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造詞


「估」字的造詞


  • 估字在開頭的詞語
  1. 估楫
      謳痔船。
  2. 估摸
      估計:我估摸著他會來。 猜測,推測我估摸著她不來了估摸著時辰差不多了,才把我叫起來。——《新手表》
  3. 估稅
      古代的一種市場稅。
  4. 估舟
      商賈載貨的船。
  5. 估算
      大致推算:估算產量。
  6. 估價
      估計商品的價格:請給這件古董估個價吧。
  7. 估衒
      猶賣弄。
  8. 估計
      根據某些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做大概的推斷:估計他今天會來ㄧ最近幾天估計不會下雨。
  9. 估人
      商人。
  10. 估量
      估計:難以估量的損失。
  11. 估客樂
      樂府西曲歌名。南朝齊武帝始作此歌,後世多有仿作,又名《賈客樂》。內容為描寫商人謀利與享樂的情景。參閱《樂府詩集》卷四八。
  12. 估校
      見「估較」。
  13. 估較
      1.亦作「估校」。 2.謂官府評定物價。 3.評議;評價。
  14. 估市
      商場;市集。
  15. 估販
      經商,販賣。
  16. 估產
      憑生產經驗,預先估計農作物等的產量。
  17. 估逼
      催逼;強迫。
  18. 估倒
      搞;弄;收拾。
  19. 估船
      商船。
  20. 估度
      估計,估量。
  21. 估搗
      計議;撥弄。
  22. 估猜
      猜測。
  23. 估堆兒
      估計成堆商品的數量或價格。 估計成堆商品的數量或價格
  24. 估價之友
      通過騙人的方式的到對方的 財產,比喻大家一定要正直,否則總有一天,你會為你的不義付出代價。
  25. 估價投保
      指不按照帳面價值確定保險金額。
  26. 估測
      估計,預測:~房地產業走勢。
  27. 估讀
      估讀是由於被測量數值介於測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之間某位置而進行估讀的。如游標卡尺/秒表/打點計時器等不存在這種情況,故不需要估讀;而長度測量,電流/電壓/電阻的測量、質量的測量等均存在上述問題,所以需要估讀。
  28. 估産
      估定農作物單位面積的產量。如:小麥估產是每畝一百五十斤。
  29. 估衣行
      出售舊衣或做工粗糙的店鋪。
  • 估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酌估
      估計。
  2. 贓估
      贓物的價值。
  3. 游估
      行商。
  4. 預估
      預先估算。 預先估算
  5. 鹽估
      鹽價。
  6. 物估
      物價。
  7. 推估
      推測,估計。如:據推估,加拿大工業區每年向美國吹送近五十萬噸硫化物。
  8. 臺估
      抬高估價。
  9. 抬估
      抬高估價。
  10. 輸估
      東晉﹑南朝時對買賣行為所征的稅。類似後代的契稅和營業稅。
  11. 書估
      同「書賈」。清 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顧近來此書亦尠,書估索值頗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螢窗異草》三編十二卷(似 乾隆 中作,別有四編四卷,乃書估偽造)。」
  12. 市估
      1.即估稅。東晉﹑南朝稅名。對入市交易的商品按其值抽稅百分之四。 2.市價。 3.商賈。
  13. 商估
      1.商賈,商人。 2.謳痔業。
  14. 三估
      指區分書體價值的三種等級。
  15. 散估
      晉及南朝各代雜稅名。
  16. 本估
      原價。
  17. 駁估
      對估價持不同意見而互相辯駁。
  18. 抄估
      舊時主人侵吞奴仆財產的一種手段。
  19. 大估
      大賈﹐大商人。
  20. 封估
      查抄拍賣。
  21. 官估
      謂官定價格。
  22. 海估
      海賈,海上商人。
  23. 豪估
      大商人。
  24. 加估
      加價。
  25. 較估
      比較估計。
  26. 絹估
      宋代賦稅的一種。
  27. 料估
      估計;揣測。
  28. 平估
      1.公平的價格。 2.抑價。
  29. 評估
      評價和估量。
  30. 凡估
      比喻人世間的眾生。
  31. 不可低估
      不能小看。
  32. 碑估
      以售賣碑帖為業的商人。
  33. 毛估
      粗略地估計:~一下,這片早稻畝產不會低於八百斤。
  34. 擡估
      抬高估價。 《舊唐書·憲宗紀上》:「元和 五年都收賣鹽價錢六百九十八萬五千五百貫。校量未改法已前四倍擡估,虛錢一千七百四十六萬三千七百貫。」《新五代史·周臣傳·王章》:「百官俸廩,皆取供軍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價,估定又增,謂之‘擡估’。」
  35. 測估
      測算估計:~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36. 粗估
      粗略地估計;毛估:這幅畫~價值上千元。
  37. 政策評估
      評估主體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通過相關的評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過程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對政策產出和政策影響進行檢測和評價,以判斷政策結果實現政策目標的程度的活動。
  • 估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公估局
      清中葉以後各地鑒定寶銀的機構。銀爐所制寶銀﹐須經公估局鑒定﹐於寶銀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當地流通。外地流入寶銀﹐仍須改鑄重估。北京設有官辦公估局﹐上海﹑漢口﹑天津等地的都是私人開設﹐收入全靠批費。1933年廢兩改元後停業。
  2. 難以估量
      很難估計,很難猜測,形容數目眾多。
  3. 粗估法
      一種近似的探礦權價值評估方法。
  4. 無偏估計
      無偏估計是用樣本統計量來估計總體參數時的一種無偏推斷。估計量的數學期望等於被估計參數的真實值,則稱此此估計量為被估計參數的無偏估計,即具有無偏性,是一種用於評價估計量優良性的準則。無偏估計的意義是:在多次重復下,它們的平均數接近所估計的參數真值。無偏估計常被應用於測驗分數統計中。
  • 包含估字的成語
  1. 不可估量
      估量:估計。不可以估計。形容數量大或程度重。難以估計
  2. 彈筋估兩
      形容掂量輕重。

「估」字的造詞

  • 估字在開頭的詞語
  1. 估衣
      市場出售的舊衣服或原料較次﹑加工較粗的新衣服:為穿新買估衣回。
  • 估字在結尾的詞語
    • 估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估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