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造詞


「眾」字的造詞


  • 眾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眾狙
      群猿。
  2. 眾多
      多;許多。 為數很多人口眾多士卒眾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3. 眾庶
      眾民;百姓。
  4. 眾甫
      1.萬物的開始。 2.同「眾父」。
  5. 眾務
      各方面的事情。
  6. 眾力
      1.眾人之力。 2.特指兵力。
  7. 眾院
      眾議院的省稱。
  8. 眾劇
      繁重。
  9. 眾女
      1.比喻群小﹑讒人。 2.古代傳說中的多女之國。 3.特指各方所薦的皇后候選人。
  10. 眾說
      各種學說或議論。 多種多樣的說法眾說紛紜
  11. 眾雨
      指連降三日以上的雨。
  12. 眾虎攢羊
      表演戰斗場面時所擺的一種陣勢。即一人衣羊裘﹐眾披虎皮﹐各持器械圍殺。
  13. 眾生相
      1.佛教語。謂人我四相之一。 2.指世間各種人的表現和面貌。
  14. 眾募
      各種招募。
  15. 眾適
      適宜於眾人的行為。
  16. 眾匹
      諸對手。
  17. 眾陽
      謂宇宙間各種使萬物萌動生長的陽氣。
  18. 眾色
      各種色彩。
  19. 眾性
      佛教語。猶眾生。
  20. 眾非
      許多壞人壞事。
  21. 眾善
      謂各種善舉。
  22. 眾名
      萬物之名。
  23. 眾隸
      1.百官。 2.指下級官吏。
  24. 眾輔
      一般的大臣。
  25. 眾祥
      各種吉利的征象或預兆。
  26. 眾明
      諸多賢明之人。
  27. 眾慮
      1.各方面的考慮。 2.各種雜念。
  28. 眾信
      共為忠信。
  29. 眾止
      一切求靜止者。即所有向水中照影的人。
  30. 眾廣
      猶眾多。
  31. 眾星
      群星。
  32. 眾匿
      各種罪惡。匿﹐「慝」的古字。
  33. 眾殖
      繁殖。
  34. 眾位
      1.百官。 2.猶諸位﹐各位。
  35. 眾鑠
      見「眾口鑠金」。
  36. 眾利
      1.指眾多的利益。 2.漢代封國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封國有「眾利」。
  37. 眾美
      1.眾多美好的德行。 2.各種優點與好處。
  38. 眾萬
      指萬物。
  39. 眾支
      眾多的支系。多指皇族分封的諸藩國。
  40. 眾彘
      比喻眾讒人。
  41. 眾數
      統計分布中頻率最大的變量的值;最頻繁出現的值;最普通的值。統計分布中頻率最大的變量的值;最頻繁出現的值;最普通的值
  42. 眾說郛
      多種議論匯集之處。
  43. 眾心
      眾人之心;民心。
  44. 眾有
      萬物。
  45. 眾能
      各種有才能的人。
  46. 眾座
      指所有在座的人。
  47. 眾揖
      謂對同等爵位之多人總行一揖。
  48. 眾望
      大家的希望:眾望所歸|不孚眾望。 眾人的希望深孚眾望
  49. 眾念
      萬念;各種思慮感觸。
  50. 眾戚
      亦作「眾慼」。謂諸貴戚近臣。《書.盤庚上》:「盤庚 遷於 殷 ,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慼,出矢言。」 孫星衍 注:「慼,一作戚。」又疏:「言呼眾臣聽其陳言。」《說文.頁部》:「籲,呼也……《商書》曰:‘率籲眾戚。’」 段玉裁 注:「見《盤庚上》。戚,今本作慼,俗字也。」一說,眾憂之人。見《書.盤庚上》 孔 傳。
  51. 眾史
      指眾畫師。
  52. 眾香
      1.多種香氣。亦指各種名香。 2.眾香國的省稱。
  53. 眾學
      1.各個流派的學說。 2.指村塾。
  54. 眾口嘵嘵
      見「眾口囂囂」。
  55. 眾眾
      猶人人。
  56. 眾芳
      1.草木的香氣。 2.百花。 3.比喻各種賢能的人。 4.比喻一般的人。
  57. 眾靈
      諸神。
  58. 眾視
      1.眾人的眼力。 2.眾人的觀瞻。
  59. 眾少
      多少;眾寡。
  60. 眾小
      1.眾多小國。 2.一群小人。 3.百姓。
  61. 眾論
      眾人的議論。
  62. 眾俯
      見「眾眺」。
  63. 眾內
      指五臟六腑。
  64. 眾曲
      諸邪惡之人。
  65. 眾豕
      見「眾彘」。
  66. 眾志
      眾人的意愿。
  67. 眾禽
      諸鳥;普通的鳥。
  68. 眾下
      1.對眾人謙下。 2.下級;在下位的人。 3.眾人。
  69. 眾盛
      謂人物眾多﹐氣勢盛大。
  70. 眾智
      眾多有才智的人。
  71. 眾英
      眾多的英才。
  72. 眾思
      多數人的意思。
  73. 眾物
      萬物;諸物。
  74. 眾憤
      猶公憤。
  75. 眾理
      萬事萬物之理。
  76. 眾工
      1.許多樂工。 2.許多能工巧匠。 3.泛指許多工匠。
  77. 眾萌
      1.各種草木的芽。亦指各種草木。 2.猶眾民。萌﹐通「氓」。
  78. 眾鞅
      各種車輛。
  79. 眾諸
      1.許多;各種。 2.指許多事情或事端。
  80. 眾風
      民間風謠;眾人的議論。
  81. 眾奴
