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造詞


「伐」字的造詞


  • 伐字在開頭的詞語
  1. 伐柯人
      指媒人。
  2. 伐烏林
      吳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3. 伐智
      夸耀自己的才智。
  4. 伐取
      1.攻占。 2.砍伐取得。
  5. 伐矜
      高傲自夸。
  6. 伐性
      危害身心。
  7. 伐棠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輔佐周武王,德政行於南國,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樹。后遂以「伐棠」謂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業,以至國滅身亡。
  8. 伐閱
      1.功績和資歷。 2.指記功簿冊。
  9. 伐德
      1.損害德行。 2.自夸其德。
  10. 伐荻人
      指南朝宋武帝劉裕。亦泛指能安邦定國之英主。
  11. 伐交
      謂破壞敵方與其他方面的聯合。
  12. 伐兵
      謂通過兩軍對戰而取勝。
  13. 伐樹
      指春秋時宋司馬桓魋拔樹欲害孔子之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案「拔樹」后皆作「伐樹」。
  14. 伐殺
      殺戮。
  15. 伐柯
      《詩.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匪:通「非」,沒有。后以「伐柯」指作媒。
  16. 伐善
      〈書〉夸耀自己的長處。
  17. 伐枳
      《后漢書.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為而化。視事二年,輿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賊,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為頌揚官吏善政的典故。
  18. 伐命
      戕害性命。
  19. 伐謀
      破壞敵方施展的謀略。一說以謀略戰勝敵人。
  20. 伐木
      采伐林木:上山伐木ㄧ伐木工人。
  21. 伐叛
      討伐叛逆。
  22. 伐性刀
      見「伐性之斧」。
  23. 伐國
      征伐別國。
  24. 伐山
      見「伐山語」。
  25. 伐人
      善於擊刺的人。
  26. 伐檀
      《詩.魏風》篇名。詩中指責奴隸主貴族霸占奴隸們的勞動成果,是一群吃白食的寄生蟲,表達了奴隸階級對統治者的憎惡和憤慨。 篇名。《詩經》里的詩,通常拿開頭一句里的兩個字作為全詩的題目。檀,檀樹,木質堅實,古代用作制造車子的材料
  27. 伐鼓
      古時作戰以擊鼓為進攻的信號。
  28. 伐枳之詠
      Fá zhǐ zhī yǒng,謂頌揚官吏有善政。
  29. 伐異
      排斥意見不同的人。
  • 伐字在結尾的詞語
  1. 斫伐
      砍伐。
  2. 執伐
      謂為人作媒。
  3. 征伐
      討伐。 討伐;出兵攻打湯武征伐。——《韓非子.五蠹》
  4. 折伐
      拗折砍伐,毀壞。
  5. 責伐
      聲討。
  6. 戰伐
      征戰;戰爭。
  7. 夭伐
      未長成而遭戕伐。
  8. 燮伐
      協同征伐。
  9. 炫伐
      自我夸耀。
  10. 勛伐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因以「勛伐」通稱功績。
  11. 相伐
      自相矛盾。
  12. 析伐
      砍伐。
  13. 襲伐
      突然襲擊,聲罪討伐。語本《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杜預注:「伐,聲其罪;侵,鐘鼓無聲;襲,掩其不備。」
  14. 洗伐
      1.清除。 2.指采伐林木時把大小樹木一律伐掉。
  15. 推伐
      推耜翻土。古代帝王率領公卿春令郊祀后以示勸農的一種禮儀。
  16. 俟力伐
      復姓。
  17. 討伐
      征伐;出兵攻打:討伐逆賊|以討伐為會盟主。
  18. 傷伐
      猶損害。
  19. 殺伐
      1.征戰﹐討伐。 2.指殺戮。 3.謂嚴峻﹐果斷。 4.大膽潑辣。
  20. 北伐
      1.向北方進軍征討。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廣東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21. 筆伐
      用文字聲討:口誅筆伐。
  22. 貶伐
      討伐。
  23. 薄伐
      1.征伐;討伐。 2.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通「簿」。 3.猶敲擊。
  24. 參伐
