
粵語方言,在普通話里的意思就是「炫耀,顯擺」等,具有中貶意思。 通常用來形容另一個人過於顯擺,過份炫耀等。
- 姘命
姘命意思是姘命,是中國漢語里的詞匯。
- 挖命
「挖命」是福清地區的一個方言翻譯過來的,原來是父母長輩對晚輩的稱呼,表示是自己的心肝寶貝的意思。現在很多學生都喜歡用這個詞,稱呼同學朋友,一些親近玩的好的人為「挖命」,表示很親昵,喜歡愛護的意思。
- 覆命
執行命令后回報。
- 霑命
受命。
- 皏命
火炮射擊的彈藥。
- 土命
傳統玄學名詞,此命五行土旺缺金;日主天幹為土;必須有金助,但忌水太多。
- 駢命
炮彈。
- 聠命
豁出性命去幹某事。
- 法命
謳之人的壽命。
- 恲命
炮彈,火炮射擊的彈藥。
- 戌生命
謂狗。戌年屬狗,故云。明《殺狗記·斷明殺狗》:「告恩官抬明鏡,殺的是戌生命。」
- 富貴命
富貴命即指一個人(或有生生命體)的命運很棒,很順暢,而且前途無量。 也指這個人(或有生生命體)的命運是天生的好,家財豐富,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有著相似的意思。
- 雞扒命
此人奔波忙碌,如同雞東扒西啄一樣,到頭來只能聊得溫飽而已,不可能享受富貴榮華。
- 厚情薄命
一個漢字詞語,重視或優待感情,輕視或冷淡生命。 形容對待感情勝過生命。
- 架橋補命
壯族生育儀俗。
- 絕體絕命
走投無路、一籌莫展的意思。
- 嗜酒如命
喜歡喝酒像性命一樣。 意思是極度喜歡喝酒。
- 一生懸命
「一生懸命」本來的寫法應該是「一所懸命」。后世引申的了,意指拼命、拼死的意思。
- 桑松木命
一種算命的說法,它根據五行學說和周易學說來推算命運。
- 恕難從命
請寬恕我無法聽從你的命令。
- 科學革命
由科學的新發現和嶄新的科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的確立,而導致的科學知識體系的根本變革。它是人類認識領域的革命,也是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從而把科學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并提出種種新的認識客觀世界的原則。
- 高效復命
就是保質、保量、按時甚至提前。
- 商業革命
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商業經濟領域產生的一次重大變革。
- 隨時待命
一個人準備好隨時準備接受命令。
- 鍋巴救命
1.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
- 耳提在命
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語出《詩經》。
- 桑柘木命
桑柘木是八字納音為木命中的一種,也可稱為「桑柘木命」,對於桑柘木,有關八字命理的古書籍中有記載關於壬子癸丑桑柘木的內容。
- 孤獨薄命
做為天才,總是孤獨的,而且天才很多都是薄命的。
- 釵環金命
指古代能夠穿戴首飾之最的人,通常指富貴命。
- 嗜賭如命
把賭博當成自己命中部分。
- 自我革命
李克強: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1改進作風,是一場「自我革命」,革庸懶散奢的「命」,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命」。2。
- 撞命郎
西夏軍隊中以勇敢善戰的漢人組成的前鋒敢死隊。
- 致命傷
1.足以造成死亡的損傷。 2.比喻要害之處。 致人於死亡的創傷,比喻導致失敗的關鍵問題貪婪成了那些死於非命的皇帝的致命傷
- 續命湯
指能延續壽命的湯藥。
- 續命田
南朝齊劉善明開倉救青州饑荒,鄉里得濟,共呼其家田為「續命田」。見《南齊書.劉善明傳》。
- 續命幡
見「續命神幡」。
- 小命兒
性命(含詼諧意)。 性命(含詼諧意)為救美人,小伙子連小命也搭上了
- 星命之學
舊時術數家推算天星運數與人壽命運關系之學。
- 違命侯
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的封號。
- 外命婦
古稱卿﹑大夫之妻。后亦稱因夫或子而得封號的婦女。與內命婦相對。
- 亡命客
流亡者。
- 外命夫
古稱在朝的卿﹑士﹑大夫為「外命夫」。相對於在宮中的內命夫。
- 受命寶
即受命璽。
- 宿命論
認為歷史發展由一種不可抗拒和避免的神秘力量決定的學說。它否認人的自覺能動性,主張完全聽任命運或天意的安排,不作任何改造自然和社會現實的積極努力。如中國儒家「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天命觀,古希臘羅馬斯多葛派「服從命運」等主張。 一種認為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人的生死和貧富都由命運或天命決定,人無能為力的思想
- 受命璽
皇帝印璽稱傳國璽,因皇帝自稱受命於天,所以也叫受命璽或受命寶。
- 生命線
1.比喻維持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2.指對生存的希望。
- 沈命法
古代為督責主管官吏緝捕盜賊而頒布的一種法令。
- 本命辰
同生年幹支相值的辰區。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稱十二辰,用以紀年。太歲由東向西運行,每年達到一個辰區。
- 本命年
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屬鼠,再遇子年,就是這個人的本命年。參看〖生肖〗。
- 本命日
同人生日幹支相同的日子。
- 長命燈