      供眾人役使的奴仆。與專用奴仆相對。
  82. 眾家
      指各家之言。
  83. 眾正
      1.謂為眾人表率。 2.引申為群吏。 3.眾多合於正道之事。
  84. 眾流
      1.眾多的水流。 2.指學術上的各個流派。
  85. 眾兆
      眾人;一般人。
  86. 眾偽
      種種假象。
  87. 眾藝
      1.特指其他樂器演奏的音樂。 2.各種技藝﹐藝術。
  88. 眾相
      1.古代為卿大夫贊禮的人。 2.佛教語。謂諸種形相。
  89. 眾父
      百姓之長。指國君。
  90. 眾俗
      指一般人。
  91. 眾口籍籍
      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籍籍﹐紛亂貌。
  92. 眾巧
      1.眾多的巧匠。 2.指眾人的智慧。
  93. 眾書
      指各種經書。
  94. 眾駴朋疑
      眾人驚恐疑慮。
  95. 眾圣
      諸圣人。
  96. 眾同分
      1.佛教語。謂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之因。 2.謂眾人皆能辨別。
  97. 眾和
      猶人和。
  98. 眾僚
      百官;群臣。
  99. 眾議
      眾人的議論。
  100. 眾士
      1.古代泛指諸侯臣僚﹐各級官吏。 2.指貴臣以外諸臣。 3.泛指讀書人。
  101. 眾合
      眾合地獄的簡稱。佛教謂八大地獄之一。
  102. 眾夫
      眾人;一般人。
  103. 眾宜
      謂眾人之所宜。
  104. 眾父父
      指天子。
  105. 眾香國
      1.佛國名。 2.喻百花盛開的境界。
  106. 眾惡
      指各種罪惡。
  107. 眾怒
      眾人的憤怒。 眾人的憤怒眾怒難犯
  108. 眾技
      眾人的技藝才能;各種技藝。
  109. 眾勝
      許多美景。
  110. 眾臣
      貴臣身份以外之臣。即眾士。
  111. 眾本
      各種版本。
  112. 眾地
      眾人公有的土地。
  113. 眾辟
      各種邪惡。
  114. 眾垤
      一群小土堆。比喻平凡的事物。
  115. 眾材
      1.各種材木。 2.各種人才。
  116. 眾毒
      各種有害的人或事物。
  117. 眾斗
      聚眾毆斗。
  118. 眾楚咻
      見「眾楚群咻」。
  119. 眾覿
      眾人眼前。
  120. 眾草
      雜草;野草。
  121. 眾謗
      眾人的毀謗。
  122. 眾雛
      1.亦作「眾鶵」。 2.眾多幼小的鳥。 3.借指諸稚子。
  123. 眾尺
      指各類馬的尺寸。
  124. 眾則難催
      吐谷渾的首領阿豺有二十個兒子。一天,阿豺對他們說:「你們每人拿一支箭來。」他把拿來的箭一一折斷,扔在地下,隔了一會兒,阿豺又對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說:「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斷。
  125. 眾大伙兒
      大家,大伙。
  126. 眾卿
      泛指朝臣。
  127. 眾劫回歸
      眾劫回歸指的是我們經歷過的事情,它們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無休無止的重演下去。
  128. 眾幫
      用戶來提供網站內容,使內容更完善,更多人受益。典型代表: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維基百科。
  129. 眾讙
      眾人的議論或喧嘩。
  130. 眾著
      亦作「眾箸」。眾所周知。
  131. 眾惢
      普遍,大家都知道的。
  132. 眾和數
      一個自然數的各位數字之和。
  133. 眾生濁
      所生諸法不凈。
  134. 眾百町
      愛知縣西部,海部郡的町。
  135. 眾佛堂
      眾佛堂位於九龍油麻地文昌街,眾佛堂就是集佛家和道家各種神佛於一起的廟堂。
  136. 眾人所望
      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 眾人的信任、希望歸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賴,希望他擔任某項工作或完成事情。
  137. 眾生色相
      人們的各種行為,以及由此顯露的人性。
  138. 眾術合修
      道教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
  139. 眾口皆碑
      比喻群眾口頭上的稱頌。
  140. 眾物騰怨
      眾物品亂象紛雜,好像對使用它的主人騰升著怨氣。 (臧老對聞先生桌上物品多而亂的一種詩意的描寫)。
  141. 眾喙同音
      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142. 眾生百態
      是形容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的各種姿態和行為,一般為佛教用語。
  143. 眾籌融資
      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
  144. 眾生世間
      指從佛界乃至地獄之十界有情。
  145. 眾芳蕪穢
      原本是君子的現在也被污染變成了小人了。
  • 眾字在結尾的詞語
  1. 阿眾
      迎合多數人。
  2. 安眾
