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造詞


「習」字的造詞


  • 習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習肄
      猶練習。
  2. 習作
      文章﹑繪畫等類的練習作品。
  3. 習隱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後因以「習隱」謂習學隱遁,有超然物外,忘情一切之意。
  4. 習字
      練習寫字。亦指練習寫字的作業。 進行寫字練習
  5. 習知
      熟知。
  6. 習藝
      學習技術、手藝:從師~。
  7. 習戰
      練習作戰。
  8. 習玩
      1.研習玩索。
  9. 習套
      猶舊套,老套。
  10. 習洽
      親近融洽。
  11. 習親
      親近。
  12. 習氣
      行為舉止上不良的習慣和作風。一般指舊時代遺留下來的陋習,如小市民習氣、市儈習氣、流氓習氣等。共產主義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克服守舊心理以及舊習氣。
  13. 習靜
      亦作「習靖」。 靖、靜古通。謂習養靜寂的心性。亦指過幽靜生活。漢 焦贛《易林·噬嗑之大過》:「奇適無耦,習靖獨處。」南朝 梁 何遜《苦熱》詩:「習靜閟衣巾,讀書煩幾案。」唐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四回:「原來這所房子,是 繼之 祖老太爺晚年習靜之處。」冰心《寄小讀者》二十:「暑天宜習靜,愿你們多寫作。」
  14. 習近
      猶接近。
  15. 習武
      練習武事;練習武藝。 《詩·秦風·駟驖序》唐 孔穎達 疏:「諸侯之君,乃得順時游田,治兵習武,取禽祭廟。」茅盾《子夜》一:「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習武騎馬跌傷了腿……那麼現在 吳老太爺 也許不至於整天捧著《太上感應篇》罷?」
  16. 習水
      謂熟習水性。
  17. 習題
      教學上供練習用的題目:數學~。~解答。
  18. 習事
      謂熟諳事理。
  19. 習誦
      學習誦讀。
  20. 習吉
      謂再卜重得吉兆。
  21. 習靖
      見「習靜」。
  22. 習稔
      熟悉。
  23. 習導
      指平日所受的教導。
  24. 習學
      猶學習。
  25. 習復
      復習。
  26. 習風
      1.和風。語本《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寧調元《讀史感書》詩:「不管習風與陰雨,頭顱尚在任吾狂。」
  27. 習課
      謂按時進行學習考核。《元典章·吏部三·醫官》:「已設醫學去處教授人員。見教生徒,照依每年降去一十三科題目,令醫生每月習課醫義一道。」
  28. 習熟
      1.猶熟悉,熟知。
  29. 習俗
      習慣,風俗:鄉間習俗|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
  30. 習狃
      熟稔,有經驗。
  31. 習尚
      ①習慣,風尚:社會習尚。②崇習:競相習尚|道家習尚玄虛,蔑棄禮教。
  32. 習慢
      輕忽怠慢。
  33. 習戎
      練習武事。
  34. 習辭
      謂能言善辯,長於辭令。
  35. 習服
      1.猶順服。
  36. 習養
      素養。
  37. 習定
      謂養靜以止息妄念。
  38. 習慣
      ①經過不斷實踐而逐漸適應:習慣成自然|習慣於農村生活。②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某項活動的需要或自動化的行為模式。可以通過有意識練習形成,也可以是無意識地多次重復或只經歷一次就形成;習慣一經養成,若遭到破壞會產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
  39. 習安
      謂習慣於安定。
  40. 習家
      見「習家池」。
  41. 習坎
      1.《易.坎》:「《彖》曰:習坎,重險也。」高亨註:「本卦乃二坎相重,是為‘習坎’。習,重也;坎,險也。故曰:‘習坎,重險也。’」後因稱險阻為「習坎」。 2.指十一月。舊以八卦配四時,坎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節,故以指十一月。
  42. 習行
      常行。
  • 習字在結尾的詞語
  1. 安習
      習慣於;習慣。
  2. 諳習
      熟習;熟練:久居江東,諳習水戰。
  3. 自習
      在課外或工馀自學。 自己溫習或復習 晚自習
  4. 專習
      1.專任近臣。 2.專門練習。
  5. 預習