      1.亦作「參罰」。 2.參﹑伐皆星名。伐星屬於參宿。古人謂主斬伐之事。
  25. 簿伐
      簿閥。謂先代官籍門閥。
  26. 采伐
      砍伐。 砍伐采集樹木的一項業務,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轉運到鋸木廠或銷售的地方
  27. 步伐
      隊伍行進的步子。泛指行走的步子:步伐整齊|秦媽媽邁著穩重的步伐,從門外走了進來。
  28. 才伐
      才能和功勞。
  29. 殘伐
      殘殺攻伐。
  30. 盜伐
      偷砍;違法砍伐。 偷砍
  31. 誕伐
      謂說話誕妄不經﹐自以為是。
  32. 吊伐
      見「吊民伐罪」。
  33. 放伐
      謂以武力討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語本《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34. 功伐
      功勞;功勛。
  35. 國伐
      指受到他國的征伐。
  36. 鴻伐
      大功。
  37. 剪伐
      1.砍伐;割刈。 2.削除;伐滅。
  38. 交伐
      交相戕害。
  39. 間伐
      為加速林木生長或為防止病蟲害等,有選擇地砍伐部分樹木 。
  40. 踐伐
      猶剪伐,誅滅。 踐,通「翦」。
  41. 矯伐
      作假夸功。
  42. 驕伐
      驕傲自矜。
  43. 九伐
      1.古代指對九種罪惡的討伐。 2.泛指征伐。
  44. 矜伐
      恃才夸功;夸耀。
  45. 進伐
      猶進攻。
  46. 軍伐
      軍功。
  47. 考伐
      撞擊。
  48. 砍伐
      用鋸、斧等把樹木的枝幹弄下來或把樹木弄倒。 用鋸、斧等把樹幹鋸下來或伐倒砍伐山林
  49. 君伐
      君王的功績。
  50. 口伐
      用語言譴責,聲討。
  51. 夸伐
      炫耀。
  52. 勞伐
      功勞,功績。
  53. 陵伐
      侵凌﹐攻伐。
  54. 摟伐
      拉攏﹑挾持他國一起征伐。語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55. 蒙伐
      上面畫有花紋的盾牌。蒙,通「厖」。
  56. 七伐
      語出《書.牧誓》:「夫子勖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孔傳:「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為例。」后以「七伐」指四處征伐。
  57. 破伐
      砍伐。
  58. 前伐
      森林大批采伐前對少數林木提前進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時期造成林木損失或毀壞。 森林大批采伐前對少數林木提前進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時期造成林木損失或毀壞
  59. 善世不伐
      善世不伐意即為世人作善事而不自我矜夸。
  60. 剗伐
      鏟滅。
  61. 大加撻伐
      大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
  62. 黨伐
      見「黨同伐異」。
  63. 韓信北伐
      韓信北伐的主講人是王立群,其生於1945年3月14日,山東新泰。
  64. 言詞撻伐
      撻伐。
  65. 亂砍濫伐
      指過度的,沒有節制的砍伐樹木。
  66. 濫砍濫伐
      無節制、無計劃和不合理的采伐林木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后果會導致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受到損傷,全球變暖等問題加劇。
  • 伐字在中間的詞語
  1. 扎伐子
      見「扎筏子」。
  2. 武王伐紂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周武王大會諸侯,并聯合西南各族興兵東征,討伐商紂,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大敗商軍,紂王自焚死,商滅亡。
  3. 北伐軍
      指北伐戰爭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4. 北伐戰爭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1926-1927)。因這次戰爭從廣東出師北伐,所以叫做北伐戰爭。參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5. 樅金伐鼓
      猶言敲鑼打鼓。樅,通「摐」。
  6. 不伐其功
      指不肯自矜其功。
  7. 諫伐匈奴
      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
  8. 鄧伐檀
      堅持為百姓說話,伸張公平正義,希望大家多關注他的作品。