      1.扇名。 2.安民。
  3. 種眾
      同一種族的群眾。
  4. 整眾
      猶整旅。
  5. 賊眾
      眾賊人,賊徒們。
  6. 愚眾
      愚昧的眾人。
  7. 余眾
      猶殘部。
  8. 擁眾
      聚眾;擁有眾多兵員。
  9. 營眾
      1.惑眾。營,通「?」。 2.指營內官兵。
  10. 億眾
      億萬眾庶。
  11. 義眾
      南北朝時州郡鄉里自募之兵。
  12. 一眾
      1.謂使眾人一致。 2.一種;一樣。 3.眾人;全體。
  13. 養眾
      教養徒眾。
  14. 信眾
      信仰某種宗教的人。
  15. 五眾
      1.指司陡﹑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屬吏。 2.佛教語。出家的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3.佛教語。「五藴」的舊譯。
  16. 萬眾
      眾人;千萬人。 廣大人民;大眾萬眾一心
  17. 猥眾
      眾多。
  18. 途眾
      謂奴隸主鎮壓奴隸的暴動。
  19. 四部眾
      佛教語。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20. 俗眾
      群眾,普通人。
  21. 受眾
      新聞媒體的傳播對象和各種文化、藝術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讀者、聽眾和觀眾等:電視受眾|就文化產品而言,關鍵是心中要有受眾。
  22. 數眾
      數名和尚。佛教稱其教眾徒人數為眾,有僧若幹即謂若幹眾,或謂數眾。
  23. 士眾
      眾士兵。指部隊的普通戰斗成員。
  24. 恃眾
      依仗人多勢眾。
  25. 誓眾
      誓師﹐告戒眾人。
  26. 示眾
      1.顯示於眾人之前。 2.當眾懲罰有罪者以示儆戒。 3.告知大眾。 展示在眾人面前;特指當眾懲治犯人斬首示眾
  27. 師眾
      猶師旅。指軍隊。
  28. 失眾
      謂失去民心;失去眾心。
  29. 省箠
      謂省察眾意,考慮周密。
  30. 四眾
      見「四部眾」。
  31. 山眾
      僧徒。
  32. 社眾
      里社眾人。
  33. 白黑眾
      佛教語。謂世俗之人與僧徒。
  34. 百眾
      百族;萬姓。
  35. 兵眾
      眾兵;軍隊。
  36. 朝眾
      朝廷的眾臣。
  37. 邊眾
      猶邊民。
  38. 禪眾
      僧眾。
  39. 儕眾
      指同輩的人。
  40. 稠眾
      眾多。
  41. 從眾
      個人因受群體的壓力,改變初衷而采取與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和行為。與盲從不同,從眾者不一定認為別人的意見或行為正確。它的產生有對事物本身認識模糊,群體人數多、內聚力強,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與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智力低、情緒不穩定、缺乏自信、害怕權威等個性方面的原因。
  42. 當眾
      對著大家;在眾人面前。 當著眾人面當眾宣讀的判決
  43. 動眾
      1.勞動眾人。 2.驚動眾人。
  44. 讀眾
      讀者。
  45. 發眾
      征發眾人。
  46. 梵眾
      僧徒。
  47. 法眾
      佛教信眾。
  48. 附眾
      使眾人歸附。
  49. 負眾
      憑恃人多勢眾。
  50. 服眾
      使眾人心服。
  51. 公眾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大眾:公眾領袖ㄧ公眾利益。
  52. 貫眾
      1.亦作「貫渠」。亦作「貫節」。 2.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葉叢生。羽狀復葉,小葉鐮刀形。孢子囊群圓形,排列在葉子的背面。以根狀莖及葉柄殘基部入藥,性寒,味苦,有小毒。功能清熱﹑解毒﹑止血﹑殺蟲。可作止血劑和驅蟲劑。
  53. 觀眾
      看表演或比賽的人:電視觀眾丨演出結束,觀眾起立鼓掌。
  54. 韓眾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55. 海眾
      僧眾。
  56. 和眾
      1.佛教語。僧眾。 2.使百姓和順。
  57. 合眾
      1.聚合眾人。 2.拒眾,抵御強敵。 3.猶示眾。 4.指合眾國。具有相對獨立的幾個邦或州聯合組成一中央政府的國家。
  58. 家眾
      古代貴族的臣仆人等。
  59. 會眾
      ①到會的人;參加開會的人。②舊時指參加某些會道門等組織的人。
  60. 積眾
      謂不遺細小﹐積少成多。
  61. 介眾
      大眾。
  62. 鳩眾
      糾集很多人。
  63. 糾眾
      聚眾,糾集多人或其他勢力。如:糾眾搗亂。
  64. 聚眾
      糾集一伙人:聚眾鬧事。 聚集群眾;把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聚眾鬧事
  65. 軍眾
      士卒。
  66. 絶眾
      1.超群出眾。
  67. 斂眾
      聚集眾人。
  68. 枯木眾
      喻指一心參禪的僧眾。
  69. 夸眾
      夸示於眾人。
  70. 黎眾
      黎族群眾。
  71. 離眾
      1.離開眾人。 2.與眾不同。