晝夜燃點﹐祈求福壽的燈。
- 長命面
即長壽面。
- 長命鎖
舊俗小兒所掛的頸鎖﹐用以祈求吉祥長命。
- 催命符
迷信謂催人早死的符箓。常以喻沉重的打擊﹑嚴厲的手段等。
- 短命鬼
詈詞。
- 定命寶
宋代璽名。
- 定命論
即宿命論。
- 二命黨
清末對革命黨的譏稱。
- 誥命夫人
受有朝廷封號的貴婦人。
- 革命戰爭
被壓迫階級和民族為實現階級解放或民族解放而進行的戰爭。是正義戰爭的表現形式之一。
- 革命軍
書名。清末鄒容著。1903年在上海出版。全書二萬余字。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宣傳推翻清朝統治,反對外國侵略,主張建立獨立自主的「中華共和國」。刊行后,銷數逾百萬冊,在當時影響很大。
- 革命文學
本世紀20年代一部分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作家倡導的一種文學主張。要求文學擺脫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努力為民主革命服務;要求作家把自己的文學活動同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結合起來。革命文學陣營內部曾就某些問題發生過爭論,爭論的結果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并為左聯的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
- 革命黨
1.從事推翻舊政權的政黨。國內專指辛亥革命時期的國民黨和后來的共產黨。 2.指參加革命政黨的人。
- 革命烈士
簡稱「烈士」。中國對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者賦予的榮譽稱號。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所規定的條件申報,經法定審批機關批準并發給《革命烈士證明書》。
- 救命星
猶救星。
- 絶命詞
1.亦作"絶命辭"。
- 絶命書
1.即絕命詞。詳細解釋即絕命詞。《宋漁父日記·一九○一年一月廿二日》:「搏九 欲再刻其絶命書,仍偕 搏九 至秀光社,屬該社用《民報》中該書之紙型印刷焉。」曹禺《雷雨》第二幕:「我看見她河邊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絕命書。」參見「絶命詞」。
- 絶命辭
1.見"絶命詞"。詞語出處見「絶命詞」。
- 絕命書
指自殺前寫的遺書。
- 內命夫
古稱在王宮中的卿﹑大夫﹑士為「內命夫」。
- 內命婦
古稱皇帝的妃﹑嬪﹑世婦﹑女御等為「內命婦」。
- 任命狀
委任狀。舊時委任官吏的文書。
- 生命垂危
垂死/生命即將結束/接近死亡之日。
- 拚命三郎
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 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幹事竭盡全力的人。
- 生命不息
地球上的生命是永遠不會停息的。
- 舍命之交
- 匪面命之
匪面命之意思是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對著他的耳朵向他講起。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 革命先驅
投入革命早的人。
- 五色命臟
五色命臟即是五行學說中五色與五臟的對應關系,五臟有病可在機體表面顏色上有所顯露。
- 生命保險
人壽保險。
- 生命攸關
關系到生和死。攸(yōu):所。
- 天命不凡
生下來就注定不普通。
- 致命一擊
泛指大多數游戲中能使物理攻擊帶來額外傷害的技能或者特殊效果。
- 待命出征
等待出征的命令,然后再行動。
- 天命人歸
《孟子·萬章上》
- 生命個體
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中,地球上已被科學家具體描述的生命個體大約有200萬種,也有人認為實際數字應該在500萬種以上。
- 奴仆命騷
形容文采卓異,詞彩華美,也形容自高自大。
- 偽命題
指不真實的命題。
- 非致命傷
不能致命的傷。
- 吾命休矣
吾:我;命-生命;休:停止;矣:語氣助詞。 我要完了。我要死了。我不行了。
- 佐命之士
佐:輔佐。輔佐執行天命的人。
- 生命信使
靈魂醫學soul medicine把生命信使定義為一切能夠表達生物體內部之間以及與外界溝通聯系并發生相應生物效應的各種生物語言。
- 使命必達
就是一定要完成使命的意思。
- 假言命題
"指形式為""如果A則B""的復合命題。又稱條件命題。"。
- 舍命全交
幽州人羊角哀夜讀,左伯桃冒雪自羌奔郢都,腹饑求宿,羊角哀盛款之,結為兄弟,并親伴左伯桃赴郢都,天寒風雪交加,左脫衣予羊,凍死荊軻山桑樹下。
- 亡命鴛鴦
一,被冤枉而浪跡天涯求生型夫妻。二,犯罪茍且偷生逃命型狗男女。
- 亡命天涯
逃跑到很遠的地方。
- 過命之交
經歷過性命攸關的事,關系好的很,大概是達到了可以為對方去死的程度。
- 生命延續
陳奕迅最新EP:生命延續 Life Continues》包含六首全新作品,均由 Swing 組合一手包辦,而歌詞則是由陳奕迅的另一位好朋友黃偉文操刀。EP中的《最佳損友》是繼《夕陽無限好》之后,另一發人深省的作品;《大得太快》是陳奕迅為女兒所寫的歌;《落花流水》是一首利用落花流水這種非常詩意的景象,比喻兩個人相遇時間的長短并不重要,最重要是你懂不懂得去珍惜;《低調》講述做人低調總比高調過得自在;《暴殄天物》是想表達現今世人浪費地球物資的感慨作品;《人車志》內容主要是描述每個人總有些時間想拋下所有東西,一個