  9. 以燕伐燕
      指一個和燕國同樣黑暗無道的齊國去攻打燕國。
  10. 黨同伐異
      與自己觀點相同的就袒護,與自己觀點不同就加以攻擊。《后漢書·黨錮傳序》:「自 武帝 以后,崇尚儒學,至有 石渠 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説,守文之徒,盛於時矣。」《明史·趙用賢傳》:「黨同伐異,罔上行私,其風不可長。」馮至《朱自清先生》:「由虛心產生出來的是公平,沒有偏見。黨同伐異,刻薄寡恩,在 朱先生 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亦省作「黨伐」。宋 岳珂《桯史·犇麤字說》:「黨伐之論,於是浸闓,黃岡 之貶,蓋不特坐詩禍也。」清 惲敬《與趙石農書》:「敬 不敢黨伐,惟大兄裁之。」
  11. 假道伐虢
      用於軍事上,其意在於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滅乙,達到目的后,回過頭來連甲一起消滅,或者借口向對方借道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
  12. 洗經伐髓
      改善身體素質,包括身體潛力、強度。
  13. 文王伐紂
      起因商湯所建立的商王朝,歷經初興、中衰、復振、全盛、寖弱諸階段后,到了商紂王即位時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機的深淵。
  14. 口伐筆誅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 包含伐字的成語
  1. 自矜功伐
      指居功自傲。
  2. 直木先伐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3. 執柯作伐
      執:拿著;柯:斧頭柄;伐:采伐。手執斧頭去采伐。指給人做媒。
  4. 殺伐決斷
      伐:討伐,進攻。泛指處事作出決斷的能力。
  5. 百馬伐驥
      許多馬圍攻一匹好馬。比喻許多小國圍攻一個強國或許多愚笨的人攻擊一個有賢德的人。
  6. 筆誅墨伐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7.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8. 操斧伐柯
      執斧砍伐斧柄。比喻可就近取法。
  9. 旦旦而伐
      多比喻天天損害或斫喪。
  10. 黨同伐異
      伐:討伐,攻擊。指結幫分派,偏向同伙,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拉幫結派,偏袒同黨,攻擊異己 原指學術上的派別之間的斗爭,后泛指一切集團之間的斗爭黨同伐異,此姘彼丑。——周邦彥《汴都賦》
  11. 吊民伐罪
      吊:慰問;伐:討伐。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征討有罪者以撫慰百姓 吊民伐罪,周發 殷湯。——《千字文》
  12. 伐毛洗髓
      刮去毛發,洗清骨髓。比喻徹底清除自身的污穢。
  13. 伐性之斧
      伐:砍伐;性:性命,生機。砍毀人性的斧頭。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14. 奮矜伐德
      奮矜:競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指驕傲自大,夸耀不實。
  15. 伐樹削跡
      比喻正人君子不為世所容。
  16. 伐善攘羭
      伐善:夸耀自己的長處;攘羭:竊取肥美的綿羊。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17. 伐冰之家
      伐冰,鑿取郭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貴族喪祭得以用冰,用以稱達官貴族。
  18. 伐功矜能
      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19. 奉辭伐罪
      指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20. 計伐稱勛
      指計算、稱揚自己的功勛。伐,功勛。
  21. 口誅筆伐
      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口頭譴責,筆端討伐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明. 汪廷訥《三祝記》
  22. 克伐怨欲
      ①指好勝、驕傲、忌刻、貪婪四種惡德。②指關於四種惡德的理論。
  23. 戕身伐命
      指傷害身體。
  24. 上兵伐謀
      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25. 撞鐘伐鼓
      指奏樂或敲擊寺院的鐘鼓。
  26. 自伐無功
      喜歡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