  72. 率眾
      1.率領眾人。 2.為眾人表率。
  73. 邁眾
      超過眾人。
  74. 民眾
      人民大眾:得民眾者得天下|喚起民眾千百萬。
  75. 七眾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
  76. 親眾
      愛護民眾。
  77. 清眾
      僧徒。
  78. 容民畜眾
      容納畜養民眾。
  79. 驅眾
      謂使民眾聽從意旨。
  80. 全眾
      保全眾庶。
  81. 人民群眾
      泛指民眾。
  82. 中峰示眾
      中峰示眾天目中峰和尚示眾云:「汝若無大力量,不若半間草屋棲身,鶉衣丐食,亦免犯人苗稼。 」至論也。
  83. 娛樂大眾
      就是讓大家開心的意思,這里的娛樂是動詞,不是名詞。
  84. 一不壓眾
      少數敵不過多數。
  85. 貌不出眾
      相貌平平,長相一般的意思。
  86. 為在從眾
      指個人的行為從屬於群眾,而不自卑自棄。
  87. 社會公眾
      參與社會活動的民眾群體。
  88. 公諸於眾
      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89. 人從眾
      指人盲目,沒有主見,等同於從眾心理。
  90. 傳眾
      傳遞給眾人。比喻與其他人分享。
  91. 涉眾
      與業務系統相關的一切人和事。
  92. 聯系群眾
      暫無解釋。
  93. 博愛領眾
      廣泛的愛身邊的一切,就能領受到眾人的回饋,教人要善待身邊的一切就一定會有回報。
  94. 五十二眾
      指涅盤會上五十二類之眾生。
  95. 和南圣眾
      就是向佛菩薩眾及諸賢圣僧行五體投地禮的意思。
  96. 看瓜群眾
      原始含義是帶有關心態度的為他人看護瓜的群眾;引申含義指關心某事的人群。
  97. 德高望眾
      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 眾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庸眾人
      常人。
  2. 大眾語
      1.1934年上海展開語文如何接近民眾的討論﹐認為「五四」以來的白話文已與大眾有隔閡﹐提出了「大眾語」的口號﹐也就是說﹐要建設一種說得出﹑聽得懂﹑寫得來﹑看得下的適合大眾需要的語文。大眾語論戰給當時廢止白話﹑恢復文言﹑提倡尊孔讀經的逆流以很大打擊﹐對新文學和拉丁化新文字運動起了推進作用。
  3. 大眾哲學
      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讀書生活》連載,1936年出版單行本。用生動通俗的語言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讀物,在當時影響很大。后收入《艾思奇文集》。
  4. 大眾傳播
      指傳播者通過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媒介,利用語言、文字、圖像等視聽符號,向廣大公眾提供消息、知識、見解、廣告等內容的信息溝通過程。
  5. 大眾語文
      見「大眾語」。
  6. 梵眾天
      佛教語。色界初禪天之一。
  7. 觀眾席
      1.公用建筑(如劇院)中指定供觀眾用的部分;旁聽席。指旁觀者和旁聽者集合的地方。2.建筑中劃作觀眾坐位的部分。
  8. 群眾觀點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之一。具體表現為承認人民群眾,首先是勞動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無產階級政黨和每個革命者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必須置身於群眾之中,和群眾打成一片,隨時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關心人民的痛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9. 群眾組織
      代表群眾利益,有廣大群眾參加的非政權性質的社會團體。包括工會﹑婦女聯合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等等。 非國家政權性質的群眾團體
  10. 群眾路線
      無產階級政黨正確處理自己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的根本態度和領導方法。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11. 群眾運動
      由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規模和聲勢巨大的活動。多數是政治性的,如五四運動、土地改革運動;也有其他方面的,如愛國衛生運動、增產節約運動。中國現階段,不再搞政治性的群眾運動。
  12. 群眾影響
      指人們的言論或行為在群眾中所造成的影響。
  13. 群眾關系
      指個人和周圍的人們相處的情況。
  14. 不孚眾望
      不為眾人所信服。孚,使信任、信服。
  15. 大眾文學
    1. 七眾溺水
        佛學術語,名數,第一人入水則溺。
    2. 萬眾矚目
        解 釋:大家十分關注,目不轉睛地注視。
    3. 萬眾歡騰
        許多人非常開心。
    4. 公眾人物
        知名度較高、受到社會公眾關注的人物,如政治、經濟界重要人士、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等。