- 朝廷命官
由朝廷任命的身居要職、非常受到重視的官員。
- 一發命中
打槍的精準度高。
- 奪命顛茄
分布於歐洲大陸灌木叢林中。整株各部分,尤其漿果,毒性都很強。
- 母命難違
你母親叫你做的事。 你一般不能拒絕。
- 天命所歸
「天命」謳窒天之命,即天意,定數之意。‘所歸」與「眾望所歸」相似。有天意注定的意義。
- 天命之年
指自己五十幾歲的謙詞。
- 同命相憐
命:命運,遭遇。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命運或遭遇而互相同情。
- 玩命哥
6月9日上午,重慶市渝北區從花卉園到黃泥塝的路上,一名黑衣男子在駕駛牌照為渝CR2393的比亞迪黑色轎車時,3次打開車門并將身體半掛在車門上。
- 絕命方
至陰者化為虛空。
- 負命題
由否定一個命題而得到的命題,它是通過把「并非」這類否定詞置於一個命題之前或之后而形成的,其標準形式是「并非P","并不是P」。
- 使命感
即一個人對自我天生屬性的尋找與實現。
- 種命樹
壯族生養習俗。
- 生命本質
在談到判斷生物時,引進了「生命」這個詞,眾所周知有生命的就是生物,沒有生命的就不是生物。
- 宿命情緣
前世的生命。
- 寄命托孤
寄命:以重要事宜相委托。 臨終前,將孤兒及重要事情相托。
- 打短命的
「你這個人活不長」,通常用於人們遇到煩心的人,與其發生了爭執或對方做了令人頭疼的事時,人們宣泄急躁鬧心等情緒時說的一句話。
- 生命形式
如果可以的話,我假定生命的存在決定於一組二元變量:物質與精神。
- 生命科學
以生物學為基礎,多學科、多分支(如分子生物學、細胞遺傳學、生物化學)相互交融,系統、完整地研究生命的科學。
- 福薄命淺
福分淺薄,命運不好,無福消受。
- 我命在我
道家以自正、自化、自生、獨化等等哲學思想。
- 生命統計
以人口生命事件為內容的統計活動。
- 愛財如命
把錢財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形容極端吝嗇。
- 礙難從命
礙:妨礙;從:聽從。由於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吩咐,是委婉拒絕對方要求的話。
- 安分守命
安於本分,謹守命運的安排。
- 安貧知命
命:命運。安於貧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運,不怨天尤人。
- 安身立命
安身:在某處安下身來;立命:精神有所寄托。謳助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著落安身立命之所
- 自命不凡
自命:自認為;凡:平凡。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自以為不平凡、水平很高
- 追魂奪命
奪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極大。
- 自命清高
命:認為。自以自為清高。
- 知命不憂
識天命者無憂慮。
- 知命安身
服從命運,安於自身所處的地位。
-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 真命天子
舊時所謂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 緣慳命蹇
緣:緣分。慳:吝儉,欠缺。蹇:不順利。緣分淺薄,命運不好,
- 應天受命
順應天道,承受天命。 多指帝王登基。
- 一命嗚呼
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后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指死亡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半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清.劉鶚《老殘游記》
- 一命歸西
指死亡。
- 有才無命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一命之榮
指受任一官的榮耀。
- 性命交關
交關:相關。形容關系重大,非常緊要。
- 欣然命筆
命筆:提筆書寫。指高興地提筆寫作。
- 相依為命
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 惜財如命
指把錢財看得極重,生活過分地節儉。
- 文章憎命
憎:厭惡。文章厭惡命運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唯命是從
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 威尊命賤
威:威力。法令尊嚴、生命賤微,指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 法令尊嚴、生命賤微,極言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法重心駭,威尊命賤。——李華《吊古戰場》
- 惟命是從
猶言惟命是聽。指絕對服從。
- 托孤寄命
寄命:以重要事宜相委托。臨終前,將孤兒及重要事情相托。
-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 原指改名換姓逃亡在外的人,無貶義;現在則指不惜拼命大膽為非作歹的人,有貶義
- 聽天委命
聽憑命運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同「聽天任命」。
