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造詞
「兕」字的造詞
- 兕觵
即兕觥。
- 兕觥
古代酒器。腹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後亦泛指酒器。
- 兕爵
古代以兕角制的酒杯。
- 兕先
復姓。北魏有兕先氏。見《魏書.列女傳》。
- 兕中
古代行射禮時用來盛計數籌碼的器具。因形似伏兕,故名。
- 兕虎
1.兕與虎。泛指猛獸。 2.孔子在陳絕糧,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見《史記.孔子世家》。後用為道衰不遇之典實。
- 逸兕
奔跑的犀牛。
- 野兕
犀牛的一種,性兇悍。
- 犀兕
1.犀牛和兕。 《左傳·宣公二年》:「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列子·仲尼》:「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晉 左思《吳都賦》:「烏菟之族,犀兕之黨。」清 唐孫華《進呈御覽詩一百韻》:「犀兕齊山積,牛羊遍谷橫。」
- 水兕
一種形狀像牛的水獸。
- 石兕
狀似犀牛的巨石。
- 蒼兕
1.傳說中的水獸名。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 3.借指水軍。
- 匪兕
《詩·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朱熹 集傳:「言征夫非兕非虎,何為使之循曠野,而朝夕不得閒暇也。」兕,獸名。後因以「匪兕」為感嘆徭役的典實。
- 虎兕
虎與犀牛。比喻兇惡殘暴的人。
- 蛟兕
蛟龍與兕牛。
- 青兕
青兕牛。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青色﹐重千斤。
- 虎兕出柙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付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