    5. 公眾演說
        所謂公眾演說,顧名思義,就是在公眾的場合面對公眾發表言論的一種演說形式。簡單的說,就是當眾講話。演說的其他相關詞例如演講、講演等等和演說都是一樣的意思。
    6. 兼具眾美
        (一種事物)同時具備了多種事物的優點,或一種事物同時融匯、綜合了多種事物的優美之處。
    7. 從眾效應
        也稱樂隊花車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8. 大眾化
        變得跟廣大群眾一致;適合廣大群眾需要:語言~。藝術形式~。
    9. 大眾臉
        很一般的臉,只具有普遍特點的臉。
    10. 莫眾而迷
        做事不與眾人商量,就會迷惑。
    11. 群眾演員
        群眾演員或稱 臨時演員,香港俗稱:茄哩啡、臨記或路人甲,是指飾演閑角如販夫走卒、餐廳內食客和路人等的演員。由於他們的性質與傳統戲曲中的跑龍套類似,所以有時也會稱為跑龍套。
    12. 小箠文化
        相對於大眾文化而言的,它是以個人為基礎,并局限於鄰人、同道或者朋友等小圈子里而形成的明顯差別於大眾文化的一種文化形式。
    13. 顛倒眾生
        沒有正確智能故無法正確判斷事物的眾生,在這句話中是指很漂亮的意思。
    14. 博彩眾長
        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15. 徇眾要求
        指順從大家的要求。
    16. 植眾德本
        積種種之功德也。
    17. 俾眾周知
        意為讓大家都知道、了解。
    18. 廣采眾長
        廣:廣泛;采:長:長處,優勢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 包含眾字的成語
    1. 愛鶴失眾
        比喻因小失大。
    2. 眾目睽睽
        睽睽:張目注視的樣子。許多人爭著眼睛看著。指在廣大群眾注視之下。 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寬敞而毫無遮攔的辦公桌前,每個人都在眾目睽睽下不停地工作著
    3. 眾醉獨醒
        比喻眾人沉迷糊涂,獨自保持清醒。
    4. 眾星拱辰
        拱:環繞,拱衛;辰: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后也比喻四方歸向一處。
    5. 眾難群移
        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6. 眾望所歸
        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人一致希望歸向於某人,多指某人受到大家信任,希望其主持某項工作
    7. 眾星拱月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8.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墻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萬眾一心,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大家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9. 眾目昭彰
        昭彰:明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舉一動有目共睹
    10. 眾口鑠金
        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一詞,足能熔化金屬。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11. 眾口一詞
        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形容大家說的話完全相同
    12. 眾口嗷嗷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13. 眾口如一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14. 眾口交詈
        眾人一致責罵。
    15. 眾口交贊
        眾人交相贊美。
    16. 眾好眾惡
        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17. 眾喣漂山
        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山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18. 眾寡懸殊
        眾:多;寡:少;懸:表示極端的程度。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雙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19. 眾犬吠聲
        比喻隨聲附和。
    20. 眾口交攻
        許多人一齊譴責。
    21. 眾目具瞻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22. 眾叛親離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大家都反對,連親人也背離了。形容處境非常孤立
    23. 眾毛攢裘