- 為民請命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舊指為人民作主,出面反映百姓疾苦
- 圖財致命
圖:謀取。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 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
- 天命有歸
天命:上天的意志;歸:歸宿。上天所安排的歸宿。
- 順天應命
順應天意,遵從天命。
- 死於非命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非命:意外的禍患。謂遭受意外的災禍而死
- 數奇命蹇
奇:單數,古人認為單數不吉;蹇:不順利。指命運不好,事多乖違。
- 桃花薄命
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多悲慘。比喻女子容貌美麗但命運不好。
- 死生有命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 收回成命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決定。
- 時乖命蹇
時:時運,時機;乖:不順利;蹇:一足偏廢,引伸為不順利。時運不好,命運不佳。這是唯心主義宿命論的觀點。 指時運不順,命運不好。蹇:不順利。亦作「時乖運蹇」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元. 白仁甫《墻頭馬上》
- 守分安命
守分:安守本分。安守本分,遵於天命。比喻不作非分之想,一切聽其自然。
- 束身受命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舍命不渝
指見危受命,死守善道。
- 生死有命
迷信指人的死活由天命決定,不可抗拒。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常用作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 身亡命殞
身、命:生命;亡、殞:死亡。指人死亡。
- 身微命賤
身:身份;微:低微;賤:卑賤。身份低微,命也不值錢。
- 殺生害命
殺害生命。
- 身家性命
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自身和全家的性命
- 三命而俯
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度也愈加謙虛。
- 百里之命
指諸侯的政令。
- 不復堪命
指無法再活下去。
- 晨提夕命
猶言朝夕教誨。
- 長命百歲
壽命很長,能活到一百歲。常用作祝福長壽之詞。
- 長命富貴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不辱使命
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草菅人命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動統治者隨意謔殺人民。 菅:一種野草。殺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 垂沒之命
垂:快要,接近;沒:終。接近完結的生命。指人至晚年,快要死去。
- 奉命唯謹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謹:小心謹慎。指服從命令,小心謹慎。
- 辭不獲命
指辭謝而未獲允許。
- 大命將泛
大命:國家命運;泛:傾覆,毀滅。形容國家將要滅亡。
- 達人知命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指心胸豁達的人,安於命運。
- 耳提面命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當面教導他,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后來用「耳提面命」形容懇切地教導。
- 典身賣命
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 短壽促命
短命早死。 促使人早點死他一點不明,倒說這樣短壽促命的話來氣我!——葉圣陶《外國旗》
- 俯首受命
俯:低下;首:頭。形容人馴服順從的樣子。
- 福輕命薄
指沒福消受,短命。
- 革命反正
變革天命,使之恢復正常。借指改朝換代。
- 俯首聽命
聽:服從,順從;命:命令。形容人馴順的樣子。 低著頭聽從命令。形容馴服順從
- 敢不承命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茍全性命
茍:茍且,姑且。茍且保全性命。
- 拱手聽命
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聽從對方的命令,毫無反抗。
- 國脈民命
國家的動脈,人民的生命。比喻國家、人民賴以生存發展的的根基。
- 含毫命簡
毫:毛筆的筆尖;命:拿,使用;簡:古時書寫用的竹片,后泛指紙張。口里含著筆尖,書桌上放好紙張。指開始寫作著述。
- 紅顏薄命
紅顏:美女的容顏;薄命:命運不好。舊時指女子容貌美麗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紅顏:少女美麗的容顏。薄命:命運不好。舊謂美貌女子早夭或嫁的丈夫不如意總則我紅顏薄命,真心兒待嫁劉彥明,偶然間卻遇 張瑞卿。——《元曲選.鴛鴦被》
- 禍福有命