      1.學生事先自學將要講授的功課。 2.事先演習。 學生對要講的課事先進行自學準備
  6. 游習
      1.交往親近。 2.由熏染養成的習性。
  7. 因習
      相沿成習,沿襲。
  8. 業習
      謂修業,學習。
  9. 肄習
      學習;練習;演習。
  10. 演習
      ①預先練習使熟悉:演習經法。②按預定方案進行實地練習(多用在軍事上):軍事演習|防空演習|實彈演習。
  11. 馴習
      1.熟習。 2.馴順。 3.訓練,使馴服。
  12. 熏習
      熏陶染習。
  13. 學習
      個體由經驗或練習引起的在能力或傾向方面的變化,也指變化的過程。是人類和動物普遍具有的活動。按內容可分為認知的、情感的、運動技能的;按是否理解可分為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 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學習一種語言學習數學
  14. 修習
      1.演習;練習。 2.學習;研習。 3.修行。 4.修養;涵養。
  15. 性習
      習性,習慣。
  16. 相習
      1.互相沿襲。 2.互相熟悉。
  17. 校習
      考校練習;考查學習。
  18. 翕習
      1.威盛貌。 2.風吹拂貌。 3.迅急貌。 4.和諧。 5.會聚。 6.猶翕然。 7.親狎。
  19. 狎習
      親近熟習。
  20. 研習
      研究學習。 研究學習
  21. 聽習
      聽從熟悉情況者的意見。
  22. 素習
      1.平素熟習。 2.平時的習慣。
  23. 討習
      講論研習。
  24. 夙習
      謂積習;素所熟習。
  25. 實習
      謂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去應用,以鍛煉工作能力。 把學到的東西或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去應用,以提高工作能力邊實習邊總結
  26. 善習
      猶熟習。
  27. 少習
      少年時所學習的。
  28. 按習
      演習。
  29. 霸習
      稱王稱霸的風氣習尚。
  30. 嬖習
      君主寵幸親近的小人。
  31. 便習
      1.熟悉;熟習。 2.引申為習慣。
  32. 補習
      在業余或課外學習,以補足某種知識。 為補足或提高某種知識,在業余或課外學習
  33. 塵習
      世俗的習氣。
  34. 崇習
      猶崇尚。
  35. 傳習
      接受師傳并進行溫習訓練。語出《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傳授與學習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36. 串習
      習慣。
  37. 耽習
      專心學習。
  38. 敦習
      謂勤勉學習。
  39. 洞習
      通曉熟悉。
  40. 風習
      風俗習慣。
  41. 放習
      仿效。
  42. 惡習
      壞習慣,多指賭博、吸食毒品等:沾染惡習ㄧ痛改惡習。
  43. 貴習
      皇帝的戚屬和親幸的人。語本《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鄭玄註:「貴戚,謂姑姊妹之屬;近習,天子所親幸者。」
  44. 復習
      重復學習學過的東西,使鞏固:復習功課ㄧ復習提綱。 重復學習學過的東西,使鞏固
  45. 慣習
      1.經常練習;熟練。 2.習慣於;習慣。 習慣慣習難改
  46. 痼習
      長期養成不易改掉的習慣。也作固習。 長期養成而不易克服的習慣
  47. 固習
      同‘痼習’。 見「痼習」
  48. 故習
      舊習:一洗故習。
  49. 錮習
      長期養成﹑不易改掉的陋習。錮﹐通「痼」。
  50. 積習
      長期形成的習慣(多指不良的):積習甚深ㄧ積習難改。
  51. 見習
      初到工作崗位的人在現場實習:見習技術員。
  52. 講習
      ①講授和學習:講習班。②研習:講習學問。
  53. 結習
      1.佛教稱煩惱。 2.多指積久難除之習慣。
  54. 究習
      研究學習。
  55. 久習
      一向熟悉。
  56. 吏習
      1.謂官吏感到習慣。 2.官場習俗。
  57. 隸習
      研習,練習。隸,通「肄」。
  58. 陋習
      不好的習慣:陳規陋習。 不好的習慣改變陋習
  59. 慕習
      仰慕仿效。
  60. 癖習
      猶癖性。 癖好和習慣;癖性
  61. 氣習
      1.風氣和習俗。 2.氣質;習性。 3.指詩文風格。
  62. 情習
      指民情與風俗。
  63. 擾習
      猶言習以為常。
  • 習字在中間的詞語
    • 包含習字的成語