        攢:聚;裘:皮衣。聚集許多小塊皮毛,能夠縫成一件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24. 眾議成林
        指眾人的議論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亂真。
    25. 眾擎易舉
        擎:往上托。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許多人一齊用力,就容易把東西托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做一件事,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
    26. 眾毛飛骨
        指眾多輕物能掀起重物。
    27. 眾目俱瞻
        具瞻:為眾人所瞻仰。許多人都景仰。
    28. 眾口難調
        調:協調。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難做出一種飯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調:協調。原指飯菜難合眾人的口味。比喻很難將眾人意見協調一致。也比喻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29. 眾喣山動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30. 眾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 不需要舉出例證,人人都知道
    31. 眾所瞻望
        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景仰。
    32. 眾啄同音
        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33. 眾虎同心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34. 眾流歸海
        大小河流同歸於海。比喻眾多分散的事物匯集於一處。
    35. 眾怒難犯
        犯:觸犯、冒犯。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表示不可以做群眾不滿意的事情。
    36. 眾口熏天
        指群言可以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37. 眾說紛紜
        紛紜:多而雜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說法
    38. 眾毀所歸
        眾人的毀謗集中之處。形容被大家所不齒。
    39. 眾人國士
        眾人:普通人;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國中杰出的人才。
    40. 眾所矚目
        為眾人所注目。
    41. 眾矢之的
        矢:箭;的:箭靶的中心。眾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擊的對象。 比喻為大家所共同攻擊的對象
    42. 眾楚群咻
        指眾多的楚國人共同來喧擾。后指眾多外來的幹擾。
    43. 眾多非一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44. 蕓蕓眾生
        蕓蕓:形容眾多;眾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后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也用來指眾多的平常人
    45. 造言惑眾
        制造謠言,迷惑群眾。
    46. 造謠惑眾
        制造謠言,迷惑群眾。
    47. 與眾不同
        跟大家不一樣。 跟眾人不一樣
    48. 移國動眾
        動搖國基及民心。
    49. 以眾暴寡
        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50. 一不扭眾
        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51. 一切眾生
        佛教指人類和一切生物。
    52. 一傅眾咻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幹擾。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53. 妖言惑眾
        妖言:迷惑人的邪說。用荒謬的鬼話迷惑人。 妖言:荒誕不經之言。用騙人的鬼話迷惑眾人
    54. 興師動眾
        興:發動;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興:發動。原指發兵出征。后泛指發動許多人 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吳子.勵士》
    55. 梟首示眾
        舊時酷刑,把人頭砍下來并高掛起來,使眾人都看到。
    56. 萬眾一心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大家抱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合作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