舊時迷信認為,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都是命中注定的。
- 決命爭首
拼命爭先而戰。
- 君命無二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絕對的權威性。
- 駿命不易
駿:大;易:改變。舊指天命難以更改。
- 樂為用命
用命:聽從命令。樂於聽從命令,為之效力。
- 臨危受命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臨危效命
效:奉獻。面對危急,獻出自己的生命。
- 了身達命
佛家用語,意思是對一生命運歸宿看得開,無牽掛,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聊以塞命
聊:姑且;塞命:搪塞責任。姑且應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責任。
- 民不堪命
堪:忍受;命:命令。民眾負擔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征召頻繁,人民疲於奔命,痛苦不堪 宋 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左傳》
- 面命耳訓
命:訓誡。提著耳朵當面告訴他。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要求嚴格。
- 命辭遣意
運用文詞表達思想。亦作「命詞遣意」。
- 命舛數奇
舛:不順,不幸;奇:單數,古人認為單數不吉。指命運不好,事多不順利。用以形容人的經歷坎坷,潦倒失意。
- 命若懸絲
比喻生命垂危。
- 命途多舛
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 命中注定
迷信的人認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運預先決定的,人力無法挽回。
- 命儔嘯侶
命、嘯:呼引,呼喚;儔、侶:同伴。招乎意氣相投的人,一道從事某一活動。
- 命與仇謀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命薄相窮
命薄:命運不好,沒有福分;相:長相。生來命運不好,沒有福分,一副窮相。
- 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 謀財害命
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圖謀財物而殺害人命 無異於謀財害命
- 命根子
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 被認為是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也比喻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
- 命薄緣慳
指命運壞,緣分淺。
- 窮達有命
指窮困或通達皆由命定。
- 疲於奔命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於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原指連續受到命令或強制而不得不四處奔走忙碌,后來也指事情太多而忙不過來使敵疲於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后漢書.袁紹傳》
- 其命維新
命:天命;維: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國運昌盛,氣象一新。
- 千里命駕
於千里之外命人駕車。謂遠地來訪。
- 戕身伐命
指傷害身體。
- 窮通皆命
指窮困或通達皆由命定。
- 施命發號
發布號令。
- 屈節辱命
失去了節操,辱沒了使命。
- 犬馬之命
對自己生命的謙稱。
- 人命關天
關天:比喻關系重大。指有關人命的事情關系及重大。 指人命事件關系極為重大 人命關天,怎便將我家人殺害了,不去府里出首,更待何時。——《拍案驚奇》
- 人命危淺
淺:時間短。形容壽命不長,即將死亡。
- 聽命由天
聽:任憑;由:順隨。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 救命稻草
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時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東西。
- 敢不如命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辦呢?。
- 效命疆場
到邊疆拼死報效國家。
- 有命無運
指命雖好,運氣卻不好。
- 福淺命薄
福分淺薄,命運不好,無福消受。
- 性命攸關
攸關:相關。形容關系重大,非常緊要。
- 逾墻避命
越墻而逃,躲避被召之命。指隱士隱居不仕。
- 揮毫命楮
毫:毛筆;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紙,借指紙。指開始寫作。
- 相恃為命
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 相倚為命
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 致命一餐
舍棄生命,報答一餐飯的恩情。 泛謳軸死報恩。
- 應天授命
順應天意,承受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