    57. 烏合之眾
        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烏鴉聚合,受驚易散。比喻勉強拼湊組合在一起的松散群體,心不齊,無素養
    58. 生眾食寡
        眾: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59. 深孚眾望
        在群眾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60. 百鬼眾魅
        各種妖魔鬼怪。
    61. 不負眾望
        負:辜負;眾:眾人;望:期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62. 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63. 博采眾長
        博采:廣泛搜集采納。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64. 才華超眾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才能遠遠超出一般人。
    65. 超群出眾
        指超出眾人。
    66. 懲一儆眾
        懲:懲罰;儆:警告。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
    67. 逞己失眾
        逞:放任。指由著性子胡來會失去眾人的支持。
    68. 稠人廣眾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場合。 會集的人極廣,非常之多諸士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教,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69. 大庭廣眾
        大庭:寬大的場地;廣眾:為數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 本來指在朝廷之上,面對群臣的公開場所,后指人數眾多的公開場合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喧揚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70. 聰明出眾
        聰明:智力發達,天資高;出從:超眾。指智力超過一般的人。
    71. 地廣民眾
        土地廣闊,百姓眾多。
    72. 地廣人眾
        指土地廣闊,人民眾多。
    73. 敵眾我寡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74. 耳目眾多
        耳目:指為別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圍注意的人很多。也指為刺探情報的人很多。
    75. 蠹眾木折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76. 罰不責眾
        罰:懲罰;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片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幹,也就不好采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77. 公之於眾
        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內容;於:向;眾:大眾。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傳播消息或推銷材料,尤指通過報刊或其他群眾宣傳工具公開發布最近報刊把她的工作連續公之於眾…已經在職業上傷害了她
    78. 寡不敵眾
        寡:少;敵:抵擋;眾:多。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 較少的敵不過眾多的,形容力量懸殊,無法對抗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收住船只。——《三國演義》他雖然身懷精湛拳技,終因寡不敵眾,被一頓毒打昏倒在地上。
    79. 廣土眾民
        土地廣闊,人民眾多。 土地廣大,人民眾多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樂不存焉。——《孟子.盡心上》
    80. 廣謀從眾
        集思廣益,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81. 嘩眾取寵
        以浮夸的言論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故意賣弄新奇的言論,以取悅大眾我厭惡嘩眾取寵的政客手腕
    82. 截斷眾流
        比喻識見玄遠,超情越識。
    83. 糾合之眾
        指糾集起來的百姓。
    84. 聚眾滋事
        聚集一幫人到處惹事,制造糾紛。
    85. 誑時惑眾
        指欺騙迷惑世人。
    86. 力排眾議
        力:竭力;排:排隊;議:議論、意見。竭力排除各種意議論,使自己的意見占上風。 竭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三國演義》
    87. 欺世惑眾
        欺騙世人,迷惑大眾。指壞人以欺騙手段博得信任。 欺騙世人,迷惑大眾。指壞人以欺騙手段博得信任他們以動聽的言詞欺世惑眾
    88. 起兵動眾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89. 普渡眾生
        眾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人。佛教語。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90. 起師動眾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91. 遷怒於眾
        遷怒:受甲的氣向乙發泄。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92. 區區之眾
        區區:形容少。很少的幾個人。
    93. 三人為眾
        數目達到三人即可稱為眾人,已不算少數。
    94. 人多勢眾
        聲勢力量大。 人數多,勢力大話說金榮因人多勢眾,又兼 賈瑞勒令賠了不是,給 秦鐘磕了頭, 寶玉方才不吵鬧了。——《紅樓夢》
    95. 人才出眾
        人品才能超出眾人。
    96. 雜采眾說
        雜:多種多樣地;采:采碑,采納。廣泛地采納眾家學說、說法。
    97. 傷財勞眾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98. 眾建賢才
        建:建樹。多多地選用優秀人才。
    99. 眾少不敵
        眾:多;敵:抵擋。少數敵不過多數。
    100. 眾寡難敵
        眾:多;寡:少;敵:抵擋。少數敵不過多數。形容彼此力量懸殊,難以匹敵。
    101. 眾寡莫敵
        眾:多;寡:少;敵:抵擋。少數敵不過多數。
    102. 眾口捧月
        大家共同捧舉月亮。比喻共同擁戴一個人。
    103. 眾望有歸
        眾望:眾人的希望。深得眾人擁護、愛戴,為人心所歸依。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
    104. 眾望所積
        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105. 眾望所屬
        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106. 眾望所依
        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107. 眾散親離
        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108. 眾惡必察
        惡:厭惡;察:考察。大家都不喜歡的,未必就壞,一定要調查后才可下結論。
    109. 眾口交薦
        許多人一致推薦。
    110. 眾功皆興
        眾:多。許許多多行業都興盛起來。
    111. 眾人重利
        眾人:普通人。普通人看重利益。
    112. 眾人昭昭
        昭昭:明顯。眾人對某事非常清楚。
    113. 眾人摸象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114. 眾人役役
        役役:勞作不息。普通人都辛勤勞動不息。
    115. 眾人察察
        察察:清楚明辨。眾人都很明白。
    116. 以寡敵眾
        寡:少;敵:抵擋;眾:多。以少量的人抵擋眾多的人。
    117. 興役動眾
        役:勞役。指運用大批人力。
    118. 興戎動眾
        興:發動;戎:軍隊;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119. 一齊眾咻
        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幹擾。比喻學習的環境不好,幹擾很大。
    120. 萬眾葉心
        葉:和洽,相合。千萬人一條心。
    121. 三人成眾
        數目達到三人即可稱為眾人,已不算少數。
    122. 一唱眾和
        和:呼應,附和。一人念頭唱,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123. 厭塞眾議
        厭塞:壓制、抑制。壓制各種意見。
    124. 出眾超群
        超群:超出眾人之上。勝過眾人。
    125. 一不拗眾
        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126. 食指眾多
        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127. 物眾地大
        物:物產,資源。物產豐富,土地廣大。
    128. 廣眾大庭
        廣:多;眾:許多人;大庭:寬大的場所。指聚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
    129. 行軍動眾
        行:發動;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130. 眾口之辯
        比喻各學派間的辯論。
    131. 眾心歸附
        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
    132. 眾心不安
        指民心不安。
    133. 眾口爍金
        形容人說的話都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